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山的詩和遠方

    請讓我來試著回答你的問題。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把博物館作為我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了,但真正比較頻繁地出入博物館,還是近兩年的事。我只到過國內的一些博物館,國外的還沒去過。博物館中,無論哪方面的內容,只要是健康的、有益於身心的,我都喜歡。我去博物館不僅是參觀展覽,有講座我也會去聽,因為博物館的不少講座與同時段的某個展覽往往相關,聽講座對觀展有幫助。下面具體談談我的一些參觀經歷和感悟,也許對你有些啟發。我最初的旅遊目的無非是增廣見聞、學到知識、愉悅身心,而博物館是文旅融合的地方,恰好也能滿足我這些要求,所以我也就與博物館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次進博物館觀展覽、聽講座,我都要拍照拍影片記筆記,然後寫成文章配圖或以影片形式發表出去,於是,我的博物館之旅就變得有了特別的意義:學習和傳遞文藝知識,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

    我是個文化迷,也是愛學習的人。有風景、有趣味、文化氣息又濃郁的任何地方,我都喜歡去。我現在長沙工作,這裡的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博物館、省、市圖書館、美術館、李自健美術館、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等地方,只要有什麼講座或展覽活動,我都會盡可能擠時間去聆聽或觀展。當然去得最多的還是湖南省博物館。去年以來,湖南省博物館所舉辦的講座和展覽,大部分我都去了。

    在我的理解和印象中,博物館就是供人們參觀和學習的地方,大多是公益性的。博物館一般都修得有藝術特色,裡面所收藏和陳列的文物、展示的藝術家的書畫作品或其它藝術作品,都有相當的藝術水準和文化內涵,都能為我開啟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視窗,所舉辦的講座都是請的國內外在某領域有相當造詣的專家來主講,因此去參觀或聽講,總是有收穫的。

    記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博物館,是一九九九年在四川,參觀位於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那時交通還不算很方便,輾轉坐汽車過去,到三星堆博物館進門時,聽說只有兩個小時就要閉館了,我只得匆匆忙忙地走一圈,跑馬觀花地看一看。那次參觀了綜合館《三星伴月——燦爛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銅王國》兩個展覽。

    儘管時間短,沒來得及認真看介紹,但出土的文物中,戴金面罩銅人頭像、銅縱目面具、銅立人像、青銅大神樹、金杖等商代文物令我感到震撼,那次觀展顛覆了我對巴蜀文化的認知。在那之前,我以為只有黃河流域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原來,長江流域也是,三星堆還把古蜀國的歷史提前到五千年前。那次參觀後,我覺得有必要多花點時間瞭解和學習古代文化。

    四年前到河北省邯鄲市去出差,邯鄲是趙國古都,邯鄲學步、胡服騎射、價值連城、完璧歸趙等一百多個成語都出自這裡,邯鄲市博物館自然是要去參觀的。邯鄲市博物館大樓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的,館內分《磁山文化》、《趙文化》、《中國磁州窯瓷器》、《茹茹公主墓》、《邯鄲古代石刻藝術》等五大基本陳列,這裡陳列的青銅馬比“馬踏飛燕”還早約四百年,“蜀西工”造金銀塗乘輿大爵酒樽、酒海、文字缸等館藏精品令人驚歎。原本對傳統文化興趣濃厚的我,那次參觀後,我開始對考古方面的東西產生了興趣。

    對湖南省博物館,前年我是慕名而去的,去參觀的人許多都跟我一樣,一是因為在那裡有世界聞名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遺體等珍貴文物,二是因為該博物館新館兩年多前才建好重新開放。新館外觀很大氣很有藝術感,據介紹吸取了洞庭湖的靈感,融入了湖湘文化的元素。

    那次去是專門看馬王堆漢墓陳列的,如果說素紗單衣、T型帛畫和豕形豬尊讓我驚奇,那麼辛追夫人古屍就是令我感到神奇了。兩千多年前的屍體居然儲存完好,全身潤澤,肌肉還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可見那時候的溼屍儲存技術有多麼厲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曾引起世界轟動。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可以拍照的地方拍了好多照片,後來由於電腦出故障使檔案丟失,又去博物館重新參觀該專案補拍。

