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南路上的知了

    1、我們歷史的兵器變化跟敵人變化和防護裝甲的進化有關,我們到漢以後,抵禦外敵是重中之重。遊牧民族形形色色,但影響武器變化的不是戰鬥技能指揮藝術,而是盔甲的進化,盔甲有皮革進化成金屬,直接導致槊的淘汰,改成鈍兵器打擊,岳飛傳八大錘就是這麼個歷史背景。而到了明,出來倭寇,為了對付東洋刀及刀法,戚家軍搞出來狼銑和苗刀,就是這麼個理。敵人變了也因此針對性變化,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牛的地方,也是我們目前工程創新厲害的歷史傳承。

    至於馬槊杆怎麼做?或者說怎樣的杆子才好?這與目前優秀的釣魚竿物理理論應該沒啥大區別,釣魚竿講究輕硬挺,還要求有腰力,為了做的長必須有錐度,物理原理差不多的。古代為了達到物理要求,將軍一級的槊杆肯定是頂級的,工藝上肯定是複合杆,將軍的武器已不只是吃飯的傢伙,更是保命的傢伙,能馬馬虎虎?至於一般士兵的槊杆估計也就那樣了,能大批次低成本迅速補充才是考慮重點。賀龍據說兩把菜刀鬧革命,李雲龍把義大利炮當寶貝,環境變了,誰不想有好東西?

    至於西方的長矛,不熟悉,但有點可以肯定,中西方打法不一樣,這也是蒙古兵能差點統一歐洲的原因,因為蒙古騎兵的靈活包抄戰法克歐洲士兵的方陣,所以中西方的長矛沒啥可比性,應該分開討論。這就像如今的汽車歐洲、日本、美國都有不同的個性,說到底還是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造成不同的需求。

    能統一的只能是物理學,理論就這麼多,差別是需求,於是產品也有差別,沒必要非要聯絡起來,強行聯絡會變成非常宏達複雜的課題,需要多種學科和團隊合作,普通人根本不到。

    適可而止,該放棄就放棄。

  • 2 # 看到灰機

    鄙人不善於長篇大論。回答問題,不是一定要那麼複雜,但可以更復雜。歐洲和後世也這樣。比如瑞士手錶,比如LV。

  • 3 # 負重前行風之氣息

    馬槊騎兵武器,唐以後中原喪失牧馬地,中原很少在有大規模騎兵。唐朝以前都是對外擴充套件,唐以後就是對外防禦。所以馬槊喪失作用。到了蒙古人崛起,騎兵戰術已經改變,更加突出騎射和彎刀。所以蒙古人遇到依然使用長槍重甲,蒙古人完勝。

  • 4 # C時光安然

    馬槊,中國古代重型騎兵武器。東漢 許慎《說文解字》——槊,矛也。也就是說,馬槊就是重型騎槍。槊起源於漢朝,在唐代以前廣泛應用。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灌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甲騎具裝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

    武器是消耗品,作為普遍使用的制式兵器,必須滿足四個條件:一是效能要好,這是第一位的,任何武器都要追求有效地殺傷敵人。二是成本低,在財力一定的情況下,製造的數量更多。三是工藝簡單,便於生產,無論是文盲還是博士都可以造。四是可維護性好,也就是勤務性好,部分壞了好修,零件丟了好配,只有這樣的兵器才符合戰爭需要。因此,可以斷定,我國唐代之前大量使用的馬槊,也具備這幾個條件。

    有材料說古代馬槊製造工藝十分複雜,“馬槊杆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杆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杆,使橫向受力、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杆”,據說製造這樣一支馬槊需要三四年時間,而且成品庫只有四成。我猜測,中國古代在馬槊的製作和使用上,區分有等級,比如有將官用的,有普通士兵使用的。將官使用的馬槊是精品,就如上文說的那樣用好幾年時間去做一個。南朝的梁簡文帝就把制槊當做一種藝術,做《馬槊譜序》:“馬槊為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至於是不是如上文說的用那種工藝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削一根木棍也可以精益求精、不厭其煩的。而普通士兵使用的就是常品了,絕對不會這麼複雜,時間來不及是一方面,那昂貴的價格也不是財政能負擔得起的。

