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小東
-
2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由於預後差,手術後轉移率比較高,容易複查,大部分患者肺癌手術後都要遵照醫囑,進行定期檢查和隨訪。由於每個人的病症分型、病理分期不同,手術方案也各不一樣,多久複查一次,複查哪些專案也稍有差別。
肺癌患者術後多久複查一次?一般來說,肺癌治療後3年內是復發的高峰期,術後第一年,需要每三個月複查,術後第二年可以延長到半年複查一次,到第三年可以每年複查一次,然後終生隨訪。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術後隨訪檢查最少堅持5年以上。不管治療效果如何,都存在復發和轉移的可能,這種可能性說不定,有的可能十年八年檢查下來都沒事,有的可能術後一年不到就出現了轉移擴散。
肺癌手術後複查的專案有哪些?肺癌手術後常規的複查專案包括CT胸部掃描、腫瘤標誌物、胸透X線檢查、痰液查癌細胞等。術後第一年並不是每次都要做胸部CT,但是每年至少要做一次,這個主要看手術相關的專案,可以及早發現微小的轉移病灶或者新發病灶。
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術後所需要做的複查專案也不同,比如胸部CT、腹部超聲、全身骨掃描、顱腦核磁和血液標記物等,醫生會根據情況開選擇。
-
3 # 深藍醫生
肺癌術後是需要長期複查的,即使早期患者也是一樣。
癌症作為一種特殊疾病,有著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即使臨床檢查屬於早期,後續仍然有發生復發轉移的風險,只是分期越早,復發的風險越低。
目前,傾向於把癌症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因為癌症在初始形成的時候,因為處在在人體的組織環境中,就有可能發生癌細胞的轉移,這種轉移既有可能是對臨近組織的直接浸潤,也有可能是透過進入淋巴管和血液,進入到淋巴迴圈和血液迴圈的風險,所以,目前對於癌症的檢測,在沒辦法取到癌症組織的時候,也可以考慮抽血送檢,就是在血液中查詢癌細胞或癌細胞的基因片段,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迴圈腫瘤細胞學檢測(CTC)和迴圈腫瘤DNA檢測(ctDNA)。
具體題目中提到的1期肺癌,做了手術,應該多久去醫院複查一次,一般建議2年之內,每3~6個月做一次複查,2~5年內,每半年複查一次,不管分期早晚都一樣,目的就是萬一出現了復發轉移,可以及時發現。
但需要說明的是,1期患者根治術後,治癒率還是很高的,定期複查只是為了做必要的防範。
-
4 #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不同部位、不同型別的腫瘤的生長速度都不相同,因此根據患者之前患的癌症腫瘤型別不同,複查時間的間隔也會有區別。
生長速度較快的癌症,如小細胞癌、惡性淋巴癌等,這種癌症一般建議每個月檢查一次;而生長速度較慢的癌症如甲狀腺癌,高分化的癌症,這種一般建議三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
頭頸部的癌症,建議治療後一年時間內要1-3月複查一次,兩年後若沒問題,可以放寬至2-4個月複查一次,五年後只需要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即可。
-
5 #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威脅生命的惡性疾病。近年來隨著環境汙染的加重,肺癌的發病率還在持續升高,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對於早期或者中期的肺癌,進行手術切除具有潛在可治癒的可能。尤其是對於一些體檢發現的非常早期的肺癌,手術後很多病人都可以得到根治,可以治癒。
但是,肺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手術後,也有可能會再次發生復發和轉移。如果能早期發現這些復發和轉移,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治療的效果就非常好。因此手術後的肺癌病人應進行密切的隨訪和觀察。
手術後的肺癌病人每半年要進行一次全身的腫瘤學評估。也就是要做胸部、腹部,甚至頭顱骨骼的全面檢查。如果術後兩年沒有發現問題,就可以把隨訪的時間延長到每年進行一次。當然,手術的肺癌病人,他的分期並不相同,有些處於非常早期階段,他的隨訪間隔可以適當延長,而有些手術病人已經是區域性晚期,可能手術後隨訪的間隔就要縮短一些,甚至術後要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總之,肺癌病人手術後的隨訪觀察特別重要,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
回覆列表
迄今為止,在肺癌的患者中治療後的隨訪強度多少為好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證據,但是大家一定要有一個理念,就是肺癌的治療並不是一錘子買賣,要多和醫生交流,要更多地保留治療的過程記錄和檢查結果。
以前,有人做過兩個回顧性的分析,發現隨訪的強度和結果對總體生存期沒有影響。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這些回顧性的分析被幹擾的因素很多,其得出來的結果可以僅供參考。第二,把生存期放在一邊,有規律地隨訪,對改善患者生活治療肯定是有幫助的。
所以,目前臨床醫生還是建議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要定期隨訪,一般這樣建議:頭兩年為每3個月一次,兩年後每6個月一次,直到五年,以後每1年一次。隨訪的內容為病史和體檢,特別應該注意雙鎖骨上淋巴結的情況,這也是很多醫生要摸患者脖子的原因。頭兩年應該常規做胸部增強CT掃描以便發現肺門區域較小的轉移/復發灶或淋巴結。兩年後可僅做胸部的非增強掃描。當患者有症狀的時候,才相應進行腦CT或MRI,骨掃描和支氣管鏡等檢查。
以上說的都是非小細胞肺癌,因為小細胞肺癌的生物學行為不一樣,比較活躍,所以其隨訪強度也有不同:第一年每2-3個月一次,第二到三年每3-4個月一次,第四到五年每4-6個月一次,以後每年1次,隨訪的內容包括病史和體檢、胸部影像學資料和必要的血液學檢查。當然,如果出現症狀,也要隨時進行想對應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