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房記
-
2 # 號角催人紅旗飄
首先是個忠實的黨員吧,其次是個有執行力的幹部吧,當然不夠優秀!但他是農民的兒子!曾經和少平們一樣,家裡的的希望,省吃儉用讓他念書,見世面!但他註定不和諧的在生養他的村莊生活到死!
-
3 # 魅臨潼
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優秀黨員,一個嚴守廉政紅線的普通村官。他愛幹事、好乾事,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遺憾的是,《平凡的世界》對孫玉婷的形象刻畫採取了喜劇話手法,因而畫風大變。試想:如果把該人物放進《人民的名義》,然後再讓張豐毅去飾演,孫玉婷絕對是一個愛崗敬業、幹事清白、剛正不阿、義薄雲天的黨的優秀基層幹部。
-
4 # 冰雹藍天
《平凡的世界》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孫玉亭這個人物角色充分體現了那個年代那種政治背景下的最基層的老百姓的思想變化。在孫玉亭身上看到的是愚昧無知和小聰明的一代農民階層,他不像憨厚的哥哥玉厚,到處不務正業,懷揣著那個時代永不結束的夢想。
-
5 # 零點1008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畢生心血,是老先生用心寫出來的一部宏天鉅作。是路遙先生對改革開放前期和初期,陝北的直觀闡述。書中人物眾多、場景變換簡單而複雜,每個人物性格刻畫的都栩栩如生。以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特定事件; 縱軸式的展現了陝北乃至當時的中國大地,宏偉的歷史場景和歷史事件的聯絡。書中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主線; 在事業、愛情、家庭變革交織中的,平凡心態反應平凡事件。
孫玉亭是孫玉厚的弟弟,孫少安的二叔,村支委,兼村教育幹事。他雖然是《平凡的世界》中的配角,書中雖然出現的次數不多,但對他描寫的文字卻不少(電視劇裡面戲份也不算多)。路遙先生對這個角色的描寫特別深刻,從出場、走路姿勢、裝旱菸的手勢等。還有每次雙水村事件中,他舉足輕重的態度等。他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一批像他那樣的人,在大集體、公社化的環境中一點點樹立自己所謂的威信。不能說是見風使舵吧,最起碼對政策有小牴觸、腦子很活、對時代背景下路線方針把我的很好。喜歡開會,因為只有召叢集眾開會時,才能感覺他的存在。他和田福堂每次對話表現出來的獻媚和跟風,和他哥孫玉厚為了不去煤礦上班的外言學說狡辯,還有他和娥子的婚外說不清的關係……
總之,孫玉亭是書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靈魂人物。是時代的縮影也是人性的刻畫。
一句 “感謝黨,感謝政府” 做為本次回答的結束! -
6 # 宇哥帶你讀原著
我其實是很喜歡《平凡的世界》孫玉亭的這個角色的,他的身上充滿了時代的影子,他和他老婆一起兩個人,都可以演一場很好看的年代戲。
如果我們想知道那個特定時期的積極分子會有哪些思想行為的話,那麼仔細研究孫玉亭就足夠了。
這也是路遙嘔心瀝血,花費6年時間寫就《平凡的世界》的心血所在。
我很早以前就曾經說過,未來的人們(包括現在沒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讀《平凡的世界》,其實可以當成紀實文學或者史書來讀,也是不會有大出入的。
孫玉亭就是那個時期的農村的弄潮兒,哪裡有事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嘴裡整天說的都是:感謝黨啊,感謝毛主席,要堅決擁護集體,打倒階級敵人的這些國家層面的話,而自己家卻過著最破爛的光景。
他是物質生活貧乏,但是精神世界富有的那種人。
他是不會過日子的活動積極分子,但是卻又時常被當成跳樑小醜的積極分子。
他在乎就是那個環境,他是一個喜歡當焦點人物的人,他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他還是一個不會種地的農民,但他又不是村裡的掌權人。
這一切的形象就把孫玉亭刻畫得活靈活現了。
他還時常看報紙,瞭解國家大事。但是他又不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說明他是心氣高,但是膽子很小的人。
他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小人。
而在那個時期,像孫玉亭這樣的人應該很多。
他還是一個把不住自己的人,他與村裡的寡婦相好的事,被弄得人盡皆知,還打了一場打仗。
按道理來說,弄壞了名聲,要臉面的人都不好意思在村子裡混了。
可是孫玉亭不在乎這些,他是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最不在乎的就是面子。
因為他的面子早就被踐踏得一乾二淨了。
雖說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的心還是好的,總的來說,他也算是一個好人。
第一:他沒有主動害過誰。就算是為了湊任務,也是拉神志不清的田二去批鬥。
第二:他還是很為家裡著想的。孫少平的鄉村教師的崗位,也是孫少亭最先出的主意。
第三:他還是很重視家庭,很聽媳婦的話。雖然是個破爛的家,但至少還是一個家。
第四:他還是懂思考的人,喜歡學習文化,樂於助人,是個好同志。
孫玉亭就是這樣的人,提到革命時情緒高漲,遇到開飯時食量高漲,碰到開會時話題高漲;