    自從第一次與湖南省博物館親密接觸後,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可以帶給我知識帶給我愉悅的地方。於是我經常關注湖南省博物館,瞭解其展覽和講座預告,提前預約、逢週末就去參觀新展或聽講座,可以說該館去年以來的大多數展覽和講座,我都去參觀或聽講了。特別是有關於考古方面的講座,有時預約晚了名額已滿沒約到,但到講座舉辦的時間我還是會提前去,我知道通常不會所有預約了的人都去,所以就算有時沒預約到也沒關係,去了也會有空位置可以坐。

    我每一次去聽講座或參觀展覽,都十分認真,拍很多照片或講座的短影片,記一些筆記;在講座的互動環節,每一次我都會主動舉手提問請主講嘉賓解答,在與嘉賓老師的互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在觀展的過程中,我也會與現場的工作人員或其它觀展者互動一下,共同探討展覽中一些我關心的問題,以加深我對展覽的瞭解和認識。觀展後去聽相應的講座,或聽講座後再去觀相應的展覽,比純粹的觀展效果好很多。然後每一次我都會寫訊息稿、觀展評論或聽講座後的體會等,以圖文或影片形式在自媒體上釋出,幫助博物館宣傳。

    我至今已寫了與湖南省博物館有關的文章近二十篇,僅去年十一月份就寫了《看“中華魂——何山書畫作品展”,感受旅美畫家何山的家國情懷》、《專家劉慶柱的講座〈漢代帝王陵墓形制考古學解讀〉讓我大開眼界》、《參觀湘博〈中國曆代簡帛書法展〉,從千年遺墨中感受古人的大智慧》等六篇文章。

    去年八月初,我在湖南省博物館參觀了臺灣著名陶藝大師張季陶先生的陶藝作品展後,寫了《參觀“歸真——張繼陶現代陶藝作品展”,品味張老滿含鄉愁的美》一文;十二月七日我到該館無意中碰到第七屆“藝術長沙”開幕式舉辦現場及展覽後,寫了《我所看到的第七屆“藝術長沙”開幕式隆重熱烈,展出作品讓人嚮往》、《“藝術長沙”羅中立段建偉作品印象:懂與不懂,畫家的心思你別猜》《“藝術長沙”楊茂源梁遠葦何岸作品印象:陽春白雪,愛你不容易》等文章。

    去年十二月在該館聽四場講座後寫了《靳寶關於北京大葆臺與老山漢墓的講座讓我進一步認識了古代北京》等四篇文章。讀者能從我的文章中得到關於展覽或講座的相關資訊和知識,有時會對我的一些觀點產生共鳴,對我的文章發表評論。自己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進行了傳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文化的傳承,這讓我挺有成就感的。

    不僅是在湖南省博物館,在長沙博物館、圖書館、湖南圖書館、美術館、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李自健美術館及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等處觀展或聽講座,我都會拍照、錄短影片、記筆記,然後寫成文稿配照片或以影片形式發表在自媒體上,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習慣,以後我還會繼續保持。所有的展館舉辦的展覽或講座,不管哪方面的內容,只要是健康的,對人有幫助的,我都感興趣,有的剛開始不太懂,但多接觸幾次,就會有所進步。

    我一直在尋找心中的詩和遠方,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我把進博物館及其它一切有文化氣息、能學到知識的地方稱作我的業餘文化之旅,把學習和傳遞文藝知識,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作為我的使命,想讓這些地方伴隨我一路走下去,直到永遠。

    因為我知道,只有知識才可以助我抵達心中的詩和遠方。

  • 2 # 愛玩的小宇宙

    參觀博物館是最快了解旅遊目的地歷史文化的方法。所以出門旅遊都會選擇去一下當地的博物館。

    印象比較深的是菲律賓的人類與社會博物館。在裡面看到很多當地的文物瓷器,才發現為什麼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瓷器。因為和其他國家的相比,中國的瓷器真的是製作精良。菲律賓的博物館裡很多都是非常粗糙的感覺。

