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贏圖歷史
-
2 # 淡看天上月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無論是劉邦看到秦始皇巡遊的車隊說的話,亦或是劉邦在家不屑於去種田,都可以說明劉邦不是一個安分守己想平平淡淡過一輩子的人,所以劉邦有一顆想為人上人的心,他不甘心他的人生就這麼平凡的度過。
高明的馭人本事都知道劉邦其實自己領兵打仗的本事還是有點欠缺的,但是他強大的馭人本事卻替他網羅了一批能人志士來替劉邦打工賣命幫助劉邦最後奪了天下。
恰逢其時劉邦造反也是逢於亂世,秦始皇死後不久,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方勢力紛紛相應。劉邦也是正逢其時,不然在秦始皇沒死的時候就反,只怕分分被滅。
三分運氣能打下江山,不全靠實力,還得有點運氣。劉邦能在從基層混到一個皇帝,這期間經歷了不少生死磨難還能不死,還是得靠三分運氣的。
所以劉邦能在短短几年就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混到大漢的開國皇帝,能力和信心是最重要的,然後在這些的基礎上再來幾分運氣,所以最後的贏家就是劉邦了。
-
3 # 使用者68704285550
雖然《史記》中司馬遷對劉邦少帶貶義的色彩,但劉邦依舊是一位布衣皇帝,沒有顯赫背景的大漢開國皇帝。
時勢造英雄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秦始皇稱帝后,在位11年,期間他統一度量衡,貨幣,等等一些列措施在全國實行,在其通知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秦二世繼位初,即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雖然秦軍章邯最終將其殲滅,但是天下的六國舊部和窮苦大眾紛紛揭竿而起。
這期間,劉邦遭遇了和陳勝吳廣相似的近況,最後被逼無奈起義造反,給自己謀劃了“赤帝之子”這個名號。劉邦趁著這股秦末的起義風暴,攻佔了自己的老家沛縣,自稱“沛公”,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老謀深算,尊重並籠絡人才劉邦起義的時候已經40多歲,在沛縣時候,身邊籠絡了他日後的開國元勳,蕭何、曹參,平民樊噲、夏侯嬰等。結交張良後對其禮遇有加。日後蕭何向他舉薦韓信時候也是對其信任有加。劉邦懂得自己的不足,知道並且虛心向能人求教,來補充自己的不足,從而讓自己的實力更強勁。
楚漢之爭中間滅掉秦國的過程我們也不必糾結,鴻門宴項羽的心慈手軟放過了劉邦。在項羽分封完諸侯之後,自己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將劉邦的軍隊削減到了三萬,並將劉邦趕到了巴蜀。
劉邦後面拜韓信為大將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入主關中,平定三秦,正式與楚開始了長達四年的爭霸。
楚漢經過四年的戰爭,最後鴻溝為界的時候,劉邦聽從了屬下建議,掉頭追擊楚軍,最終將其殲滅於垓下,項羽也烏江自刎。
這期間的勝利,主要還是劉邦能籠絡諸侯,而且善於聽從意見,手下能用的將領多。老百姓的擁護等。所以劉邦每次打敗仗,士兵很快就有聚攏了起來。
得名心者得天下劉邦出身農民,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劉邦對勞苦大眾比項羽強太多。可能項羽出身於貴族,不能體會百姓之苦。劉邦的約法三章,對應項羽的火燒秦皇宮,劉邦慰問平定下來城池的百姓,而項羽屠城無數。這種對比在天下百姓和屬下將士的心中自有歸屬。
劉邦能在短短几年成為帝王,一方面是他本身的人格魅力,權謀,另一方面也是百姓希望統一,他們享受到了統一的好處,所以項羽分封完畢後,沒有對諸王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導致了天下再次大亂,劉邦也能乘此逆襲而上。
-
4 # 有得觀史
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劉邦之所以能短短几年時間登上皇位,就因為順應了天下大勢。
秦始皇用戰爭手段滅了六國,實現了統一,不用再打仗了,老百姓可以過安穩日子了,本來應該高興才對。可是,統一後的秦國,老百姓日子更苦,修長城,修阿方宮,修秦始皇陵,民力財力枯竭。嚴刑峻法,罪責連坐,性命懸於一線。天下苦秦久矣!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必然應者雲集。這才有劉邦的快速崛起。當然同時崛起的還有項羽。
秦朝滅亡了,各路軍閥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相互打打殺殺,刀光劍影不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早日停止戰爭是百姓心靈深處的呼喚。以承救百姓為己任的天下英雄,都在尋找真龍天子,以便快速結束戰亂。劉邦的本人特質非常像真龍天子,於是,天下英雄紛紛歸附,逐漸聚成巨大的洪流,形成天下之勢。
劉邦順應了天下大勢,看似強大的項羽才會不堪一擊。
-
5 # 光頭楊哥
從古之今,從就大事的人都是不同尋常異於其人,漢高祖劉邦在這些異人中無疑是奇葩是翹楚。他農家出生,家境貧寒。一直到40歲都沒有娶妻,活脫脫的一個老光棍。
正所謂“亂世出梟雄”,劉邦抓住秦朝末年這個亂世揭竿而起起兵反秦,最終在與項羽的爭鬥中獲取勝利入主關中,登上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寶座。
