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輪轂改裝從業者

    這個問題每天都有客戶諮詢,我都回答無數遍了,今天給大家看下我的答案靠譜不?

    首先我就要扯點別的了:教育。

    相信大家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不理解的就得怨咱們的物理老師了,有的老師也問我這樣的問題,可能是體育老師吧

  • 2 # 永進汽車服務中心

    對於這個問題,我看了很多大咖們的回答,我覺得都不是很完整,下面我來說說我自己的觀點。

    樓主說是正常汽車輪胎,那我們就要把所有的漏氣情況(扎釘、氣門芯老化、氣門嘴老化、輪轂鏽蝕等)都排除在外再來探討這個問題。很多大咖都說了,空氣熱脹冷縮會影響胎壓,確實是這樣,但是我覺得這個不完全就是輪胎不能一年不加氣的原因。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假設今天2020年11月18日,我們有四個完全正常的輪胎,胎壓都是2.5。今天湖北氣溫15攝氏度左右。然後這四個輪胎在理想狀態下(沒有扎釘漏氣)正常使用,到2021年11月18日,氣溫應該也是15攝氏度左右,胎壓也應該是2.5左右。這麼看來,在熱脹冷縮作用下,一年輪胎的氣壓變化根本不大,頂多是夏季偏高,冬季偏低。這樣子就算一年不加氣也沒什麼大問題。那為什麼輪胎的氣壓會變低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輪胎內壁橡膠的氧化反應消耗了輪胎裡面的氧氣。空氣中氧氣約佔比21%,如果輪胎裡面的氧氣都消耗完,胎壓會降低20%左右,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不加氣輪胎胎壓大部分在2.0左右的原因。還有就是很多大咖都說到的擴散現象,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備胎幾年沒充氣之後差不多一點氣都沒了。

  • 3 # 眾口說車

    正常使用的輪胎的確是不用經常充氣,不過達不到一年不用充氣不太可能,還是需要定期補氣的。

    家用車輪胎結構

    現代的汽車輪胎都是子午線輪胎,通俗的說,就是沒有內膽的輪胎,輪胎靠恥口鋼絲和輪轂的外延壓在一起,在輪胎內部在氣壓的作用下,使恥口鋼絲向外膨脹,緊緊壓住輪轂,透過這種方式確保輪胎內部的壓力,避免內部氣體流失。

    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氣壓會受到影響

    而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氣壓並不是不變的,隨著環境以及行駛條件的變化,輪胎內部壓力也會變化,進而會影響氣壓。

    1、輪胎的溫度隨著環境溫度變化 內部氣壓影響較大,通常會影響0.1-0.3Bar,汽車站行駛過程中胎溫會進一步升高,在熄火時,溫度會降低,此外,在氣溫劇烈降低的時候,輪胎壓力會進一步降低,而溫度變化就會影響壓力,而壓力變化就會影響恥口鋼絲的壓緊力,也會導致一定的洩露。

    2、劇烈駕駛的時候,道路路況惡劣,輪胎劇烈顛簸,都會影響吃口鋼絲和輪轂的壓緊力,瞬間可能會導致輪胎內部氣體從恥口縫隙流出。

    3、輪胎充氣口也是透過內部壓力實現自鎖的,但是一旦有一些雜物進入充氣口,可能會導致復位不良,也會導致一些滲漏。

    汽車輪胎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應該定期檢查胎壓

    雖然現代的子午線輪胎的耐壓程度已經很高了,滲漏的情況也比較少,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一旦輪胎髮生缺氣,就會導致氣壓不足,甚至會產生爆胎的風險,胎壓過低會導致在車輪轉動過程中,胎壁因為支撐力不夠而無法迅速復原,導致簾布層的縫線和胎壁橡膠脫落,胎溫迅速升高,進而會產生輪胎駐波現象,最終導致爆胎。

