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楊醫生
-
2 # 婦平OnLine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是一個實質性的球狀包塊。當子宮肌瘤由於自身血供不足或者缺失營養時,無法維持原有的典型結構,繼而發生良性變性。常見的良性變性包括玻璃樣變、囊性變、鈣化、脂肪變性、紅色變性。較大的肌瘤內可能同時發生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變性。良性變性多見。
惡性變性,即子宮肉瘤樣變,非常罕見。子宮肌瘤惡變的發生機制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
子宮肌瘤變性多發生於妊娠期、圍產期及圍絕經期。
惡性變性(肉瘤樣變)的特點
肌瘤惡性變性多見於絕經後女性,表現為短期內肌瘤迅速增大,伴有陰道出血。因此,對於絕經後女性的肌瘤不萎縮反而增大,要警惕惡變可能。不同部位的肌瘤發生惡性變時,可引起周圍相應的臟器病變,並導致疼痛等其他不適。超聲檢查可發現異常,但確診需要靠術後病理診斷。
發現肌瘤變性怎麼辦?
不同的肌瘤變性處理方法不同。肌瘤發生玻璃樣變、囊性變、脂肪變性或鈣化的患者一般沒有明顯不適症狀,也不需特殊處理。紅色變性可能引起患者明顯不適,一般會採用藥物等保守治療,以緩解患者不適症狀。疑有肉瘤變者,需儘快手術治療。
-
3 # 淼哥故事會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瘤體由子宮平滑肌及結締組織構成,也稱子宮平滑肌瘤。
子宮肌瘤的惡性變性——肉瘤樣變
良性的子宮肌瘤也會惡變,雖然機率很低,但惡性程度高。我國的資料顯示大約有0.4%~0.8%的子宮肌瘤患者會發生肉瘤樣變,多發生於在40歲之後,尤其是絕經後伴有疼痛和異常出血的女性。
惡變後的子宮肌瘤生長迅速,組織也變得軟而脆,切開瘤子後,內部失去正常肌瘤的旋渦樣排列結構,看到的是灰白色,像生魚肉一樣的組織,也可見壞死成分。
臨床變現
沒有證據表明,女性在絕經前子宮肌瘤增長過快和惡變存在可能,但是在絕經後,若發現子宮肌瘤增長迅速,並且伴有腹痛及陰道出血應高度懷疑子宮肌瘤肉瘤變可能。
惡變的子宮肌瘤若生長過大,可對盆腹腔的臨近器官造成壓迫,可出現尿頻尿急,肛門追漲等不適。晚期患者可有惡病質,出現體重減輕、貧血,發生癌細胞轉移可以出現咳嗽、咯血。
子宮肌瘤肉瘤樣的治療與預防
目前對於子宮肌瘤惡變的早期診斷缺乏有效手段,多依靠術中或術後病理診斷該疾病。一旦確診,應手術切除子宮和雙側附件,並掃除一些淋巴結。
所以,對於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患者最好可以做到3~6個月的隨訪,那些有巨大的子宮肌瘤、年齡>40歲的子宮肌瘤患者出現腹痛或異常出血、絕境後肌瘤增大者等,應高度懷疑其肌瘤惡變可能。
-
4 # 醫聯媒體
得了腫瘤,人們最擔心的莫過於是惡性腫瘤了,子宮肌瘤也不例外。子宮肌瘤在婦科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因此也被稱為“婦科第一瘤”,五十歲作左右的中年女性是子宮肌瘤的高發群體,其發病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是惡性的,在通常情況下,患有子宮平滑肌肉瘤的患者會有腫瘤惡變的風險,但風險不高,其發生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二五。那麼,當子宮肌瘤發生惡性變性時,患者會出現什麼症狀呢?
第一,在多發性的子宮肌瘤中只有一個或者是兩個等少數的子宮肌瘤發生肉瘤變,其餘的子宮肌瘤都保持良性。
第二,子宮肌瘤的惡變通常都是從肌瘤的中央開始,產生惡性之後的子宮肌瘤的席紋狀和編織狀的結構會發生改變,儘管其邊緣還會保留有編織狀的結構,但其大多數的肌瘤變成灰紅色或者是灰白色的腦狀、魚肉狀的結構,質地也會變得脆而軟。病情嚴重時還會出血甚至是壞死。
第三,在對子宮肌瘤的組織進行顯微鏡檢查時,在同一張切片裡同時摻雜有病變和良性肌瘤的結構。
除此之外,在子宮肌瘤病變的早期,患者身體的出現的特殊症狀並不會很明顯。但隨著病情的惡化,患者則會出現有腹部疼痛、腹部包塊和陰道不規則出血等的症狀。到了子宮肌瘤惡性的晚期,患者還會出現貧血、低燒甚至是全身消瘦等的症狀,對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因此,當子宮肌瘤患者出現了以上的任何一種症狀時,都要到醫院進行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或者是診斷性刮宮檢查,一旦確診為子宮肌瘤惡性變性,就需要及時就醫。
指導專家:張秀榮,副主任醫師,山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2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產科常見病及多發病。
回覆列表
應警惕的肌瘤惡性變症狀有:
1. 肌瘤近期增大明顯;
2. 超聲提示血流豐富者;
3. 血乳酸脫氫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