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柒月的媽媽
-
2 # 感恩9213
您所說的孩子挑戰父母的權威,我覺得這是您的認為,孩子並不是在挑戰父母。這個時期的孩子,他有了自我同一性,他做事的時候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法來做的,和我們大人的意願和想法有時候是有些背離的,所以您認為是在挑戰父母權威。
我認為,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我們要把它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和他進行平等的交流,平等的互動,並且做到有效的陪伴和溝通。我覺得,此時孩子的一些舉動,我們就不會認為他是在挑戰我們的權威了。而且,親子關係會更和諧。
-
3 # 齙牙兔回答
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會去挑戰父母的權威的,就看父母是如何堅定的看待自己的底線是什麼。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你的底線在哪裡,和孩子正面的去溝通,而不是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來挑戰
-
4 # 情感婚姻語錄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意味著他已經長大了,他有了基礎的價值觀,價值體系,人生觀,他對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斷和分析!
你是希望孩子有自我分析和自我判斷能力,還是不希望他有?
如果他不具備這個能力,他自然不會違逆你的意願!
《道德經》裡講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意思是講統治者最高境界,是人民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
家長作為孩子的管理者,權威和尊重不是靠呵斥和獨裁實現的!往往是嚴酷的刑罰下面,蘊藏著無盡的反叛!這是歷史已經證明的!
統治與被統治之間如此,何況家長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應該是平等的,尤其在孩子長大以後,什麼問題不能只靠家長的主觀獨裁而定,一定要和孩子去討論商量。這樣你才能夠知道孩子想什麼,你才能夠鍛鍊孩子,自我的生存能力,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
孩子從生下來,你殷殷期望他長大,懂事,成才,而這就意味著他不再是你的提線木偶,你想讓他永遠順從,那就讓他不要長大或者失去智力!可能這個話說的有點傷人,有的人不喜歡聽,可真的是這樣!
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權威這個概念,更沒有什麼下馬威,有這種想法的家長,還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態!
-
5 # 醉傾城看農村
大家好✈️,我是小飛:
今天為各位說下針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指青少年生理發育與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主要時期,是童年時期向成年人過渡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
在國內,我們把12∼18歲這一年齡段看作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外表慢慢變得成熟,隨之而來的是生理上發生的巨大變化,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各臟器如心、肺、肝臟功能日趨成熟,慢慢各項指標將成長到或接近到成人標準。
以下我們列舉一下,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有一些什麼表現:
1. 伴隨著身體心理的逐漸成熟,孩子們會隨之產生的想要戀愛心理特徵。在這個發育迅速的階段,孩子們會情不自禁的對身邊的所接觸到的異性朋友產生特殊的好感,從而產生戀愛的心理,家長們需要有效的進行教育。
2.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常會出現厭學的表現,在這本就是容易焦慮的時期,加上來自家庭、學校和人際關係等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的就對學習產生了異常的排斥和牴觸。並伴隨著出現一定的煩躁與無力,而這時,作為家長則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冷靜下來,安靜的學習,這樣才會有效減緩孩子的焦慮。
3.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時常會渴望獨立,去享受——《成人感》。所以在平常處理問題時,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容易片面、固執己見,不願意聽取身邊人(包括父母親人)的教導。因此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會進一步惡化,時常發生爭吵,伴隨著會不尊重父母,有時更會惡言相向。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父母也冷靜下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導。
