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戈壁灘駝鈴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指做了好事之後不僅沒有得到對方表揚,還被對方責怪。實際上“狗咬呂洞賓”原來並不是“狗咬呂洞賓”,而是“苟杳呂洞賓”,真正的與狗無關。

    這裡面藏著關於“友誼”的感人故事,聽我慢慢道來。

    傳說中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是個讀書人,因為參加兩次考試都未中舉,就再也不願意讀書,倚靠家裡祖輩留下的家產,整天會客訪友、遊山玩水,自在逍遙。

    呂洞賓有個同鄉好友名叫“苟杳”,家裡非常窮困貧寒。呂洞賓很同情他,就請他來家裡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出頭之日。後來有一位姓林的朋友來呂洞賓家裡做客,見苟杳長得一表人才而且讀書非常用功,就有心把妹妹許配給苟杳為妻。

    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就幫苟杳推脫了這門婚事。可是苟杳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就有些動心,向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可是他沒有想到這時呂洞賓卻說:“林小姐賢惠貌美,賢弟既然同意我也不好阻攔,但成親之後,得讓新娘子陪我睡三宿。”

    這種事令苟杳很為難,但思來想去還是勉強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滿臉喜色,而苟杳卻感到無臉見人,乾脆就躲了起來。

    晚上新娘子頭上蓋著紅紗,坐在床邊上等著苟杳入洞房。呂洞賓進了洞房後,一言不發,就坐在桌子旁邊燈下看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不上床,就只好自己合衣而睡。等到天明林小姐醒來一看,丈夫已經不見了,一連三天都是這樣。

    苟杳好不容易捱了三天,第四天剛進洞房,就見妻子正在傷心落淚,苟杳連忙上前賠禮問詢。林小姐哭著說:“郎君,你為什麼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是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呢?”

    妻子這一問,苟杳頓時醒悟過來,心想:“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激勵我。這也太狠心了啊?”

    幾年後,苟杳不負期望,果然金榜題名,與呂洞賓一家惜惜而別,趕赴前程。一晃八年已過,可是這一年夏天,呂洞賓家突發大火,燒得片甲無歸。呂洞賓只好用殘存的破瓦爛磚搭起一間破屋居住,日子太過寒蒼,無奈之下想去找苟杳幫忙。

    呂洞賓一路艱辛,終於找到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遇火災非常同情,並且好酒好菜招待呂洞賓,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呂洞賓在這住了一個月,一分錢沒有得到,就以為苟杳已忘恩負義,一氣之下揚長而去。

    一路生氣回到家裡一看,發現家裡蓋起新房,就有些疑惑。剛邁進家門,突然就看見大門兩邊貼著白紙,知道是死了人了,慌忙進屋去看。只見屋裡放著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痛哭失聲。呂洞賓就愣住了,半天才叫出聲。

    他的妻子一看,驚恐萬狀,顫顫巍巍地說:“你…你是人還是鬼啊?”呂洞賓差異地問道:“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回來,如何就成了鬼呢?”他的妻子仔細看了半天,才相信真是呂洞賓,心有餘悸地說:“真嚇死我了!”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可是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說是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就知道這是苟杳玩的把戲。他氣憤地抄起一把斧頭就劈棺材,心想:“玩心跳也沒有這麼玩的!”劈開棺材後他發現裡面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信上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看完信苦笑道:“賢弟,你這麼幫忙,真幫得我好苦啊!”從此呂洞賓和苟杳兩家親熱異常,這就是俗話所說:“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後來,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就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這就是此話的真實來歷。

  • 2 # l之乎者也l

    中國民間傳說在蓬萊八仙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此以後,他就不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託,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楞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 "苟杳" 和 "狗咬" 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摺疊典故

    呂洞賓成仙后,一次路過河邊,見一男人淹死在河裡,他將死屍撈上來,並且殺了路邊的一條狗,挖它的心臟救活男人。沒想到男人一醒來,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後被活過來的狗追咬。