    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車主儘量安裝胎壓監測,做到及時報警,及時補充。

  • 4 # 機電工務薯

    橡膠機械密封在高溫、熱脹冷縮或者高壓下出現“溢氣”現象,所以胎內壓力不是恆定的,需要定期(根據使用頻率)補氣

  • 5 # 中國汽車後市場

    輪胎氣門嘴和輪胎氣密層都會有細微漏氣,大概月損失氣壓在0.067Bar,所以三個月損失0.2Bar左右,這差不多就是損失10%的氣壓。

    所以建議每個月檢查一次氣壓,至少三個月需要。

  • 6 #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汽車輪胎氣壓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需要隨著氣溫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因為當氣溫降低的時候雖然輪胎沒有漏氣,但輪胎氣壓會隨著氣溫而降低,我們需要及時新增。當氣溫升高我們又需要檢查一下輪胎氣壓是不是升高了,如果升高就需要把氣壓調低,所以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輪胎氣壓在合理範圍之內。而輪胎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幾乎不會出現漏氣的問題,輪胎漏氣一般只有三個原因,一個是輪胎被紮了,還有一個是輪胎和輪轂結合的位置密封性下降,還有一個就是氣門嘴漏氣,只要沒有這三個問題輪胎幾乎不會缺氣,有的車輛備胎幾年沒怎麼用,輪胎氣壓一樣也不會缺少,所以這是很正常的。

  • 7 # 亂侃車

    大家都知道腳踏車用一段時間,腳踏車的輪胎就會變癟,這時候就應該打氣了,打多少一般人們都能看出來,可是汽車不一樣。汽車都是真空的,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定期檢查才知道,所以今天給大家說汽車輪胎打氣一般多長時間一次。

    這個沒有標準可以參考,但是一般一年兩次就可以了。一般人都會在跑長途的時候之前檢視汽車的胎壓,這是個好習慣,不過通常來說夏季的胎壓適當的調低,防止高速爆胎,冬季要保持正常胎壓,防止過低和過高造成的其他問題。

    夏天天氣太熱,汽車的胎壓會出現一定的上浮,因此我們再檢查胎壓的時候應該儘量在冷胎狀態下進行,何為冷胎呢,就是將汽車開往陰涼的地方,防止兩到三小時等汽車輪胎冷卻了以後再檢查。

    一般來說,一個月左右就要補充胎壓一次,肉眼一般能看出虧氣的,基本上來說已經虧氣嚴重了,建議自備一個壓力錶,每週都檢查一次。也就30元左右。需要加氣的話可以去汽車美容店和輪胎專賣店,都可以新增氣壓。

    至少每月或每次長途旅行前檢查一次胎壓,包括備用胎。檢查胎壓時應冷胎狀態下進行 - 即應至少泊車三小時以後檢查。如必要,應將胎壓補充到汽車告示牌上規定的壓力。因為冷胎的讀數最準確,應儘可能開車至最近的充氣點充氣。熱輪胎禁止放氣或減壓。

    當然熱輪胎注意不要馬上放氣或減壓,必須冷卻後才進行。輪胎由於駕駛升溫後,胎壓高於建議的冷態充氣壓力是正常的。如果您降低熱胎的胎壓,冷卻後胎壓就不夠。

    輪胎由於駕駛升溫後,胎壓高於建議的冷態充氣壓力是正常的。如果您降低熱胎的胎壓,冷卻後胎壓就不夠。另外,要用高質量的氣壓表檢查輪胎壓力,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您不能從外觀判斷輪胎的充氣壓力是否正確。

    一般情況下你檢查汽車的時候多看一下輪胎,輪胎對於汽車太重要了,而且要使輪胎爆胎或是出現其他現象也比較致命。所以要多檢查輪胎,給輪胎做保養。平時做好了保養關鍵時候輪胎也不會掉鏈子。而且要提醒大家的是輪胎一定要注意備胎的保養,備胎不是沒用就會一直好使,即使因為平時沒保養,可能造成備胎失效,在需要的時候已經不能用了。汽車輪胎打氣一般多長時間一次就說完了。

  • 8 # CMC車主俱樂部

    汽車輪胎作為車輛的重要部件,但是有些車輛的輪胎一定的時候就需要打氣,有些車一年或者兩年都不需要進行打氣,為什麼正常的汽車輪胎一年都不用打氣呢?原因出在哪了。

    說起這個話題,首先需要來說說輪胎的種類,輪胎的種類分為有內胎輪胎和無內胎的輪胎,根據輪胎的內部結構來分子午線的輪胎和普通的斜線輪胎,雖然目前的子午線輪胎在車輛上面使用的更加的廣泛。

