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家族少年
-
2 # 小金龍熊孩子
面對叛逆孩子,好多家長無可奈何,舉例來說:
1、最近我遇到有兩位問題生的母親很苦惱。對於孩子無私的付出,換來的是不理解、叛逆、對抗,動不動孩子就離家出走、夜不歸宿。經過深入調研分析,更多的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主要是媽媽的愛太廉價,過分的關心、關愛,使孩子在甜蜜之中迷茫,也使孩子成長受損。因此,建議媽媽要珍惜自己的關愛,使自己的愛就像核電站控制核反應一樣,慢慢的釋放能量。2、媽媽在面對孩子的秉性和習性的問題時,應該接納和引導孩子的天性和秉性的成分。這些東西有遺傳的因素,是構成自然多樣性的本質特徵,也有孩子物質的成分,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接納和引導。關於習性方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經過干預,持續性的訓練會有一定的改變。3、關於作業其實媽媽完全可以這樣做:當孩子第一天不主動完成作業時,媽媽只需要默默的關注;第二天如法炮製;當第三天孩子還是不主動完成作業時,須找孩子鄭重的談一次話。孩子就容易接受。如果天天嘮叨,都在提醒孩子反而會影響到作業的完成,同時也影響到母子關係。4、母親的柔性是可以克剛的。但是我母親的柔性也會成為孩子拖拉、懦弱的成長包袱。因此媽媽要注意話到嘴邊留三分,給孩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和行為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想、去做。尤其是當孩子在認知層面有提升時,不要再重複正確的廢話。姿態比道理更重要,道理其實孩子都是懂的,孩子真正需要只是尊重和理解罷了。5、關於冷暴力,語言的暴力和冷暴力是很傷人心的,尤其是對孩子,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及時調整情緒,首先避免語言暴力和冷暴力,其次如果發生冷戰,可以給孩子和自己找臺階下,不然會使問題更嚴重,有道是:我們生活中的傷害有時都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的應對方式和處理方式。例如發生衝突後,另一位家長要出場,安慰、分析、引導、接受、改善、改變。6、作為媽媽,還應調整自己的語言姿態,強勢不等於強大,示弱有時是另外一種剛強,你發火,只是為了證明孩子的錯,而不是證明孩子的成長,這樣就恰恰相反了,我們有的也得發飆,那也是為了證明孩子的可塑性和成長性。
-
3 # 暗盒子
所謂叛逆期是指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後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有了獨立思維。因此,我們不妨換個視角:你的意見孩子不認同,就是叛逆的話,那他的意見你不認同,算不算叛逆呢?要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平行視角看孩子,把他當作平等的朋友,用對待朋友的心態對待孩子,所謂同頻共振,當你真正以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孩子也就不存在什麼叛逆心理了。
-
4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
是多大的孩子?兩到四歲是第一個逆反期,還是比較好應付的。比如說孩子不好好吃飯,你不要追著孩子喂,越追孩子越跑。就應該把飯放在那,告訴他該吃飯了,不吃的話一會兒就沒了,然後不管他,即使他不吃也不要說他哄他,把飯收走就行了,下一頓飯也這樣,孩子如果真餓的話他自然就去吃飯了,前提一定是把所有零食都收起來,不能讓孩子吃零食。
-
5 # 紅花584
逆反心理,不只是孩子有成人也有。逆反心理往往是在有人帶著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做某事的時候產生的。例如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今天不完成作業,不許睡覺。”處在逆反期的孩子就會想:我今天偏偏不完成作業,看你能把我怎麼樣,看你讓不讓我睡覺?面對處於逆反期的孩子,媽媽可以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比如,媽媽可以說:“哇,寶貝,今天作業是不是有點多了啊?你有沒有能力完成啊?”處在逆反期的孩子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沒能力完成作業的,這個時候,他就會說:“我有能力完成。”這樣媽媽就可以輕鬆的搞定了孩子不願意完成作業的事情了。面對逆反期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採用這種心理暗示的方法來搞定的。例如,孩子早晨不願意起床,媽媽無論怎麼催促,他都是賴在床上,不肯起來。這是媽媽可以說:“孩子,你是不是病了?媽媽帶你去醫院看一看吧!”孩子沒病,當然他也不會願意承認自己有病的,這樣他只好乖乖的起床了。總之,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靠的是家長的智慧,而不是權威。
-
6 # 情感與溝通教練熊貓
這個世界,其實,不存在“逆反心理”,是大人的一種解讀而已。
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意識,只是長大到一定階段,有了獨立的判斷,這個判斷跟家長的意志不同,於是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了,扣了一個大帽子叫做“逆反心理”。全稱就是,對大人的判斷產生叛逆和反對的心理。
大人找到了一個“病”,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收拾孩子了。然而,這種逆反大部分產生原因是,家長的言行不一致,他們嘴頭上的仁義道德,行動上卻不是這麼做的。孩子天生就看家長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於是,大人覺得“逆反”,讓你學好,你偏要學壞,你從哪裡學的?