  • 3 # 羽真彤

    現在都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由來就是上面的那句話,這裡面的小故事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呂祖是三家偕通的大家,在出家為道之前是一個讀書人,以出世做官為志向,只是後來鍾離度化才成一代宗師。

    呂洞賓祖師,在讀書時期曾經有一位同窗,名字就叫苟堯,這位同窗為人心胸狹隘,家裡貧窮,沒有什麼資財。等到那年要趕考,只能到呂洞賓家裡借錢應考。恰巧這位還是一個有妻的,不方便帶在身邊,便託呂照顧。

    在古時候,考試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瞧好這位還是一個心裡多心思的,所以這位苟先生,心裡就有了隔應。後來趕考回來,止口不說,曾經的恩惠,借錢趕考的事,還有呂洞賓的照顧家小之情,反倒是不斷詆譭先生的人品,時時辱罵。

    所以當時大家都說忘恩負義之子就是:苟堯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後來逐漸就變了味道,變成了狗咬呂洞賓。但是大體的意思還是沒有變。

    其實還有一個傳說,不知真假,各位看官可自行判斷。我們都說的狗腿子,狗腿子這個傳說,就是一個斷腿的惡家奴,被呂洞賓用仙術,從狗的腿上截下來一條腿,安在了人身上,因為是從狗身上截下來的,所以以後狗見了他,就咬。不過這個後邊那句不識好人心,大概是呂祖是個好神仙,大好人,狗眼看人低,不認識好人。不過這個比起上一個就有點差距了。

  • 4 # 倚雨聽觴

    這個由來是基於傳說而來的。

    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禍害人間,剛開始修道的呂洞賓奉命拿法寶“布畫”去收降。哮天犬被收入法寶“布畫”後,呂洞賓擔心哮天犬困於其中被化成灰,心生慈憫,擅自放哮天犬出來,結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機咬了一口。見於小說《八仙得道傳》第083回和第084回。

    紅樓夢第25回也得見:王夫人叫賈環抄《金剛咒》,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令人點了蠟燭,拿腔做勢地抄寫。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寫,賈環則咬定彩霞與寶玉好,對他不好。彩霞則大罵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時寶玉、王熙鳳走進來,賈環只好偷偷地生悶氣。

  • 5 # 宛若簡單才不一般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這是文章的出處之一,狗咬呂洞賓的傳說是這樣的,呂洞賓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據說歷史上確有呂洞賓這個人,關於“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民間俗語還有一個久遠的故事。傳說呂洞賓是個挺有錢的商人,但他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鄉八鄰都比較敬重他。?有一年冬天,呂洞賓外出時碰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人,在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呂洞賓見後起了惻隱之則,便上前詢問青年人為什麼在露天挨凍。青年人告訴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個讀書人,只因為前不久家裡突遭一場官司,父親蒙冤被打死,母親氣死,家裡的一些房地財產全部被沒收走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凍受餓,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呂洞賓看這個叫苟咬的年輕人斯斯文文,象個讀書人,就說讓苟咬跟他到自己家裡去,管吃管住,供他讀書。這苟咬聽了大喜,當即跪謝恩人,跟呂洞賓走了。

