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爸去世六年多了,不知道為什麼越長大越想他,最近幾個月總是莫名的想他,然後大哭。我應該怎麼進出這種情緒?
18
回覆列表
  • 1 # 步明白

    謝謝邀請!我這輩子是走不出悲傷?不想怎麼不想,越是不想心越痛,有時不覺淚雙流。人死如燈滅,離開曾經共同生活的地方,可人身在外,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刺痛我的思念。總是如影隨形,抬頭在天上,低頭在眼前。誰見過自己最親密的人在那剜心徹骨,撕心裂肺中坦然離去。誰見過那五腑六髒翻江倒海的嘔吐而不讓親人知道。誰見過在生離死別時,強行將親人支走;“你去做你的事,不要為我的不適而丟了工作;看不到,我一天比一天好……”。

  • 2 # 郭榮江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親人的離世!我父親已去世24年,母親去世3年,也是我痛苦心情最低谷的時候!很多年怎麼都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現在都是!但生活還要繼續,工作還要去做,家庭重擔還要去擔當,,,,,,,為了給自己解壓,一個人經常會走在田邊的小路,馬路的人行道上,, ,,,,,挺起腰桿,好好生活!

    朋友,記住親人的慈愛,天天向上!

  • 3 # 怡然似夢214524844

    人這一生悲傷的事太多了,但遇到了悲傷的事情,不論多大的事,一定不要往悲裡想,因為你一但往悲裡去想,你會對所有的事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遇到了悲傷的事,請自已告訴自已,我要挺住,一定要挺住,不管生活給我什麼,我一定堅信自已,這只是對我的一個考驗,用勇氣,用自信,用堅強,用力量,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化悲痛為力量吧!

  • 4 # 小小小小小萍兒

    這種悲傷是很難走出來的,我和你一樣,父親在我六歲的時候去世了,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依然會在某個時侯情緒不能自己,也會在夜晚大哭,可我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我再怎麼樣,父親也不會重活過來,我依然自信堅強面對生活,而每每想起父親還是會難過得要命,可情緒崩潰後我依然堅強!希望你也一樣!

  • 5 # 海上晨霧

    人生在世,情何以堪?悲傷的事在所難免,尤其是親人的離去,如果是落葉歸根,壽終正寢,在世的人還好接受些,因為早已作好了心理準備,如果是突然離去,那就難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那悲傷就不言而喻了。

    你父親去世六年多,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思念他是正常的,最近特別想,是不是你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呢?就很想親人是人之常情,你可能是很小時父親就去逝了,你描述的“越長大越想”,可能是人生中有許多拿不定主意的事吧,要是父親活著就可由他來決定了,我猜測。沒人參考就自己作主。或者是認為自己沒有孝敬他的機會了吧。我也是這樣,有時,晚上做夢夢見去世的親人,白天也會想他,總覺得自己沒能做到完美,雖然他們活著時也做得不錯,但總有不盡心的時候,真是應了那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們在世時,總覺得該做的都做了,可人去樓空後,仍是有很多遺憾。

    思念親人時,可以翻翻他們身前的照片,可以寫寫日記,哭出來也是一種好的釋放。我們這裡還有一種風俗習慣,就是在晚上十二點時,在自家門外,給親人燒點紙錢,也可以到親人墳前去燒點紙錢,有人說這是迷信,但有時也是一種心理作用,燒紙錢了心裡就好受些了。

    一個人重親情是有情有義之人,是有孝心之人,有孝心就會有愛心。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度,過猶不及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是心理上的原因只有自己學會調整心態,轉移心情,轉移興趣和注意力,聽聽歌,出去登山,打球跑步鍛鍊身體……一切問題都可解決。

  • 6 # 咖啡貓來自大陸

    如果你能走出悲傷,那你的父親和你一定是沒什麼感情。走不出悲傷那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讓悲傷一直陪伴我們。因為逝者已去,活著的人要好好活著。你的父親肯定希望你活的精彩!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想念逝者的時候,可以靜靜的坐在角落。好好的,發呆,回憶!當我們走出這個角落。就要想想我們該做的事情,往前看。而不是一直悲傷下去,你的悲傷情緒也會影響到身邊人,希望你把悲傷藏心底。做個快樂的人。

  • 7 # 書霞育兒說

    感謝邀請,我爸也離開我三年多了,我特別愛我爸爸,他離開後,我都快瘋掉了,什麼也不想幹,心情特別不好,有一兩個月都過不來,後來我去了桂林,玩了五六天,其間也有夢到我爸爸,大意是我走丟,我爸來救我。我爸爸一直很愛我,受什麼苦和委曲也不會給我說,每次都把最好的一面給我,非常疼愛我,捨不得我受一點苦和委曲。

