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瑋瑋唐詩宋詞古詩

    洪承疇,1593-1655,也就是明末清初。孫中山讚揚洪承疇:“五族爭大節,華夏生光輝。生靈不塗炭,功高誰不知。滿回中原日,漢戚存多時。文襄韜略策,安裔換清衣。”

    清朝建立後,洪承疇建議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保護了漢族文化,逐漸促進了滿漢之間的文化融合。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末東林黨的代表人物,錢謙益的為人飽受質疑。1645年5月,清軍兵臨南京城下,一代名妓柳如是勸說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 錢謙益沒有投水,但柳如是卻“奮身欲沉池水中”,只是後來被錢謙益硬托住了,而沒能自殺殉國。兩相對比之下,一句“水太涼”,讓錢謙益的形象大打折扣。可以說,“水太涼”和降清,是錢謙益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

    紀曉嵐是這麼評價錢謙益的,“首鼠兩端,居心反覆。”這裡所說的“反覆”,是指錢謙益後來幕後聯絡東南和西南復明勢力,策劃各種抗清行動!

    周星譽(1826—1884),清朝文人,河南人。他對錢謙益的評價,下手非常狠:“時我世祖定鼎已六七年......是時殘明遺孽,猶假號嶺越間,江浙遺民,與海上之師互為影響,故牧齋自附於孤臣逸老,想望中興,以表其故國舊君之思,真無恥之尤者也。”就是說,大清已經進入中原6-7年了,錢謙益還暗中勾結抗清勢力,非常無恥!

    徐鼒(1810—1862),清朝史學家,和秦檜是老鄉,都是南京人!他在《小腆紀年》中這麼評價:“謙益負文章重望.....獻臺之媚,瓦礫盈舟;同乘之羞,招搖過市。身死未寒,破巢毀卵。純廟之諭曰:‘謙益一有才無行之人’。真萬世斧鉞之公哉!”從這句話可見,徐鼒(zī)認為,錢謙益是有才無平品行之人!

    洪承疇雖然投降滿清,辜負了崇禎帝的皇恩。但是他日後的所作所為,也算是在竭力維護漢族同胞的利益。畢竟明不是亡於清,而是亡於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 計取中原:在洪承疇的建議下,清兵入關時,多爾袞于山海關擊敗李自成部隊後,張貼告示宣稱大軍只為滅“賊”,不擾百姓,明朝官吏開城投降者升職,頑抗者殺。無論如何都於百姓無犯。在這種政策下,兵不血刃的奪取許多城池。 安定江南:清軍佔領江南後,在洪承疇的建議下,減免賦役,大量明朝降臣,緩和民族矛盾。並且和平招撫十三府。洪承疇最大程度的保護了漢族民眾和明朝降臣。

    洪承疇是明清之際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一個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洪承疇本是明王朝的重臣,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至三邊總督、薊遼總督。但在松錦戰役中,洪承疇受明兵部尚書陳新甲掣肘,不能實現自己的戰略思路;加上那時明王朝已經十分腐敗,崇禎帝也不能給洪承疇以支援,導致松錦戰役失敗,他自己也被清軍所俘。經過清帝皇太極的勸降,洪承疇審時度勢,最後投降了清朝。他為清朝統一中國出謀劃策,參與清朝中央佐理機務,在招撫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靈塗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勸降鄭芝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時,被譽為“開清第一功”。他降清以後,成為清初的開國功臣,在促使清朝統一、緩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於國家於民族有益的,是應該肯定的。

    錢謙益是個思想和性格都比較複雜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縱誕的習氣,但又時時表現出維護傳統道德的嚴肅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卻而為熱衷於功名而屢次陷入政治漩渦,留下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的汙名;他其實對忠君觀念並不執著(《陸宣公墓道行》詩有云:“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卻又在降清後從事反清活動,力圖在傳統道德觀上重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進退維谷、反覆無常的尷尬狀態,不僅給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澀,而且既為明朝遺民所斥責,又為清朝皇帝所憎厭。錢基博在《明代文學》中評價“錢氏以明代文章鉅公,而冠遜清貳臣傳之首,人品自是可議!”在他身上,反映了明清之際一些文士人生態度的矛盾。

  • 2 # 上天洗澡的魚

    個人感覺洪承疇!祖大壽可以晾解,做人不能太苛刻,洪承疇為大明有戰功,拼命為大明補這艘破船,盡力了!功大於過。祖大壽最終無力迴天,降了滿清,卻不為滿清做事,為人低調!可以理解!畢竟都盡力了,是大明對不起他們,大明都亡了,責任不在洪承疇!祖大壽,盡忠就算了吧!