    賓把苟咬接到家裡以後,不要他做任何事,只要他每日潛心書,以圖皇榜高中,將來有個好前程,左鄰右舍看了都說呂洞賓待苟咬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女。這苟咬也真爭氣,埋頭苦讀,整日大門不出,學問也是日漸長進,這樣不覺過了一年,眼看就要臨近趕考了。這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個客人,姓林,是呂洞賓的老朋友,很久沒來他家了。呂洞賓自然是熱情款待客人,好酒好肉都擺上。姓林的朋友見到苟咬後,因為不認識,所以向呂洞賓打聽。呂洞賓便將苟咬的情況一一說給他聽。林姓朋友聽後對苟咬的家境遭遇和發憤攻讀學問既同情又讚賞,加上看苟咬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料想將來必有出息,心裡便喜歡上了他。便找呂洞賓商量,說願意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不知可否答應呂洞賓心裡想讓苟咬讀書,現在考試在即,談婚論嫁怕苟咬分心,著實不想答應。但不好駁朋友的面子,只得推諉說要問苟咬本人。姓林的朋友覓婿心切,當即拉著呂洞賓找到苟咬,當面問他是否願意。苟咬一聽有這等好呈,哪有不願意之理,便滿口答應。呂洞賓這下無話可說了,又不能反悔。眼看考試就差兩個月了,萬一苟咬因貪戀床第之歡,誤了前程,豈不是前功盡棄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想辦法阻止苟咬成婚。?於是呂洞賓把苟咬叫到一邊,說成婚可以,但必須答應自己的一個條件,就是新婚的頭三天苟咬不準進洞房,而要乘燭讀書至天亮,而自己則頂替苟咬守在洞房監督。原想用這條件讓苟咬放棄成婚念頭,誰想苟咬成婚心切,居然也答應了。呂洞賓只能答應在趕考前讓苟咬成婚了。?婚事辦得非常熱鬧,排場很大。待新郎新娘拜過天地之後,呂洞賓張羅著送走了客人,便把苟咬叫到書房去讀書,自己則進了洞房,坐在桌前,看起書來。新娘子隔著紅頭巾本來就看不清新郎的面容,進了洞房後坐在床上,想等著新郎來掀開紅頭巾一起安歇,共享新婚之樂。誰知眼前這“新郎”竟不近前,自己是個女性又不好意思主動去拉,於是,這新婚之夜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過的。?到了第四天晚上,呂洞賓對苟咬說:“你可以進洞房了,但切莫因貪床第之歡而誤了讀書前程。”苟咬答應後,隨即入洞房與新婚妻子團聚。而新娘正為這幾天來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見了這位年青英俊的青年與這幾天晚上自己隱隱約約看到的“新郎”不是同一個人,非常驚奇,苟咬便將事情的前因的後因講了一遍,新娘也將這三天晚上的事說了出來,兩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呂洞賓是一片苦心,真的盼望苟咬能考試一舉成名。當下兩人非常感動,苟咬發誓要抓緊時光攻讀,考個好功名,妻子也表示要全力支援丈夫考試。轉眼趕考的日子就到了。苟咬不負眾望,考了個殿試第三名。沒多久就接到委任狀,被派往外地做官。行前,苟咬要呂洞賓跟他一起去,也好享享福。呂洞賓說:“我有家業財產,一生無憂,你剛上任,還是要先幹自己的事業,我不會跟你去。苟咬見勸不動呂洞賓,只得自己帶著妻子去上任。臨別時再三交待,有什麼急難事一定要來找我。兩家人揮淚而別。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苟咬走後一年多,呂洞賓家裡突發一場大火,把家裡的所有財產全部燒了個精光。一家人先是靠親友接濟度日,到後來親友們也不願搭理他了,生活實在難以維持下去。這天,呂洞賓的妻子跟他商量,說我們以前資助苟咬讀書,讓他功成名就,升官發達,現在我們遇了難,不如去找他借點錢來起本做生意。呂洞賓銜是不肯去,怕人家笑話,但頂不住生活壓力,只得勉為其難去找苟咬借錢。走了十幾天的路程,終天找到了苟咬家。見恩人到來,苟咬很是高興,忙設宴款待。席間,呂洞賓把自家這兩年的變故說了給他聽,並委婉地提出要借點錢做本錢,為家裡建房和生意本錢。苟咬聽了,不說借也不說不借,只是招待他喝酒吃肉,到處遊玩,天天如此。這樣的日子過了有兩個月,呂洞賓想著家裡妻兒老小無吃無住,心急如焚,再也歇不住了,於是有一日他來個不辭而別,自己回家。一路上,呂洞賓想想自己曾經那麼慷慨地救助苟咬,而現在苟咬則無情無義,不肯幫他,心裡止不住很氣憤,路上逢人便講苟咬的事,聽的人無不指責苟咬無情無義,不報答好心人。待回到家裡,呂洞賓驚奇地發現:自家原來被燒燬的房屋土地上竟然蓋起了一棟新房,比自家原來的老屋漂亮多了。呂洞賓不知是誰家的新屋,不敢進去。忽然聽到新屋裡有哭聲,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試探著近前一看,只見前廳裡放著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著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呂洞賓趕緊上前去問是誰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見他嚇得大驚失色,連問他是人是鬼。呂洞賓追問原由,待妻子鎮定下來,兩人將各自分別後的情況說了起來。原來,自呂洞賓離家後,家裡生活非常艱難。過了約20天,忽然來了群人,不由分說,在他家的舊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剛完工,昨天又來了幾個人,抬著一副棺材,說裡面裝的是呂洞賓,幾天前剛死,是得霍亂而死,不能開棺,抬進新房裡就走了。妻子想著家裡的悲慘遭遇,忍不住大哭,沒想到呂洞賓卻安然無恙回來了。呂洞想著奇怪,要兒女們找來鐵斧,開啟棺材,只見裡面放了一隻罈子,罈子裡面是滿滿的一罈銀子,還有一張紙條,呂洞賓拿起一看,上面寫的是四句話:苟咬不是負心郎,路送多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原來這是苟咬在暗中幫助呂洞賓時附帶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這個故事傳開後,因為“苟咬”的諧音,便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成語。

