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t張小玉

    題主能注意到畫家修拉,

    一定是被他不同尋常的繪畫方式所吸引啦!

    因為他根本不是用塗抹來畫畫,

    都是用“點點點”!

    來,

    跟著小玉來認識一下這位畫家。

    《大碗島的星期天午後》,代表作

    修拉是19世紀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他認為印象派的用色方式還不夠嚴謹,

    所以為了充分的表現出色彩和色調分割的效果,

    他運用了一種全新的創造性繪畫方式,

    那就是“點彩”,

    因此也被稱作是“點彩派”的創始人。

    比如上面的這幅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天午後》,

    乍看上去似乎也沒太多不同,

    《大碗島的星期天午後》區域性圖,由點彩的方式構成。

    《大碗島的星期天午後》區域性圖,由點彩的方式構成。

    但是,

    當我們放大區域性來看時,

    就會發現作品是由不同的色點並列地構成畫面的。

    1884《bathers_at_asnieres》,代表作

    1889《young_woman_powdering_herself》

    1889《the_eiffel_tower》

    修拉的作品,

    將文藝復興傳統的古典結構和印象主義的色彩試驗結合起來。

    可以說,

    為了更好平衡繪畫中的光與色,

    畫家不再在調色盤上調色,

    而是直接用唇色小圓點進行點彩。

    在一定的距離看上去,

    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

    從此以後,

    同時對比法則、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

    1890《the_port_at_gravelines_study》

    這樣的全新形式讓修拉出名,

    將繪畫空間概念、傳統的幻象透視空間、以及在色彩和光線的知覺方面的最新科學發現結合起來,

    但是這樣的畫法難免過分單純的追求形式、機械呆板。

    所以,

    這些畫不耐看,

    在藝術史上的影響力並沒有很大,

    也沒有更多人再按此畫下去了。

  • 2 # 王介南

    修拉可能是典型的靠一張畫留名青史的藝術家之一。

    修拉最著名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印象派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我也在很多地方看到比較不嚴謹的說法,把修拉歸類到印象派藝術家裡面。而修拉其實是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當然在和大家聊修拉最出名的“點彩畫”之前,我想說說修拉的素描。

    實在是太美好,用羽毛一樣輕柔的線條去造型。

    沒有任何直線,有的只有柔軟又朦朧的明暗對比。

    修拉超強的造型能力就是在為後來的點彩畫打基礎,所以我們看到他的畫雖然是由無數的小圓點組成,但是人物線條極其精準。

    點彩畫乍一看很像印象派的作品,但近看發現是由很多點的筆觸組成的。

    有人說點彩派有點像近視的人摘下眼鏡的世界,所以有很多人以為修拉眼神不好,他自己眼裡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就像有白內障的莫奈的用色比較特別一樣。

    但事實不是這樣,這些點彩絕對是他刻意的、精心設計過的,是他獨創的表現形式。

    在無數點點點裡隱藏著修拉的線條,每次看都會感嘆,太溫柔、太美麗了。

    修拉本人是一個非常認真專注的藝術家。

    《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畫了整整三年。

    當你離近了看修拉的作品時,會驚歎於這些顏色相近的點會讓藝術家多麼耗費心血。

    當時點彩法並不受認可,還有人把它比喻成蒼蠅點,說修拉作品裡的人物就像僵硬的木偶。

    但其實,我們認為的脫離現實,其實是另一種現實,說不定在有些人眼裡,美景的某個瞬間,也就是無數的點而已。

    修拉的一切都美好的不像話,但是遺憾的是,他31歲就離開了人世,他的離開也標誌著新印象派的終結。

    但這些無數溫柔美好的點彩畫都在告訴我們,藝術,永遠不會被有限的形式困住。

  • 3 # 畫家王衍成

    喬治·修拉只活了42歲就因腦膜炎去世,他的藝術生涯非常短暫,但卻光輝奪目。

    修拉19歲時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25歲那年參加獨立畫家沙龍,開始嶄露頭角。他與西涅克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畫法,他自己稱之為分光理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點彩畫派,即運用了色彩互補的原理,在畫布上直接塗抹微小的純色色點,而這些色點誇張的對比會在觀眾的眼睛裡調和得更加鮮明生動。