然而提到幹活時就全身發軟;遇到棘手事情時就想縮邊;碰到不平事時也不敢吭聲。
孫玉亭就是這樣一類人的典型,我想路遙也是討厭他這類人的,所以才把他的生活一直寫得爛包。
他最後的結局也只有在孫少安的磚廠混口飯吃。
這可真可惜了,他的哥哥孫玉厚含辛茹苦的培養他,供他讀書了。
還把自己的幾孔窯給了孫玉亭,真的是扶不上的阿斗啊。
-
7 # 張潭
關於孫玉婷這個人物形象,可以分兩方面說:
1 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無私奉獻,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真正的做到了為大家而放棄了自己的小家。放到企業公司絕對老闆最喜歡的員工。
2 對待自己的小家未免有點不太負責,本性中又帶點好吃懶做,導致分產單幹以後家裡的光景越來越爛包,得虧有個能折騰的侄子孫少安,要不家裡的生活真有點過不下去。一直沉浸在過去的生活中,不思進取,跟不上時代的變遷,這種人物形象是時代的產物,在那種集體大包乾的背景下。
-
8 # 地產小亮說
我們都知道,《平凡的世界》的歷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孫玉亭作為生產隊的一名支委,凡事都是向組織靠攏,儘管他哥省吃儉用供他上學,當了一名礦工,但他還是沒有幾天就跑回來了,娶了媳婦,夫妻兩人投身到這場運動中去,儘管家徒四壁,窮的鈴鐺響,但夫妻倆還是二話不說投身運動,即使故事結尾文化大革命結束,兩人還是無法走出歷史的陰影,孫玉亭的本色出演,也是那個年代,那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當中千千萬萬人的一個縮影。
回覆列表
孫玉亭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是一個悲劇和喜劇交織融合的人物形象。品味孫玉亭的人物形象,我們在為其無知、愚昧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活動發笑的同時,也會為其無法擺脫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無奈現實感到深深的悲憫和同情。這個讓人產生複雜審美感受的人物形象,可謂路遙小說人物畫廊中閃亮的一筆。
孫玉亭的父親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貧困的兄嫂含辛茹苦地將他養大。為了讓他更有出息,兄長孫玉厚盡全力把他送到外地上學。畢業後他當上了工人,脫離了農民的身份,這對整個孫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但不到幾年的功夫,他卻從工廠裡跑了回來,蠻橫地要求兄長給他娶個媳婦。他再次成為農民。已經在困苦中麻木的孫玉厚咬牙借錢給他娶了老婆,但他在嫂嫂被自己老婆欺負時卻不敢插手勸解。他的兄嫂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而他再婚後還要靠哥哥的接濟生活,他的菸草一年四季都是由哥哥供給的。就這樣,孫玉亭窩窩囊囊地活著。
他終於等到了“文革”,他所有的才華、精力、時間都投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為了革命,他和媳婦都不顧家,不種田,不照顧孩子。他冬天的棉衣依然單薄,鞋子破得會時常從腳上飛出去,窯洞漆黑汙穢。而隨著“文革”的結束,“左傾”錯誤的糾正,人民開始多種經營,發展生產,提高收入。而現實經濟條件困頓的孫玉亭不得不作出選擇,跟著侄兒孫少安走“資本主義”路線,併為他出謀劃策、張羅儀式擴大影響,有時又懷念集體生活,渴望並企圖“復辟”。
如果說孫玉亭的“自私、好吃懶做、貪圖小便宜、虛榮”是造成他人生悲劇的性格悲劇的話,那麼,社會極左思潮的泛濫,則是他人生悲劇中的社會悲劇。
處在極左思潮下的孫玉亭,其人格內涵表現為對極左思潮的偏執和狂熱。為了實現目標,孫玉亭處處以革命和政治為“第一生命”,甚至不惜以犧牲親情換得政治上的榮譽與忠誠。當王滿銀因販賣老鼠藥被勞教時,由於怕有人說他劃不清界線,一向吃完飯有事沒事都要到孫玉厚家坐一會兒的孫玉亭,再也不去哥家了,有事竟是隔著公路喊“哥”;怕政治影響不好,他又推讓別人宣佈釋放王滿銀。
可以看出,孫玉亭在關心自身政治名譽時,連同胞兄弟的情意也可以忽略。其次,作風浮誇。為了完成揪鬥階級敵人的“光榮使命”,他竟將傻子田二推上審判臺。
可以說他是隻靠思想上的積極,而投機鑽營到幹部隊伍中的文化盲。他談起來頭頭是道,幹起活來一竅不通,做群眾工作只靠空洞的說教,並不懂得靠自身的表率來引導。
好逸惡勞。孫玉亭“雖說整天喊叫批判資本主義,但對實惠也從不拒絕”,實質上是一種騙吃騙喝的流氓惡習。孫玉亭在公社大隊吃喝不說,還死皮賴臉地到哥哥和侄兒處白吃;也忍不住追求“浪漫的資產階級情調”,和王彩娥這樣的風流女人“麻糊”在一起;他堅決反對劉玉升的迷信活動,立場卻是“文革中砸爛一切牛鬼蛇神”的破壞主義和虛無主義。由此可見,孫玉亭的積極革命是他性格中的惡習、封建奴性和極左思想相結合的扭曲。這種結合造成了他人生中的悲劇,也給社會帶來了危害。
所謂精神家園,就是精神棲息、情感皈依之所。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是不同的,就像他們在自己責任田裡種上不同的莊稼。健康的精神家園是豐厚、和諧、充實的,是不會讓雜草蔓生的。
孫玉亭的精神家園一片貧瘠,壓根就沒種上幾棵好草好苗。當“革命”的種子灑向大地時,其就會在孫玉亭的精神家園迅速生根發芽,並最終奴役他的靈魂。雖然“革命”結束了,但他心靈上的陰影不會消失,並將在新的現實中上演意識形態與行為高度脫軌的可笑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