(劉邦)
劉邦在這短短几年時間就從一介平民成為天下的王,他是如何做到的?劉邦身上又有什麼閃光點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
今天川東袍哥就來給大家分析下其中緣由。
1、天時
所謂天時就是劉邦生在秦末這個亂世。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對其他六國的貴族勢力和豪強勢力都進行了殘酷的打壓。而且秦朝統一之後繼續商鞅變法後的嚴厲法律制度,老百姓徭役負擔非常重,從而引起了底層民眾的反抗,六國的殘餘勢力司機進行反秦。
(秦始皇)
對一個才建立起來的大帝國來說,這是個致命的打擊。到秦二世胡亥的時候殘酷的打壓比秦始皇更勝,也直接導致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星星之火在全國蔓延開來,全國老百姓紛紛響應起義。亂世的時局就造就出來,劉邦就抓住這個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秦二世胡亥)
2、人和
劉邦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他有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他一直不把精力放在種地上面,給人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劉邦喜歡接交朋友,沛縣父母官蕭何、貧民樊噲夏侯嬰等人皆是他的好朋友。
(劉邦和蕭何)
而且劉邦不侷限於當下,他也結交了很多全國其他地方的豪傑,比如張耳這樣的大人物。可見劉邦確實是一個“奇葩”,他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目的,他不滿足於現在平凡的生活,他想成就大事,光交朋友是為了以後成事之時為自己所用。
(劉邦貼身小弟樊噲)
3、情商高
劉邦自身能力不強,而且又不能打仗,但是他有一雙“慧眼”,識人的本領超強。更讓人佩服的是劉邦不僅能識人善面,而且更懂的如何用人,各路英雄好漢都被他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軍師張良)
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劉邦情商高,是當大集團CEO的不二人選。劉邦的知人善用讓他招募到了天下英雄,像張良、韓信、陳平等各路英豪紛紛來投。最為特別的是韓信、陳平兩人,先是侍奉楚霸王項羽但終不得重用,後追隨劉邦左右卻屢建戰功,到最後還成為大名鼎鼎的“無雙國士”。這充分說明了劉邦的知人善用。
(大將軍韓信)
4、強大的意志力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劉邦將近知天命之年還一事無成,但是他有偉大的抱負,同時也有堅韌不拔的強大意志力,50歲還是那麼雄心勃勃生龍活虎。
(50歲的漢高祖劉邦)
在於項羽楚漢之爭時,劉邦處於弱勢多次被項羽所敗。比較著名的就是彭城之戰中劉邦麾下五十多萬大軍均被項羽打敗,而且老婆呂雉和父親劉太公都被項羽俘虜做為人質。劉邦也沒有倒下屢敗屢戰,最後在垓下一舉擊敗項羽,取得了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一統天下。
(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
以上四點正是劉邦成功的法寶,所以劉邦從起事到最終成為漢朝開國皇帝只用了區區幾年時間,就不足為奇了!
-
6 # 權謀家
40多歲的老光棍劉邦。其實並不是單身,和村裡好幾個女人有性關係。而且在沒有崛起之前,呂太公已經把女兒嫁給了他。短短几年能夠登上皇帝寶座。主要是三個原因。
首先是劉邦的個人能力和魅力。劉邦在村裡能夠獲得庭長的位置,還能夠讓蕭何。曹參這類縣裡的幹部和他交往,可見其魅力所在。而且後期劉邦表現出的領導力幾乎完美無缺。
其次是。劉邦識人用人的能力發現了戰神韓信。謀聖張良。這一文一武。讓劉邦在駕馭軍隊的時候。顯得遊刃有餘這種不世出的人才留在身邊,讓誰都能夠快速崛起。
最後是,對手太弱。劉邦最大的對手莫過於項羽,但是項羽那卻是一個政治弱智的人。軍事強大,但是政治能力不足。導致劉邦能夠在短時間消滅他。
基於上述三點,劉邦能夠快速的崛起。所以說劉邦不僅僅是老光棍的問題,而是氣魅力能力和機遇的問題。
-
7 # 小橋流水2018967
漢高祖劉邦從秦時小吏(泗水亭長)一躍成為漢朝的開國帝王。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封建王朝的時代,單憑造反成就霸業的少之又少。(李自成起義,王莽起義)但就劉邦做到了。劉邦的名字寫入史冊,劉邦的事蹟也為歷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順應潮流秦始皇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秦二世相比秦始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導致秦朝的國體動盪不定,有道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國內百姓揭竿而起。當時影響較大是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此時因“豐西則縱徒”躲藏的劉邦趁勢而起!