    27歲那年,修拉就憑藉點彩畫派的《大碗島上的星期日》參加最後一次印象派藝術畫展而聲名鵲起。這件作品現存於美國芝加哥藝術中心。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幅上面佈滿了無數個斑點的掛毯。當年,修拉花費了3年時間打磨這件作品。《大碗島上的星期日》在最後一次印象派畫展上一亮相就引起了轟動,這幅畫也成為十九世紀藝術的標誌性符號之一。

    畫面上,巴黎市民在郊區塞納河中小島上休閒過週末,氣氛嚴肅中透著詼諧,人物明明忙於各種活動卻又偏偏處於靜止狀態,展現了一幅永恆的現代生活畫面;作品採用的是具有革新意義的新式繪畫技法,卻又勾起人民對於古希臘和古埃及藝術的回憶。

    同樣風格的點彩畫再來一波……

    除了點彩畫,修拉炭筆粉筆畫也有自己的特點。他在麻面畫紙上用彩色粉筆和炭筆,創作了一種獨特的顆粒狀光澤效果。

    修拉去世前,作品的構圖開始充滿動感。這些作品也給他帶來了最輝煌的成功。

    修拉在這裡運用了水平的、垂直的和對角線來表現運動、危險、大膽、社會差別和空間深感。

    縱觀修拉的所有作品,都以正統的構圖原則為基礎,對於每一幅作品他都極為認真的畫了大量的草稿,例如,為了準備他的代表作《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他大約完成了60件習作。

  • 4 # 短頸鹿瞎說畫

    修拉技法的獨特,在於他以一種科學家的嚴謹與實驗精神去搞藝術。

    拿《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舉例。

    這幅畫高2米,寬3米。從構圖比例,到繪畫方式,都經過了嚴格的計算和安排。

    比例大概是這麼大。

    全畫由 600萬 個直徑 5 毫米的色點組成,共描繪了 48 個人、8 艘船、3 條狗、1 只猴子和 1 匹馬,總面積約 6.4 平方米,再大一點就能住下四口人了。

    修拉在正式下筆之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踩點,準備了 28 張素描和 34 張油畫草稿。

    修拉使用的點彩畫法,跟現在的電腦圖片的畫素是一個概念。畫素是組成影象的最小單位,雖然一個畫素只有一種顏色,但大量的小色塊組合在一起,達到一定的密度,就會在人的視網膜上形成連續的色彩變化。

    這樣的繪畫方式,最後直接啟發了顯示屏的發明。

    畫中人物看似雜亂,實際上嚴格的按照兩個等腰三角形分佈的。並且重要人物,全都在畫面的裴波那切螺旋中心上。

    簡直就是藝術界的終極強迫症。

  • 5 # 超級視場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法國畫家。

    1859年12月2日生於巴黎,受過完整的美術學院教育,曾師從安格爾的學生亨利·萊曼(Henri Lehmann)學習古典主義繪畫,後來又研究過盧浮宮中的大師作品,對光學和色彩理論特別關注併為之做了大量的實驗,也許正因為他太過致力於方法和理論研究,他一生所創作的作品不多。有人認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標誌了“新印象主義”的結束。但他的理論和技法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自西涅克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後,他們便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為了更好地平衡這些因素,並使它們互相滲透到只有極小的差異程度,他們採用了不在調色盤上調色,而用小圓點和純色色點進行點彩的辦法。在一定的距離看上去,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從此以後,對比法則、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修拉的點彩畫派影響之深遠,至今仍有許多藝術家追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看電影看哭了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