  • 6 # 快樂的嘟嚕鼠

    “狗咬呂洞賓”的來歷

    呂洞賓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據說歷史上確有呂洞賓這個人,關於“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民間俗語還有一個久遠的故事。傳說呂洞賓是個挺有錢的商人,但他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鄉八鄰都比較敬重他。?有一年冬天,呂洞賓外出時碰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人,在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呂洞賓見後起了惻隱之則,便上前詢問青年人為什麼在露天挨凍。青年人告訴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個讀書人,只因為前不久家裡突遭一場官司,父親蒙冤被打死,母親氣死,家裡的一些房地財產全部被沒收走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凍受餓,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呂洞賓看這個叫苟咬的年輕人斯斯文文,象個讀書人,就說讓苟咬跟他到自己家裡去,管吃管住,供他讀書。這苟咬聽了大喜,當即跪謝恩人,跟呂洞賓走了。

    賓把苟咬接到家裡以後,不要他做任何事,只要他每日潛心書,以圖皇榜高中,將來有個好前程,左鄰右舍看了都說呂洞賓待苟咬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女。這苟咬也真爭氣,埋頭苦讀,整日大門不出,學問也是日漸長進,這樣不覺過了一年,眼看就要臨近趕考了。這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個客人,姓林,是呂洞賓的老朋友,很久沒來他家了。呂洞賓自然是熱情款待客人,好酒好肉都擺上。姓林的朋友見到苟咬後,因為不認識,所以向呂洞賓打聽。呂洞賓便將苟咬的情況一一說給他聽。林姓朋友聽後對苟咬的家境遭遇和發憤攻讀學問既同情又讚賞,加上看苟咬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料想將來必有出息,心裡便喜歡上了他。便找呂洞賓商量,說願意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不知可否答應呂洞賓心裡想讓苟咬讀書,現在考試在即,談婚論嫁怕苟咬分心,著實不想答應。但不好駁朋友的面子,只得推諉說要問苟咬本人。姓林的朋友覓婿心切,當即拉著呂洞賓找到苟咬,當面問他是否願意。苟咬一聽有這等好呈,哪有不願意之理,便滿口答應。呂洞賓這下無話可說了,又不能反悔。眼看考試就差兩個月了,萬一苟咬因貪戀床第之歡,誤了前程,豈不是前功盡棄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想辦法阻止苟咬成婚。?於是呂洞賓把苟咬叫到一邊,說成婚可以,但必須答應自己的一個條件,就是新婚的頭三天苟咬不準進洞房,而要乘燭讀書至天亮,而自己則頂替苟咬守在洞房監督。原想用這條件讓苟咬放棄成婚念頭,誰想苟咬成婚心切,居然也答應了。呂洞賓只能答應在趕考前讓苟咬成婚了。?婚事辦得非常熱鬧,排場很大。待新郎新娘拜過天地之後,呂洞賓張羅著送走了客人,便把苟咬叫到書房去讀書,自己則進了洞房,坐在桌前,看起書來。新娘子隔著紅頭巾本來就看不清新郎的面容,進了洞房後坐在床上,想等著新郎來掀開紅頭巾一起安歇,共享新婚之樂。誰知眼前這“新郎”竟不近前,自己是個女性又不好意思主動去拉,於是,這新婚之夜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過的。?