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心理學上是什麼原因?
20
回覆列表
  • 1 # 樹袋熊雜貨櫃

    並不是“乖”孩子容易自殘,而是乖孩子並不“乖”。

    心理研究表明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人容易患上精神類疾病,這其中原因就是天性無法得到合理的適當。

    自殘的行為大致發生於極端無助的情況下,並且不存在可以發洩的途徑,處在心理承受能力處於臨界點爆發,而選擇了自殘。

    今天的家庭教育越來越兩極分化,最可怕的就是一蹴而就,在家中對孩子的嚴加看管正是這種事情發生的導火索。不允許玩遊戲,不允許看電視玩電腦。每天做的事情是培訓班輔導班學習班。

    自然就導致了大量積鬱,再加上父母的嚴厲要求,對於成績不理想,總是不能有正確的溝通方式。最終在“自責中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判斷能力。”

    要想解決這種問題,與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是最重要的。

    親子游戲,一同外出旅遊,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 2 # 簡單快樂201836828

    這就是從小家庭環境與家庭文化習慣的隱形心裡暗示結果。何為“乖”孩子?每個孩子從出生就是個個體,“乖”是性格包裹很強的內向型孩子。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要細心關注。別看他安靜乖巧就忽視了他的個體發展需要,他不說出來內心,不用行動表示出來內心。就認為他沒有心裡問題,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家長和老師透過細緻入微觀察和孩子多聊天互動可以給這樣孩子解壓。否則孩子會把各方面不如意的事積壓在心裡。當壓力自己減不了時會用不成熟的極端行為自我減壓——自責,自殘嚴重的——自殺。

  • 3 # 心理學充電時間

    問題的原因就是在這個“乖”字上,是“乖”孩子與“不乖”的孩子相比,更容易自責、自殘、自殺。而自責、自殘、自殺卻不是“乖”孩子獨有的專利。這個問題要從“乖”來說起。

    什麼是“乖”孩子?我們說一個孩子很乖,一定是因為:這個孩子很聽話,父母、老師的要求其都能滿足,讓孩子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幹什麼就堅決不去幹。這個“乖”孩子稱呼是從滿足他人要求的條件下產生的一個認可。(每個人都有被他人認可的需求)

    當然這個認可是他人角度的認可,在這個條件下,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受到他人認可的影響。二、不被他人認可影響。

    一、受到他人認可的影響

    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對“乖孩子”進行一個內化,自我認可為“乖孩子”。那麼,問題就來了,自己是一個乖孩子,就要有一個乖孩子的樣子,就要按照乖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乖孩子的標準就是:聽話、聽安排、做好安排的事情,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獲得父母、老師的認可,從父母、老師的認可中來體現自己是一個“乖孩子”。

    當有一天,“乖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者做了讓父母、老師不滿意的事情)被批評了,就會很自責。因做了讓父母、老師不滿意的事情而自責(即:做了自我否定的事情而自責)。更嚴重的就是透過自殘來減輕這種自責的內疚感,最後實在不行了,就會透過自殺來逃避。

    二、不被他人認可的影響

    這種情況是孩子並沒有對“乖孩子”進行內化,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會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不需要再透過“乖孩子”這一角色去向父母或者他人“要”愛。這樣的孩子相比“乖孩子”來說,他們更能夠健康的成長,更能夠勇敢的面對挫折以及探索未知世界。

    從某個方面說,“乖孩子”之所以成為“乖孩子”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愛,他們需要把自己變成“乖孩子”來尋求愛。如果他們能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包容和愛,那麼他們就會放心大膽的去探索、去冒險。當然,足夠的愛並不是要去溺愛,而是接納、鼓勵和支援。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乖孩子”,因為乖孩子聽話,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做到自己的要求。但卻沒有明白一點,那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傀儡,需要的也不是父母的思想,而是父母的愛。

  • 4 # 家庭教育芳姐

    乖孩子的典型特點就是“聽話”,當他聽他人的話時,別人會因為被認同而開心,長時間它會形成不能讓別人不開心的潛意識,也因此形成“乖”的個性,如有一次“不乖”而“冒犯”他人,他就會認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的錯,所以“乖”孩子容易自責;說到自殘、自殺,那是因為“乖”孩子內心因為長期不能做真實的自己,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恐懼,所以遇到事情,就會走極端。