    關於歐洲騎兵使用的、類似馬槊的騎槍情況也差不多,他們分為作戰用騎槍和決鬥(表演)用騎槍。騎士決鬥(表演)在古代的歐洲是很普遍的,決鬥(表演)時,雙方單人獨騎,甲具齊全,策馬對沖,用騎槍將對方撞下馬為勝。因為不是要人性命,所以騎槍是用軟木製作,撞到鎧甲就會斷掉,不會傷人,一次性使用。作戰用的騎槍是不要求能折斷的,能折斷的要不就是質量不好,要不就是用力過猛。衝陣撞上敵人會迅速撒手,不然巨大的撞擊力會反傷自己或者被撞下馬,說騎槍是一次性使用,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唐時的重騎兵是精銳,裝備馬槊,馬槊有彈性,高手用出來可以在衝鋒刺中敵人時吸收衝力,再將敵人彈開, 不用撒手。

  • 5 # 大腳汽車

    歐洲的等級社會無論多麼複雜只要效果需要就可以滿足,沒有可能是氣候不能提供或者有效果更加好的,大馬士革鋼鐵就可以的

  • 6 # 品墨食色

    首先回答題主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答案其實題主自己已經在第一個問題中說出來了——製作太複雜,一根馬槊的製作時間長達數年,而且成功率不到一半。

    所以馬槊的使用者都是富貴出身,說簡單點,這東西不是富人根本玩不起。

    哪怕是在中國,馬槊的流行時間也及其短暫——大致上流行於隋唐時期,如果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它的流行與府兵制的後半段時間是重合的。

    歷史上,也只有府兵制時期的軍隊將領才能用的起這東西。

    原因有三:

    首先,他們有這種需求。

    其次,他們富有。

    最後,那時候當兵都是要自備武器的,換句話說,這東西是可以當傳家寶的,再加上府兵制時期,開府養兵的都是世家大族,這些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富。他們給軍人的待遇相當好,所以那個時代的軍人是一份不錯的職業,一個軍人完全可以花一生的時間來製作一支這樣的武器,然後傳給下一代。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馬槊的製作之所以複雜,是由馬槊使用者的需求決定的。

    第一種需求是普通武器的需求——堅硬、耐用。這一點完全不需要解釋。

    第二種需求只有練過真正的武術的人才知道,所以這是很多人所忽略的,畢竟現在沒有人用這東西打架了,所以沒這種需求,而練套路武術的也沒有這個需求。

    這個需求就是——用著不累。

    這一點看上去有點搞笑,其實不然,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學得好武藝,賣與帝王家。

    在這些好武藝中,最厲害的就是槍法,而槍法的巔峰卻是槊。

    下面我介紹一下什麼是槊。

    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講,槊就是長矛的重型版。

    它的具體形態是一支加了長杆的劍。

    沒錯,你沒看錯,我也沒講錯。

    馬槊就是一支加了長杆的劍。

    說得再具體一點:

    槊杆長一丈二,槊鋒長一尺八,一支完整的槊總長度是四米半。

    下圖是槊鋒實物:

    所以,只有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才能明白為什麼我們前面說馬槊使用者的需求裡有一點是用著不累。

    這個需求要求它必須輕,所以就排除了金屬製品的可能。

    如果只有這兩個需求,馬槊的製作仍然不需要那麼複雜。

    這就要看馬槊使用者的第三個需求——能夠緩衝力量。

    也許你曾注意過,馬背上使用的武器都有這個需求,比如,從實用角度來講,馬上不能使用劍,只能使用刀,原因就是因為刀是彎的,砍的時候力量可以得到緩衝,不然的話不是武器脫手,就是手腕斷掉。

    在長武器的使用上,中中國產生了府兵的馬槊,歐洲產生了翼騎兵的空心長槍。

    兩者有不同:

    馬槊靠彈性來緩衝力量。

    空心長槍緩衝力量的方式則是——斷掉。

    所以,正是馬槊使用者的這三個需求決定了馬槊的製造非常複雜。

    簡單點說,馬槊要輕、要堅硬、要有彈性。

    明白了這三個需求再回頭看一下馬槊杆的製作,只能說一句,華人的老祖宗真聰明,現代材料和工藝都難以搞定的東西,居然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了完整可用的解決方案。