  • 3 # 中年失業陣線聯盟

    旅行的時候,如有可能,我都會盡量經過省會城市,去參觀一下各省的省博物院。個人最喜歡看文物,當然,對其餘展品也有興趣。

    中華大地文明源遠流長,遺留下的瑰寶眾多。每個省的博物院都會有體現本土特色的展品,有些文物可以稱的上是國寶。

    去參觀這些博物院,不但能增長知識,同時也能豐富自己的閱歷。如果是帶著孩子去參觀,更能激發他們對歷史,地理,科技等知識的興趣。

    比如,去內蒙博物院,除了國寶單于金冠(上次去的時候未展出,遺憾),草原大地出土的文物值得參觀,航天事業的展覽也很有教育意義。另外,古生物比如恐龍的展廳對小朋友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而經過太原時去的山西省博物院,除了國寶鳥尊等青銅器,其一個特色就是山西的佛教文化。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值得一去。

    另外,省博物院不收門票,憑身份證預約參觀,我個人覺得還是值得的。

  • 4 # 蕭蕭落紅

    如果是國內各個省的省博物館,基本上都是本省出土的一些文物,尤其是幾個歷史底蘊豐富的省。去之前大致瞭解一些情況,比如本省對應的朝代發展變遷,和每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是很有幫助的。

  • 5 # 魚遠行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數千年文化沉積痕跡最凸顯的見證。

    廣西民族博物館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青環路11號

    開放時間:9:30——17:00

    走進博物館你會被寬趟的展廳擺設的雄鷹展翅氣場所震撼,博物館間隔佈局,展示廣西人民生活習俗,文化沉澱,少數民族的才藝道具。

    每一個展廳都有不同的特色,在哪裡我瞭解到了銅鼓型別分多種。

    北流型特徵:鼓面大於鼓胸、兩側有鼓耳、鼓面多以立蛙作為神聖象徵的物體。

    萬家壩型特徵:鼓胸膨脹、鼓面多以簡樸畫文,鼓足短。

    冷水衝型銅鼓特徵:其最大的特徵是鼓面花紋豐富,雕刻美觀。

    當然,目前銅鼓文化保留最好的地方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哪裡簡稱銅鼓之鄉,南丹也是丹泉酒的發源地,很美麗的一個小縣城可以到哪裡去旅遊,據說目前世界最大的銅鼓正是在哪裡。

    遊覽廣西民族博物館,不僅增強了對廣西人民的認知,更豐富了自己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了解。

    繡球文化

    在參觀廣西民族博物館我才瞭解到,電視劇中的拋繡球原來它的最先起源地是廣西靖西,至今哪裡的繡球文化也很好的傳承下來,當地還以它的文化底蘊基礎建設了一座繡球古城。

    古城建設風格之美,以那種簡潔黑白風格做為主題風格建設,為了能夠更深切體會繡球文化我特地前往當地的古城瞭解一翻,還通過了自己的鏡頭把正座古城記錄下來製作成一個短片,目前短片還處於後期製作,完工後會發布出來。

    參觀博物館需要注意事項

    博物館裡面陳列的都是不可複製的貴重物品,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方文化折射,參觀的過程中可眼觀不可觸碰。

    拍照時注意與展品之間保持距離,避免人群的擁擠。

    莊嚴又細膩品味的遊覽是對當地文化的一種尊重。

    參加博物館意義所在

    從陌生到認知,從瞭解到深研,從古到今,一個民族是這麼來的,博物館是最好的獲取相關資訊的渠道。

    參觀博物館還能夠讓我們為這個民族從萌芽開始到壯大,從精耕細作到如今的高樓林層發展,這種頑強不息,團結一致的精神感到驕傲。

  • 6 # 大卉兒導

    我個人比較喜歡專項領域類的博物館,針對性強,對專業領域研究透徹,考究細緻。

    雖然大型博物館我去過很多,羅浮宮,凡爾賽宮,阿爾罕布拉宮,馬德里王宮,辛特拉佩納宮,畢加索博物館,畢加索故居博物館,瓦倫西亞陶瓷博物館,絲綢博物館,汽車博物館,墨爾本疏芬山金礦博物館,國內的就更不用說了故宮博物院,軍博,鄭州博物館,荊州博物館記不得,太多了……但還是特別喜歡系列發展史類的。