    但是根據輪胎而言的話,根據氣密層的厚度,也是不同的,輪胎的氣密層越厚對於輪胎來說的話,出現漏氣的機率就越小,氣密層越薄出現漏氣的機率就越大,正常情況下面只要輪胎的側邊和氣門嘴沒有出現老化的情況,對於車輛而言是不會出現漏氣的。

    漏氣主要是輪胎出現老化,氣密層出現失效的情況,對於車輛輪胎來說的話,到了一定的時候還是需要把輪胎移動下,避免老是下壓同一個地方,導致內部的胎簾層出現斷裂的情況。還有就是平常洗車切勿在輪胎上面塗輪胎蠟。

    因為大多數的輪胎蠟都是都是劣質的(50元/20L),腐蝕鋼圈,同時使輪胎加速老化,所以能不塗儘量不塗,避免出現問題。

  • 9 # 汽車概況

    如果輪胎在春秋季節打2.3的胎壓,假設溫度為20℃,夏季最高氣溫為40℃,冬季最低氣溫為零下15℃,在夏天時最高胎壓可以達到2.6,如果高速行駛,這直接是奔著3.0去的呀,而冬天最低胎壓可以達到1.9,高速行駛也不過2.2胎壓。這種大幅度胎壓變化,你的小心臟可以承受嗎?

    這個問題雖然沒營養,並且我也想開車時一年到頭不打氣或者打一次氣就OK了,理智告訴我要按照科學的方法打氣,這樣才能保證行車安全!

    現在輪胎打氣,基本上一年打兩次就OK了,主要是輪胎內部氣壓有熱脹冷縮物理現象,夏天溫度太高,必然導致氣體膨脹,在胎壓有限的容積內,胎壓定會升高;而冬天溫度低,氣體在低溫下收縮,胎壓下降!因此,我們一般是在入夏之前和入冬之前打氣。每次打胎壓,都按照標準胎壓打就OK,所謂夏天胎壓打低一些,冬天則打高一些,主要是夏天溫度太高,冬天溫度太低,這樣適當調整正好可達到合適胎壓值。

    胎壓一定要合適,如果胎壓太高,輪胎曾受的壓力太大,加上輪胎老化現象,很容易有爆胎風險;而如果胎壓太小,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較大,輪胎磨損也會增加,輪胎壽命縮短,整車油耗也相應增加。

  • 10 # 盛廣學雜家雜論

    如果是好的汽車,不,如果是好的汽車輪胎,一年只打一次氣,就完全可以了。

    現在的小型家用車,客觀地說,質量都特別好。沒出現問題,都不用亂保養,亂修。我的觀點,現在是全社會性質的車輛保養嚴重過度!過度多少?至少是過度兩個50%以上!一個是在時間上可以延長50%;另一個是在行駛里程上延長50%!這兩個50%的損失是巨大的!不僅是財富的損失,還要搭進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環保的影響也成倍增加。但全社會好象全然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這個誤區呀?

    我為什麼這樣看?不是空穴來風。我從事專業交通運輸行業一輩子,到現在也沒有離開車輛。我從1974年開始開大型車,後來是“全票”,就是可以駕駛全部車輛!再後來,做運輸企業的管理工作至到退休。可以說對汽車技術瞭如指掌。現在,我家裡的三臺小車,都是按照現有標準提高50%的時間和里程長度來進行保養的,從未出現過問題。且不說,現在的全合成機油比過去的機油好多少倍?