劉邦是個幸運兒
劉邦因豐邑失手,投奔當最大的反秦武裝——項梁。項梁一路勢如破竹,勢不可擋!但卻在和齊王田氏的戰鬥中戰死,因為項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放鬆了警惕。項梁立熊心(楚懷王)為接班人,而熊心是個“繡花枕頭”沒有基本的領導能力,為了私利打壓項羽,而支援劉邦(制衡項氏權利)。熊心養虎為患,他不曾想到劉邦不僅沒有成為自己的心腹,反而若干年後劉邦成了項羽的大敵!當然自己也沒有拿到項氏家族的權利!不得不說劉邦是個幸運兒,遇上熊心這樣的上級,熊心這樣做間接的幫劉邦擴充了軍隊,壯大了實力。
招賢納士
劉邦手下人才濟濟,有亦師亦友的張良、能征善戰的韓信、忠心護主的樊噲、能言善辯的酈食其……這些人一心一意的幫劉邦打天下。這和劉邦的知人善任的離不開的!因為這些人都是“千里馬”,而劉邦正是他們的伯樂。所以他們能輔佐劉邦幹一番大事業。
對手是個糊塗人
鉅鹿之戰後項羽的實力大增,本應該以劉邦把住函谷關為名武力解決劉邦。但卻被巧舌如簧的劉邦騙了,失去了打敗劉邦的唯一的機會。在婦孺皆知的鴻門宴上,范增“以玉決示項王”(拿玉決給項王看)想讓項王下決心殺劉邦,項羽不理會。由於項羽的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讓劉邦逃回咸陽城。范增大怒“豎子不足為某,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項羽本紀》譯為:(項羽)不是善於權謀的人,奪取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范增的評價一針見血,項羽多勇猛,少權謀,會是能征善戰的將軍,成不了一統天下的君王!性格使然,所以會留下是烏江自刎的結局,留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名句!,
-
8 # 三叔小記
四十多歲的劉邦,人家不是一條老光棍,在娶年輕貌美的呂雉前,據說還有私生子。說實話,光看劉邦,沒什麼突出點,但跟秦始皇一對比,突出點立馬出來。
劉邦比秦始皇小三歲,那為什麼劉邦還默默無聞呢?因為時代。秦始皇的千古霸業一定一定離不開時代,同樣劉邦也是如此。所以劉邦看到秦始皇后說:
大丈 夫當如此也。對此,不要小看時代的力量,只要時代允許,是豬都會飛起來,英雄人物像割韭菜一樣,一波一波地誕生,哪怕是很小的地方,都會湧現出傳奇的人物。至於是不是你,則另當別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時代謝幕,正如“你方唱罷我登場”,公元前209年,劉邦、項羽在亂哄哄中登上歷史舞臺,這兩個人的唯一區別是前者47歲,後者23歲。時代面前,沒有貴族、泗水亭長之分,只有有無平臺之分。有平臺,你就崛起,沒有,那就只能望洋興嘆。
但這個年齡差別就註定了最終的結果,不要以為項羽很弱,他只是“有奪天下之才,卻沒奪天下之慮”。同樣,劉邦也沒有“奪天下之慮”,但他比項羽多的二十四年恰恰彌補上。
憑藉此,劉邦識人用人,馭住了在時代力量下湧現出的英雄人物。比如最強大的參謀:張良;最強大的統帥:韓信;最強大的後勤部長:蕭何;最強大的陰謀家:陳平;最強大的保鏢:樊噲;最強大的說客:酈食其、陸賈……
正因此,僅僅七年,一躍成皇帝,成為封建時代最厲害的皇帝。
綜上,時代的力量下,劉邦憑藉泗水亭長這個平臺註定崛起。由於他四十多年的豐富人生經歷,註定了他迅速崛起。又因為他卓越的識人用人、駕馭人才的能力,註定他達到皇帝的高度。
-
9 # 龔小胖子
第一,天時。劉邦起兵是在秦末農民軍起義的中期,劉邦不是帶頭的,是被一場大雨“逼”反的。碰巧趕上項梁和項羽叔侄反秦大軍,借了點兵就去攻擊縣城,然後再楚懷王的“光環效應”下,成了起義軍的領袖,名正言順了。
第二,地利。劉邦進攻咸陽,一路上沒碰到什麼秦軍,秦軍主力都被章邯帶去和項羽決戰了。而且劉邦一路上走的平原地區,很快就到達關中了。鴻門宴後,項羽放棄富饒的關中地區,回到彭城。讓地處關中南部的劉邦有了東出“還定三秦”的機會。另外,漢中地區山高路遠,給劉邦發展大後方和充足的補給奠定了基礎。
第三,人和。百姓的支援,項羽殘暴,屠城掠地,百姓懼怕。劉邦仁義,善待百姓。另外,劉邦手下人才眾多,物盡其用,各司其職,這是最關鍵的。