  • 3 # 淡處真味

    都不是被原諒的人,只是錢大人有一大家垂涎欲滴的大美人兒在身邊做對比,所以他老先生更加令人鄙夷一些,更何況這份鄙薄之中還總是盪漾著那麼一絲絲的酸意。不過這三位不知比起清末民初那些本屬於漢人的遺老遺少們面對剪辮子時的眼淚與不甘來說,是不是略有欣慰感?

  • 4 # 淹死的河馬696

    洪承疇也好,祖大壽也好,都是為了國家力戰到底,兵敗被俘,尤其是祖大壽,幾次降清又反回大明,實在是國家軍力有限,雖然投降可恥,可還勉強可以接受。錢謙益,一代人渣,水太冷,還不如一娼優,尤其是號稱江南文壇領袖,無恥下作,毫無氣節可言!

  • 5 # 名字就只剩數字了

    洪承疇沒人諒解他!!!

    祖大壽是真的沒辦法了,而且關鍵他沒有助紂為虐!

    至於錢謙益,是因為有柳如是的對比,這樣就顯得諷刺了一些!

    事實上,網上的人現在都是寬於待己,嚴以待他,如果不是在正面戰場上,自己如果面對生死的時候,你自己又會如何選擇!

  • 6 # 不出名的陳導1

    洪承疇、祖大壽、錢謙益等均已是古人矣,他們的所作所為說句實話,現代人去關注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所以,並不存在現代人是否諒解或者說放過他們。

    對於大部分現代人來說,大多數都是借古諷今、聊抒胸臆。用洪承疇自比在單位中不如意的自己,用錢謙益諷刺說得多做得少的偽君子,可能他在破口大罵錢謙益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卻是一個他身邊的某個人的形象。

  • 7 # 手機使用者55195413800

    韓復渠臨陣脫逃,被制裁斃命,如果韓復渠投降了日本,抗戰勝利後的不但不會被處決,而且會待價而沽,成為雙方爭取的物件。l所以,不好定論

  • 8 # 平安讀歷史

    事情恐怕不是這樣的,我不覺得大家會原諒洪承疇,祖大壽還情有可原,洪承疇的所作所為就完全是助紂為虐了。錢謙益並沒有做太多壞事,只不過他所作所為讓大家覺得他口是心非而已。首先,祖大壽在兵敗被俘之後,並沒有為滿清做事。

    祖大壽是明朝末年遼東關寧軍的大將,多年來,他一直率軍與滿清作戰,保衛明朝遼東的安全。後來由於實力不如人,他兵敗被俘,當時投降了滿清,但是很快又逃了回來,繼續領導軍隊抗擊滿清。最後由於明朝的軍事實力實在是太弱了,他也打不過滿清,第二度被俘。這次他還是投降了,不過投降之後,他應該沒有什麼機會再逃回去了,但是他自始至終沒有為滿清做事。所以,他的情況應該算是情有可原吧,畢竟他沒有去幫滿清爭奪天下。也正是因為這樣,滿清並沒有給他什麼高的職務和爵位。

    其次,洪承疇我覺得是最不可原諒的。

    吳三桂由於引滿清入關,並且幫助滿清奪取天下,所以最後遺臭萬年,事實上洪承疇所作所為和吳三桂基本上也是一樣的。洪承疇起初非常得崇禎皇帝的信任,給予他非常大的權力,率領大軍與滿清作戰,卻兵敗被俘。當時還有傳說他被俘之後不屈不撓,最後已經自盡了,所以崇禎皇帝還想表彰他,給他做法事。結果後來知道他投降了,只好作罷,這隻能說明洪承疇辜負了崇禎皇帝對他的期望。

    投降之後,洪承疇積極為滿清做事,率領大軍殺入關中,為滿清統一天下付出了汗馬功勞,和吳三桂基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吳三桂後來起兵反清,所以滿清這邊也不待見他。但是洪承疇因為幫了滿清不少忙,所以滿清對他還是不錯,滿清的宣傳機構肯定正面宣傳他,以至於他看起來似乎聲望很好,而吳三桂則是兩邊都罵他,所以看起來吳三桂名聲很差。但是洪承疇的所作所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一點兒也不比吳三桂所帶來的災難輕,但是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不過後來乾隆皇帝還是把洪承疇列入了貳臣傳。

    錢謙益主要是口是心非,讓人覺得無比諷刺而已。

    在開始的時候錢謙益,大義凜然,在嘴上表現非常的英勇無畏。但是真正等到清兵殺來之後,他很快就投降了,連一個妓女都不如,這也是大家非常鄙視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他的妻子柳如是勸他自盡的時候,他居然說水太冷。這點簡直讓人覺得他丟盡了文人的臉,所以多年來人們都以這點諷刺他。還有滿清發布剃髮令的時候,他居然很快響應。

    總之這三個人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都投降了滿清,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人不齒,但是我覺得祖大壽至少是可以原諒的,另外兩個人所作所為難以讓人原諒,尤其是洪承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的人生是不是要有一次痛徹心扉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