    再看看同時代的其它地方,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那會的人們會叫中原以外的地方為“化外之地”、“蠻夷之邦”。

    以上。

  • 7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先糾正下這個題目,槊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兵器,分為馬槊和步槊,其實就是長矛的變種。但是近年來被一些網文不斷神話,搞成了什麼靠“韌性”把人彈飛的武器,還“不傷手”,這就太尷尬了。

    實際上東西方的長矛類武器差異很小,主要工藝大多是硬木。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填成實心的竹子或篾條複合,但總體上人們沒有要求槊或槍變成“柔軟”,所謂的“韌”,更接近金屬刀劍那種剛柔相濟的概念。

    中國古代“杆”的製作工藝並沒有厚此薄彼,矛上面的東西,不能給戟、刀、槍用?沒有這個道理,它們都是相通的,沒必要專門拿槊來說事。

    我們需要明確個概念:槊杆、矛杆、槍桿甚至大刀柄都是一種東西,換誰都是一樣。槊杆也並不是什麼神術製成。有武將世家做的高檔武器,自然也就有揭竿而起的垃圾工藝。加工工藝得分出三六九等,高成本武器可不是誰都能用得起。

    最差的矛杆就是白蠟木,有柔性,可以耍花槍。這種杆子非常容易製作,柔韌性上佳,因此成了江湖賣藝、演武的重要道具,同時也成了大規模武裝軍隊的廉價武器首選。

    《武備志》中認為最好的槍桿是“稠木”,其二是“合木”,還要求用“劈開”的而不是“鋸開”的。用竹子也可以,但“攢竹”腰太軟了不能用,北方的幹竹子不能用,只能用東南的竹子。

    明代武術家程衝斗的《長槍法選》對槍桿的採用有很明確的描述:

    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尖慄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堅牢易斷。必 選生成者為上,有檕條木,有牛筋木,有茶條木,有米枯木,有拓條木,有白蠟條木。各處土產不同,各名其異。惟取堅實體直,無大枒枝節疤者為上。根頭可要盈把,便好持拿,自根漸漸細至稍上。不軟不硬為妙,如太軟太硬,則拿捉不如意。調製如法,便好運用也。今 軍伍中多用竹竿,但要選苗竹,竹節稠密者佳。大抵竹不耐用,拿攔擊刺之間,力大則破矣,幹又自裂,可用鹽滷久浸,使常有潤色,略可取用耳。

    古代大部分矛杆是漆皮的硬木,為了防止炸裂和腐爛,人們的確會選用漚過的木頭,漚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晾三年漚三年陰三年的說法。貌似很誇張,但過去人蓋房子、做棺材、造傢俱用的木頭很多也是這樣的,現代傢俱工業無非是使用機器烘乾罷了。在有準備和具備供應鏈的情況下,古代人獲得一根老木杆並不是很難的事。

    再好一點的,會選擇在槊杆外包篾條,有竹篾或葛藤、木蔑等型別,它們被膠合在杆身上,繼而打磨成光滑形狀。可以為木杆提供一定的韌性,也讓單純的木頭材料變得更結實。

    中國古代長杆兵器的複合製法,歸根結底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結構效能,在剛性與韌性中取得平衡。同時這種工藝會讓杆面變硬,這樣就很難出現戚繼光抗倭時,倭寇拿刀輕易剁斷槍頭的情況。倒不是真的像有些網文說的那樣,為了能在馬上戳人不斷杆又不傷手臂而設計,這完全是一種小說中的奇談怪論。

    後世也一直在使用這種複合杆,這在中國兵器的特色,只是現代人一般接觸不到這種工藝了,一些民間耍把式也不會懂得“軍標”的奧秘。

    至於西方的騎槍為什麼不這樣...我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多半是看了電視裡那種扎中人後“碰”一聲爆裂的碩大騎槍。我只想說,你中了西方影視劇的毒了。

