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淺草堂
-
2 # 鄉野農哥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豔,三彩釉陶始於南北朝盛於唐,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因為常用三種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點,所以被後人稱為“唐三彩”。多用於殉葬。
-
3 # 有故事的店
其實關於它是陶器、殉葬品這樣官方的解釋,去度娘或者前面已經有人很認真地回答過,非專業人士我就不敢多言了。
個人很喜歡唐三彩傳達出來的快樂感。就是那種…嗯…真的很好奇唐代到底繁榮富足到什麼地步,才會讓殉葬品都看起來開朗明亮。每次去到博物館裡看那些俑類的表情,我都想捏捏他們的臉蛋(好像跑偏了…)
不過雖然它看起來沒有青白瓷那種高冷的精緻感,但是它的製作工序還是很繁瑣的,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製,有些燒出來還要重新開臉,畫眉點唇畫頭髮等,總歸還是個匠人之作。
唐三彩給人最大的感覺應該是充滿生活氣息,你能從它身上看到盛唐時期的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習慣,總之就是沒有距離感,不會有那種“遙不可及”的感覺,這可能和它接地氣的色彩搭配有關(哇…它們接的可是真·地氣啊…)
-
4 # 孤客啟明星
唐三彩全名是唐代三彩釉陶瓷,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瓷,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以黃、綠、白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其製品以生活用品,模型,人物,動物居多,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
-
5 # 藝萃
前不久刷爆各大網路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展出的唐三彩文官俑收穫無數迷粉的愛,紛紛表示很想把這件瑰寶留在國內。
唐三彩文官俑,大英博物館藏
那唐三彩究竟是啥玩意呢?其實在歷史上唐三彩是專門陪葬的明器。除了漢代外,唐代是中國第二個厚葬時期。為了厚葬,民間藝人大量燒製俑、器皿,唐三彩發展得極為迅猛,直接將漢代清一色黃綠釉陶器上升為多彩系列。其中,鈷釉唐三彩更是青花瓷前身,非常稀有珍貴。遺憾的是,唐三彩發展僅限於唐朝極盛時期,到了晚唐開始衰落。
很多人以為唐三彩是瓷器,其實它是釉陶。製作時,通常以高嶺土作胎,先經過1100℃高溫素燒,再用含銅、鐵、鑽、錳等礦物質施在胎體上做釉料,之後再經過900℃低溫二次燒製。
二次燒製過程中,還是一道化學氧化反應題,氧化銅變綠色,氧化鐵變黃褐色,氧化鈷變藍色…於是,這些釉料變成玻璃狀物質附著在胚體表面。由此,那些高嶺土搖身一變為斑斕陶器。
兩尊易縣羅漢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是簡單塗抹釉料燒製!唐三彩以其造型栩栩如生聞名,整個製陶過程hin複雜,上釉料這步非常關鍵。並不是隨手塗抹釉料就可以,手藝匠人要用黃、褐釉表現馬/駱駝的鬃毛,以藍綠釉突顯人物衣飾裙帶,加之混合黃、褐、藍、綠、白等形成的餘色(互補色),再凹出馬鞍、彩毯等絢麗造型。
然而,以上還只是大色塊打底畫像,如果要想讓這件陶俑變得逼真有趣,還得用素胎捏製面部豐滿肌肉。釉燒出來之後,有的人物作品需再開臉(人物頭部產品不上釉),歷經髮型修飾、畫眉、點唇,反覆修飾後才能凹出傳神唐人表情。再經過複雜工藝,一件傳神作品才算完成。
總結就是,唐三彩陶俑要細膩繪畫多元色彩,製作步驟N+++
唐三彩的顯著代表是隨葬陶俑,其形體豐富,從數寸高的動物、玩具到武士和辟邪,以及官員、僕從、舞女、樂師等,簡直就是唐代生動縮影。
萬千陶俑中,女俑佔有主導地位。唐代婦女典型代表是以胖為美,如楊貴妃那般豐滿圓潤。那時候的女子不但開放,更享受到了當時最高level的民主。婦女同男子一樣享受騎馬,打馬球等體娛活動。
唐騎馬狩獵俑
唐代陶俑人物形象都很誇張。天朝陶藝工匠喜歡以中亞和西亞的胡人為原形制作,誇張他們的奇裝異服、高鼻樑、鬍鬚來逗樂。所以我們常常能在這些陶俑身上看到一個朝代的幽默藝術。
當時唐三彩不僅在天朝盛行,還傳入了全球。約7世紀中葉至9世紀末,大唐文化傳入日本、朝鮮等地,很多陶藝匠開始模仿唐三彩。日本甚至將仿造的唐三彩稱為奈良三彩,並加入了自己的元素,正倉院目前藏有很多…
日本奈良三彩
