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西瓜說

    1、弟弟第一次向我坦白他是gay的時候,他14歲。他向我坦白這麼多年來他所隱藏的情緒和壓抑的情感。偷偷在陽臺看我和男朋友在樓下開心地打羽毛球時難過地流眼淚。在學校聽到自己喜歡的男生用刻薄的話語奚落gay。在宿舍不得不附和舍友們大談對gay的看法和嘲笑。夜裡在宿舍無數次無聲的哭泣。每每想到這些我的心都像被刀割一樣。從前因為老家那邊人的觀念,我作為女孩,出生的時候沒有被允許掛上父母的戶口,也沒有被許跟姓父親。後來弟弟出生,他理所當然地掛上父母的戶口。舉家一起遷戶口到大城市,唯獨除了我(因為戶口問題)。因此從小到大由於借讀生的原因讀的都是貴价書,一直因此覺得對家裡帶來的經濟壓力很內疚,有很大的心理負擔。小時候人口普查我都要躲進衣櫃裡,由於爸爸是律師,去他單位的或者見到他同事的時候不能叫他爸爸要叫叔叔。這些怨氣間接地過渡到弟弟身上。嫉妒他是唯一可以被合法承認為我父母的孩子的人。在他向我坦白他的性取向之後,我突然意識到我有多愛他。父母十分反感同性戀。我是唯一能保護他的親人。我要盡我所能地去保護他。我要儘早地經濟獨立,以防萬一哪天在父母面前暴露了,我要隨時接納他。於是我放棄了當時心儀的專業(出路比較狹隘,一般可能出來做科研),選擇了會計。由於之前瞭解到過同性戀很容易由於外界的壓力和歧視患上抑鬱症,我搜索各種關於抑鬱症的資料,頻繁地去關心他,鼓勵他。我覺得自己身上背上了擔子。我要成為他永遠的堅定的港灣。雖然很多時候我也很無助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呢?在我真心想要永遠保護我最珍惜的人的時候。

    2、

    那年端午,帶著母親轉院,擔架在門口,一個人衝進急診大廳掛急診,然後推著擔架(平車)進了急診室。

    然後找大夫做基本診斷,掛水,然後我拿著血樣去樓上送檢,一個小時後去取化驗單。

    與此同時,還要同步進行的是等著做x ct等醫生安排的事項。

    等候中就是陪著母親,她當時劇痛,沒法說話,也沒法走路。她兩邊有車禍送來的人,還有快死的老頭,她很害怕,然後我就用衣服給她擋著。其實我也很怕,但沒辦法。

    各種基本檢查做完後,就要託關係找床位,大醫院床位的問題你們懂的。

    我母親算幸運,醫生同意在病房加個床。

    忙活一天,總算住上院了。

    當然,這期間還包括瞭如何辦各種手續,交付住院押金,去醫院醫保處交涉,記下醫生安排的注意事項,記下護士安排的日程,什麼幾點做檢查幾點吃藥一共掛幾瓶都掛的是什麼藥飲食注意什麼…

    一般只要能住上院,就輕鬆多了。

    我比較幸運的是我姥姥家離醫院不遠,但那年端午後在修路,車輛不通,公交也繞行了。而我母親當時只能喝湯,所以都是在家做好再送,我每天只能步行送飯,每天早中晚三頓,送完還要回來,然後再去送下一頓,然後再送回去,然後再送下一頓。走一趟快四公里,一個人走很累,天熱又要拿飯盒和一些醫療用具,兩個人的話說說話也就走回來了。說真的,那個月我毫不誇張的說鞋底子都快走薄了,路上又是挖坑又是石子,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好在那是我親媽,毫無怨言的堅持了一個多月直到痊癒出院。最開心的是她牙不疼了,能咀嚼食物了,炎症也逐漸消退了(本來嚴重的話醫生要鋸腿)。後來我就推她到醫院的小公園溜達,當時感覺特別高興,總算是恢復原樣了。

    而那年,我還未成年。

    自此我母親住院以後,我外婆,我外公,兩個人的急診都是我搞定的。外婆有心臟病高血壓病史,反正她門診急診進了好多次,有一次心跳加速我都感覺不行了,那是第一次把我嚇到,而當時我周圍還沒其他人(都還沒趕過來)。後來我外公是因為得了Miller Fisher這個奇葩的病,原本超級精神的老頭,突然看東西重影,走路走不成直線,手不聽使喚。當時都以為是腦梗,把我嚇壞了。

    好在有以前的經驗,以至於我每次進急診大廳都知道輪椅放在什麼地方,留觀室有沒有多餘的床位,入院手續怎麼辦理,檢查去哪兒做,怎麼跟護士搭訕,怎麼跟護士長套近乎,怎麼跟負責病人的住院醫生有效的溝通。

    最搞笑的就是我在知乎答過問題,我當時每天去住院大樓,保安都以為我是大夫,把別的家屬攔住,讓我進去…

    當然我也簽過的各種有關於那種做手術、用藥的責任書,有80高齡的手術(高血壓病史)、高齡球蛋白衝擊、蜂窩組織炎。醫院裡的奇葩檢查也玩了個遍,什麼神經檢測的(過電)、婦科檢查的、心電圖、核磁,有的都想不起來了,反正每做一個檢查至少都一個小時以上,每天就是放下工作在門診坐一上午,醫院如果有電視就看看世界盃。沒電視就眯一會兒,耳朵要聽著醫生叫名字。

    關於簽字的事兒,我第一次籤的時候沒仔細看,可能也是因為心急,本著相信醫生的態度進行簽字的。後來我可以在醫院的走廊看到很多家屬非常慎重商量的,也有吵架撕破臉的。

    用我媽的話說,我第一次長大不是帶她急診和看護她住院,而是我小學畢業後,她髕骨做手術不能行走,吃喝拉撒在床上。當時我爸在忙工作,她大小便是我用醫用馬桶伺候的,她吃飯是我看著微波爐的食譜買來做的。後來她說我做的菜不好吃,她就讓我把案板拿到床邊,她切好指導我放料,然後我用微波爐做菜做飯。

    髕骨康復需要多久,基本上我就伺候了多久。直到她做拆架手術,直到扶著她可以進行正常行走,當時我外婆和我媽都說我長大了。

    其實每個人在你父母的眼裡,在你爺爺奶奶的眼裡,都永遠是個孩子。

    至於長不長大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心裡是否住著一個有擔當有夢想的騎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行縣支行的通用崗待遇咋樣?壓力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