    原因很簡單,有故事,有趣味。

    拿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說,全球各地,各個時期的著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都有收納。博物館裡來看展覽的人,主要就是來看看有名氣的藝術作品,人頭一個壓著一個,且不說能看清作品和聽明白講解,光擠到跟前都費勁,談什麼欣賞。

    這裡要提到的是國外很多博物館門票非常便宜,拿畢加索故居博物館來說,只需要3歐元就可以入內,而瓦倫西亞的陶瓷博物館,也是差不多價格。

    這樣專項領域的展品,非常有利於瞭解透徹一個時期、某一事物的發展或一個人物的成長,比寬泛繁複的展品更能建立人的人知體系。

    博物館外觀很一般,是個十八世紀的老公爵府,典型的巴洛克風格

    裡面的內飾十分考究

    西班牙的陶瓷桌椅,和由巴塞羅那瓷拼接的手法做成的沙發

    典型的弗拉明戈舞女郎

    經典的瑪利亞懷抱耶穌

    這種精緻的展品更能凸現“陶瓷”這一事物在西班牙的發展歷史,彰顯西班牙民族特色。加上與中國陶瓷的對比,更能清晰直觀的感受陶瓷在同一時期國內外的發展歷程。

    當然出行的時候,我更愛先看好攻略,把需要去看的博物館的內容大致做個瞭解。先有了歷史基礎,才能看得懂,看得有意義。

    祝知識淵博,遊覽值當!

  • 7 # 龍金的旅行

    在去貴州鎮遠古城旅遊的,參觀了那裡的博物館。進博物館是不要買門票的,只要持有本人身份證,刷一下身份資訊和本人一致就可以進去參觀。進入博物館,在天井旁擺放著一把以前的大刀,有幾個遊客還去掂了掂分量呢。進入屋內有鎮遠古城的簡介(介紹了鎮遠古鎮何時建立的,古鎮的歷史變遷等)。牆上掛有許多的老照片,記錄著古鎮當時的建築,人物和風土人情。照片下面還配有文字描述,照片配上文字讓遊客看的生動易懂。館內還陳列了一些實物,生動的反映了以前人們生產生活的氣息和他們高超的技藝。我喜歡看當時的古建築這方面的。

  • 8 # 陳春雷流浪中國

    不誇張的說,我參觀過的博物館,最低也有好幾十座了,第一次去博物館的時候,對裡面的任何東西都很好奇,包括文字和文物,但後來去博物館去的多了,才發現,很多博物館裡面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有些雷同的,然後,我就撿重要的東西參觀了,如果我是想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我看文字圖片的居多,文物基本上是浮光掠影的過一遍,如果是這個博物館裡面的鎮館之寶很珍奇,那我就只看它的故事。

    今天,我去的是重慶博物館,因為是帶著任務過來的,就是想拍攝一起節目,所以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看裡面的十大鎮館之寶。但整個博物館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極好的,裡面的工作人員很熱心,我有不知道的問題他們,他們都特別願意幫助我。所以,我去找館裡面的鎮館之寶也省了一些時間。而且,這個博物館也佈置的很漂亮,上面是穹頂,地板鋥亮,館超大,而且文物巨多,很不錯的一次博物館之旅。不過博物館裡面的一處簡介有個錯別字就在進門處,介紹漢魏石闕的內容上。

    此外,我去宜昌博物館的時候,印象也很深刻,他裡面像個科技館,感覺很夢幻。

    去湖北博物館的時候,最難忘的就是來這裡的遊客,太多了,不過裡面的鎮館之寶都很值得一看,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等。

    總體來說,博物館對於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去處,免費,還能瞭解這個城市的歷史,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文物。

    南京博物院

  • 9 # 宇小寶兒

    參觀過的博物館,印象較深的是故宮博物館。以前在電視裡看到過很多故宮的場景,但只有真正到達現場才能感受他的震憾。

    那種古老而智慧的建築使人讓人心生折服,每一片磚瓦,每一種圖案都能看出當時工匠們的匠心技術。故宮裡的城牆很高,而皇帝和皇后,妃子居住的房屋卻很窄小。這是封建社會的一常態,一牆之隔,隔住了宮外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是什麼品種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