    後來我想開了,爸爸其實永遠在我心裡,他沒有走遠,他還教會我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就是隻要付出,不求回報,他們永遠都是最愛我們的,正是因為他們愛我們,他們在走後,一定不想看到我們傷心的過日子。

    最近你老是想他,說明你日子過的不太順心,爸爸在的時間他會幫你,安慰你,現在什麼事情都要靠你自己一個,沒有寄託,所以情緒就一直不好,其實這也不是你爸希望看到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更獨立,更堅強,把自己的日子和工作過好,過開心些,這才是爸爸們希望看到的樣子。爸爸永遠在我們心裡,爸爸的愛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 8 # 心立方

    有這種情緒很正常,每個人對於死去的親人,尤其是至親的離去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感,即便他們離去很久,想起來的時候內心也會有極大的悲傷,這完全是正常的,一方面說明你是個感情豐富的人,另一方面也說明你和至親之間在過去有很深的感情,即便是對方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彼此的連結依然很深刻,這正是人所特有的感情的偉大之處。

    所以對於這種感情完全沒必要排斥,更不要壓抑,要知道很多人每年清明都要去掃墓,緬懷先人,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能重溫逝去的那段感情嗎,這是很正常的事,而你只不過是在內心深處重溫一下對自己父親的感覺,沒必要覺得這種悲傷不光彩,更不要去壓抑這種感情,你越壓抑這種感情就越強烈,甚至是因此大哭也沒關係,哭完了悲傷的感情就離開了,而你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拉回到現實中來。

    你對父親的思念不是無緣無故的,不清楚你最近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了難題,也許你的內心深處迫切的想要有個人依靠,或者幫你指明方向,所以你才會對逝去的父親有如此強烈的感情,你內心深處有個幻想,那就是如果父親還活著該多好,也許就能幫助我度過難關,但現實是你的父親再也回不來了,他現在只能在天上看著你,而你已經長大成人,你現在能依靠的只能是你自己,你要拿出自己成人的勇氣和力量來,證明給你的父親看,而不是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相信你的父親更願意看到一個自立自強的你。

  • 9 # 旻子min

    父親去世整整兩月……

    我正在適應這個“父母雙亡”的新身份……

    人這一生,原本就是悲喜交加。何必刻意迴避悲傷?又何必逃避現實?

    直面現實,接納一切,然後踏實地經營好自己現在及以後的生活。比從前更用心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並試著挑戰一些不可能。

    人生無常啊!活著活著就死了……

    別沉溺。悲或者喜,都只是階段性的感受、甚至只是剎那之間的頓悟而已……

    必須經歷和承受的,曾經用心承擔過自己應該去擔負的責任與義務,可以無憾。

    死亡本身並無任何特殊意義。生和死都是自然的生理結果。接納它、消解消極情緒、活好自己……

    簡單點,不要苛責和苛求自己。

    共勉。

  • 10 # 洪小七qaq

    去年剛剛換了工作,沒過一週婆婆就去世了,因為從小就是留守兒童,所以也算最親近的人。

    病危的那幾天請假回去看她,老人家被病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因為是食管癌,也就是食管那裡病變,越來越窄,水都吞不下,聲音都說不出,最後活活餓死了。她應該知道自己的歸宿了,看見我回來,卻叫我剝一隻香蕉,她吃一半我吃一半,她說,看,我還可以吃得下。後來網上查食管癌的病症,我才知道那是想安慰我。

    老人一生沒有做什麼別的事,養育了兒女,在那個小村莊裡,勞作了一輩子,人或許會消失,但是曾經與她一起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的日子,深深的埋藏在一起陪伴的人和土地記憶裡。

    人的一生都在經歷生老病死,或者面對。作為一個90後,或許自己的認知不廣。每次回憶起婆婆,總是一下子就溼潤了眼睛,總是思考匆匆而去的她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後來我想到了,她留給我們親人們的東西,就是在生命裡,年復一年的勤勞勞作,帶給家人美食和關愛;對待土地和家人一樣的態度,用心去耕耘每一件事;面對大自然的艱苦環境,選擇的是默默堅持,吃苦耐勞的去做事;對於家人,對於真正珍視之人,付出很多卻不求回報。她老人家識字不多,很多事情或許說不出原因,但是懂得就足夠了。

    這或許就是老人留給後輩們最珍貴的東西,自己也會一生攜帶。你要堅強!

