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小霓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將良心的型別歸納為三類:懲罰性的良心、脆弱的良心、善良的良心。

    懲罰性的良心:墨守成規,贊同權威的觀點,對出格的行為深惡痛絕。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他們都是很勤奮的那類人,但是會缺乏創造性。

    脆弱的良心:叛逆,不喜歡被管束,不願服從權威命令。與父母關係不親近,具有攻擊性。不受同事喜歡,喜歡抽菸喝酒。

    善良的良心:對權威既不反感也不屈從,與他人關係融洽。理解、包容,生活得體,偶爾抽菸喝酒,知道適可而止。

    每個人具有的良心型別並不是唯一的,常常是幾種良心的混合,但是某一類良心型別佔據主導地位。

    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形成不同的良心型別。權威性的教養方式能夠形成善良的良心型別,這類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是既關愛,又有要求。具有善良的良心的孩子,會因為做了符合父母願望的事情感到驕傲,做了讓父母傷心的事感到內疚。當道德內化後,善良的良心由此形成。

    過分壓抑孩子的個性,壓制孩子本能的表達,會形成懲罰性的良心。具有懲罰性良心的孩子會表現地害怕權威,可能伴隨強迫症、恐懼症、抑鬱症等傾向。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學業和工作上雖然表現比較出色,但是行為比較教條,與他人相處不是那麼融洽。當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經常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時,孩子懲罰性的良心就此形成。

    家庭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父母的壞榜樣,充分釋放本性,都容易培養出有攻擊性、衝動的脆弱性良心的孩子。這類孩子不喜歡被管教,放任自己的行為,與權威對抗。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偏執型的父母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用懲罰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而不是來糾正孩子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偏執、暴力。這種由父母長期對孩子的虐待行為,造成了孩子脆弱性良心的形成。圖源網路

  • 2 # 悅悅日常錄

    孩子的性格與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有關係。

    一個人的性格常說是天生的,但是後天的培養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們都知道某些時候性格可以決定命運,由此看來培養成一個很好的性格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孩子從出生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包括父母的一舉一動。那他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幼小的心靈可以感覺到父母的情緒變化,當父母不高興吵架時寶寶肯定是哭鬧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沒辦法控制家庭生活的情緒變化,但是儘可能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的情緒。這說起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有那麼大的度量,當情緒來時就像洪水猛獸攔都攔不住。可是你的一個情緒發洩就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短時間或許是可以修復的,但是長期下去呢必定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很負面的心理。

    說了這麼多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自己的情緒控制住,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不管是對愛人對孩子都是很好的辦法。人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不是聖人,但是能做到的就是用平靜的心去對待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首先從心靈上去正確的引導。只要大人把心態擺正了,孩子自然會順利成長。

  • 3 # 迂覺

    孩子的性格與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一般母親強橫彪悍,父親軟弱無能的家庭,女兒就會學母親性格,兒子學父親性格。反之父強母弱,就會子強女弱。但也會有特殊情況,有的子女不以父母為榜樣,會以其他親近的人為榜樣,產生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影響。孩子出生時就是白紙一張,就看誰來影響教育他們了,好的人生導師,自然會有好的獨立人格,養成堅毅樂觀,豁達開朗的好性格,一生受用無窮,反之就會引入歧途。

  • 4 # 塑造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個性與家長個性與家庭氛圍有密切關係。是家長個性的模仿和反應的整合。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遵照孩子成長規律,尊重教育規律。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

    任何一個未能精通人性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會遇到極大的困難。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會錯誤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孩子。

    因此家長必須先了解孩子心理的基本特性,而孩子的行為是由其基本心理特性來決定的,那麼孩子有哪些普遍特性呢?