4. 同樣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逐漸清晰的思考和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理想,想追求真理,同樣也很容易脫離現實,沉迷於幻想,導致總是會感到迷茫,這種時候就更是需要家長們的開導了。
5. 同時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數會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時常會感到《孤獨》,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渴望獲得交際,但也是最孤獨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沒有人正真的去了解過他們。隨著時間的加長會變得陰鬱、自卑。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經常陪伴孩子,給他們帶去溫暖。
-
6 # 英國實體銷售平臺
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物質的財富,但更多的是精神財富。對於前者一定要堅持和捍衛,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決不能放棄。例如: 尊重師長,文明禮貌,勤奮努力等等。
如果沒有一個牢固的根基,孩子對一些社會現象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 拒絕成長的媽寶現象;毆打,辱罵,甚至用殘忍的手段刺殺父母行為;這種喪盡天良,失去人性的醜陋行為。
對孩子的愛是要有原則的愛,理性的愛,而不是愛的泛濫。但如發現問題要與孩子耐心的溝通,告訴他為什麼是錯誤的,而不是強迫接受。家長同時要提高自身修養,身先力行,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
對於科技發展就談不上絕對的權威,孩子往往會走在我們的前列,所以對待不懂的東西,要放下姿態向孩子請教,並要不斷的學習跟上時代的腳步,不然會被社會淘汰,同時跟孩子沒有共同的語言。你自然而然就談不上權威。
-
7 # 起知
根據埃裡克森的理論,青春期的孩子正在面臨著一個危機,那就是“角色混亂”,只有克服了角色混亂,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才能確立我是誰,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埃裡克森從沒用“叛逆”這個詞來描述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只有站在成人的角度和主流的社會價值評判體系下,才覺得青春期孩子是“叛逆”的。但站在青春期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這就不叫“叛逆”,這不過是青春期孩子內心混論、煩躁、緊張和迷茫的外在體現,這也是一種自我需要,更是一種自我保護。
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大多情況下,我將不再使用“叛逆”一詞,取而代之的是埃裡克森所說的“混亂”。“混亂”是成長必經的常規化的危機,使用這個詞能夠大大減少對青春期孩子的偏見和成人的自我中心,而增加一份對他們的理解。下面,我依據埃裡克森關於青春期孩子對同一性追求的理論,給各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一些建議。
1、理解孩子的混亂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生活在各種混論之中,深受各方面的矛盾和衝突,諸如身體緊張,自我焦慮,群體恐懼。有時對未來充滿希望,有時又不知該去向何方;有時極其自我肯定,有時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有時積極奮進,有時消極怠慢;有時依賴權威,而有時又不知道該相信誰;他們對未來將要從事什麼職業、找什麼樣的伴侶、會獲得什麼樣的成就以及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片迷茫,有時甚至對自己的性別也會產生懷疑。
他們一方面深受混亂的折磨,另一方面又壓抑著巨大能量。當青春期所特有的衝動、熱忱、激情、勇氣遲遲找不到安放的場所,他們就瘋狂地運動,以此來作為發洩的途徑。他們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就追星,崇拜偶像,快樂著偶像的快樂,悲傷著偶像的悲傷,似乎偶像就是自己,自己也就是偶像,他們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認同。青春期孩子談戀愛,也不過是想透過另一個人認同自己、確立自己。每天出門照鏡子,過分注重自我形象,正是他們自我懷疑的體現,他們需要透過鏡子中的自己一遍遍確立“我就是我”,這就像當你鞋子不合腳的時候,你才會過分注意到你的腳一樣。
他們需要完成整合,形成自我認同,這是人生成長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在這一場混亂的戰鬥中,自我必須獲勝,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混論和騷動,形成自我同一性。正如埃裡克森所說:“人以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可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地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當青春期的孩子無法透過正當途徑形成自我整合的時候,就會拉幫結派,加入校園黑社會,發生鬥毆打架或者犯罪等事情。因為,他必須獲得一種自我的存在感。
