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EIKEI
-
2 # 夜溶月
鄭和,原名馬三保,雲南昆陽(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
鄭和10歲左右,明朝大軍擊敗盤踞雲南的元朝梁王,收復雲南。小鄭和被明軍擄回中原,被閹割成了太監,服侍燕王朱棣。
朱棣起兵靖難,鄭和立了功被賜姓鄭。
鄭和的哥哥馬文銘把自己的大兒子馬恩來過繼給了鄭和,馬恩來跟隨鄭和改姓鄭。
鄭恩來生了兩個兒子:鄭萬顯、鄭庭顯。這樣,鄭和名義上的後代延續不斷,到今天已有400多人。
鄭和主要後裔有三支,一支在雲南玉溪;一支在江蘇南京;一支在泰國清邁。
-
3 # 苗欣宇寫歷史
鄭和確實是有後人的,曾任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秘書長的鄭勉之先生(1999年去世),就是鄭和的第十九世孫,其父曾做過阿訇。
但據鄭勉之先生說,這一輩是“自”字輩。鄭家家譜是流傳有序的。“自”字輩的後人還有鄭自海等,他經常活躍於各類鄭和紀念活動中。
這本書就是鄭勉之先生的著作鄭和原姓馬,按《宋史》《元史》記載,鼻祖是默罕默德,其第26世孫在宋神宗時期來中國,遂繁衍了這一支家族。其後人、鄭和的六世祖叫賽典赤·瞻思丁,賽典赤在阿拉伯語中就是“聖裔的賢者”之意。賽典赤活躍於元代,死後追封“咸陽王”,因他生命的最後六年在雲南,由此這個家族就繼續在雲南繁衍。
到了鄭和的祖父輩,這個家族使用了漢姓。他們的原姓默罕默德在當時一般音譯為馬哈麻,所以這樣的家族取漢姓,一般都姓馬,姓哈,或姓麻。
明滅元時,當時的馬和被虜,閹為內監,12歲進入燕王府中。朱棣登基後,封馬和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由此,馬和改名鄭和。但歷史還是存有痕跡,比如,南京的馬府街,所謂“馬府”,就是歷史上的鄭和府邸,現在的鄭和公園就是當時的馬府後花園,馬府新村小區裡還有政府樹立的鄭和故里碑。
鄭和的父親有兩個兒子,鄭和有一兄長叫馬文銘。
鄭和過繼了馬文銘的兒子,取名鄭賜,字恩來,這是表達感謝皇帝對他的厚恩。
鄭賜後來回了雲南,但在南京留下了後人,據鄭和家譜《南京咸陽世家宗譜》(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發現)記載,這一支一直居住在馬府街,太平天國時搬出。
至於提問者所說,“很多人”自稱為鄭和後裔,其實很好解決。《南京咸陽世家宗譜》修到上世紀20年代,也就是到“自”字輩。如果誰冒充鄭家後裔,讓他報出上三代名字,一查便知。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記得早些年經常有人拿鄭和後裔來作為笑話講,“少馬爺”馬志明的相聲中也曾經調侃過此事。甚至有一部電影還曾以此作為搞笑噱頭,說自己是鄭和的後代是因為“鄭和入宮之前的一段情”。當然,這些只能作為笑話來看,笑笑了事,當不得真。
但是,真實歷史上鄭和的確是有兒子的。只不過,這個兒子並不是鄭和自己生的,而且過繼兄長馬文銘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親侄子馬恩來,過繼後更名鄭恩來,並承襲了皇帝賞給鄭和家族的世襲錦衣衛千戶。從中國古代宗法層面而言,過繼嗣子的地位等同親子。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鄭和的確是有兒子的,而現在的所謂鄭和後裔,其實就是鄭恩來的後世子孫。
鄭和在過繼馬文銘之子為嗣後,遷居南京三山街大宅,為紀念先祖,大宅被命名為“馬府”,現在南京馬府街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據說馬府原有七十二間房屋,絕對算得上非常富有和氣派了。只可惜,在太平天國期間,馬府被夷為了平地。建國後,考古學家還曾在馬府花園的舊址上出土過與鄭和有關的文物,算是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以上所說的內容。
說到這裡,很多人肯定又會有疑問了。為什麼鄭和姓鄭,府邸卻被稱為“馬府”呢?這裡就涉及到鄭和的鄭姓問題了。 實際上,鄭和並不是漢族人,而且元朝的色目人之後,父馬哈只(根據馬這個姓氏和伊斯蘭背景,後世很多人推測鄭和屬於回族。但是,彼時是否有現代意義上的回族這個概念,個人認為優待商榷)。“哈只”其實是當時人們對朝覲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人的尊稱,並不是真名。或許因為鄭和幼年離家,對父親的真實姓名可能已淡忘,又或許因為其他什麼原因,史籍對於鄭和父親的記載只有馬哈只,沒有真實姓名。但是,馬這個姓氏應當是沒有疑問的。