到了第四天晚上,呂洞賓對苟咬說:“你可以進洞房了,但切莫因貪床第之歡而誤了讀書前程。”苟咬答應後,隨即入洞房與新婚妻子團聚。而新娘正為這幾天來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見了這位年青英俊的青年與這幾天晚上自己隱隱約約看到的“新郎”不是同一個人,非常驚奇,苟咬便將事情的前因的後因講了一遍,新娘也將這三天晚上的事說了出來,兩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呂洞賓是一片苦心,真的盼望苟咬能考試一舉成名。當下兩人非常感動,苟咬發誓要抓緊時光攻讀,考個好功名,妻子也表示要全力支援丈夫考試。轉眼趕考的日子就到了。苟咬不負眾望,考了個殿試第三名。沒多久就接到委任狀,被派往外地做官。行前,苟咬要呂洞賓跟他一起去,也好享享福。呂洞賓說:“我有家業財產,一生無憂,你剛上任,還是要先幹自己的事業,我不會跟你去。苟咬見勸不動呂洞賓,只得自己帶著妻子去上任。臨別時再三交待,有什麼急難事一定要來找我。兩家人揮淚而別。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苟咬走後一年多,呂洞賓家裡突發一場大火,把家裡的所有財產全部燒了個精光。一家人先是靠親友接濟度日,到後來親友們也不願搭理他了,生活實在難以維持下去。這天,呂洞賓的妻子跟他商量,說我們以前資助苟咬讀書,讓他功成名就,升官發達,現在我們遇了難,不如去找他借點錢來起本做生意。呂洞賓銜是不肯去,怕人家笑話,但頂不住生活壓力,只得勉為其難去找苟咬借錢。走了十幾天的路程,終天找到了苟咬家。見恩人到來,苟咬很是高興,忙設宴款待。席間,呂洞賓把自家這兩年的變故說了給他聽,並委婉地提出要借點錢做本錢,為家裡建房和生意本錢。苟咬聽了,不說借也不說不借,只是招待他喝酒吃肉,到處遊玩,天天如此。這樣的日子過了有兩個月,呂洞賓想著家裡妻兒老小無吃無住,心急如焚,再也歇不住了,於是有一日他來個不辭而別,自己回家。一路上,呂洞賓想想自己曾經那麼慷慨地救助苟咬,而現在苟咬則無情無義,不肯幫他,心裡止不住很氣憤,路上逢人便講苟咬的事,聽的人無不指責苟咬無情無義,不報答好心人。待回到家裡,呂洞賓驚奇地發現:自家原來被燒燬的房屋土地上竟然蓋起了一棟新房,比自家原來的老屋漂亮多了。呂洞賓不知是誰家的新屋,不敢進去。忽然聽到新屋裡有哭聲,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試探著近前一看,只見前廳裡放著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著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呂洞賓趕緊上前去問是誰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見他嚇得大驚失色,連問他是人是鬼。呂洞賓追問原由,待妻子鎮定下來,兩人將各自分別後的情況說了起來。原來,自呂洞賓離家後,家裡生活非常艱難。過了約20天,忽然來了群人,不由分說,在他家的舊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剛完工,昨天又來了幾個人,抬著一副棺材,說裡面裝的是呂洞賓,幾天前剛死,是得霍亂而死,不能開棺,抬進新房裡就走了。妻子想著家裡的悲慘遭遇,忍不住大哭,沒想到呂洞賓卻安然無恙回來了。呂洞想著奇怪,要兒女們找來鐵斧,開啟棺材,只見裡面放了一隻罈子,罈子裡面是滿滿的一罈銀子,還有一張紙條,呂洞賓拿起一看,上面寫的是四句話:苟咬不是負心郎,路送多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原來這是苟咬在暗中幫助呂洞賓時附帶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這個故事傳開後,因為“苟咬”的諧音,便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