在成人看來,他們有一種極端的固執,聽不進去父母的道理,也不管未來會怎樣,執拗地選擇著自己的選擇,忠誠著自己的忠誠。“忠誠”正是埃裡克森所說的,青春期孩子需要獲得的品質,但這種品質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完全不管對錯好壞的,就像埃裡克森對“忠誠”這個詞所作出的解釋——“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因為,他們如果不忠誠,就無法堅持已經認同的自己,哪怕這個自己是為社會所不容,也好過沒有自己。
我們需要充分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只有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才能共情他們,和他們站在同一邊,進行平等對話。
2、建立平等的姿態
父母之所以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對話姿態,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很強的“成人感”,即便還沒有達到成人的成熟狀態;另一方面,只有平等的姿態,才會讓青春期孩子透過父母感覺到自我被尊重,這會幫助孩子構建對自己的認識,父母的平等姿態,就是孩子觀照自己的另一面鏡子。
但是,我見到的父母常常處於兩個極端,要麼過於控制、打壓,要麼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生怕自己那句話不對又衝撞到了孩子。這都不是平等,平等是一種姿態,這種姿態讓對話雙方都能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哪怕是相互爭吵也無妨。而控制或者退縮都是不尊重青春期孩子的表現,控制會讓青春期孩子覺得自己的“長大成人”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尊重,這隻會引起孩子對父母的對抗,而對抗則是為了守住自己的立場。
父母的退縮和小心翼翼,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在給自己耍花招、討好自己,而這在孩子眼中就是父母在變著法兒控制自己。更重要的是,父母對青春期孩子的這種討好和退縮就如同對小孩子的哄騙和誘惑,只會讓青春期孩子和父母更疏遠。
3、切忌只盯著成績
不論控制也好,討好也罷,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對抗焦點,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父母感覺到孩子的變化、反常、混亂的心理狀態時,父母首先擔心的是影響學習。這就像一個員工因為重感冒住院而請假時,老闆卻感嘆一句“呀,那你的工作怎麼辦!”如果你和孩子的關係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我想孩子早把你辭退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青春期孩子正在經歷各種混亂、煎熬,他需要透過自己的方式形成自我同一性。這就像一個心事重重、夜夜失眠的人,第二天肯定是沒法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的,我們與其指責他沒有好好工作,還不如想辦法減輕他內心的衝突和憂慮。
或許,你會告訴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以後就會……”這話你相信嗎?如果放在10年前,你這樣的邏輯還有道理,但現在這樣的邏輯很靠不住,因為社會變得多樣和不確定。如果孩子正忍受著混論的折磨,而你卻跟他談學習,那就如同你閨蜜找你傾訴家庭不睦,你卻告訴她要好好工作掙錢。這樣做,只會把你推向孩子的敵對面,你也不可能獲得和孩子對話的資格,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了幫助孩子構建自我同一性的機會。
4、參與孩子的探索
你可以把在你眼中的所有“叛逆”行為看做是孩子對自我的“堅持”和“探索”。如果你想幫助孩子,不是去打壓孩子的“堅持”和“探索”,而是充分參與進去,和孩子積極討論。比如,和孩子一起探討他的偶像,或許你會發現偶像身上的某些特徵正是孩子對自己的期許;和孩子一起探討他所參與的小團體,聽聽孩子所堅持的價值理念以及從那些他所堅持的價值理念中獲得的自我認同。
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失去了參與青春期孩子對自我探索的機會,同時也就失去了幫助孩子的機會。因為很多父母總是把自己置於孩子的敵對面,一方面是因為父母不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狀況,另一方面是父母的眼中只有學習成績,總是固執地堅持著自己認為的是非對錯和價值標準。
如果你可以做到不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其他事情,那麼你就有機會獲得和孩子平等對話的資格。如果你真有這樣的對話機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跟你探討了一些和你的價值觀相沖突的事情就又搬出父母的權威去管教孩子,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透過和孩子的充分探討來影響孩子,當然前提是你的言論是有邏輯的、有智慧的和有啟發性的,這將會對孩子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尤其是當孩子處於這種混亂狀態時,更需要有智慧的成人的認同、理解和指導。
5、找到人生的方向
