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北成伯
-
2 # 六福雅士
出身微未,志向高遠。
胸襟開闊,處世厚道。
隱忍求存,百折不撓。
審時度勢,善把機遇。
聯孫拒曹,勢成鼎足。
陽謀益州,三分天下。
夷陵之戰,白帝託孤。
君臣忠義,千古一帝!
我認為劉備是三國英雄中,唯一一個,從先天出身與稟賦,到後天際遇與艱難,能夠被我們凡夫俗子啟迪到,學習到的人。
曹操,富二代。其父宦官養子,出身上層。本人文韜武略,文治武功,無論先天出身,還是後天功績,我們只有仰視…
孫權,拆二代。其父孫堅,其兄孫策,將江東拆毀重建。其本人賬下文臣武將,文宗武魁,不可勝數,無論先天出身,還是後天資源,我們無可比擬…
-
3 # 擁有自己ccc
一、戲精。最大的絕招是哭,有句話說他是“哭來的天下”。他的仁厚,也有做戲的成分,尤其是新野戰敗和白門樓兩件事,前者在逃亡中不捨離開百姓,故而影響行軍速度。其實他跑得越快,百姓才越安全,因為曹操的目標是他而不是百姓。他這麼做有讓百姓替他擋災之嫌。白門樓,其實曹操是個愛才之人,不捨得殺呂布,所以才故意問一問以“仁厚”著稱的劉備,哪知……呂布其實冤啊。他生命的最後關頭,託孤一場戲,按諸葛亮的人設,只能跟著他的劇本走,越是聲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越是用道德的圈套來套住諸葛亮一輩子。
二、堅韌。劉備和他的先祖劉邦一樣,剛起家時,敗仗連連,但就像是打不垮的小強,總能絕地求生。他的先祖關鍵時候贏了項羽,贏了天下。劉備關鍵時候,和孫權聯合贏了曹操,得以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終於結束了被追得像兔子般的流寇生活。
-
4 # 餐研所
少時貧寒,素有大志,師從大儒盧植。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以中興漢室為己任,百折不撓。漢獻帝接見後,拜為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時稱“劉皇叔”、“劉豫州”。曾經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聯合孫權打敗曹操,趁勢佔領荊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攻取益州和漢中,自封為漢中王。章武元年(220年),得知曹丕篡漢、漢獻帝遇害後,建立漢國,延續漢朝統治。勵精圖治,依法治國。前將軍關羽遇害後,執意東征吳國、奪回荊襄,最終兵敗於夷陵。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
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
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這是他性格中遠遠勝於曹操的地方。
演義中稱為大耳賊,是為一代奸雄,內藏不露者為大奸。
劉備經典語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5 # 司州牧
大家好,我是歷史中簡堂烽煙,深耕於五代史。個人愚見,我認為劉備是這樣的為人,而也正是他身上的這幾種特質才能讓他在東漢末年的群雄並起中脫穎而出,於巴蜀之地建國稱帝。
一、善於自我包裝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能夠給自己的身份做個巧妙的鍍金。
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劉備早年的生活是非常貧困卑微的,到了哪種程度?和他母親靠在集市上賣草鞋為生。
可是等他起事後發現當時比較有名的群雄幾乎各個都是身份顯赫。袁紹自不必說,四世三公,曹操也是朝廷大員的後代,其他的也幾乎都是掌握實權的地方長官。
因此為了能夠在這群大人物種突出身份不顯得那麼土鱉和自卑,他只好逢人就說吾乃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乃是西漢早期封王且子嗣眾多,且不論真假與否,這樣一說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身份,給自己鍍了一層金,還在不顯山不露水中跟皇帝攀上了關係同時也讓人很難去查實求證。
二、心存大志
劉備是一個出身卑賤但又心存大志的人,同時我覺得他也是一個深諳“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道理的人。因此在他創業早期從來不把寄人籬下當做一種恥辱。
這麼說其實並不矛盾。我前面說了,亂世是容易出英雄不假,但是你一要有本事,二要有錢。不可能你振臂一呼就有一群人過來跟著你南征北戰去拼命。這麼一堆人除了打仗啥也不干你得養著沒錢能行麼?