  • 5 # 土豆媽媽育兒

    “乖孩子”從小就讓人貼上了“乖”的標籤。無論做什麼事,都以“乖”為標準。在家裡要“乖”,父母不喜歡的事絕不能做,否則父母不喜歡了怎麼辦?在學校要“乖”,什麼都要做好,各方面表現都要優秀,否則老師同學不喜歡了怎麼辦?在外面要“乖”,給父母、老師、朋友丟臉的事絕不能做,否則辜負了他們的期望怎麼辦?……太多的不能,讓孩子侷限在“乖”這個角落,哪怕碰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做的事也只能深深地壓抑自己。當最後心理無法再承受“乖”時,所有的情緒也就在一瞬間爆發了……就像吹氣球,當氣達到一定的界限,氣球最終會承受不了壓力而爆炸是一樣的道理。

    “乖”孩子其實也像平常的孩子一樣,內心渴望無限的激情,也想像那些“不乖”的孩子一樣,可以無所顧忌地在地上打幾個滾,不用擔心父母會責怪自己弄髒了衣服。可以不用次次考滿分,不用擔心別人異樣的目光。更可以像個猴子似的爬樹,可以打架、可以玩網遊、可以……但是一想到父母、老師希翼的目光,就只能把這內心的想法扼殺在萌芽中,過度的壓抑,才導致了孩子一朝的爆發……

    什麼事都有兩面性,關注孩子“乖”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不“乖”的時候,孩子偶爾放鬆一下,在不違背道義、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讓孩子可以有喘息的空間與時間,更不要片面地去評判孩子的行為,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發展,才能深刻地體會事情的精髓,而不至於誤會孩子的初衷。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無拘束、無條件的愛!

  • 6 # KDC家庭教育

    因為越乖的孩子,越不敢表達自己,只有滿足別人的期待才會被認可。他們學不會自我認可。這正是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的隱患。

    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就常說,那些學習好、又懂事兒、聽話的學生,

    一有個什麼問題,就容易是大問題。在工作之後,合作學校的一位校長也說過,如果老師的工作精力是100%,那其中的80%都付給了問題生或個別生,剩餘的20%,給了其他學生和教學工作。

    通常「乖」孩子很讓人放心,因為他們既懂事兒,又聽話,但同時,這也意味著不需要給他們太多的關注,不需要考慮他們的想法,不需要照顧他們的感受。那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會逐漸積累。

    ①自我表達受限

    被貼上「懂事」、「聽話」的標籤後,孩子似乎失去了表達自我的權利,他們習慣在集體中沉默,拒絕表露內心,本可以說出口的想法和宣洩的情緒,積攢的越來越多,如果是負面的想法和情緒,它們就會像汽水瓶裡的氣泡,越積壓,越有反抗力,直到衝破瓶蓋,傾覆出來。

    ②習慣他人為先

    孩子下意識地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先,永遠懂事的服從權威或者多數人的決定,這容易形成以他人為先的模式,甚至在將來成長為“討好型人格”,一味地討好別人,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取自己的價值,孩子就容易失去自我,陷入迷茫和焦慮,心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如果你是那個懂事的孩子,我希望你嘗試“不懂事”一次,你可以為自己而活,雖然我知道這個決定很難,但是你先問問自己:“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 7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乖孩子是我們對孩子的最佳表揚,也是每個父母和老師所希望的。做事不越界,不犯錯!

    這正是我們教育最大的誤區!

    育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犯錯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在錯誤中成長要比一帆風順的更好!

    乖孩子意味著聽話、懂事、做事中規中矩,不惹父母和老師生氣,甚至學習優秀,往往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問題出在哪?