鄭和生於元末明初,作為元朝地方官員之後,年幼之時被攻打雲南的明軍俘虜,被閹割後成為宦官。後來,作為宦官的鄭和被派往北平燕王府服役。正是這次工作分配,改變了鄭和的一生。由於為人機敏能幹,鄭和受到了時任燕王的明成祖朱棣喜愛並被委以重任。明成祖“靖難”之時,鄭和甚至還立有戰功(具體史載不詳)。明成祖即位後,以鄭和有功,賜姓鄭(據說和鄭和的立功地點鄭村垻有關,具體記載不詳)。自此,鄭和由馬姓變為了鄭姓。之後七下西洋之事,人所共知,就不鋪開敘述了。
鄭和晚年,率曾經下西洋的隊伍鎮守南京,成為明朝首位南京守備太監,而過繼兄長馬文銘之子為嗣就發生在鄭和鎮守南京之後。死後,鄭和葬於南京牛首山(明朝南京的高階宦官墓葬地之一),而其嗣子鄭恩來的後裔便留在南京繁衍生息。
-
5 # 黃強黃不息
鄭和是太監不假,鄭和也有後人,至今還有人稱是鄭和的第多少代孫,在南京就有,在泰國清邁也有。
鄭和是雲南昆陽州人,回族,本姓馬,其父馬哈。在傅友德、藍玉率領明軍攻打雲南戰爭中被俘,並被閹割,當時年齡很小,只有幾歲。傅友德、藍玉又奉調鎮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鄭和隨軍前往,後被送進燕王朱棣王府為侍從。在朱棣征討建文帝靖難之役中有宮,賜姓鄭,升為內官監太監。
按說鄭和自小就被閹割做了太監,是沒有生育能力的,也不可能有後人。但是鄭和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信任,包括派他七下西洋,尋找被推翻建文帝的下落。此時的鄭和頗為得勢,因此收留了其兄弟姐妹的子女。鄭和兄妹6人,哥哥馬文銘,鄭和是次子,還要四個姐妹。鄭和晚年時,馬文銘將長子馬恩來過繼給他,改名鄭恩來,此外,鄭和還收養了姐妹的兒子,其中一個留在雲南,另一個則在鄭和任南京守備時來到南京,並定居南京。南京現在有鄭和的後裔,即來自此支。
鄭和在南京去世後,遺骸安葬在南京牛首山,其後人遂返回雲南定居。到了19世紀,血脈傳至鄭崇林這一輩。1890年前後20多歲的鄭崇林,單身來到泰國經商,落戶在清邁,開始做木材等生意,後來也涉及其他行當。到了中年,成為富甲一方的華商。1965年鄭崇林92歲高齡時去世。
2002年12月23日,筆者率江蘇廣播電視總檯城市頻道“天南海北南京人”攝製小組,飛赴泰國清邁採訪鄭和後裔,採訪了鄭崇林女兒鄭勤英、鄭梅英老人。
南京的鄭和後裔鄭自海也打過交道。泰國清邁後裔應該是鄭和收養的回雲南定居一支,南京後裔應該是鄭和過繼定居南京的一支。
-
6 # hohoo
認祖宗為太監,這本身就是不孝,更是讓人不恥,他只是皇家的一個代表,船不是他造,航海指揮不是他,一個領隊,就被奉上天,而且太監死後頭要割掉不能見祖宗,也就是無顏見祖宗,這些人想奉其為祖宗,可嘆
-
7 # 最愛肉丸子先生
鄭和原名馬三保。明成祖時期最有名的太監,因為叫“三保”又稱為三寶太監,他從小就被閹入宮跟隨著燕王朱棣,後來又跟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他雖然是太監但是作戰特別英勇。
朱棣叛亂成功後,回憶起當年馬三保在鄭村壩(今北京東壩鄉)的英勇頑強,表現十分突出,便親筆書寫了一個斗大的“鄭”字賜給馬三保為姓,鄭和則選擇“和”為名。
朱棣封鄭和為內官監太監(四品大員),皇帝親自賜姓,在當時被視為臣子的最大榮耀,馬和由此改姓鄭和。
鄭和後來過繼其兄馬文銘長子馬恩來為後,取名賜,由他來為鄭和傳遞香火,鄭和有兩個孫子,一個叫鄭萬選,另一個叫鄭廷選。
後來兩個孫子又繁衍為鄭氏家族。現在全世界的鄭和後代有三支:一支是雲南玉溪的一支;另外是江蘇南京一支;還有就是泰國清邁一支。
回覆列表
首先鄭姓的名人並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想攀祖先高枝很困難。
如果想假冒鄭成功的後代是不太容易的,因為鄭成功的後代都是有譜可查的,所以很多無知的人就打起了鄭和的主意,而且他們不知道兩點,一是鄭和是個太監,二是鄭和本不姓鄭。
明朝朱元璋規定姓馬的不能入宮當太監,所以朱棣就賜給鄭和鄭姓,有人考證說永樂時期出現一位風水大師名叫馬和就是鄭和,他寫了本書叫《平龍認》在裡面第一次提到了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