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同民

    隸書出現在秦漢時期,漢代達到鼎盛時期,併成為官方文字,一直流傳至今;魏碑出現在北魏時期,之後並沒有流行起來,直到晚清康有為推崇,魏碑受到文人的重視。欲將兩種不同書體融合,到目前為止,尚未看到成功的先例,因為兩者差距太大,融合的可能性較小,如果,有人想進行償試,我不反對。

  • 2 # 神韻軒書法

    在清代的趙之謙,他作過隸書和魏碑融合的創作,在意臨隸書《封龍山頌》時,起筆加進了一些魏碑筆法,如橫畫方筆起筆、勾挑平出、作品落款中字的撇畫方收筆。形成一種隸書和魏碑兩種書體之間的新面貌。渾厚朴拙。落款字魏碑味多一些。

    (上圖為趙之謙意臨《風龍山頌》碑)

    隸書《封龍山頌》,東漢延熹七年立,現在河北元氏縣。為著名漢碑之一。結構寬博奇崛,氣宇軒昂。有陽剛之美。

    上圖為《封龍山頌碑》局步。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3 # 鄰湖堂

    魏碑和隸書所於不同門類的字型。魏碑屬於楷書範疇。藝術鼓勵融化為一體,當代大家中沙孟海,陸維釧就是魏隸融為一體的代表人物。要想二合為一首先學識要達到高水平,加之用創新思路來指導探索,並且用時間來堆積表現力,惟有如此方能取得成效。之於是大師水平還是書法家水準,需要造化。

  • 4 # 老冉書法

    寫魏碑在保持字勢以縱為主時,起收筆時絞轉圓收即融入了隸意。寫隸書時在採用橫勢為主的情況下起收筆時增加切筆折收即參進了魏碑意。個人喜歡寫隸書時用絞起圓收,以為靠近篆法方顯高古。

  • 5 # 青化越皇

    方勁古拙 如龜如鱉

    蠶頭雁尾 筆必三折

    雁不雙飛 蠶無二色

    點畫俯仰 左挑右磔

    重濁輕清 斬釘截鐵

  • 6 # 中國書法大課堂

    書法家的個性風格,並不是單純刻意的把兩種書體或多種書體融合到一起形成的,而是在學習和實踐中對古法的理解、偏愛、個人書寫習慣等多種因素的積累自然形成的。如果刻意去拼湊融合,很難達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個性風貌。

    上世紀湧現出大批的書法家,其中取法魏碑兼顧隸意的成功者,莫過於沈延毅先生,其他諸家不足一提,當下更無與其比肩者。

  • 7 # 戲雲軒

    怎樣將魏碑和隸書字型融合,形成自己的風格?我認為一種風格的形成不僅僅是把兩種不同的字型的外化形式表現出來那麼簡單,不只是外形結構寫的像應該體現的是內在的,也就是魏碑和隸書這兩種字型最顯著的特點,區別有機的結合在一體,統一和諧!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魏碑和隸書這兩者的特徵和區別!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去練習!

    魏碑指我國古代南北朝時盛行於北魏的一種書體,屬於楷書範疇。因多鐫刻於當時廣為興建的碑碣、墓誌、摩崖、造像、題記等石刻之上,故稱為北碑體!魏碑書體是在漢隸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其書法特徵:行筆剛建有力,點畫峻利,轉折處用筆提按明顯,結構內圓外方。初期體勢嚴謹方正,雄偉峻拔,悍勁粗獷,奇趣多變,意態酣暢!後期受南朝書風影響,漸趨渾厚遒美!魏碑上承漢隸之傳統,下開唐楷之新風!是隸楷錯變而形成的一種獨特風格的書體!魏碑結體處在隸楷之間未定型,筆法也未定型,不拘泥於形式,雄強與秀美並存,天真而爛漫!這幾個特點是魏碑區別於其他書體最顯著的不同,這才是需要學習的重點所在!下面說一下隸書。

    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是由篆書演化而來的一種莊重典雅的字型,古樸豐茂。字形結構體勢寬扁,橫平豎直,蠶頭雁尾,一波三折,蠶無二色,雁不雙飛,方勁古拙!這也是我們練習隸書需要抓住的精髓所在!只有把以上所述兩種書體的最顯著的特徵天真爛漫,不拘泥於形式,莊重典雅,方勁古拙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我想那才能說是真正的把隸書和魏碑有機的融合,同時風格的形成又和書家所處的時代環境,個人的性格,學識修養等綜合性素質息息相關!絕不是隨隨便便想形成風格就可以形成的,,必須透過長時間的修煉,否定再否定,真正的把書法融入到書家生活中去,使書中有思想,有靈魂,有內涵!我想那才可以說真正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清代的康有為,近代的于右任莫不是如此!

  • 8 # 千年蘭亭

    書法史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隸書向楷書發展的過程中,南方的王羲之家族將其規範並發展,成為秀美典雅的楷書新體。

    而在北方,書法則按自己的理解,走一條完全不同於南方的道路,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大氣雄強的書體:魏碑。

    在魏碑的形成過程中,較長時間內,曾經隸書、魏碑的字型雜糅在一起。

    但是,清代碑學崛起後,魏碑與隸書的融合,絕不是迴歸到過去隸書、魏碑雜糅的字型,而是以魏碑的筆法和筆意寫隸書。

    在書法中,很多理論也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按傳統理論,不能以後世的筆法寫前世的書體,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能用楷書的筆法寫篆書、隸書。

    但是,清代碑學崛起後,理念變了,大家愛用魏碑的筆法寫篆隸,寫出的字別有一番韻味。

    在這方面,清代的趙之謙是其傑出代表,他的創意在於用魏碑筆意觸於隸書之中,卻有別於南北朝時楷隸相雜的變體書法,此創舉是清代第一人。

    趙之謙的篆隸基本上秉承鄧石如,篆書更注重切筆直入,字形扭曲多姿。而隸書更注重燕尾收筆的飛揚之態,裝飾性更強。

  • 9 # 透過之所

    範笑歌隸書被稱為“魏畫篆意範橫波”,可見就是有魏碑筆畫,篆書味道。

    範隸借鑑了魏碑筆畫的銳利,形成了“刀筆畫”的特點,給人感覺瀟灑而有張力,

    好的書法往往都有融合特點,應該不止隸書。

  • 10 # 素里布衣楊半

    想把魏碑與隸書融合,當然要先把這兩種字型學會,不僅學會,要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才行,最簡單的融合方案,就是取魏碑的方整,用筆以方筆為主,橫劃考慮借用隸書的蠶頭燕尾,但這個蠶頭燕尾不能寫的太圓潤,作品圓潤曲轉過多,則魏碑的特徵馬上消失,把魏碑與隸書融合是非常有價值的書法探討,這兩種字型的碑貼資料較多,資訊量較大,有比較堅實的書法創新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膚保養秘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