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7高老師
-
2 # 助殘隊長
根據我個人的總結,有以下7種好的教育理念:
1、天才教育法:這是由德國教育學家卡爾威特提出的。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在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身上,並使其成為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2、自然教育法:提出者是美國教育學家MS斯特娜。提倡根據孩子自身的習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於1914年寫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一書,在書中,她結合自己教育女兒的親身經歷,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3、特殊教育法:這是由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提出的。透過建立專門的教育場所“兒童之家”培養孩子,仔細研究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使其生理和心理都獲得長足發展,使其接受正規的語言訓練,培養良好的生活禮儀以及必要的感官訓練;在整個教程中,為孩子提供足夠的教具滿足孩子的“工作欲”,在“工作”中開啟孩子的智慧,挖掘孩子潛能的教育理念。
4、才能教育法:提出者是日本學者鈴木鎮一。鈴木認為,任何才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和教育的結果。任何一個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會有發展,成為一個有才能的人。重要的是循循善誘,創造條件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耐心等待幼兒湧現出自發的躍躍欲試的強烈願望。
5、實踐教育法:這是由日本教育家多湖輝提出的。多湖輝認為增強孩子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不僅要了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而且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瞭解教育孩子的方法。這種教育方法有點類似於我們常說的言傳身教。
6、賞識教育法:提出者是中國學者周弘。賞識教育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能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
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而賞識教育的實施途徑是“發現優點”、“欣賞優點”。透過這一途徑,可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
3 # 一隻遨遊的豬
以我之見,好的教育理念包含以下幾點
1 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較,缺乏自我肯定和自信的孩子,會失去向你展示他潛力的慾望。
2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他不喜歡做的事情,用有趣的事情獎勵他。比如 做了可以一起玩一個遊戲。
3 不給孩子設計時間表,比如做完功課才能玩。做功課也是玩,玩也是學習!不用分清什麼是玩什麼是學習。玩的時候可以問,天為什麼是藍的?為什麼會下雨,給他們很多有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理解,去體會,去感受,這樣學起來很快且不覺得辛苦,也會讓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4 不給孩子報課外班,提高分數。不然孩子會覺得,學習是為了提高分數。把學習班的費用存起來,帶孩子出去看看轉轉。
5 不要替孩子選擇,選擇能力很重要!從小訓練孩子比如買冰淇淋讓他自己選擇。這樣他上學或者其他,都有自我抉擇判斷的能力。
6 不反對高中談戀愛,戀愛是培養你,愛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鼓勵交女朋友,培養責任感(10歲左右教孩子關於性)(比如 養植物等,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
7 不要打罵孩子,打很快,打完說不做了,方法很直接很快。可真的解決了問題麼?他真的明白麼?花時間跟孩子說清楚,這是最好的方法,你發現當你耐心的透過合理方式與人溝通,沒什麼解不開的,何況對自己的孩子。
8 不要對孩子撒謊!答應孩子的事情,再難也要去做。孩子不相信別人,會一生孤獨!
9 不要因工作而忽略孩子,跟孩子做遊戲,哪怕只有睡前的幾分鐘,這幾分鐘是孩子的天堂,影響很大!
10 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永遠不要對孩子說等一等。比如你在煮菜,孩子問,天為何是藍的。聰明家長的做法是,火關了,說 ,你問的真好,我們一起去找一下答案。
教育是教給他們一點工具,讓他們去尋找並實現自己的夢想,哪怕失敗了也不會很氣昧,繼續找別的夢想。要是成功了,也要謙虛,這樣還可以跟大家分享。這應該是所有家長的目標!
-
4 # 玉兒那些事兒
一、真
看見自己和看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儘量發現和發展孩子的特長,順著孩子的潛能和興趣去引導。讓孩子儘量釋放屬於他的一份光和熱。
每個人都是不是完美的,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看見自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量支援孩子的發展和成長。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不糾結,不焦慮,不給自己和孩子壓力。全民富二代的養孩子,我覺得失真,所以,不美。
二、善
善,不僅僅是善良,還指善行、善策,友善、善於、善待……如果說真,是為了讓孩子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某種能力,培養立生之本。善,則更重於培養孩子處理跟周圍人和事物的關係。因為孩子長大了,他要慢慢走出家庭,自己學會跟人相處,善待自己,友善待人,為人處事,有善行和善策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
三、美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美育並不可少。因為美能滋養他的心靈,給他成長以動力。父母之愛,同窗之情,難忘師恩等是美,朝朝暮暮,四季輪迴,春華秋實也是美。中國自古以來的思想都是很辯證和中庸的,美和醜沒有那麼絕對,是相輔相成的。也要學會讓孩子透過醜,知道美,活得更有深度,更能珍惜和感恩生活,獲得生的價值感和意義感。
-
5 # 浮塵裡的遐想
我認為比較好的教育理念是從尊重孩子開始
首先要拋棄自己的成見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如果父母用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勢必會鬧很多不愉快!孩子無論多大都有自己的想法,想要父母理解她,引導孩子首先要做的是拋棄自己的成見。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很多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有問題,就更不用談教育了,寶寶有了秘密甚至都不願意告訴父母,作為父母應該注意跟孩子交流要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蹲下來”,父母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
再有一定要拒絕別人戲弄孩子
日常生活中常有親戚逗孩子!這種行為雖然並不是惡意,但是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殘忍的行為,當孩子被戲弄時,父母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寶寶,不要因為礙於情面而保持沉默
回覆列表
教育理念,即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
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
擴充套件資料
教育理念的特點:
1、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對教育及其現象進行思維的概念或觀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認識的成果;
2、教育理念包含了教育主體關於“教育應然”的價值取向或傾向,屬“好教育”的觀念;
3、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現實,但源於對教育現實的思考, 是教育主體對教育現實的自覺反映。因此,理論上它們是理念載體即理念持有者對教育的清醒認識,是他們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
4、教育理念是個其外延比較寬泛並能反映教育思維一類活動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或上位概念,如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主張、教育看法、教育認識、教育理性、教育信念、教育信條等都在理念之中,而理念本身也包含了上述諸概念的共性。
5、教育理念之於教育實踐,具有引導定向的意義。
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是:
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一項根本任務。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