    首先從一個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尋找問題。乖孩子從小的培養模式是:孩子你要聽話,聽父母的話,做父母喜歡的事,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比如父母的擁抱、親吻、或者玩具…這在心理學裡稱為有條件的愛。原則上父母的愛都是無條件的愛、無私的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孩子聽話就不會惹麻煩,不會給大人們添亂。或者說大人們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孩子影響。雖然這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但確確實實存在。

    這樣有條件的愛形成的最大問題就是孩子必須壓抑自我需求,尋求父母的歡心。似乎有點養寵物的感覺。這在幼兒時期非常明顯,孩子哭鬧就認為不乖。也就是說我們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把他當成寵物來養。這樣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先考慮父母的感受,成人的感受!泛化後與別的孩子交往時首先考慮別人的感受,看別人臉色行事,潛意識裡以做一個好孩子為目的!

    結果呢,長大後失去了自我。自己的感受被壓抑在內心。無論有什麼需求都沒有勇氣表現出來,活著的目的就是討別人歡心,潛意識裡以做一個好人為目的!所以就形成討好型人格。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如果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把事情做好(比如學習)就會十分自責,所有的錯誤都歸因於自己。從而內疚,自責嚴重者發展為抑鬱症而自殘、自殺!

    討好型人格在我們的文化中比較普遍,由於我們的教育方式就是培養一個乖孩子。父母之間對孩子的最高評價就是"這個孩子真乖、真懂事、真聽話!上學之後就是真優秀,學習真好!優秀、真好的前提是滿足了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後考上了家長希望的大學。滿足了家長的虛榮心。

    人格的養成是從小培養的,一旦成為討好型人格,就可能出現題主所說的情況。

    那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具有下列特徵或部分者

    一、做任何事都考慮別人(父母長輩及領導、老闆等)的看法,考慮別人會不會生氣。也可以是同事、同學及周圍關係不錯的人。

    二、與人交往中處於被動與服從的地位。

    三、不敢拒絕別人,需要別人幫忙時又難以啟齒,唯恐別人不高興。

    四、內心敏感、脆弱,極易放大負性事件的影響。有同理心,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

    六、大多數行為的動機往往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望,獲得別人的認可。

    七、缺乏底線和原則,非常能夠容忍別人對他的"越規"行為。

    八、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睛裡。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學習和工作,自己的生活受父母或配偶的掌控,乞求獲得父母或配偶的愛。

    九、在工作中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寧可委屈自己,甚至受到領導不公的待遇也隱忍不言,不予反抗。

    十、對別人不敢說"不",唯恐破壞了看似親密的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處於被動和服從地位、往往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找理由為對方的不尊重辯解,以求心安。

    十一、即使對侍處於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任由他們越過自己的底線,甚至懼怕他們的反抗,一味縱容他們(如做領導或班主任時)。所以總是處於被動地位,不敢擔任領導角色。

    十二、缺乏自主意識,選擇或做事通常聽從別人的安排。

    十三、從眾心理十分嚴重,逃避責任。

    十四、以做一個"好人"為目標,唯恐得罪別人。 ⋯⋯

    討好型人格障礙的形成 撫養人(主要指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而非無條件的愛。比如嬰幼兒時期給孩子好吃的同時要求孩子微笑或做出親暱的動作。會走路拿東西時要求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才能滿足父母的一個親吻或者擁抱。六、七歲上小學之後正確完成作業才能允許吃飯看電視等玩樂活動,上中學後老師對學生的表揚和愛更是有條件的。比如學習好、表現好才能受到老師及尊長的關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獲得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根據條件反射理論,愛與條件之間巳經成為嚴重的正相關。只有滿足條件才能獲得孩子最需要的親密關係和愛,這種條件反射的泛化必然形成上面所講的特徵。 給父母老師的印象就是"乖乖女""乖乖男",缺乏自我,沒有自信。一切聽從別人的擺佈與安排。 這種孩子由於缺乏安全感(極度恐懼無人關注一一存在性焦慮)和自我,造成嚴重的匱乏感。是當下空心病及抑鬱症形成的根源。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人格的締造者。父母早期教養和後期中小學生的教育是完善人格的關健時期。心理學研究表明十二歲之前人格巳經典定,人生的基調已經形成。生活的大致趨勢(與職業無關)基本定型。