    西方人的騎槍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只有部分重騎兵會在比武的時候使用加了脆木杆的矛頭,這樣木杆會在扎中人的時候斷裂,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大家都是玩玩而已嘛,點到為止。

    實際的騎槍遠沒影視中那麼誇張,最多是個錐形結構,為了達成更長的槍型,故意造成前細後粗的椎體。

    西方騎兵們從古至近代的演變中,很少很少出現什麼“一次性騎槍”。相反,他們的長杆騎槍和重型騎槍玩的很溜,動輒3米4米的長度,這種東西為了手臂用一次就扔?你開玩笑呢。他們更多的是因為騎槍做的太長,不利於刺中後拔槍,以及槍身變得太脆太容易損壞才會如此無奈。

    比如波蘭的“翼騎兵”,這可是一支響噹噹的騎兵隊伍,在歐洲的歷史上縱橫馳騁。他們的長槍可長達4-6米,這使得翼騎兵總能先捅死敵人。

    翼騎兵長槍使用樅木製作,也是複合結構,取兩段樅木芯,把中間掏空,然後膠合在一起再磨成圓杆即成。這樣做的唯一目的是減重,過長的長矛在重心上存在問題,太重對於手臂是種折磨。

    正因為這種空心的木材複合結構,使得翼騎兵的長矛常常在幾次或單次戰鬥後損壞。為此他們採取了一種“成本考量”,在非必要的時候就不浪費這些東西了,會讓哥薩克打前隊,當炮灰,或者乾脆用刀解決戰鬥。

    不過就算是這樣,打幾次就壞的坑爹玩意兒也很容易消耗,這使得翼騎兵們經常性的囤積長矛,長矛的製作也越來越“成本化”。翼騎兵離不開長矛,他們的壓軸戰法就是膝蓋挨膝蓋的在馬上組成密集長矛方陣,波蘭人後來在城市裡可是把翼騎兵長矛當做“彈藥”儲存的。

    即便如此也抵不住長矛的消耗,因此翼騎兵們只能再攜帶一些矛杆,讓扈從在空閒時餘製作一些“縮水矛頭”拿來替代,這些縮水矛頭安裝在半截矛杆上便可以湊合作戰。

    曾被認為是中世紀最強大騎兵的“馬穆魯克騎兵”,他們的長矛乾脆就是硬木杆,然後綴上包鐵槍頭。這種裝備也被稱為“拜占庭式長矛”或者“波斯長矛”,是一種從西亞到中亞非常普遍的矛型。

    這種矛杆偶爾會在上面製作鐵箍來強化並防滑。馬穆魯克騎兵打仗走的是狡猾的路子,他們是全能型的戰士,進行了刀、槍、弓的全面武裝。碰到輕騎兵他們用長矛對決,碰到重騎兵則使用弓箭,必要的時候他們能下馬當步兵作戰。長矛並不是唯一依賴的武器。

    條頓騎士團也是個不錯的古代例子,槍技是條頓騎士團員非常重視的武藝,許多人從小時候就開始進行訓練。他們的騎槍依然是硬木杆,多為2-3米的中等長度,前細後粗,有螺紋握把。

    因為槍頭比較大且開了血槽的原因,條頓騎士並不是很擔心槍頭拔不出,至於許多玄幻小說上所謂的“衝擊力折斷手臂”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們往往更在意槍會不會脫手。槍型變成前細後粗也是出於對重心平衡的考慮。

    所以,中國的馬槊杆並沒有複雜到哪裡去,西方也沒有什麼“非要如此”的需求。戰爭總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裝備到最後的武器東西方几乎都差不多。

  • 8 # 歷史公元
    “矛長丈八,曰槊”,丈八蛇矛是不是有一點熟悉,沒錯,猛張飛所用的丈八蛇矛估計就是馬槊的一種變種。可以肯定的是漢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馬槊。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時,曹操詩興大發,就曾經橫槊賦詩,做出了著名的《短歌行》,意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阿瞞都說自己“持此槊橫掃天下”,可見當時馬槊就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武器,並且深得曹操的喜愛,當然也可以說,曹操為馬槊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廣告。

    馬槊是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

    馬槊的發展與流行,當然離不開騎兵,所以由漢朝至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期才發展到了巔峰。

    隋唐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馬槊高手,像大家所熟悉的用三板斧的程咬金、用雙鞭的秦瓊和尉遲恭,都是名動一時的馬槊高手,而不是使用奇門兵器。

    馬槊的製作難度為什麼這麼高?