    一是趨利避害本能。孩子有著強烈的趨利避害意識,遇到威脅到自身安全時就會啟動自衛行為。比如當他長期處於苛刻要求的環境中時,他會將全部精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懲罰,可能會透過撒謊掩蓋事實真相。在孩子經常面臨懲罰的環境下,孩子會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探索興趣會減退,思維遲鈍且學習效率低下,其主要精力會用在應對家長的懲罰方面。實際上,如果告訴孩子事情的厲害關係,孩子會主動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正確的選擇。因此,營造一個平等、舒心、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孩子的基本要求。

    二是爭取獨立本能。生物都有潛在地快速成長的內在激情。比如荒原上剛出生的馬駒,會在十幾分鍾內學會奔跑並跟上馬群的行動。在孩子內在心中也有快速成長的慾望,這是生命的本能,體現在孩子爭取獨立自主的意識上。如果家長從小干涉太多,孩子的成長慾望會受到壓抑,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強烈的逆反,而且心理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同時孩子在長期壓制下逐漸喪失掉獨立自主的信心和能力。相反,如果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張揚,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同時會增強孩子自我發展動力和信心。因此,在孩子成長中家長的作用是引導孩子發展,最終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發展。

    孩子在自主發展中不可避免的要犯錯誤,允許孩子犯錯並給予孩子改進的空間,需要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做“旁觀者”,不要事事為其操刀,更不能對孩子成長中的失誤進行苛責。

    三是維護自尊的本能。孩子都喜歡聽表揚,不喜歡批評。批評太多孩子就會對自己喪失信心。因此對孩子發展目標不要太高、太快,要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並適當給予真誠的鼓勵,這樣會激起孩子的進取心,在進步中不斷增強自主發展的信心。

    四是探索秘密的本能。這也是成長的技能之一,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積極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條件。探索的範圍越廣、越深,孩子以後學習的興趣會越濃,學習後勁越足,理解和記憶能力越強。如果天天只讓孩子盯著課本上那點知識,孩子就會厭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基本上都遵循這四個本能需求,利用孩子的本能需求來引導和教育孩子,如同順水推舟。

    最後分享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的教育理念:

    (1)不要認為你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抓緊每一分鐘去“教育”他。

    (2)學會欣賞孩子的成長,觀察並享受每一週、每一月出現的發展新事實。

    (3)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尚未成熟時,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應該讓你的孩子充分體驗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樂趣。

  • 5 # 小熊傑力米

    講不出大道理,說說自己家。當了9年別人的爸爸。我爸性格比較暴,但是40多歲的時候還能公交車抓小偷。從小教育我總是和我講道理,我犯錯了也給解釋的機會。這個優點我繼承了,教育孩子一是講道理,二是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大多采取辯論的方式,有時候能給我閨女說哭了。我性格吸取我爸教訓柔和了很多,但是還是性子直。這些也都言傳身教被我閨女繼承了,這個孩子也是說話直,不拐彎抹角,說實話這種性格我希望她以後在說話的時候改一改,委婉些,在社會上不招人喜歡,但是做事不能有折扣。教育孩子我也看過不少書,但是發現用在孩子身上實踐很難。後期放棄,但是大原則就是孩子要善良,做人正直,這個是底線,也算是家風,善良的人我感覺不會吃大虧,至少我到現在沒有。孩子也上輔導班,我和她媽把握大方向,一個是鍛鍊身體還能自衛學了跆拳道,另外就是從小和外教學了4年英語了,幾個小朋友家庭培訓班那種,教的也是口語和社交那種,這個是孩子自己都喜歡去。學過舞蹈和樂器,我希望她能提高形體和品味。但是後來她不喜歡學了2年也就放棄。

    別人家的家長總說我閨女看起來比同齡人小,因為天天臉上掛著傻笑。但是我們家包括爺爺輩的都感覺還不錯,以後的煩心事會很多,年齡小的時候多無憂無慮的多過幾年吧。希望孩子長大以後保持善良的同時情商也慢慢增長,不打算要二胎,以後就要靠她自己了,所以性格上培養的也堅強一些。比如會走路開始,跌倒以後摔的不厲害肯定都不會去扶她,都是自己站起來。上了幼兒園以後去醫院打針、抽血也不會哭,那個年齡我說的最多的就是“哭兩下意思意思得了”“哭有用嗎?能解決問題嗎?”,從小禮貌和修養問題看得比較重,包括吃飯要等長輩,別吧嗒嘴,吃完飯筷子別放碗上等等,我從小也是這麼被教育的,都發揚到我閨女身上了。上小學第一天我和我閨女說,如果下學家裡人沒來不要和任何人走,在校門口站老師邊上或者站門衛爺爺身邊,然後每次我閨女上學下學都和門衛爺爺打招呼,算是一年級開始他最早記住的孩子之一。