    舉一個例子。八十年代,老解放車,如果車況不好,會有些“燒機油”。機油可能會不斷減少,我們都是採取少了就加,加了就跑的方法,好長時間和里程,也不會全部換機油。那機油“舊摻新”,“新摻舊”,也沒出現過問題。相反,大幅度降低了運輸成本,為企業多創造了利潤。

    我說的,你們相信嗎?再來說輪胎氣壓。家用小車,原則上說都比較新,沒有老舊輪胎。所以,胎壓宜高,不宜低。高了省油,省胎,安全,好操作。胎壓低,就是為了舒適性好,而現在路況好,可以忽略不計。胎壓要比說明書高一些。應該在2.5到2.8之間比較好。怎麼打氣?正常好的輪胎一年一次就正好!什麼時間打?最好是秋天天氣要冷的時候,打到2.8。然後,天氣逐漸冷了,可能降到2.5,過冬以後,開春天氣漸熱,但時間也過去幾個月了,氣壓一定會降一些,就正好可以適應夏天了。一般還可以保持在2.6,2.7左右。再到秋天再打氣到2.8。這是最好的迴圈,一年一次的打氣方法。達到這個程度的輪胎,就是好輪胎!

    最後要說明,全國氣候差別很大。有的地方全年氣溫差不多,就不適用以上方法了。我從實踐看,東北,西北,華北,甚至西南,長江流域都可以。但東南,大南方可能不行,因為全年溫差不大!

    以上為一家之言,一孔之見。“這是真的嗎?”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說了,你也看了。最好拋棄商業利益的觀點來看待本文!

  • 11 # 小飛的遊記

    汽車已經成為大家的日常交通工具了,每次出門前都要繞車一週,檢查汽車外觀,汽車輪胎也是必須要檢查的,肉眼能很直觀的看到輪胎氣是否不足,每次跑長途都要認真檢查輪胎氣壓,是對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負責,正常情況下長時間不打氣輪胎的氣壓會降低一點,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吧,一般情況下汽車輪胎胎壓是以冷車情況下為準的。

  • 12 # 動感男人11208121

    回答這個問題是分幾種情況,

    第一是懶人和勤快人,懶人可能覺得只要輪胎正常,不發生扎胎等意外情況是不需要打氣的。勤快人是根據季節更替或者路況好壞,會不定期或應急對輪胎充放氣的。

    第二是新司機和老司機,其實這兩種人都會認為輪胎是一定要打氣的,只是經驗有所差別,新司機會在汽車保養時根據維修工人建議打氣,平時可能關注較少。老司機會在每次出車前檢查輪胎壓力,因為如果某一段時間經常負載過大也會讓輪胎氣量慢慢減少,這時也需要打氣,或者即將要長時間跑高速,之前為使駕駛舒適度增加放一些氣,然後過後再補氣。再一就是季節更替,由於熱脹冷縮原理,冬天會為輪胎補氣。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令您滿意,希望我們多交流。

  • 13 # 天和Auto

    汽車輪胎做不到「絕對氣密」

    汽車輪胎為什麼需要頻繁充氣,有沒有氣密性好到一兩年都不用充氣的輪胎呢?

    輪胎充氣的輪胎應當是汽車使用者都在關心的,理想中的輪胎似乎應該是充氣一次管多年的高標準,但是在實際用車過程中確實幾個月就要充氣,使用幾年後的輪胎甚至每個月都要檢查補氣。

    連幾元錢一瓶的塑膠材質的飲料瓶都能做到相對的絕對氣密,數百甚至上千元一條的輪胎做不到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核心在於輪胎的功能不僅是氣密。

    材料的區分

    基礎知識:汽車輪胎使用的材料是以天然橡膠合成的多種型別的橡膠,這些橡膠材料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五彩斑斕的氣球和避孕套。在吹氣球的時候是不是會發現不用多久就會癟掉,尤其是充氣氫氣可以漂浮的氣球更容易漏氣,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氫分子·H」的直徑要大於這些氣球分子材料的間隙,看似緻密的氣球其實也是有“縫隙”的;而正常吹出來的氣球漏氣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原因則是空氣中78%為氮氣、21%為氧氣,這兩種分子要比氫氣更大,所以洩露的難度與速度就會慢一些。

    其次避孕套的避孕率並不是100%,原因是精子的還直徑不會都比橡膠分子的間隙大,不同橡膠材料是存在差異的。那麼這種極其細微的“小蟲子”都能夠從橡膠裡鑽出去,何況空氣呢?然而為什麼塑膠瓶就能做到理想的氣密呢?