    雖然不知道馬槊為什麼這麼流行,但是長達一丈八的馬槊,換算成現在就是兩米五,這樣的一個大傢伙,如果全是鐵的,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哪怕是使用最好的材料、名貴的柘木製作馬槊杆,達到用刀砍上去發出金屬之聲的要求,也是非常的困難的。

    所以,排除了半米長的、鋒利的槊鋒,單純的製作馬槊杆,也要耗時三年之久,更何況成功率只有四成。難怪會成為達官貴人、將門世家的最愛,一般人真的是用不起啊。

    對於歐洲使用的粗大的騎槍,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在打仗的時候折斷,但是號稱“一次性武器”的騎槍,顯然不適合中國大地。

    後世失去了廣闊的戰馬產地,馬槊再也不是主流武器,退出了歷史舞臺。

  • 9 # 活到120歲的方法

    軍用武器都是消耗品,不會搞的那麼複雜。長杆兵器的杆都是用樹做的 ,就是一整根樹 ,古代會專門種牛筋木,白臘木等樹做長杆兵器的杆子。

  • 10 # 支點01

    第一,超過四米的騎槍都是單手夾槍,影視劇中的雙手拿槍都是扯淡,因為只要你想端坐在馬鞍上,雙手持槍的槍頭就不可能朝向正前方,使騎槍的衝擊破甲作用大打折扣,從而失去原有的意義,不信你自己可以比劃一下試試。第二,根據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大槍擊中敵人的巨大沖擊力也會透過雙手反作用給你,從而導致要麼騎槍脫手,要麼你也被這種對沖帶來的反作用力頂下馬鞍。撐杆跳高運動員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無論中外,騎兵對沖所用的騎槍都是一次性的武器,所謂的馬槊竿子的製作十分複雜純屬扯淡,是武俠家們的自娛自樂罷了。

  • 11 # 0愚人0

    很多人都沒搞明白什麼叫制式裝備,什麼叫傳世裝備,窮文富武,在以武功奪功名利祿的時代,武人世家用來在戰場上奪取富貴的武器能和普通兵士用的裝備一樣麼?不求你去搞懂槊的正確使用方法,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但怎麼想都不敢想一個將軍提著一杆又重又容易斷或者什麼一次性武器在戰場上衝殺,別跟我說衝完了拿刀砍,如果那樣,槊完全不用槊頭做成劍型,想像一下,一把不是很重但很長,不會輕易被砍斷槊頭還兼具彈性,兩米五的長度,在衝入敵陣刺殺前排後,在馬上揮舞,不讓敵人近身,兼具刺砍削拒擋等多重功能,這能和一般步槍兵和普通騎兵用的一樣麼?

  • 12 # 起居郎雜記

    我說兩句個人淺見啊,第一,有個說法叫大唐以後無名將,我覺得很好的解釋了這個問題,馬槊製造費事費力是公認的,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馬槊難練需下大功夫最重要的是對天賦要求太高,價效比很成問題。第二唐以後戰爭形式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更加重視武將的指揮才能,個人勇武被弱化了,加之弓弩威力的極大提升,使用如此顯眼的武器,大官用不上,小官用不起,最重要是廢了大功夫練得手藝基本沒有使用的機會,很有可能被密集火力照顧。集合上述問題,馬槊自然被變革最快的軍事領域快速淘汰了。

  • 13 # 龍69258242

    現在正兒八經的說下歐洲長槍和馬槊的事情。至於馬槊的製作之複雜已有大神普及,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歐洲長槍:看過不少歐美拍攝的古代戰爭片,他們比較認真的還原了歷史。這一點真的需要中國導演好好學習,那些影片中有不少歐洲騎士拿著空心木槍兩人互懟,撞擊的時候是手持長槍並且用胳膊夾在腋下以免護手撞擊手腕讓手腕折斷。在撞擊的一瞬間必須放開握著槍柄的手。用手臂夾著的力量帶著衝擊力把對方撞下馬。手臂和軀體有全身甲保護不會被擦傷。不清楚的可以看歐美類似的電影,有一部電影(不記得名字了)還有慢鏡頭看的很清楚。實在看不懂可以去查英文資料,英文看不懂請找度娘 謝謝。