  • 7 # 書荒拯救者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是中國廣為流傳的一局諺語。今被人常用於形容一個人幫助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還不知好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關於這句諺語,主要有兩個典故。

    典故一:

    傳說在蓬萊八仙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此以後,他就不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託,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楞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典故二:

    呂洞賓成仙后,一次路過河邊,見一男人淹死在河裡,他將死屍撈上來,並且殺了路邊的一條狗,挖它的心臟救活男人。沒想到男人一醒來,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後被活過來的狗追咬。於是就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說法。

  • 8 # 李白很白

    在蓬萊八仙傳說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此以後,他就再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

    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

    “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

    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託,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呂洞賓說:

    “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義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

    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

    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

    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

    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

    “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

    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

    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

    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

    “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

    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

    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

    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 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

    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

    “你,你是人還是鬼?”

    呂洞賓更覺詫異,問:

    “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

    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

    “嚇死我了!”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

    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

    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

    “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

    “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狗)杳(咬) 呂洞賓的由來。”

  • 9 # 弘泰中正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這個典故出自清朝無垢道人所著的以八仙為題材的小說《八仙得道》,後更名為《八仙全傳》。在第八十三回和八十四回寫到了這個故事,說是呂祖剛得道之時,身披鍾離權(呂祖之師)所賜的混元八卦道袍,水火不侵。又受師父之命,要到廬山去學做神仙,這也說明呂祖當時還是血肉之軀。

    就在呂祖去廬山的路上,碰到了夏口鎮王員外家的僕人,此人要去三十里外的報國禪寺去請高僧收妖。呂祖便向此僕人問及妖精之事。原來王員外有一女兒年方十六,生的才貌雙全,三月間隨其母到桃花山進香,被妖精纏上,要與小姐成婚,每日在王員外家搗亂。呂祖聽後決定幫助收妖,於是和王府僕人一起來到了報國禪寺,見到了通明法師,得知此妖原來是二郎神的哮天犬,趁二郎神家中有事,無人管束,私自下凡作亂。幸那王小姐為猛虎轉世,她前生雖為猛獸,卻生一副仁慈心腸,從未傷過人類,今生才得以轉世為人,其身邊有倀鬼保護,才不致於被哮天犬侮辱。法師吩咐知圓和尚去收哮天犬,念及哮天犬跟隨二郎神屢有立功,況這次對王小姐的胡為並未得逞,罪不致死,收服了便是。知圓領命後,與呂祖一起去捉妖。

    到了王府知圓從袖中掏出一寶物交於呂祖,乃是一布畫,吩咐呂祖拿著布畫守住門口,將布畫掛於門簾之上,看到犬入畫中時,即將布畫卷成一個筒,這樣妖精就會化成灰。呂祖想到老師父吩咐過,哮天犬罪不致死呀,知圓說道除妖要斬盡殺絕。呂祖只好且按照其吩咐去做。知圓進屋鬥妖,呂祖門口緊盯著畫卷,不一會兒功夫,忽然見哮天犬躍入畫中,於是呂祖趕忙捲起布畫,捲起一半之時,又想起通明老和尚的話,哮天犬罪不致死,便想放了哮天犬,於是便打開了畫卷,不曾想哮天犬從畫中躍出,朝呂祖狠咬一口……