劉備有沒有本事,他自身本事有多大我不好下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開始劉備是真的沒錢。沒錢就沒糧沒兵沒裝備,所以他只能先寄人籬下。在前期自己一沒經驗二沒錢的時候跟著別人幹雖然會受氣但成本是最低,風險最小,獲利卻是最豐厚的。
劉備就深諳此道。在他真正成氣候之前劉備可謂過得顛沛流離,到處蹭吃蹭喝蹭兵蹭地盤。但他從沒表現出任何的不如意。結果就是在各種蹭中,劉備慢慢積累了經驗和人脈,最終厚積薄發於天府之國稱帝。
三、屢敗屢戰
這一點劉備的心態就比自刎烏江的項羽強的多。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點劉備就看的很開。打仗嘛,哪有不死人不失敗的?在哪跌倒在哪爬起來,只要不死拍拍灰塵擦擦眼淚就尋找機會接著幹。
同時劉備也非常善於抓機會,前期有好幾次他都抓住機會佔住過一畝三分地,但是很快就又丟掉。但是劉備從未表現出過沮喪,因為失敗而喪失鬥志。反而是一路敗一路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如履薄冰的走到了最後,最後立國於川蜀之地。
四、善於化腐朽為神奇
劉備除了寄人籬下屢敗屢戰外還給人一個特別深刻的印象在於寬厚仁慈。而這真是我要說的第四點。當然我並不是否定生而為人忠厚老實善良有錯,只是有的人能夠以此給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人設,從而獲得出其不意的巨大的效果。
史書上記載了這麼一件事,說是劉備有次戰敗,不顧個人安危和將領們的反對執意要帶著老百姓一起走。因為他不忍老百姓因為自己的戰敗而遭受無端的屠戮。這就讓他有了非常好的名聲,或者說是人心。
他為什麼要帶老百姓走?因為他戰敗了。他為什麼戰敗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軍事上的無能。劉備確實不會打仗,後來他被“火燒連營”就是一個鐵證。
但是這麼一鬧騰劉備雖然損兵折將狼狽不堪但卻將最重要的人心收入囊中,也可謂是精明至極了,而一個人如果有以上四個特點想不成就一番事業都難,這也是劉備能在東漢亂世群雄並起中能夠脫穎而出的資本所在。
-
6 # 雲有淚73284036
電視劇中的三國演義所描述的劉備是心懷天下,重建大漢王朝,扶持漢獻帝,剿滅曹操。而歷史的劉備只是沒落的劉氏旁支,不能算是宗親。劉備藉助皇叔名號有了一定的政治籌碼,表面宅心仁厚,其實也算是一個腹黑型政治人才。臨終時拖孤於諸葛亮,孺子可教,便扶持。不可教也,便自立之。很懂的把握人心,諸葛亮立即表示對蜀漢的忠心。
-
7 # 水墨丹青179953638
劉皇叔,能屈能伸。遇事表面鎮靜,內心波瀾起伏。他僅用一招愛民如子,就收買了人心。他因趙雲救劉禪,故意在眾人面前摔劉禪,說差點損一員大將。哪有當父親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不好評價他是怎樣的人,三國時期三足鼎立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想稱霸天下。
-
8 # 楠有好心情
優柔寡斷的幸運兒!
在劉備的表現中,曹操般的決斷絕對難以多見。不管是聽從也還還是商討也罷,最終的結果出現時往往有些遲滯。
回覆列表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漢末三國曆史人物,蜀漢開國皇帝(221—223年在位),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後代。
少時貧寒,素有大志,師從大儒盧植。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以中興漢室為己任,百折不撓。漢獻帝接見後,拜為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時稱“劉皇叔”、“劉豫州”。曾經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聯合孫權打敗曹操,趁勢佔領荊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攻取益州和漢中,自封為漢中王。章武元年(220年),得知曹丕篡漢、漢獻帝遇害後,建立漢國,延續漢朝統治。勵精圖治,依法治國。前將軍關羽遇害後,執意東征吳國、奪回荊襄,最終兵敗於夷陵。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
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
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這是他性格中遠遠勝於曹操的地方。
演義中稱為大耳賊,是為一代奸雄,內藏不露者為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