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城路上

    以應試為目的,顯然要根據應試大綱選擇相應教材。對某個、某些歷史事件或歷史時段感興趣增加課外閱讀另當別論。

    以歷史研究,瞭解歷史原貌為目的,則最好學習歷史原著,多做思考,多做比較,盡力會到當時歷史背景下,去偽存真,得到自己的理性認識。

  • 2 # 司州牧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還是先看歷史科普讀物再看原始的史料好。至於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初學者可以透過閱讀歷史科普讀物(如通史等)對我國各個階段的發展有個大致的瞭解,同時看看別人對這些歷史有哪些總結和評價。這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二、透過閱讀歷史科普讀物深入淺出的講述來培養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並優中選優,確定自己想要深入瞭解學習甚至是研究我國浩浩五千年曆史中的哪一塊兒。

    所以呢,一和二是帶有興趣培養和方向選擇的粗讀。如果興趣和方向都確定下來了,那就進入到第三點。

    三:閱讀原始史料。我國的原始史料很多,但最基本也最著名的是《二十四史》。一旦確定了自己要學習的方向這個時候就可以買相關的史料來讀了。

    這個時候由於已經有了前面的知識儲備和鋪墊,再讀起來心裡就會大概有個數,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無形中做出對此從而來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理解。

  • 3 # 寄暇學宮

    我們的歷史老師曾經給我們出過一道題:

    唧唧①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①唧唧:紡織機的聲音。

    “唧唧”是什麼聲音?①紡織機的聲音、②嘆息聲。

    當時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第一個選項。

    老師問:為什麼都選擇第一項?我們的答覆就是註解上就寫明瞭“唧唧”是紡織機的聲音。

    老師再問:有誰看了後面“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然後才做出的選擇?我們都表示沒有看後面的“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當然我們也有人提出異議,“木蘭當戶織”當然是在織布,所以“唧唧”就是織布的聲音。老師引用了一些材料證明“唧唧”是嘆息的聲音。然後老師再問:如果當時註解“唧唧”是嘆息聲,你們會選擇哪個呢?

    老師這時才轉入這堂課的正題,在黑板上寫上幾個大字:研究歷史,必須避免先入為主,以原始史料為準!

    這就是我的歷史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每個人的底蘊和機緣各不相同。

    如果文言文功底相對不錯,那就直接從史書原文入手。先粗略讀遍《中國通史》,對哪段歷史時期感興趣,然後就重點讀那段時期的史料原文。

    如果文言文功底差,那就更需要從原文入手。這樣才能不斷加強自己的功底,為以後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打好基礎。

    如果只是為了娛樂消遣,那便無所謂了,看哪個史學家的著作都行!

    要想客觀地看歷史,還是要以原始史料為準!

    【每篇文章都是腦中迸出的小火花。】

  • 4 # 浮萍憶夢

    自然是從興趣入手,先看自己感興趣的能看進去的歷史、或者歷史人物。

    然後看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疑問,再去橫向拓展知識面,那些枯燥無味的知識因為你的興趣得到了你的認可;返回來再去看歷史,這樣一個一個的疑問被解決了,你的知識面也擴充套件了。

    知道的越多,就會有更多的疑問,也必然會加深你的興趣,這樣你又會因為你的興趣、疑問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良性發展下去,你會懂的越來越多,直至成為專家。

  • 5 # 榮耀之旅

    如果要系統的學習,我以為應從教材入手,然後再去涉及史料原文,最起碼你要先了解大概的歷史事件和時間。當然如果閱讀史料原文,你也應具備比較深的文言文基礎。

  • 6 # 子羽的文庫

    可以先從史學家的材料入手,因為這是有針對性,並且讓人容易懂的。

    等這些弄懂了以後,再從史料原文入手,解讀當時的歷史文化。

    最後,要記得,不管是史學家的材料,還是史料原文,都是人寫的。只要是人寫的,就會有自己的觀點,會給人帶來思維的先入為主。

    所以,讀這些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觀點,這樣,才能把史學讀懂,讀透,才能衍生出更多的思想和文化。

  • 7 # 1959xl

    史料原文入手!

    參考其他同時代的史料,瞭解作者的其他著作,瞭解歷史背景和民俗民風!

    所有的文字,字裡行間都蘊藏著作者的愛恨情仇!