只有形成了完整的自我同一性,或者構建起了一套穩定的價值體系、形成了穩定的人格和對人生的追求和想象,一個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
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並不會經歷我前面所說的那樣的混亂,因為他們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指示和期望前行。要麼他們沒有“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及我將去向何方”這樣的糾結和疑問,要麼就是他們覺得這些問題與自己無關。
埃裡克森的追隨者瑪西亞是繼埃裡克森之後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把我剛才所描述的這兩種情況稱作“同一性早閉”和“同一性彌散”。這在父母眼中可能是好事,因為這樣的孩子不會“叛逆”,但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這樣的孩子終將為自己不能成其為自己而買單——家庭的衝突,人生的迷茫,自我困惑終將會來,出來混,欠下的債,遲早是要還的,當中年危機襲來的時候,或許將會是比青春期更混亂更猛烈的一場暴風雨。
瑪西亞認為,青少年追求的自我同一性就是進行各種可能的探索,然後對自己的社會角色、理想等作出承諾。換句話說,形成自我同一性,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你自己,你才能感覺到自我價值,你才能追逐到人生的意義。
-
8 # 夢裡花落知多少555
女兒曾對我說媽媽,以前我覺得你好高哦,現在咋矮了呢?我說以前你小,個小,需要仰視我,所以才覺得我高,現在你和我一樣高了,就看不到我高了。仰視的時候,孩子是崇拜你尊敬你的,隨著個頭長高,心智的發育,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不再喜歡你為她購買的衣服,不再聽從你為她安排的計劃,甚至你對她指手劃腳時她會對你大吼大叫,我覺得這些都很正常,都不能算是挑戰家長權威。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有時候要包容一下孩子的壞脾氣,但也要有家長的底線,哪些是絕對不可以做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給孩子適當的自主權,比如穿衣打扮,只要不是很離譜就不要管。學習時間上的安排,玩可以,但學習任務必須要完成。我是一個青春期叛逆非常嚴重的女孩,非常能體會到叛逆孩子的心理,我經常和青春期的女孩講起我的種種叛逆行為,並告訴她們我為這些行為付岀了什麼樣的代價,讓女兒知道,故意和老師父母對著幹,只會毀了自己。女兒特別不理解班上同學紋身自殘的行為,她說疼。我說那是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他用身體上的疼來麻痺心裡的疼。青春期的孩子總想展示自己的個性,要讓孩子知道吸菸喝酒耍酷那不是有個性,早戀也不代表你已經長大,青春期的孩子是迷茫的,他需要有人給他正確的方向。沒事的時候多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聊聊天,不要總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長身份去命令孩子,當你放下身段,放低姿態的時候,你和孩子的關係就不會劍抜弩張了。
-
9 # 假裝自己是人
我二哥家裡有點錢,我侄子就寵的厲害,啥都是他的,有一次就買了點薯片,我哥說給我吃一片嚐嚐,邊說邊把腦袋伸過去想讓人家喂一口,腦袋剛過去,小侄子一拳頭懟眼睛上,七八歲的小男孩打眼睛上,把我哥疼急了。提著兩肩膀就一腳,從沙發這頭踹那邊去了。踹的都傻了,沒哭,就瞪著眼發傻。我和我媽,我嫂子都嚇到了,我哥踹完也有點緊張,但是看看沒事,就從地上又提起來,大聲說,記住了,以後吃的先給長輩吃!
我嫂子,我媽衝過去檢檢視看踹壞沒有,也沒咋,沒斷。但是也免不了把我哥罵一頓,意思就是跟孩子較真。
但是就我侄子到現在初中了,是我見過最有禮貌的孩子。別說頂嘴,家裡那幾個長輩面前,絕對知道禮讓,我覺得要教育就趁早,不用天天教育,一次到位就行。
-
10 # 白樺8892
青春期不給他們叛逆的機會,不給他們挑戰權威的機會,那什麼時候才有機會?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成長過程必備的,錯過了,人生會留有遺憾。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孩子們能茁壯成長,擁有在這個世界、在這個社會獨立生存的能力,等到作為父母的我們虛弱老去的時候可以放心地離開這個世界,這不就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嗎?所以,當你的孩子開始叛逆期,開始嘗試挑戰權威(包括父母),恭喜你,孩子正在成長,只是作為父母我覺得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代同行,學會引導孩子,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有很多的東西還是要好好學習的。)
-
11 # 作家李媛媛
下馬威無效,暫時有效也會終於無效。
置之不理不可取。家長也做不到。
孩子進入青春期也需要樹立自我價值,自我肯定,多給點理解,多一些交流和傾聽吧,不同意見互相探討,強迫是不解決問題的。
祝好。
回覆列表
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逆反的心理,但是,叛逆本身也是一種成長,所以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為。既不能對子女放任不管,也不可以給孩子一個下馬威,此時家長需要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但是決定權要交給孩子,尊重孩子。
