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寶海寶
-
2 # 使用者712516786257
1.Adidas Dame 5
不算特別完美,但價效比足夠高。室內場抓地比較好,室外如果灰塵比較大,就需要時常擦試一下。整體表現OK。
2.Adidas T-mac Millennium
挺貴的,但有非常棒的實戰表現。
水晶底,抓地很棒;全腳掌Boost結構,支撐性屬於頂級,特別是對於大個子球員而言,非常舒適;也屬於中幫,些微偏重,但對於前鋒或者中鋒的籃球鞋而言不算重。
我入手了一雙,主要是T-mac情懷,你懂的。
3.Under Armor Anatomic Spawn Low
很不錯的鞋款,抓地力不錯,鞋底緩衝也很好,儘管沒有Boost那麼強,但也足夠好了,只是拿在手裡感覺有點廉價感,有支撐也有抓地,實戰中感覺是蠻不錯的。
4.LeBron 16 EP
除了價格太高,沒有什麼大毛病。
5.Air Jordan Why Not?Zero 0.2
抓地力非常好,中底緩衝也非常好,特別是耐克四分之一腳掌的Zoom氣墊單元。鞋面材料看起來也很棒,顯得有質感,價格也適中。唯一可以挑剔的是重量,不算很重,但對於一雙速度型的鞋子,重量不夠輕,略有瑕疵,但我還是很喜歡的。
6.Kyrie Flytrap 2 EP
除了緩衝以外,一切都屬於優秀級別。抓地棒、外形也不錯,所以如果屬於靈巧型球員,不太在乎中底支撐,而更在乎速度,這雙鞋就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也不貴。
7.Kyrie 5
這雙鞋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踩幾天才能踩開。本身抓地表現非常好,中底能力沒到頂級,但對於後衛型別也足夠用了,主要是後跟支撐一般,但Zoom區域和前腳掌都很棒。其它方面都蠻好的,包裹性、外觀也都不錯,價格適中。
8.Curry 6
很棒的鞋子,沒什麼缺點,中底感受是唯一不算頂級的部分,包裹性很好,鞋面設計很緊緻、幹練,價格適中,我穿著實戰兩週,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9.Harden Vol. 3
頂級抓地力,中底使用了Adidas黑科技的全尺寸Boost,我目前的最愛中底材料,鞋面材料也非常有質感,無論是上腳還是拿在手上,看起來都非常棒,好看又顯檔次。由於優秀而緊緻的鞋面設計、包裹性與中底回饋力,這雙鞋的實戰能力很強。
10.PG3
我還是不太喜歡它的外觀,不過最近感覺是越看越順眼了。為什麼我會這麼委屈自己?
因為這雙鞋的功能表現太強了!
圓圈底紋帶來頂級抓地力,鞋面緊緻、包裹性、中底支撐強於Kyrie 5及Curry 6,同時PG3又比Harden 3便宜了一大截,所以在這個榜單裡,PG3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實戰籃球鞋。
當然,你認不認同還取決於你的腳型、在場上打的位置、打球的風格等
-
3 # 咖哥驛站
KD9 我之前180多斤腳踝受傷以後不能穿高幫鞋,就入手了KD9 氣墊上腳感覺還可以 不過沒有實戰過,你可以上毒 看看評測
-
4 # 好看搞笑剪編影片
因為體重偏重,所以建議緩震好一點的鞋 比如阿迪的羅斯6 耐克hyperdunk2014 李寧韋德之道2.5或者韋德之道4 喬丹的Air系列 像阿迪的wall2 匹克的帕克3代不推薦 因為底太硬 傷膝蓋 另外不推薦耐克zoom系列 因為zoom更傾向反彈,其實看你喜歡什麼的拉
-
5 # 音樂小曲庫
因為體重偏重,所以建議緩震好一點的鞋 比如阿迪的羅斯6 耐克hyperdunk2014 李寧韋德之道2.5或者韋德之道4 喬丹的Air系列 像阿迪的wall2 匹克的帕克3代不推薦 因為底太硬 傷膝蓋 另外不推薦耐克zoom系列 因為zoom更傾向反彈
回覆列表
Nike Kobe A.D EP,首先在定價上就做出了很大讓步,價格相對整個系列都較為低廉,中低採用柔軟泡棉搭載嵌入大面積後掌Zoom Air 氣墊帶來十分柔和的緩震體驗,透明橡膠外底有著不錯的抓地能力,但耐磨程度較為一般,更建議內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