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清江鶴

    圖片1:優質豐產尚未齊穗的雜交水稻

    不過在他們參與雜交制種的年代,主要是給本縣市的種子公司制種,還是屬於雜交水稻"計劃"制種時代,沒有形成現在的商業模式。

    但一點兒也不影響今天的制種話題。那麼,在雜交水稻制種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提高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呢?

    首先是培育好壯秧,使移栽秧苗快速早發,在短時間內能夠分櫱到足夠苗數,保證育種植株有較多的有效穗數。

    制種田裡的不育系和恢復系都是採用單株種植,特別是不育系多是一些早熟或者早中熟品種,營養生長期短,植株的有效分櫱時間更短。因此培育壯秧,使秧苗及移栽到大田的幼苗快速分櫱,提早抽穗,在生產上有許多的優勢性。

    圖片2:優質豐產的三系雜交水稻

    其次是選好地塊合理密植。

    制種地塊要選隔離條件好,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

    因為如果只考慮制種地塊的隔離條件而忽視地塊的光照,肥水條件,那麼在冷漬田陰山田制種,隔離條件雖然是好了,但移栽後秧苗返青活棵慢,會致秧苗稀疏,穗短,粒少從而導致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十分低。

    相反只顧制種地塊肥水條件而忽視隔離制種條件,那麼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再高,也會因品種不純而給水稻種植者帶來後患,因此也是不對的。

    當然決定水稻制種產量高低的因素有許多,但父母本有效穗數的多少也是決定水稻制種產量的基礎。

    圖片3:營養生長健旺期的雜交水稻

    一般情況下,恢復系植株較高不育系植株較矮的時侯,可以在保證父母本足量花粉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不育系的行數,以改善田間光照條件,降低田間溼度,有利於不育系的生長髮育和正常開花,對提高雜交水稻制種產量有非常有效。

    比如在父母本植株高矮相差較大時,母本行就可以適量增加。父母本營養生長期較長生長量較大時,母本行可以適量增加。父母本營養生長量小生長期短時,母本行可以適量減少。父本花粉量大日常管理到位時,母本行可以適量增加等等。

    圖片4:有效管理雜交水稻制種地塊病蟲害綜合防治(蟲害)

    第三就是做好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雜交水稻制種父母本有效穗,有效穗總粒數,及結實率和千粒重的高低。而這四個因素的高低直接決定雜交水稻制種產量的高低。田間管理就是提高這四個因素的有效措施。

    水稻制種田間管理前期目標主要是促父母本秧苗營養生長早生快發,迅速搭起高產的架子,因此在肥水管理措施上要重追猛促。

    到了父母本營養生長中期,就要促進父母本穩健生長,達到根旺稈壯穗大粒多,故在肥水管理上以調為主,適當露田增施有機鉀肥。

    圖片5:雜交水稻壯苗的培育(水培方式)

    到了後期就是攻粒奪高產,去雜,防病蟲害,人工鋪助授粉。

    最後一個關鍵措施:促進位制種田塊不育系和恢復系在同一時期抽穗開花,做好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不育系的異交結實率。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一句話:要根據父母本生物學特徵精準預測父母本花期,然後精準施策有效調節花期,使父母本能夠在同一時期抽穗,達到花期相遇,提高制種產量。

    圖片6:雜交水稻壯苗的培育(旱育早發模式)

  • 2 # 農學谷

    抽穗初期是去劣的關鍵時期,需要每隔2~3天檢查一次,收穫前還要普查一次。凡是繁殖田內不育系行裡有開花散粉的,保持系行裡有變異株的,制種田內有不符合不育系和恢復系的典型特徵的,都要徹底拔除。嚴格去劣去劣工作從秧田起就必須反覆進行,嚴格除去雜株或變異株。

    採取輔助措施,提高雜交結實率提高不育系的結實率,是提高制種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一般可在父母本主穗剛露出葉鞘時進行,母本割去劍葉2/3,父本割去一半。清除傳粉障礙,割葉能減少傳粉障礙,提高結實率。

    (2)人工輔助授粉。輔助授粉宜在父本開花後,母本臨近盛花前進行,每隔20~30分鐘進行一次,直至父本末花結束。用竹竿震動父本植株,促使父本散粉,可提高不育系的授粉率。

    (3)噴施“九二O”。通常在15%的植株抽穗時噴灑一次,50%抽穗時再噴一次,每次每公頃用量2克,加水600~750千克。母本不育繫結穗初期,噴施“九二O”,可促進穗頸伸長減輕包頸現象,同時也有促進提早抽穗開花的效果,能顯著提高結實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患者術後多久複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