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城藥師
-
2 # 貝樂le眠66
科學家們嘗試研發預防1型糖尿病的疫苗,採用的原理是誘導胰島素或胰腺β細胞的免疫耐受。含有明礬和一種與1型糖尿病相關的自身抗原重組GAD65的疫苗,已通過了II期臨床試驗,但卻未能透過III期臨床試驗 。而其他一些基因疫苗,都在早期臨床研發階段。
飲食方面,低卡路里飲食被認為對預防1型糖尿病無效。有一種理論是麥膠蛋白(麩質中所含的蛋白)可能會誘發1型糖尿病。動物實驗證明,避免攝取含麩質的食品能預防1型糖尿病的發生,但關於人類的研究結果則互相矛盾。有可能麥膠蛋白僅會誘發部分人的1型糖尿病,或者需要在其它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發生。
一些研究表明,母乳餵養(避免過早飲用牛奶)能減少嬰兒1型糖尿病發病機率。另外,有研究稱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每天給予一定量維生素D也能降低患病風險,但這些研究也沒有實際確鑿的證據。
迄今為止進行的規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預防試驗是1994年開始的糖尿病預防試驗 - 第1類(DPT-1)。該試驗背後的理論是,透過在一段持續時間內接受低劑量的胰島素,免疫系統可以學會對胰島素“耐受”,從而留下產生胰島素的β胰島細胞,防止1型糖尿病的發生。
初步篩查後,患者根據其風險等級(基於家族史和遺傳譜)被分配到兩個試驗組中的一個:
1. 胰島素注射試驗。被確定在五年內患有1型糖尿病高風險的人被隨機分配到治療組或對照組。治療組每天注射兩次低劑量長效胰島素,再加上一年一次為期五天的靜脈胰島素輸注治療。不幸的是,治療組和未治療組中60%的患者繼續發展為1型糖尿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統計學差異。
2. 口服抗原試驗。 這是DPT-1的第二部分,涉及五年內發展為1型糖尿病的中度風險(25-50%)的參與者,他們被隨機分配接受口服胰島素或安慰劑。 可惜的是,口服抗原試驗同樣失敗了。
如何天然降血糖,防止併發症出現?
…………
近年來天然藥物有效成分治療糖尿病因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並且應用前景佳的特點而備受關注。
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研發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穩,含有苦瓜、桑葉、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對於降血糖效果很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併發症,所以也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力推的糖尿病輔助降血糖的最佳手段。
………
河南王寶民是一位十幾年糖齡的糖友,結合必糖穩,降血糖效果非常好,西藥跟必糖穩一起用的,以前空腹血糖10.2,現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別穩定,去做了血糖監測,醫生說如果一直穩定的話就可以
-
3 # 幸運的腦神經
遺傳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在同卵雙子中型糖尿病同病率達30至40%。所以一部分1型糖尿病中會遺傳給下一代。
-
4 # 北京協和內分泌周大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1型糖尿病確實有遺傳傾向,單卵雙胞胎,1個患1型糖尿病,另一個一生中患1型糖尿病的機率在60%或者更高。但是在雙卵雙胞胎只有8%的一致性風險,這基本上與兄弟姐妹中一個患1型糖尿病,其他兄弟姐妹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相似。而1型糖尿病的母親其生的小孩患1型糖尿病患病率為2-3%; 對於患有1型糖尿病的父親,其小孩的患病率大概是5-6%。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小孩的患病風險增加到近30%。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到,即使是單卵雙胞胎也不是百分之百會得病,這個病只是遺傳傾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傳病。
我覺得預防可能比較困難,因為真正的發病原因並不是很清楚,目前認為主要還是與免疫相關。一般來說並不推薦無症狀低風險人群進行1型糖尿病的篩查,除非是高風險的人群,比如1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可以在10歲之前對胰島的自身抗體進行篩查,如GAD抗體、ICA、IAA等,預防主要是避免各種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等,避免一些能夠誘發過敏的食物,如牛乳蛋白,嬰幼兒輔食不要新增過早,避免接觸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或者不必要的藥物。
回覆列表
糖尿病有2種類型。1型糖尿病患者只能產生極少量或不產生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有時也存在胰島素生成過少,但更多時候其問題是細胞對胰島素無反應。
1型糖尿病是一種破壞機體的糖利用途徑的疾病。
我們體內的所有細胞均需要糖分才能正常工作。糖分在一種叫胰島素的激素的幫助下進入細胞。如果機體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或對胰島素無反應,糖分則會在血液中蓄積。這正是糖尿病患者中所發生的情況。
糖尿病會遺傳嗎?
會,但是不是100%遺傳,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遺傳因素與免疫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所致,其病因通常是胰島中合成胰島素的β細胞遭受免疫介導的破壞。
原因一:
1型糖尿病患者有遺傳易感性。這是一種多基因疾病,少數基因(即HLA)發揮較大作用,多數基因發揮較小作用。1型糖尿病進展的風險取決於特定的HLA DR/DQ等位基因,例如DRB1*03-DQB1*0201(DR3)或DRB1*04-DQB1*0302(DR4)。此外,在多個人群中,某些HLA等位基因(例如DQB1*0602)主要起保護性作用。
原因而:
1型糖尿病很可能由1個或多個環境因素誘發,通常進展數月或數年,進展的大部分時間患者沒有症狀且血糖正常(圖 2)。在喪失大量有功能的β細胞之後才會出現高血糖。
免疫損傷的進展速率有很大差異,即使在有1種或多種相關血清自身抗體的高危者中也是如此。例如,有些人的疾病進展極為緩慢,以至於多年後才發生糖尿病,甚至永遠不會發生。
1型糖尿病如何預防?
雖然1型糖尿病的預防仍處於研究試驗階段,但大眾媒體常提及此類試驗。因此,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或其父母)向醫生諮詢有關其他家庭成員的篩查問題(尤其是兒童),以及如果家庭成員發生1型糖尿病的風險高該如何應對。
在開展研究時,可考慮如下評估:
●對於家族史提示1型糖尿病高危者,檢測穀氨酸脫羧酶65kDa同工酶(GAD65)自身抗體和胰島素瘤相關蛋白2(IA-2)自身抗體。
●如果檢出上述抗體且隨後再次取樣證實,可檢測胰島素、鋅轉運體-8(ZnT8)、胰島細胞抗體,並測定葡萄糖刺激下的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反應。
在旨在阻止疾病程序的一級或二級干預策略中,出現抗胰島細胞自身抗原的多種抗體可作為疾病的替代指標。
還可對HLA等位基因進行分型,瞭解其為易感型還是保護型。總體上,該資訊可用於確定高危個體是否滿足入組正在進行的預防研究的條件,但不推薦在常規臨床實踐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