    說說不好,性格這事肯定隨父母,尤其父母強勢的一方,孩子我也打過,其中一次是去北京玩她6歲在北京西站,甩開大人手就跑了。這次不光說教了,然後也揍屁股了。還是這一趟,老實一天第二天在天安門廣場,蹲下取水瓶的空甩手跑花壇的護鏈裡面去了,兵哥哥喊她出來還往裡跑擺了跆拳道架勢,也被揍了屁股。我感覺如果嚴重到打孩子,一定要當時就打,別隔了時間打,孩子會委屈,可能都忘了錯哪裡了。回來和我媽說這事,我媽當我媳婦面說我六歲的時候也是自己瞎跑在北戴河海邊差點丟了,搞的我小尷尬。

  • 6 # 風吹過2503

    我不認為成人的性格跟家庭有關。也可能30歲前有點關係,因為還沒真正建立三觀,只是被社會,父母,家庭,裹挾著活著。45歲以後,經歷了一切,才是真正自己的三觀。

  • 7 # 鈴蘭讀書

    我們每一個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有人說,如果你想和一個人結婚,最好先去看看他的父母。

    語言、行為、個性、還有思維模式多少都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比如我自己,成長在一個農村家庭,還有一個妹妹。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父親心目中,他一直認為家裡有一個兒子,人生才算圓滿。從小到大,他這個重男輕女的觀念從未在我們面前掩飾過。無奈八十年代,計劃生育抓得嚴,生兒子的念頭被政策掐斷了。此後,父親一直鬱鬱寡歡,他一生充滿著挫折,生活坎坷。總認為有了一個男孩,他的人生就不一樣了。

    在他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我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而且一直很自卑,覺得自己不被愛,不配愛。我很努力,希望事事完美,獲得父親的認可。在婚姻的處理上,我處理得相對草率,為家庭付出較多,存在感卻很低,所以時常感覺到不快樂。在人際交往中,因為不自信也過於自我封閉,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和愛人的相處也沿續了父母的相處模式,敬重有餘但缺乏親密感。

    和我同年的一位女孩,成長在一個經常得到父母肯定的家庭中,雖然她和我一樣,學歷不高,但是在工作和婚姻的選擇上,她的表現自信很多,生活的幸福指數也要高很多。

    我這樣的舉例或許比較片面,但是成長環境確實會對一個人的性格和心態造成一定的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刻在骨子裡的,很難抹去。

    就算是後期透過自我學習,修正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模式,也是非常艱難的。所以說孩子的童年,儘量給他們溫暖,用溫和的愛,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 8 # 陳建心理諮詢

    作為一個家庭系統,父母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者!而影響因素主要就是兩點:

    一是孩子的天生氣質!民間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講的其實就是先天氣質的部分。每個孩子出生就自帶父母雙方的氣質特點,或安靜,或好動,或吵鬧,或敏捷。這些都是先天的。心理學上的分類一般是四種:多血質,膽汁質,抑鬱質和粘液質;即樂天型,衝動型,憂鬱型和安靜型。一個孩子生下來一個月以後基本就可以分別出來。

    二是後天父母的養育環境和養育方式。先天氣質決定孩子發展的可能性方向,後天的塑造則讓發展的方向定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同時出生的小老鼠,一隻單獨養,另一隻與其他很多老鼠一起,等老鼠長大後,透過對比發現,單獨養的老鼠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明顯低於和群體生活的老鼠,而且與群體同處後,仍然自己獨處。後天的養育環境對大腦的發育和行為方式都有極大影響。同時,透過研究和一些報道來看,過度忽視,比如留守兒童,或者過度控制的孩子,相對有一定自主性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適應性問題。

    所以,如果幫助孩子健康發展,父母既要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型別(這些是可以透過專業訪談和測評獲得),也要注意後期的養育環境和養育方式,這些既包括充足的生理營養,也包括充分的心理營養的獲得!

  • 9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如今隨著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原生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視!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下面談談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一、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從出生直到自己成人後組建起自己的家庭之前生活過的家庭。

    原生家庭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人格基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個原生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只是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而已。當然我們知道那些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儘量避免而己。

    1、溺愛。溺愛是當下大多數原生家庭對孩子傷害最大的行為。何謂溺愛?