  • 11 # 小花7965

    我雖然沒經歷過和至親生離死別,當然我希望永遠不要經歷!但是我目睹過老公的爸爸過世時他的悲痛。老人走後,怕他難受,我也從來不提關於老人的事情,他也從不提,出完殯過了幾天,和他開影片,他還和我笑笑,我不知道這個笑容背後是多大的傷痛!但是他一直堅強的,沒有表露出過自己的痛苦,現在事情已經過去四五年了,我們也結婚生子了,每天忙碌的為了生活奔波,很幸福,我想他應該是已經熬過了那個痛苦的日子,時間確實能治癒很多東西,我想和題主說,如果你的母親還在,那你應該讓你的悲痛化作你照顧母親的動力,因為她比你們任何人都悲痛,雖然即便過了很久,在夜深人靜時你還是會想起你的父親,淚水浸溼你的枕巾,但是我們只能向前走,加油!

  • 12 # 一葦渡心

    我們很多時候,對待我們心裡邊的悲傷在態度上和方法上需要去注意,態度上的話就是我們首先是把他看成是不好的還是他是正常的。如果我們把悲傷看成是正常的人類的情感,也許我們會沒有那麼討厭他,當我們沒有那麼討厭她的時候你就不會急著要把它給趕走,我們也不會因為有這樣的情緒有這樣的情感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慚愧。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的不良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因為我們不接受他,我們就會產生一些不正常的情緒。

    比如說我的爸爸去世了,我很傷心,我很傷心這件事情是很正常的,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覺得我這樣子悲傷不好,我就會產生一種內疚感,我會覺得我這樣子悲傷我忍不住在別人面前丟臉,我會產生那種抱歉,所以產生的內疚感和抱歉這些情緒的東西其實就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們要分清楚哪些是正常的,那些是不正常的。爸爸去世了,我們心裡邊兒生出了很多的悲傷。我不想吃飯,不想和別人說話,我覺得生活沒有意思,甚至我一直陷入低迷當中。

    (一)允許悲傷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要注意的一個詞語就是,允許悲傷,這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一個問題,這個觀點就是允許悲傷,允許悲傷的時候悲傷就沒有那麼可怕了,我們就不再用大量的精力去趕走他去和他對抗,允許悲傷,不光是不可怕了 ,也許它會變得可愛,也許它會變得很美,所以我們感受到這些可愛的時候,感受到這些美麗的時候也許悲傷會成為我們的動力或者會成為我們的資源,而不再是成為我們的敵對面,拿走我們的幸福和當下快樂的東西。

    所有失去親人的人在一段時間內請你允許悲傷。所有身邊有一些悲傷的朋友,請我們允許他們的悲傷,並且告訴他們你有權利傷心,你有權利這樣子體驗你的情感,我們沒有資格嫌棄你。這就是第一步。允許悲傷。

    (二)自我同情

    過了允許悲傷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慢慢的我們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我們開始有一些心疼自己,就感覺因為我們已經允許了悲傷,我允許悲傷存在的時候,我們會慢慢,慢慢的,他會像河裡的水慢慢的澄清,澄清之後慢慢的渾濁不見了,清晰起來。我們開始心疼自己,開始擁抱自己,這一時期我們不再會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其實自己們開始慢慢的產生這樣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就叫自我同情,當我們還是不錯的。這個是第二階段。

    (三)與悲傷同行

    然後第三個階段我們嘗試著擁抱我們這種悲傷的體驗,就是你不再害怕它,不再想要逃避,你開始與悲傷同行,與悲傷同行不是陷入到悲傷之中,他不是佔據你生活的全部,不是一天24小時你都沉浸其中。你開始慢慢的做你自己的事情,你開始慢慢的擁有Sunny的期望的東西。你只不過是與悲傷同行而已,悲傷這個時候變成了你的影子,而你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不過你還沒有完全回到原來的樣子,因為你還有影子,所以你與它同行。這是第三個階段,與悲傷同行。所有經歷了喪失親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他不接受第一個階段他不允許悲傷,所以他一直走不出來,我想這位朋友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一開始你不接受你不允許,所以你一直沒有產生那種從生命深處產生出來的自我同情感,你就沒有辦法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沒有辦法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就沒有辦法進入第三階段與悲傷同行,開始做自己,進入第三個階段之後,其實已經開始恢復正常,向正常的方向去走。