    那麼討好型人格與抑鬱症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部分討好型人格嚴重者而且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境刺激等惡性事件伴生) 由於內心的匱乏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關注,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所以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快樂少之又少。其次生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睛裡,由於泛化,身邊每個人都是自己討好的物件。感覺自己卑微,自我評價極低。形成的自我意象(潛意識)是:我是不可愛的,我是低賤的,被人瞧不起的,我的努力是白費的,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是愚蠢的。負能量滿滿。這樣的人在群體中由於自身負能量爆棚對周圍人產生壓抑感,所以容易被孤立。越是討好別人,別人越躲著他。 久而久之,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無價值感無意義感升騰而起,讓自己陷於精神渙散、身體乏力、懶惰成性、不修邊幅。外在表現毫無生氣,邋遢拖延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形成惡性迴圈,思維遲鈍,嚴重者不能正常學習和工作。 進一步發展表現為焦慮、失眠、惡夢、早醒等典型的抑鬱症狀。 如果出現比較明顯抑鬱症狀甚至伴有自殺念頭。出現自殘自傷等事件就要及時按照上篇文章的指導進行治療和干預。

  • 8 # J媽學堂

    為什麼“乖”孩子容易自責、自殘、自殺?

    前段時間上幼兒園小班的小寶,經常在生氣的時候掐自己的手或者腿。甚至會掐出紅血印子,感覺小寶的這種“自殘”的行為很討厭,也很傻。平時摔倒了還知道疼,這會自己掐自己的肉就不覺的疼嗎?一邊自己掐自己一邊用憤怒的眼神盯著我,好像在對我發出要挾的訊號。

    那麼,面對有自殘傾向的孩子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更應該讓家長們加強重視。

    一、為什麼孩子會有“自殘”的行為呢?

    1、年齡問題

    如果孩子的“自殘”行為發生在幼兒時期,是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造成的。這時爸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來溫暖和感化孩子幼小的心裡。當孩子大一點了,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後,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了。

    2﹑父母教育方式問題

    大多數的爸媽在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或者鬧小情緒時,都會控制不住自己打罵孩子。時間長了,會在孩子的心裡造成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也會在自己犯錯的情況來透過身體傷害懲罰自己。從而造成孩子“自殘”行為的發生。

    3、缺乏關愛

    很多的爸媽都忙著工作,無暇顧慮孩子。會在孩子幼小的心裡造成缺愛的現象,甚至,會覺得爸媽不要自己等比較消極厭世的想法。也會出現 “自殘”的情況。

    二、告訴孩子 “自殘”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爸媽發現孩子的“自殘”行為後,不要去強烈的職責孩子,而是要溫柔的細心的幫孩子處理好傷口。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告訴孩子爸媽都很愛你。如果爸媽看到你受傷是會很傷心很難過的。而且,身體會遭受很大的疼痛,會影響身體健康和學習。如果烙下疤痕也會影響美觀。

    三、 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

    1、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也不要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孩子,從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2、給孩子更多的關愛

    當孩子的表達能力還處於比較弱的時候,爸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呵護,而不是打擊和指責孩子的過失和錯誤,從而讓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

    3、教會孩子正確情緒的宣洩方式

    面對大一些的孩子有情緒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怎樣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緒,比如帶孩子看電影,出去玩耍,聽聽音樂等方式。而不是壓抑自身的不良情緒。

    4、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有很多的孩子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會產生“自殘”的行為。爸媽要多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擁有自信。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強大的內心時,就會產生自殘”的行為和想法了。

    專家認為這種自殘的行為是一種對自我進行攻擊的行為,是內心擠壓的憤怒與壓抑的情緒無法對外界以及他人進行發洩,轉而進行自我攻擊。

    綜上所述:爸媽們在面對孩子出現的“自殘”的行為時,要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爸媽要健康正確的處理孩子發生的“自殘”行為,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呵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9 # 亂紅飛過鞦韆去

    乖孩子即我們平時認為的好孩子、懂事的孩子,他們文靜、乖巧,他們通情達理,他們不惹人不惹事,即便被欺負也會選擇寬容大度,這樣的孩子走到那裡都招人喜歡,但是他們心裡卻一直下著雨!他們很委屈!這樣長期的情緒壓抑會讓他們的心理日漸扭曲,從產生一些自卑自責、自殘甚至自殺的行為!