    溺愛,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溺愛即不公正的物質感情滿足與保護。此時照顧者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從溺愛的解釋上可以看出兩個關鍵詞:不公證的保護(過度保護),妨礙孩子作出獨立行為。因為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接受挫折的機會,也就是說失去了真正成長的機會。一個人的成長是離不開挫折的,所謂不經歷風吹雨打怎麼能成為參天大樹。過度保護長大的孩子就象溫室裡的花朵是無法真正在社會上經歷風浪的。

    因為過度保護而失去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機會。妨礙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現在很多孩子進入社會所出現的問題都是人格不夠獨立的問題。遇到困難就逃避甚至嚴重者以極不負責任的“自殺”來解決問題。“自殺”是一種嚴重的逃避問題的結果。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獨自面對困難的能力尤為重要。

    二、不健全的原生家庭。當下很多年輕人為了自己的所謂幸福而在有未成年子女的情況下離婚,這造成了原生家庭的支離破碎。而離婚前的吵鬧、打罵、冷戰、分居、甚至出軌行為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健康人格的發展。

    孩子在0-3歲之前是人格開始萌芽的重要階段。3-6歲是人格形成階段,6-12歲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12-18歲是人格完善和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而這18年對孩子的一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這18年的家庭教育是不是按照心理學規律來教育孩子則嚴重影響孩子未來一生的發展趨勢。所以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原生家庭不當的教育方式。

    1、父母用傳統的打罵型教育造成孩子早期家庭教育的傷害。這種傷害主要是憤怒情緒的壓抑或者習得一種以暴制暴的行為習慣。以暴制暴的結果就是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而壓抑憤怒情緒的結果則將攻擊指向自我一一抑鬱症的發生。所以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是當前農村及落後地區的常見教育方式。

    2、放任式或稱散養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這種方式讓孩子早期被忽視,愛的需要缺失,該樹立規矩的時候沒有父母的正常引導,則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由於幼兒時期的忽略行為形成孤獨、內向等不良人格特徵。

    3、缺乏懲戒的教育方式形成的傷害。之前回答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學校不能打你,到社會上有人會打你。”?當然這裡的打併非是真打,是指打擊或者懲戒。這說明沒有懲戒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會造成“瓷娃娃”“玻璃心”現象。

    ……

    總之,家庭教育的問題很多。至於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最好,只能因人而異。每個孩子的天性不一樣,所以最好的教育也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 10 # 趙小明心理團隊

    首失,在學院派心理學裡面並不用原生家庭這樣的說法。

    第二,學院派心理學的提法是早年教養環境。

    第三,對於全世界的專業的心理學人士而言,從來都不會認為原生家庭決定人的一生。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親自做一個實驗。

    第一步,你去找一個算命的,只要他隨便的學過一些中國古代的八字論命的書籍,比如《滴天髓》,《三命通會》,《窮通寶鑑》。他也能夠把你的性格說個八九不離十。

    那問題在於算命的怎麼會知道你從小生長的原生家庭環境呢?

    在算命的邏輯裡面影響人最重要的是,你出生時候的太陽執行的時間。

    第二步,你在網上找一些心理網紅髮的發的自媒體文字。什麼家庭會傷人呢?華人都是巨嬰等等,你對照著自我一檢查發現自己的性格和命運就是父母造成的。然後從那天起,你加入了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你按照心理網紅說的方法開始一步步指導自己的人生。學著要活出自我,學著要釋放攻擊性。於是你的人生終於被你改造成了標準的原生家庭決定論。

    第三步, 去網上查一查心理學專業的期刊和發表的論文。你需要查詢的關鍵詞為同卵雙胞胎後天養育環境,情感遺傳,結果你又發現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滿意程度主要來自於遺傳,即使雙胞胎中一個人後天成為了大學校長,另外一個只是水電工人。但是他們對人生的滿意度是相同的。於是你開始責怪,你爸不應該找你媽或者你媽不應該找你爸。

    第四步,你再去找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接受一個系統的心理諮詢師,對自己人生從小的成長經歷做了一次梳理。這一次你更加驚異的發現,原來你小的時候是被保姆帶大的,被爺爺帶大的,被奶奶帶大的,總之和你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沒有和他們多。於是,你開始責怪,你爸你媽小時候沒有請一個好的保姆。