    中國馬槊:中國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首先是中國的戰爭是人數非常多的大型戰爭,消耗的後勤物資是巨量的。是歐洲那些幾百人的村鬥不能比的。沒有那麼多的又長又直的一次性空心木頭給你用,所以必須有能重複多次使用的騎兵長柄武器。馬槊就在這個時候誕生了,唐朝之所以產生了馬槊而不使用漢朝的戈,那是因為有遊牧民族血統的大唐深知騎兵的弱點。對付那些還沒有金屬鎧甲穿著獸皮甲甚至沒有盔甲的遊牧戰士的時候,馬槊就是一杆殺人機器。馬槊的使用並不是全部都是刺殺動作,從現在看到的武術套路里面我們還是能看見一些端倪。在騎兵開始組隊衝陣的時候那些錐形陣的鋒刃全都是武力值很高的精銳騎兵組成,在第一輪撞擊中技術好的可以利用槊的韌性彈開被殺的敵人繼續衝陣,技術不好的就失去了馬槊。失去馬槊的戰士就降低馬速抽出橫刀移動到陣型的邊緣利用馬速切割前面逃過馬槊衝擊的敵人。空出來的位置由後面的持槊騎兵補上去。陣型最前面的騎兵如果遇到對方的陣型不是很密集就會出現直線刺擊準頭不行的問題,那麼馬槊的韌性的一面就發揮出來了。看過武術裡面大槍的使用動作就知道,馬槊和槍除了刺、扎以外還有撩、撥、攔、拿、絞、挑、壓、劈、崩。這些都需要槍桿具有韌性才能做得出來。馬槊本身就是加了長柄的劍,騎在馬上利用槊杆的韌性用力抖一下馬槊就可以馬上改變方向變成切割敵人或者從下往上撩的動作。有人可能說馬槊的製作這麼複雜你還能抖出槍花?清末的武術家耍大槍,耍個槍花出來那是基本功。實木做的槍桿能耍出槍花複合材料的肯定一樣能,中國的反曲弓用的也是複合材料,使用中就是利用複合材料的韌性和彈性才能射的遠。而且玩過大槍的人一定知道還有一種叫做借力打力的技巧,說白了也就是用反彈的力量擊打反向的敵人,玩的好的人在殺人的時候非常省力。幾萬人的戰爭中體力消耗很大,省力是很重要的。說到這裡還想起了國外知乎網裡面老外問為什麼華人沒有發明英格蘭長弓一樣的武器,居然有人說是華人太矮了用不了長弓,還好還是有聰明的老外給他們解釋了中國反曲弓的原理和射程以及工藝的複雜性,根本不需要長弓。華人對武器彈性的使用深得其中三味。

    說到後世為什麼不用馬槊了,那是因為唐朝以後中原淪陷大量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學習到了精良武器和盔甲的製作技術,西夏甚至發明了冷鍛甲,馬槊的威力大減。到宋朝的時候發現遊牧民族使用的狼牙棒一類的武器對盔甲精良的騎兵有更大的傷害而且適合大量製作成本便宜,於是大量的出現了重型武器。同時因為缺馬就把騎兵使用的重型武器加了根長柄,出現了步兵用長柄狼牙棒,擊打騎兵並用狼牙把騎兵拉下馬一頓錘。陌刀變成了專門砍馬腿的朴刀,步兵長矛改成了勾連槍,連枷一端加長變成了拍棍。只要重甲騎兵落下馬那就是任人宰割了。

  • 14 # AUTUYG

    一句話,有錢,任性,矯情,

    畢竟做為貴族私人定製武器,矯情是難免的,戰場上,一寸長一寸強,東西好,用著稱手,生存率就高些,

    私人肯投資,商家工匠也就順應市場意願,

    只要錢到位,複雜點不算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淘汰下來的二手手機怎麼處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