在和朋友們一起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會有同感,現在的孩子成熟早,青春叛逆期也提前了,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時候,都覺得心很累,對於孩子的教育,感到很無力。
其中一個朋友這樣說:“我家的孩子剛上初中一年級,現在孩子正是叛逆期,回家就是玩手機,學習不上進,房間亂七八糟也不收拾,我和他好好說話他也聽不進去,我罵他,他就跟我吵,我好幾次都被氣哭。只要孩子在家,看哪都是缺點,看哪都不順,他不在家,心情還能好一點,每個週末在家基本上都是要和他吵一架。我的情緒也要崩潰掉,我自己也在不停的反思,我怎麼和孩子去溝通,可是自己的忍耐性不夠,脾氣太大。每天覺得心好累,感覺自己快被逼出抑鬱症了。”
透過這位家長的描述,明顯能從家長的語氣裡感受到她的那些無奈。
還有一位朋友說:“我兒子今年才上五年級,就已經開始叛逆了,在中秋節因為看動畫片兒,還跟我動手,這幾天,我都不想管他,對他置之不理,孩子特別倔強自私,感覺周圍同齡的孩子也沒有這樣的,我特別想不通,有時候感覺自己也很委屈,也是被孩子經常氣哭。”
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都會有叛逆呢?其實,兒童心理專家說:“叛逆”是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經歷的過程,只不過有人明顯,有人隱性而已,每位家長也可以反思自問一下,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也經歷過這種心態歷程呢?很多做了父母后的人,會忘卻曾經青春過的自己和曾經叛逆過的自己,總以為經歷過後,不希望孩子再犯自己犯過的錯,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已經成長,可孩子還在成長的路上。
所以一句:“我這樣都是為了你好,將來你長大後就知道了。”以為就可以讓孩子完全聽命於自己,殊不知這句話在孩子心中是最沒有說服力的。
我在和自己好朋友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說,要試著跟孩子做朋友,平等的對待孩子,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最明智的家長。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當你因為孩子犯錯而抓狂的時候,第一時間,家長不妨靜下心來反思一下,不要急於批評孩子,也不要總想著給孩子一個下馬威,讓他懼怕自己。
一個合格的家長不會用說教來改變和訓斥孩子,而是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審時度勢的反思一下。
當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變化,孩子過分在意同伴的認同,過分在意自己的外表,不愛和你再一起牽手走路,情緒喜怒無常,說變臉就變臉,到家總是關著房門不讓你進。可能孩子這時就開始進入了青春期,我們原來的小天使,不僅不聽話了,還要對著幹,所以爸爸媽媽們往往會被氣得幾乎瘋掉,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家長要意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就是透過挑戰他們的父母來獲得自我的價值感,他想衝出父母的保護膜,認為衝出去了才能找到自己。二,家長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青春期這個過程,如果他十幾歲沒有這段叛逆期,他長大以後遲早還是要過的,到時候的物件可能還是父母,也可能變成了單位或者公司的領導。三,叛逆期的孩子最逆反的就是管理,不要用管理的姿態對待叛逆的孩子,那樣只會火上澆油。家長更多的角色是引導,孩子很多無理的要求,並不都是實質的,有時候孩子需要的被關注,被認可。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它教給我們如何做和善而堅定的父母,還有很多實用的正面管教技巧,比如以下這些,大家可參考一下:
1,不要和孩子長篇大論的說教。
2,說話要簡短而親切,也可帶點幽默感。
3,多傾聽
4,聽孩子說……不要總是想著說服他們。
5,如果孩子有勇氣,把自己做的錯事告訴父母,不要發脾氣,更不要反應過度。
6,不要打探或談論孩子。
7,不要跟孩子的朋友談論孩子。
8,不要把孩子與其他兄弟姐妹或者朋友進行比較。
9,不要做自己無法兌現的承諾。
10,多讓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和體育活動,叛逆期的孩子更多的需要同伴的鼓勵和集體活動中的成就感!
親愛的家長們,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想要挑戰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要立馬給孩子一個下馬威,讓孩子懼怕我們。我們家長也要學會反思自己,學會尊重而不放縱孩子,愛而不是溺愛孩子,更好的引導我們的孩子,有正確的三觀,才可以避免將要在青春期發生的一切。
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經歷再一次成長的過程,讓我們感謝孩子,給了我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吧!
我是柒月媽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互相學習,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