    這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

  • 10 # 小詞巷

    這個故事發生在呂洞賓剛剛得道成仙的時候,這個“狗”不是一般的狗,而是二郎神的哮天犬。是《八仙得道傳》裡面的故事。

    傳說哮天犬私自下凡,因為是神獸,在凡間也能引起一番動亂,天上的神獸,沒了主人的教導,到了凡間就成了禍患。

    恰逢呂洞賓剛剛得道成仙,前去捉拿哮天犬。用法器困住哮天犬之後,又擔心時間長了,法器會傷了哮天犬,自個沒法跟二郎神交代,所以就把法器開了一個小口。

    誰料,法器一開,哮天犬嗖的竄出來反口咬了呂洞賓一口。呂洞賓本是擔心傷了它才放開它,沒想到哮天犬居然咬了自己。

    後來成了歇後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 11 # 文筆逍遙

    我所聽到的關於“狗咬呂洞賓”的由來:

    傳說呂洞賓是個挺有錢的商人,但他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鄉八鄰都比較敬重他。

    有一年冬天,呂洞賓外出時碰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人,在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呂洞賓見後起了惻隱之則,便上前詢問青年人為什麼在露天挨凍。青年人告訴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個讀書人,只因為前不久家裡突遭一場官司,父親蒙冤被打死,母親氣死,家裡的一些房地財產全部被沒收走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凍受餓,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呂洞賓看這個叫苟咬的年輕人斯斯文文,像個讀書人,就說讓苟咬跟他到自己家裡去,管吃管住,供他讀書。這苟咬聽了大喜,當即跪謝恩人,跟呂洞賓走了。