真的是從哪些狐朋狗友那裡學的嗎?仔細看看吧,這些毛病多多少少大人身上都有的。於是,大人很沮喪,把責任推給學校,推給社會,推給那些“壞孩子”,那些“壞孩子”怎麼產生的,也是這樣的父母推動的。
-
7 # paopao1985
一、什麼是叛逆
心理學家認為,逆反心理指的是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由這種心理衍生出來的行為被稱為叛逆行為。
但叛逆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的,化學成分的因素比較大吧,當然也有父母、環境、成長經歷的原因。
二、理解你的孩子很多父母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味覺得孩子不聽話,對著幹,逃學,大吵大鬧,卻從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你試著回想你同樣年紀的時候,應對同樣的問題是什麼心態。叛逆很多時候都有遺傳。如果你能回想起來,那你想想看你喜歡那時你的父母怎樣對待你。
如果你的父母以你的方式對待你,你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三、避免大吵大鬧。大吵大鬧是很多家長面對叛逆孩子的最終選擇。即使不是脾氣火爆的家長,也許在長期的“折磨”下,也會選擇這種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大吵大鬧是確立權威,或者引起孩子注意最好的方式,卻不知道久而久之,孩子反而會對這種方式麻木。
其實,安靜地說話,語氣堅定,語速適中,才是引起孩子注意和不容置疑的最好方式。
四、尋求家人的支援。面對叛逆孩子,單打獨鬥只會讓你趨於無助的深淵。而動員家中的其他成員一起,你至少可以獲得更多支援和信心。
而且換一個人對孩子說同樣的話,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五、關注你自己。遇到叛逆的孩子,很多家長會變成孩子孩子的奴隸。除了每天壓抑的心情,生活裡再無其他。很多案例都表明,不少叛逆孩子的父母,都多多少少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失眠、焦慮症狀。
所以,記得關注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和朋友聚會,運動,適當逃離,出門走一走。
當你調整好心態,和孩子的交流才會更有效。
六、尋求專家的幫助。當你的孩子叛逆已經十分嚴重,那麼有可能是患有反抗型叛逆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s,ODD)。
反抗型叛逆症表現為:經常生氣、為錯誤責怪他人、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脾氣、很容易被惹惱、態度很兇狠。他們總是會表現出叛逆行為,不只是偶爾違反規則。
如果這樣,那麼你們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員幫忙了。
相信他們。而且他們會告訴你,像你一樣的家長還有很多,你並不孤獨。
七、推薦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作者對叛逆孩子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同情心。
提出了“孩子有病大人吃藥”的觀點。
伯恩斯坦博士精心設計了10天突破性的計劃給父母,提供了從根本上解決叛逆行為的非常有用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回覆列表
在想著如何應對之前,該考慮的是他們的逆反心理真正牴觸的是什麼。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期,這是很難避免。從幼稚到成熟,從不懂事到懂事從有個過程,這也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從我自身的經歷及我身邊的人來說,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在作為父母這一塊,在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怎麼去和他們相處,給他們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從小在為人處世上給孩子一個榜樣,言而有信,善惡分明,是非曲直分明,待人和睦,有原則……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同時跟孩子相處,什麼時候是父母的角色,什麼時候是朋友的角色,把握得當,很有益處。作為父母,在大是大非上要多開導教育,在生活上多關心,多陪伴。作為朋友,多溝通和交流,以過來人的身份在孩子面臨原則,面臨困惑時給予朋友的建議。凡事多理解和包容,即是長輩,也是朋友,這樣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就能很平穩的度過叛逆期,成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