相比較於劉邦,劉邦有一定的運氣。但是,不得不說劉邦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對比一下和劉邦很像的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都是最先依附於靠山,都是有一群謀士和猛將,都遇見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但是,朱元璋用了十六年,而劉邦用了七年。另外,蜀漢的諸葛孔明,北伐五次,不是老天爺下雨,就是後方李嚴、黃皓等人“捅刀子,”加上蜀地道路崎嶇,所以孔明到死都沒有成功。
-
10 # 攀登的岩羊
時勢造就英雄,趕上當時的大背景,秦殘暴無道,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點燃全國烈火,劉邦也為之響應,劉邦當是身為一亭長,又與財主呂公結親,有些名望,也結識了一些人物,如蕭何,剻越,樊噲,等,在對秦的做戰中一直是躲在項羽的身影下,自己發展實力,項羽在和秦殊死搏鬥時,劉邦在誰先入咸陽為王的誘惑下,兵不刃血輕鬆進入,項羽得知大怒,一氣之下欲滅了他,在張良項伯的合謀下,上演了一出鴻門宴,逃出昇天,最後退入蜀地,待機從來。最後在韓信,蕭何的輔助下打敗項羽及各路諸王,統一天下,劉邦出身市井,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還能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材,說到底就是臉皮厚,敢投資,不怕輸,運氣好,有人幫。
-
11 # 左說春秋
謝問!第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劉邦的市井脾性,非但沒有妨礙他功成名就,反而是他克敵制勝的法寶。在"世胄攝高位,英雄沈下潦的和平時代,劉邦作不了皇帝。亂世出英雄,憑真本事成大事。劉邦出身基層,能屈能伸,善通達知權變,比起高高在上的貴胄子弟更有耐性。知人善任,機智多謀。論帶兵不如韓信,論安民不如蕭何,論奇謀不如張良,但他高明處在於能用這些人,是將帥之才,非將兵之才。他作皇帝是必然的。
第二,關於很快就當皇帝非事實。劉邦被封在漢地很狼狽,兵出中原也是屢吃敗仗,經歷過許多喪家犬時光才平定天下。開國之君都是真本事,歷經生死磨難才上位。那些死啃書本的,老實種地的,幾人能作皇帝?天下者,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
回覆列表
劉邦為什麼能3年滅秦4年滅楚,7年大一統,因為你根本不懂歷史的真相!
秦始皇乃中華民族的英雄!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版圖。當年七國紛爭就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了華夏。秦為了統一華夏,死了何止上百萬!24代秦軍的將領和秦王為了統一天下而不懈的努力。為了統一南中國,秦始皇派自己的大將王翦率40萬大軍打下了今天的廣東、廣西、雲南,海南,打下以後要班師回朝,秦始皇發了一封書信給王翦說,不能回來,因為這裡全是蠻族,這裡全是少數民族,只要我們的部隊回去了,這個地方不在是我們秦國的領土。
王翦問,我們百萬雄師,60萬在守匈奴,40萬在守南中國,國內空虛。如果將來秦國有難,應當如何?
秦始皇說,他日如果秦國有難,你不準班師回朝。
王翦問,皇帝陛下,如果秦國有臣不回國,我會變成千古罪人!
秦始皇說,不!秦國可以滅,華夏族群不能滅,今天秦國滅了,華夏族群依然還在。但是如果你40萬人班師回朝,南中國再也不屬於中國!這個地方再也不屬於我們這個族群!所以為了整個華夏族群為了整個民族,犧牲我又算得了什麼?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劉邦項羽率2萬人馬攻破咸陽,秦軍主力根本就沒有出現在現場。
那麼當年的百萬雄師,讓六國聞風喪膽的秦軍去哪兒啦?
40萬在守邊疆,60萬在築長城守匈奴,他們有將令不得辦事回朝!
在整個楚漢爭雄的是時候,100萬秦軍根本沒有出現在歷史裡。與之抗衡的是刑徒軍(給皇帝修秦墓的犯人)去抵抗。
直到劉邦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漢武帝給南越國的國王,也就是王翦的舊部發了一封書信“我可以封你為南越王,但是你必須承認我大漢政權!”
換句話講,我不想跟你打,但是必須得讓我大漢的國土來統治到這個地方。
南越王說,我曾經受過一個老人的囑託,中國不能分裂,為了華夏族群我不跟你打,我也不當什麼南越王,我願降!
而他嘴裡面的那個老人就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