    呂洞賓把苟咬接到家裡以後,不要他做任何事,只要他每日潛心書,以圖皇榜高中,將來有個好前程,左鄰右舍看了都說呂洞賓待苟咬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女。這苟咬也真爭氣,埋頭苦讀,整日大門不出,學問也是日漸長進,這樣不覺過了一年,眼看就要臨近趕考了。這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個客人,姓林,是呂洞賓的老朋友,很久沒來他家了。呂洞賓自然是熱情款待客人,好酒好肉都擺上。姓林的朋友見到苟咬後,向呂洞賓打探苟咬的情況。林姓朋友聽後對苟咬的家境遭遇和發憤攻讀學問既同情大加讚賞,又看到苟咬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料想將來必有出息,心裡便喜歡上了他。便找呂洞賓商量,說願意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不知可否答應。呂洞賓心裡想讓苟咬讀書,現在考試在即,談婚論嫁怕苟咬分心,著實不想答應。但不好駁朋友的面子,只得推諉說要問苟咬本人。姓林的朋友覓婿心切,當即拉著呂洞賓找到苟咬,當面問他是否願意。苟咬一聽有這等好事,哪有不願意之理,便滿口答應。呂洞賓這下無話可說了,又不能反悔。眼看考試就差兩個月了,萬一苟咬因貪戀床第之歡,誤了前程,豈不是前功盡棄?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想辦法阻止苟咬成婚。於是呂洞賓把苟咬叫到一邊,說成婚可以,但必須答應自己的一個條件,就是新婚的頭三天苟咬不準進洞房,而要秉燭夜讀至天亮,而自己則頂替苟咬守在洞房監督。原想用這條件讓苟咬放棄成婚念頭,誰想苟咬成婚心切,居然也答應了。呂洞賓只能答應在趕考前讓苟咬成婚了。婚事辦得非常熱鬧,排場很大。待新郎新娘拜過天地之後,呂洞賓張羅著送走了客人,便把苟咬叫到書房去讀書,自己則進了洞房,坐在桌前,看起書來。新娘子隔著紅頭巾本來就看不清新郎的面容,進了洞房後坐在床上,想等著新郎來掀開紅頭巾一起安歇,共享新婚之樂。誰知眼前這“新郎”竟不近前,自己是個女性又不好意思主動去拉,於是,這新婚之夜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過的。到了第四天晚上,呂洞賓對苟咬說:“你可以進洞房了,但切莫因貪床第之歡而誤了讀書前程。”苟咬答應後,隨即入洞房與新婚妻子團聚。而新娘正為這幾天來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見了這位年青英俊的青年與這幾天晚上自己隱隱約約看到的“新郎”不是同一個人,非常驚奇,苟咬便將事情的前因的後因講了一遍,新娘也將這三天晚上的事說了出來,兩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呂洞賓是一片苦心,真的盼望苟咬能考試一舉成名。當下兩人非常感動,苟咬發誓要抓緊時間攻讀,考個好功名,妻子也表示要全力支援丈夫考試。轉眼趕考的日子就到了。苟咬不負眾望,考了個殿試第三名。沒多久就接到委任狀,被派往外地做官。行前,苟咬要呂洞賓跟他一起去,也好享享福。呂洞賓說:“我有家業財產,一生無憂,你剛上任,還是要先幹自己的事業,我不會跟你去”。苟咬見勸不動呂洞賓,只得自己帶著妻子去上任。臨別時再三交待,有什麼急難事一定要來找我。兩家人揮淚而別。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苟咬走後一年多,呂洞賓家裡突發一場大火,把家裡的所有財產全部燒了個精光。一家人先是靠親友接濟度日,到後來親友們也不願搭理他了,生活實在難以維持下去。呂洞賓的妻子跟他商量,說我們以前資助苟咬讀書,讓他功成名就,升官發達,現在我們遇了難,不如去找他借點錢來起本做生意。呂洞賓先是不肯去,怕人家笑話,但頂不住生活壓力,只得勉為其難去找苟咬借錢。走了十幾天的路程,終天找到了苟咬家。見恩人到來,苟咬很是高興,忙設宴款待。席間,呂洞賓把自家這兩年的變故說了給他聽,並委婉地提出要借點錢做本錢,為家裡建房和生意本錢。苟咬聽了,不說借也不說不借,只是招待他喝酒吃肉,到處遊玩,天天如此。這樣的日子過了有兩個月,呂洞賓想著家裡妻兒老小無吃無住,心急如焚,再也歇不住了,於是他來個不辭而別,自己回家。一路上,呂洞賓想想自己曾經那麼慷慨地救助苟咬,而現在苟咬則無情無義,不肯幫他,心裡止不住很氣憤,路上逢人便講苟咬的事,聽的人無不指責苟咬無情無義,不報答好心人。待回到家裡,呂洞賓驚奇地發現:自家原來被燒燬的房屋土地上竟然蓋起了一棟新房,比自家原來的老屋漂亮多了。呂洞賓不知是誰家的新屋,不敢進去。忽然聽到新屋裡有哭聲,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試探著近前一看,只見前廳裡放著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著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呂洞賓趕緊上前去問是誰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見他嚇得大驚失色,連問他是人是鬼。呂洞賓追問原由,待妻子鎮定下來,兩人將各自分別後的情況說了起來。原來,自呂洞賓離家後,家裡生活非常艱難。過了約20天,忽然來了群人,不由分說,在他家的舊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剛完工,昨天又來了幾個人,抬著一副棺材,說裡面裝的是呂洞賓,幾天前剛死,是得霍亂而死,不能開棺,抬進新房裡就走了。妻子想著家裡的悲慘遭遇,忍不住大哭,沒想到呂洞賓卻安然無恙回來了。呂洞想著奇怪,找來鐵斧,開啟棺材,只見裡面放了一隻罈子,罈子裡面是滿滿的一罈銀子,還有一張紙條,呂洞賓拿起一看,上面寫的是四句話:苟咬不是負心郎,路送多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原來這是苟咬在暗中幫助呂洞賓時附帶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這個故事傳開後,因為“苟咬”的諧音,便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5年羊年紀念幣值多少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