    理論上橡膠也屬於可塑材料的一種,都屬於「高分子材料」;但是分子量的標準卻會有很大的差異,低則數千高則數十萬。同時在低溫環境中高分子的分子鏈會被凍結,狀態是無法運動的“相對靜態”的標準,此時這種塑膠就是質地堅硬的高分子材料,空氣中的分子超過材料的分子間隙則無法穿透材料。

    不過在溫度升高或分子量標準較低的狀態下,橡膠材料的分子鏈就可以在小範圍內運動,但分子鏈整體的糾纏保證了整體形狀的不變化;狀態則是材料變軟,也就是橡膠的概念了。那麼反之增加分子量並對溫度進行調整,橡膠則會變得非常堅硬,這種材料還適合製造汽車的輪胎嗎?

    輪胎的功能

    汽車輪胎不僅僅是用於支撐車身,其核心功能是用於「減振」。

    所謂的子午線輪胎指的是輪胎的簾子線按照子午線的標準編織,其本質還是「充氣輪胎」。胎壓一般為2.5bar左右,這是遠超標準大氣壓的壓縮空氣;空氣是由多種分子組成,細化後有以下幾種。

    氮氣78%氧氣20.94%二氧化碳0.03%剩餘為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氡)

    這些分子之間有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特點,在氣壓不變的前提下,分子之間的間隙是基本恆定的。而壓縮後透過輪胎密封的空氣則會與“容器”(輪胎)產生相互作用力,說白了就是由內而外的撐輪胎;不過因輪胎結構的強度約束了空氣,所以兩者之間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

    汽車在起伏狀態中會產生與地面的相互作用力,標準超過“輪胎空氣的撐力”的話,內部的空氣則會被短暫的進一步壓縮。當然前提是輪胎本身可以一定程度的壓縮變形,如果輪胎硬度像塑膠一樣則難以或無法變形,那麼內部有沒有空氣也就無關緊要了。

    之所以要用壓縮空氣,密度是在平衡狀態下起到支撐作用,在起伏狀態中起到與輪胎同步變形而緩衝起伏衝擊力的作用——功能與彈性元件(以螺旋彈簧為主)相同,減振器只是用於限制彈簧彈跳起伏的次數。所以輪胎是減振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保證可以輕易變形是很重要的,那麼使用高強度的塑膠也就不可取了,橡膠材料雖然會緩慢漏氣但符合汽車的需求,懂了吧。

    問題:為什麼用上幾年的汽車輪胎更容易漏氣呢?

    原因在於合成橡膠是會老化的,比如無時不刻影響著輪胎橡膠的「熱氧老化」問題;溫度的提高會造成橡膠的熱裂解與熱交聯,對於橡膠起到的活化作用可以理解為增大分子間隙,或者增加空氣分子碰撞運動的速度和氧化反應的程度,以造成更快速度的漏氣——氧氣會與橡膠分子發生連琑反應,造成分子鏈的斷裂或者過度交聯,橡膠的效能是會大幅改變的。

    同時空氣中的水分子會和橡膠中的水溶物質和親水基團反應,再加上微量臭氧對分子鏈造成的斷裂問題,輪胎橡膠的分子間隙越來越大則更容易造成輪胎漏氣。這就是輪胎老化會造成漏氣速度快的原因,目前還是個無解的問題。

    最後再來了解一下輪胎的基礎結構吧:(由外至內)

    胎冠鋼絲層簾線層氣密層側壁沒有鋼絲層

    氣密層使用的大多是氯化丁基橡膠或淳化丁基橡膠,標準是高於輪胎主體的氯丁橡膠、氟橡膠等透氣性較大的橡膠材料;區分型別當然還是為了輪胎的結構適合用於減振,所以補胎的時候要儘量減少對氣密層的破壞。

    簾線層是用於加強輪胎的整體結構強度,說白了就是編織個網並固定好用於“捆住輪胎”;家用汽車使用的子午線輪胎的簾線多為人工合成纖維,這種結構的強度不高但可以讓輪胎更有彈性,過載貨車多使用全鋼絲製造的簾線層,特點是強度高能載重但減振效果差。所以普通家用車只是在胎冠位置使用了鋼絲層加固,這就是輪胎的特點了。

    天和MCN授權釋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規律長跑會無限降低體重嗎?如何既能保持體重又能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