  • 8 # 吳斯末

    建議先從教材性著作開始。

    難度

    《圓桌派》有一期讀書節目,有個嘉賓提到“無恥遊戲”。就是說一本你大家都認為你應該看過,但你卻沒看過的書。比如一個英國人說我沒讀過莎士比亞,周圍人就會很吃驚。

    其中有個嘉賓就說自己沒讀過《史記》,另一位嘉賓也附應說對,《史記》我也沒讀完。

    這兩位嘉賓都是知識分子,《史記》都經典了吧。為什麼他們都沒讀過?

    因為難度確實太大。全部文言文,理解起來很費勁。

    史料都是古文,理解古文不單單是要理解詞面意義,還要結合歷史背景來理解。如果沒有對歷史基礎的理解,上來就讀史料。一個是看起來很費勁,另一個也可能看不懂,甚至是誤解。

    比如《陳涉世家》,中學課本中出現過。很多人都記得裡面的名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苟富貴、勿相忘”。但裡面有一句“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大家可能都忘記了。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厲害的史學家卻從中發現了秦始皇的驚天大秘密。

    而教材性的著作,難度比較小,而且很容易建立起一個歷史框架。可以閱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

    興趣

    進入任何領域,興趣都可以做為先導條件。如果你一上來就閱讀史料,會覺得很枯燥。

    實際上,大部分細謹的研究工作都是很枯燥的。馬伯庸在他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中,寫了身邊人閱讀史料的基礎太差,沒有興趣幹這個事。所以他才自己幹了,並且出了這本書。

    我當年也在讀史明智的想法中,跑去圖書館借了本《史記》,認認真真地看了不到三頁,我就放棄了。真的很枯燥。此後,對歷史基本沒什麼興趣了。

    直到後來,看到越來越多有意思的歷史類書籍。才又對歷史感興趣了起來。

    所以不管是出於難度,還是興趣,都建議先從教材性著作開始。慢慢入門後,再去看史料,建立自己的史學觀。

  • 9 # 扯淡家

    從我的學習經驗來看,我認為應該先了解歷史的框架,再往裡面補充細節。

    1.歷史的框架

    要了解歷史的大概框架,我建議讀權威人士或權威出版機構的通史書籍。當然,歷史教材是很好的入門基礎。

    比如說學習中國古代歷史,那我們可以畫框架。按時間劃分,不僅可以瞭解朝代更迭、世事變遷,還可以從宏觀角度去思考歷史問題。從政治制度去劃分,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發展改革。從文化思想史去看又是一番別的風味,多少文人士大夫在時間的洪流中依然屹立不倒,名流千古。當然,還有經濟史、歷史地理等等。

    歷史雖然屬於文史類學科,卻一點不比理工科簡單。粗糙的死記硬背,從我的經驗來說不大有用。腦子裡要有框架,朝代框架也好,體制框架也罷,只有眼觀全域性,才能盡力避免片面看待歷史問題。

    比如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嗎?”這個問題,如果只從秦朝成立之後去看,那麼肯定的問題大於成就;如果從秦朝成立之前去看呢?我相信,你對秦始皇的看法可能又會有所改變。

    這個經典的問題是我的高中歷史老師的問題之一。高中學歷史沒涉及過多的學術,也沒要求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書籍,歷史老師只教會我不要片面的看待問題。

    2.補充細節

    補充細節就涉及到專業歷史文獻、專業書刊、近現代論文集合或歷史書籍,以及一些野史。

    為什麼建議讀專業歷史文獻?我認為這相當於找一個支點,立得住腳。也相當於找到一箇中心點,再由此向外延伸。當然,這也涉及到專業歷史文獻是否是真正歷史的問題。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抱有消極心態。歷史是勝利者的冠冕,歷史的潰敗者的刺青。所以,我很喜歡看野史。

    野史沒有官修史書權威,卻是一代一代人流傳下來的故事。即便不是真的,卻也算是當時的輿論導向。《詩經》就是如此,把當時的風土人情等等都流傳至今。讓我們在當代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中,可以偷偷瞥一眼千年前的風和日麗。

    把細節補充到框架之中,相互佐證,又能避免死記硬背,找到學習方法。除此之外,和他人論述歷史問題,也能夠加深記憶和理解,也能夠起到溝通交流的作用,一舉兩得。

    3.思考

    我一直認為歷史是很玄學的學科,可嚴肅可脫線,很難去界定,只能從現存的文獻中去推測、假設。

    我認為學習歷史更重要的是以史鑑今,這可能有點老話重彈。不過,事實如此。歷史的故事,同時也是人性的故事。瞭解人性,就能避免一些傷害。同時,也能學會了解自己,學會為人處世。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窗戶上怎麼避免有水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