    為什麼這樣說呢? 有三個原因:

    其一、乖孩子從小被家長教育,不能打人,不能罵人,被別人欺負也要選擇寬容大度,這樣的孩子在如此的教育模式下久而久之遭受不公平待遇,很多負面情緒會在內心堆積,找不到出口,最後這些負面情緒就只能作用在自己身上,造成心理失衡,從而產生一些過激行為。其二、乖孩子很懂事,他們明白大人很忙很累,所以不會恣意地打擾大人,即便自己有困難有需求,也很少麻煩大人,而是想方設法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壓在心裡。這樣時間長了,他們會習慣於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心理方面也會產生同樣的模式,遇事不知道向外求援,而是一個人承擔,這樣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時,他們也常常習慣於自己去消化,可是孩子總歸是孩子,消化不了的部分堆積在心裡,某天就成了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孩子會因此作出一些與平日相反的過激舉動。其三、乖巧懂事的孩子因為平日表現得過分乖巧,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孩子長大懂事了,所以會疏忽管教照顧,當然也就少了對孩子愛的滋養,這樣的孩子,即便沒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他們的心理也會是孤獨的,孤獨的心靈像一片荒蕪的田野,自然會雜草叢生,生出百般問題來。

    總之,孩子懂事並不是好事兒,而懂事的孩子也最為委屈。如心理專家貝勒所說:當一個產生了負面情緒,如果不將其向外釋放的話,這種負面能量就會轉過來攻擊自己。沒有第三個途徑。所以,孩子過分的‘懂事’其實並不是好事!

  • 10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在心理輔導中心做社工的我,最怕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尤其是深夜打來的電話。那意味著一個年輕的生命正面臨死亡的威脅,本該是青春遊活力的生命此刻已危在旦夕了。

    許多家長不理解,一些平時成績好乖巧的孩子,為何心理素質如此差勁?考砸一兩次至於自尋短見嗎?

    實則他們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那只是冰山的一角。導致悲劇的緣由,在這些孩子很小的時候,已經像種子一樣扎進孩子的心裡,當種子在身體里長大,弱小的身軀無法承受無力感的窒息,最後尋求解脫之道。造成“乖”孩子無力應對挫折的原因如下:

    家庭環境。孩子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三歲看到老,此言甚是。成人的行為模式的原型與3歲孩子的並無本質區別,只不過加了些社交化的外衣,看起來更圓滑。

    而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兩個要素:一是家庭給他的安全感,二是在擁有“安全基地”後,向外探索的能力。一些乖巧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在父母“過度的”保護(干預)下,做父母認為對的、安全的事。他們偶爾也會對抗父母的指令,可往往以失敗而告終,最終淪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媽寶,久而久之失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

    支援系統。

    遇到不肯放手的父母,孩子是很難與其他社會成員建立關係的。有的父母為了控制孩子,壓縮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把課業的重要性植入到孩子的腦中,讓孩子自己斷了與其他同學交往的念頭,認為這會影響學習,學習不好父母將不再愛他,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只有好好學習。

    一旦上述腦回路形成並被不斷強化,孩子的支援系統裡就只有父母了。獲得父母愛的前置條件是“乖”,學習好是乖的表現,因為父母開家長會時會得到老師表揚,回來後會摸著他的頭說他很“乖”。

    自我認同。

    許多人是透過在意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我的。“乖”孩子因為支援系統裡權重最大的是父母,所以他更在乎他們對自己的看法。父母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更把成績視為證明自己是有用的(重要性),配得到父母愛的唯一標準。

    所以當唯一標準被突破後,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覺得自己是無用之人的念頭會不斷聚集在腦海中久久不散。從表面看似乎只是考試的失利,實則對安全感喪失的持續和強烈的焦慮讓孩子的人格發生瓦解,陷入自責的情緒中,甚至自殘、自殺。

    為避免上述的悲劇發生,一是父母給“乖”孩子足夠多的理解和寬容,適當的放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能向外界探索;二是讓“乖”孩子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援系統幫助他走出逆境,如夥伴、喜愛的老師等;三是與“乖”孩子一同尋找應對挫折的方法,給他的情緒找個出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還記得十年前有哪些讓你欲罷不能的偶像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