    在梳理人生的過程中,你又繼續驚訝的發現,三歲在幼兒園裡面,你被選中參加電視節目中國好寶寶。結果在電視直播的時候,跳舞的時候動作太大,你的褲子一不小心掉了,大家都在笑你。從此之後,你變得不愛上臺不愛公眾講話,甚至有一些社交恐懼。你發現自己終於找到原因了,原來是你爸你媽選的幼兒園不合適你。

    接下來你又繼續驚訝地發現,七歲上小學的時候。同桌的異性同學比你長的結實發育更早,他總是欺負你,你也不敢聲張。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裡人。結果小學結束之後,你變得性格怯懦迴避。於是你得出結論,小學階段。分座位的時候運氣不好,影響了你的一生。

    接下來你又繼續驚訝地發現,上初中的時候你被安排在了教室後排的座位。和一些不太學習的孩子整天在後面做惡作劇。你跟著他們學會了抽菸早戀打架,於是你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到現在煙癮這麼大,下班後喜歡約幾個狐朋狗友吃烤串兒擼啤酒,結果這影響了你現在的婚姻生活。原來是那個時候培養出來的。

    在接下來更令你驚奇的是,你發現,你的孩子怎麼各方面都不像你們雙方。你剛開始懷疑是不是醫院抱錯了,你還去查過基因。擔心不是自己的孩子。

    然後你又去對照小時候換過的八個保姆的性格,看看是不是和你的孩子一樣。廢了好大的周折把你在網上看的各種網紅心理文章都對照了一遍,可還是沒找到原因在哪?

    這一次小明來告訴你,其實是因為你的小孩太早的接觸手機。他的早期教育更多的收到手機的影響。 他透過虛擬交往認識了很多,這一輩子都沒機會見面的網友,他們一起幫助塑造了你的孩子。

    上面的每一件事兒都足可以對你的人生,造成影響,那誰才是決定你一生的力量呢?

    正統的學院派心理學認為,影響人的因素是早年養育環境。

    大家記住,早年養育環境並不等於原生家庭。這是網路上很多沒學懂心理學的心理諮詢師常犯的錯誤。

    早年養育環境包括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一切要素。這些要素,每一個都足以塑造人的一生。誰起的作用更大,主要看孩子更多的時間被哪個因素所佔據。

    最後小明想提醒大家一點,在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已經變成影響孩子最重要的早年養育環境了。

    而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人每過十年都會發生重大的價值觀改變。換句話說,人一生都在持續的變化著。把自己的今天歸罪於小時候的父母。其實是那些販賣心理雞湯的網紅們所想達到的目的。他們的這個原生家庭賺錢產業流程如下:

    網紅心理圈的常規套路,

    在中國網際網路混你不得不學的常識之一:

    製造原生家庭危害論~~父母皆禍害~~華人皆巨嬰~~活出自我~~得到上販賣的的心靈課程~~ 2019年製造新的焦慮~~熬製新的雞湯~~得到上販賣新的心靈成長課…

  • 11 # 我去查了一下

    因為太多的人可能會說一些理論的東西,那我就來講一些例項吧。可能透過這些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麼大的影響。

    先講一下我的工作環境,我的主業是幼兒園裡面校醫。我會接觸很多的孩子,也會發現很多特殊的孩子。

    當一些原生家庭存在有一些問題,那麼生長在其中的孩子,尤其是從幼兒開始,他的表現就是不一樣的。

    第一,有問題的原生家庭的孩子,他會表現得比較精明,會有些“兩面派”,會更加成熟。他比較能看得懂大人的眼色,也沒有那種孩子所特有的天真。或者說他本來是有的,只是被消磨得更早了些而已。

    他會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而改變對事物的一些看法。他畫的畫,所用的顏色,會和其他的小朋友有所不同。因為心理受到一些影響,他可能覺得,天空不一定是藍的,太陽不一定是紅的,人也不一定要成畫彩色的。

    他會比較畏縮,或者更加暴躁。會喜歡獨自一個人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孤僻、自閉。或者帶有一些暴力色彩,會有攻擊性,喜歡去和別人搶東西,喜歡去推搡別人。

    不要看孩子很小,其實他們很懂。他們會察言觀色。在家庭裡面,父母爭吵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和,他們都看在眼裡,會用他們很小的心去感悟。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女孩兒最終會長成她的母親的樣子,而男孩最終會成為他父親的樣子。”父母,親人就是孩子到世界上接觸的第一個老師,而且是和孩子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