面對如此細膩有趣的陶俑,還是建議大家親自去真跡面前感受TA。當你近距離讀懂了唐三彩,也將讀懂了大唐的豪氣千雲與趣味。最近香港有個最值得期待的絲路展覽,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唐三彩魅力。
展覽: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
時間:2017.11.29-2018.3.5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
-
6 # 考古流帆
唐三彩,本質上是一種陶器,但是它和陶器又不太一樣,陶器無釉,而它有釉,不單有釉還有多彩釉。三彩並不單單指三種顏色,它是泛指多種顏色,包括黃色、綠色、紅色、褐色、紫色、白色等多種顏色。唐三彩是二次燒成,先用陶土製成胚胎,入窯在1100度左右進行素燒,出窯之後再上釉,入窯第二次燒造,經過900度的溫度第二次燒成。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因為在唐以前,只有單色釉,最多就是兩色釉的並用,到了唐代以後,這種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時得到了運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次創舉。
唐三彩起源於東漢的鉛釉陶器,之後經過北朝的發展開始出現多色釉陶器,發展到唐代達到高峰,開元天寶之際是其極盛期,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達到了最高峰。目前從出土狀況來看,主要出土於唐代兩京地區,即長安、洛陽地區,目前已知的燒造唐三彩的窯址只有河南鞏縣一處。
唐三彩主要是作為陪葬品出現,日常生活中很少用,並且本身還有一點毒性,主要是製作各種俑作為陪葬,包括人俑,動物俑,玩具,日常用具,器用模型等,我們最常見就是各種三彩馬、三彩駱駝俑。
唐三彩在對外交流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唐代和朝鮮半島進行貿易過程中,新羅人借鑑了唐三彩創造出了新羅三彩。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遼代在唐三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遼三彩,但是無論是新羅三彩還是遼三彩都沒有唐三彩的這般顏色鮮豔,藝術價值高。安史之亂之後,唐三彩便開始衰落,出土的唐墓中這時期的唐三彩的數量便開始急劇減少,並且質量也沒有開元天寶之際的質量高。
總的來說,唐三彩就是唐代用於陪葬的陶器明器,周身飾以三彩俑,以各種俑為基本型別,對周邊國家和後世的陶器的製作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7 # 話說唐秦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是從陶器到瓷器過度的珍品。
這兩件作品是兩匹駿馬,一大一小,富有情趣。大者仰天長嘯,躍躍欲試;小者垂首而立,安靜恬淡,一動一靜自然天成,有昭陵六駿之美感。
這件唐三彩雙峰駱駝,仰天鳴叫,似乎跋涉跋涉在大漠上,鞍子上還有胡人頭像,這不禁讓我們想到著名的古絲綢之路。和平使者走在去西域的路上,灑下一路駝鈴聲。
回覆列表
唐三彩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藝術品種聞名於世,而不是特定的某幾件著名的作品。
譬如元青花裡面,會有一些特別的器物,如象耳瓶,因作為標準器被發現而聞名,鬼谷子罐,因創紀錄的價格而聞名,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因頻繁被引用及仿品眾多而聞名,等等~
但唐三彩似乎沒有哪件特別著名,就好像我們說到兵馬俑,想到的是那一整個方陣,而不是具體哪件器物。
唐三彩屬於釉陶類,釉彩絢麗,器形豐富,後世的宋遼三彩難以企及,有朋友認為是古代釉陶之最,應不為過。
唐三彩燒造了很多俑類,如仕女俑,文官俑,力士俑,鎮墓獸,馬,駱駝等,作為陪葬品,古人認為不吉利,連盜墓賊都看不上,往往毀掉。直到晚清民國時期,西方人看上了這種色彩斑斕的陶器,有了市場以後,面世的唐三彩逐漸多了起來,文人學者也參與進來,從文化藝術的角度給予了詮釋,如一些小巧精緻的器物,器形模仿當時的金銀器,還有很多帶有中西亞風格的器形紋飾等等。
有了經濟價值,又被賦予了藝術的解讀,唐三彩已儼然成為了今人一窺大唐盛世重要的的文化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