    (四)找回現實中的自我

    然後就開始進入第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就是在現實中,現實中的自我要建立起來,就是找回曾經的現實自我。其實這個時候就是說要做一些行動,比如說可以把家裡面的一些東西扔掉,比如說可以換一種生活方式,比如說開始去遠行,去告別過去,比如說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曬一曬太陽,見一見朋友。進入第四個階段基本上慢慢的找回自我。

    (五)建立永遠的連線

    允許和自己逝去的父親有連線,我們允許和自己逝去的父親在一起,因為還是與悲傷同行,我們從來不想趕走那些所有的體驗和所有的關係。我們並沒有和父親分開,只不過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存在的,父親從此存在於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裡,而現實中的我,又有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就進入第五個階段,就是永遠的連線。我和父親永遠連線在一起,永遠是在一個世界裡,這個世界只有我和他,可是我還有另外一個世界就是現實的世界。

    大家請注意我們作為心理輔導工作者,很多時候。我們是要經歷科學的階段幫助當事人。幫助那些失去親人的人,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也要知道他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短了半年,長了可能是幾十年。那因人而異,有的人很幸運,他一開始身邊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很愛他的人,他可以跟別人談心,有的人可以去找心理輔導師,去幫助他,去傾訴,然後用科學的方法陪伴他一段時間。可是有的人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也許他要很長時間才走出來,甚至會產生我要隨你去這樣的想法,甚至更可悲的是有的人真的會隨那個人去。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要相信這是一個過程,他會走出來。要用科學的過程,經過這五個階段,允許悲傷,自我同情,與悲傷同行,找回現實中的自我,以及勇敢的連線。作為一個專業的心理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或者是一個陪伴者,你的親人,比如說你的妻子或者丈夫,他們自己的親人去世,你可能要陪伴他,你是怎樣陪伴的?就是這五個方面去陪伴他,不要否定,不要否定他的情感,不要否定他的悲傷。

    我們並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做一名專業的心理學家,可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經歷喪失都會經歷悲傷,都會經歷身邊的人需要我們陪伴這樣的事情,大家一起加油,讓生命旅程更加的幸福健康。

    作者簡介:

    韋志中,民盟盟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從事心理諮詢與心理教育工作18年,出版心理學著作17本,發表論文60多篇。中國環保大學、廣州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等。曾先後被人民日報、南風窗等上百家媒體採訪報道。現擔任廣州市心絲帶心理志願者協會會長、韋志中心理學網路學校校長等職務,其創辦的心理學網校有2萬多學員。

  • 13 # 暖心理

    父親去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個重大的令人悲傷的事件,從你的敘述來看,想必你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和你的父親的感情可能也是非常的深厚,所以,雖然父親已經去世六年了,但是,你好像還是沉浸在悲傷的情緒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去做呢?

    第一,建議你和父親做一個好好的告別,不管是祭祖還是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根據你的家鄉的風俗習慣,也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安排自己和父親說說話,說說你的心裡話,把你對父親的思念,你的悲傷的情緒,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事情全部說出來,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一個告別的儀式。一個比較充分的告別儀式或許能夠很好的幫助你從這段狀態當中走出來。

  • 14 # 青音約

    父親去世六年多,你卻越長大越想他。有一種可能是,當初父親去世時,你的“哀悼”沒有完成。心理學認為,有一些情感情緒沒有被充分體驗,就會在潛意識裡一直徘徊,不知不覺被帶到現實生活中,妨礙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知道當初父親過世是怎樣一種情形,有的人因為親人去世前,兩個人關係不好,尤其是發生過爭吵,或者長期不和,但親人突然去世,來不及跟親人和好,這就會形成“未完成事件”,導致悲傷一直不能消散。

    也有另一種情形,比如父親突然患重病,全家都很悲傷,又怕相互影響,所以全家忍住不去談論這個話題,甚至強顏歡笑,這種被壓抑的悲傷也會很久不能擺脫。有的人也許是因為親人去世時,因故不能參加葬禮等,沒來得及告別。比如有孩子恰逢高考,或者一些孩子年幼,至親去世,家人隱瞞,不讓孩子參加葬禮,也會讓孩子心中留下“未完成的哀悼”。如果有類似情形,建議你跟家人一起,回顧父親去世前種種,充分感受悲傷,然後去父親墳前好好告別。

    也有可能,長大了,進入婚戀了,你也將為人父,或者其它一些情形,讓你總想起父親。如果經常大哭,還是找一個時間,看看父親的相片,看看父親生活過的地方,跟和你有共同記憶的家人一起聊一聊父親的過往,充分哀悼一下。如果還是不能走出這種悲傷,就要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你找出悲傷後面其它的情緒,找出那個“未完成事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一個人,會感覺到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