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自由我道

    看到這個問題內心十分糾結,作為一個學生,飽受魯迅摧殘十幾年,每次考試遇到他的文章,那就是遭受一次暴擊,平常還要揹他的課文。有時候真恨不得弄死這個怪老頭,讓他寫寫寫。

    進入大學之後,對魯迅先生的看法慢慢發生了轉變,大二的時候讀完了他的雜文,一邊讀一邊感慨,魯迅先生的觀察之細緻,語言之簡練,思想之深刻。

    起初我對魯迅的印象就是一個事事都看不慣還喜歡冷嘲熱諷的傢伙。但是讀了(我之節烈觀)《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這些文字,我觸控到了一個有著強烈人文關懷的靈魂。

    魯迅是愛我們的,他的愛就是冷峻的批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魯迅之所以改名周樹人,就是懷揣著樹人的理想。

    真是初讀不能知魯迅,再讀方知愛深沉。魯迅可是一個可愛的人。

  • 2 # 意泊之

    喜歡魯迅,非常非常喜歡魯迅。曾經最喜歡的一段時間裡,到了一定要每天都看魯迅文章的程度,如果有一天不看魯迅,就感覺像是吃菜無肉一樣。

    那時還是上中學的時候,也是因為幾位優秀的語文老師,他們也是非常喜歡魯迅的文章,在給我們講解魯迅的文章的時候,像《藤野先生》,《孔乙己》,《藥》,《記念劉和珍君》這些經典文章,每一篇,居然可以做到一段一句甚至一個詞一個字的去講解,我是第一次看到一個人的一篇文章,可以這樣來分析,來欣賞。如《藤野先生》這篇: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至今還記得當講到“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了時,老師就停下來,笑著看大家,讓我們學生自己去理解體會其中的諷刺的意味,並自己仰起頭來,模仿著課文中的描述,一遍遍的表演給我們看。這位老師是我們的語文教研室主任,臨時來代課的,就只講了這一堂課,但從此後我就永遠記住了這們老師,領略了漢語文學的優美,喜歡上了魯迅。

    其實當時的語文任課老師也很優秀,他給我們講解《孔乙己》時候,真的是到了一個字一個字的來講解。比如這幾句: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這段文字裡的字,如:一到,所有,都,看,笑,叫,又添,新,兩碗,一碟,排,每一個字都有其內涵深意。

    也許是因為這些老師精彩講解的緣故,從此就喜歡上了魯迅的文章,雖然高中的時候課業重,時間緊張,但我總會找一些時間來看看魯迅的文章,哪怕只一段也好,真正到了一日不讀魯迅即寢食難安的地步。

    因為喜歡的緣故,幾乎買下了魯迅的全部文集,如《魯迅雜文全集》這一套就買了三本,一本拿來看,怕看壞了,另兩本拿來收藏。還有《魯迅小說全集》,《魯迅散文全集》,《魯迅選集 書信卷》,《魯迅作品賞析全編》等。

    魯迅先生寫的最好文章是雜文,文筆犀利又幽默,道理深刻又明白,邏輯清晰又流暢,情感真切又急迫,語調深沉而又樸實,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像他的很多的雜文,如:《為了忘卻的記念》、《記念劉和珍君》、《友邦驚詫論》、《空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無聲的中國》、《未有天才之前》、《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老調子已經唱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等等直到現在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不時會拿出來看看。

  • 3 # 張竹邦

    魯迅解剖的自已是大我非小我。

    這是其精神主要體現。可是在他的文章中幾乎沒有解剖他自已個人的,解剖的都是國家、國人、國幹、國軍…可見他這個自已或自我是大寫的,不是針對他本人而言的。

    如此看來莫言是具魯迅之風的。

  • 4 # 舍利弗1

    豈止不喜歡,可以說是討厭。

    每天就是謾罵。

    把他豎為英雄,

    學得整個民族都以謾罵為榮,

    以謾罵自己的同胞為榮。

    沒有一丁點容忍異見的雅量。

    所以整個民族缺少君子之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多歲想掙點養老錢,做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