    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也最深。像我們現在學校裡,其實不乏有這樣心理有問題的孩子,而且不再少數。然後瞭解下來呢,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

    當然,有人說,原生家庭的孩子不一定都會長成一個有問題的大人。

    對,這一點我是贊同的。因為心理是可以除錯,如果幹預得好的話,孩子是可以被救贖的。但需要具備最簡單的一個要素,至少要有愛。

    這體現在很多方面。但父母和親人最重要。既然家庭已經存在問題了,那麼,對孩子的愛不能因此而減少。

    夫妻倆的事兒,不能遷怒孩子。有些事情。要儘量避開孩子。如果他已經受到影響,要讓他知道,他是被愛的,這個真的很重要。

    其他像什麼,去做心理諮詢啊,效果並不是很好。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很難透過自己的除錯去解決心理的一些變化。他只能透過外在的一些環境改變和人的改變,來改變對事物的一些看法。

    也有人說其實不要緊,當他們大了自然就懂了。其實不然,小時候存在的陰影,如果不早期干預,到大了,不會消散,反而只會記憶更深。

    所以要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話,那就是讓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在愛的環境下成長。

    一點拙見,輕噴……

  • 12 # Geminitwins

    關於孩子如何快樂成長:

    第一,從朋友做起

    什麼叫健康,就是生理心理都健康,這就屬於健康。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呢都有了生理健康但心理不見得健康。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的承受能力差,但又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提供承受力的教育,我們要讓孩子健康成長,還要讓他快樂,他不快樂,他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如果孩子是快樂的,那麼他吸收和學習東西就會非常的快。例如,我和我孩子的關係,我們就是一種非常快樂的關係,我們像朋友一樣,雖然他只有不到5歲,但是他有什麼都會給我說,他心情不好會向我傾訴,需要幫助他會向我求助,這樣你很快就能知道他哪裡有問題,能及時的修正他。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有明顯的代溝,你再有能力,你再會教育孩子,他不接受你,你都沒有能力發揮你的作用,所以先交朋友後教育孩子。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何和孩子建立這層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家教成就孩子的未來

    家教是所有教育環節最重要的一環。

    我們知道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封閉式的教育,而國外的教育方式是開放式的教育,例如:美國所有的大學沒有圍牆,中國的所有大學都有圍牆。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坐火車的或者飛機一路下來都不大記清楚旁邊的人長什麼樣兒。大多時候我們的孩子也同樣是這樣,遇到陌生人會躲在家長的身後,家裡有人就在自己的房間待著。

    我們想要闡述的是交流越多,獲得資訊越多,而這樣的孩子越聰明。所以要讓孩子多和人交往一點。

    首先請您思考幾個問題:

    1、同樣的學校、老師、教育,成績都一樣嗎?為什麼?

    2、在學校優秀=社會優秀嗎?為什麼?

    3、學歷=能力?為什麼?

    4、現代的孩子好教育嗎?為什麼?

    父母的教育,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希望您可以理解到這個概念。

  • 13 # 九渣999

    有個很牛逼的理論,叫做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但是理論牛逼不一定代表正確。

    比如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那麼大的話。那你不覺得這整個世界,全部都是整齊的啊產業化人類嗎?貼上複製。規格定製一模一樣。只是系列不一樣,每個人之所以,以不同的形態,不同的性格存活於世。原生家庭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不會那麼多。只會在孩子的性格中留有一定的痕跡。這也許就是一種傳承。你看好多父親酗酒的家庭。孩子可能會酗酒,也可能不會酗酒。是一樣的道理。

    孩子的性格如何培養?就如同你種下去的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是一樣的道理。培養孩子的性格,如同種樹一般,原生家庭對他這棵樹的影響。就好比Sunny,雨露,肥料,修剪的影響。沒有這些這棵樹可能也會成為參天大樹。如果過度這棵樹也可能會夭折。但是不管怎麼樣,外界的影響。肯定會留下痕跡,但自身的發展以及成長。是其自身心性決定的。你不見那裂磚小草,峭壁寒梅,沙漠綠洲。自成氣候。所有的成因全部源罪於原生家庭,不是心理脆弱的逃避者,就是自私自利的膽小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應該具備什麼才算成熟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