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東威
-
2 # 懷疑探索者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甲午中日戰爭呢?下面,我來解答一下這個提問。
甲午戰爭對近代中國意義重大,既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的失敗,又改變了東亞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擴張道路。表面上來看,甲午戰爭是一場力量懸殊,卻打出了出乎意料的結果,日本人在GDP只有大清五分之一不到的情況下,卻成功地殲滅了大清帝國的近代化海軍。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甲午戰爭成了一場“GDP第一”的國家,打輸了一場“影響巨大”的戰爭。為什麼擁有巨大資源的清政府在執政的晚期,未能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維持住東亞秩序的完整性,不僅打輸了一場軍事實力對比並不懸殊的戰爭,而且在政治上破產的如此徹底,對於一個已經走上了近代化程序的國家來說,這不啻是一個百年天問。一百多年來,國內人仁志士從國際、思想、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解析甲午戰爭敗局的原因,雖然從其不同角度各有道理,但都沒有找到根本原因。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完全是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對決,即這是一場近代史上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與一個沒落封建主義國家的決戰。1868年,日本發生明治維新,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成資本主義國家,使得日本改變落後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而清代的中國處在封建社會末期,面對處在新興資本主義時期的日本,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完全處在下風。
這種先進社會制度與落後社會制度的對決,決定了大清帝國在中日戰爭中的必敗無疑。正如近幾場區域性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資訊化社會的資訊化軍隊對工業社會的機械化甚至僅僅是半機械軍隊的作戰,美國取得一面倒的勝利是人們意料之中的勝利,並不令人驚歎。
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就要落後捱打。
-
3 # 君山雲氣
先來看下離甲午戰爭最近的幾次戰爭吧。可以看出這時的清朝是多事之秋。
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隆吐山戰役)(1888年)
戰後,清廷派駐藏大臣赴印度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和《中英藏印續約》
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乙未戰爭(1895年)是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住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義和團運動(義和團紀莊子戰場)(1898年-1901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1901年)
甲午戰爭對清朝的影響:
1、清朝承認朝鮮獨立,結束對清朝的朝貢、奉獻、典禮。(標誌著清朝繼承自中原王朝的朝貢體系的瓦解。)
2、割讓三島: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清朝的北洋水師沒了,現在失地不說還嚴重威脅中國的海上安全)
3、清朝支付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約3億日圓)。加重百姓負擔為後來的義和團爆發埋下伏筆。繼而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口岸,及認可日本最惠國待遇。變相打壓了民族資本企業的發展。
5、加劇了國內殖民地程度。
6、清朝衰落的跡象徹底暴露出來,日本開始取代清朝的影響力。
甲午戰爭對日本的影響:
1、透過甲午戰爭,開始取代清朝在亞洲的地位,和其他老牌列強開始爭奪遠東的利益。
2、透過控制朝鮮半島,臺灣等地打開了中國的兩個缺口,為侵華戰爭埋下了禍根。
3、給日本提供發展經濟的市場,和大量的戰爭收益。
回覆列表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1884年中法戰爭後,由於列強之間忙於爭鬥,相對平靜了大約10年,中國政治家的神經鬆弛了一些,在人們對西方列強的“友善”感到慶幸的時候,東邊的一個鄰國正在虎視眈眈。臺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朝鮮戰場的失利,雖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動,但還沒有影響全域性。這時候,清政府如果能認清形勢,堅定地投入反侵略戰爭,並採取正確的戰略,一定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可惜中國最高統治者中掌實權的慈禧太后、奕訢等都是主和派,李鴻章也堅決主張“羈糜為上,力保和局”。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他們一直致力於爭取英俄德法美等國家的調停,以達到求和目的。但他們顯然對列強幹預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過分依賴外交斡旋而放鬆了軍事努力。既殆誤了軍機,又影響了士氣。
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近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作用遠比古代更為重要。但因為李鴻章把武器作用極端化、絕對化,由“武器決定論”導致悲觀情緒和失敗主義。李鴻章的結論是“彼之軍械強於我,技藝強於我”。所以中國的武備“平內亂有餘,御外侮不足。”李鴻章此論一出,立刻就有朝臣對他予以反駁:洋務運動搞了30年,花費了國家鉅額資金,為何尚不能一戰,與英法德俄不等相抗也還罷了,為何連日本都不能一搏呢?作為戰爭的主要指揮者來說,頭腦中打不贏的陰影必然會對戰局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是部隊士氣低落,一味潰敗的原因之一。
四、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中國雖是內線作戰,但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措施。清政府和李鴻章對這個重大戰略問題的認識卻很模糊,對戰爭中海軍應該發揮何種作用,怎樣發揮作用沒有清晰的思路。北洋海軍一直蜷縮在渤海門戶,向朝鮮運送物資也不敢走海上捷徑而從陸上轉運。日軍則“縱橫遼海”,運輸船隻在海軍的護衛下暢行無阻。
五、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是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清朝末年,國家四分五裂,如同一盤散沙。最高統治集團內部明爭暗鬥不停。朝廷分成帝后兩黨,一班文臣擁戴光緒皇帝前臺執政,但並無實權。“陰主朝政”的慈禧太后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也不放鬆窩裡鬥。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層次的是政治原因。當時統治中國並主持戰爭的清朝政府極端腐朽沒落,不可能領導一場反侵略戰爭取得勝利。
六、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敗必然影響軍隊建設。甲午戰爭中海陸幾十次戰役,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沒有打過一個勝仗,沒有擊沉過一艘敵艦,軍隊綜合素質低下是直接原因。當時全國的軍隊,北洋最優,北洋裡海軍又較陸軍為優。但就是北洋海軍,也嚴重存在著軍紀渙散、操練廢弛、貪汙腐化、精神萎糜等問題。
七、封建政權買辦化導致妥協投降是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的軟弱、消極,急於求和投降的態度不是封建統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釋的。還有其更深層次的特定原因,這就是當時中國的封建政權和統治集團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買辦化了。封建性加買辦化決定了對待資本主義侵略的妥協性。由於社會發展階段不同,這個因素是過去歷朝歷代,包括清朝初期不曾有過的。封建政權買辦化源於社會經濟政治結構的半殖民地化。
回顧歷史:居安思危 實現民族復興
一百多年後的中國,國力已經恢復到一定的強度,但同時,如何面對近鄰日本的難題又一次擺在了中國的面前。在今天,在日本與有關鄰國愈演愈烈的“島爭”中,又一次強烈地顯現出來。歷史告訴中國,日本社會中具有這樣的危險基因與帝國衝動,並且日本時刻都在做細緻的準備,只要有機會,它就會牢牢抓住,並狠狠地咬上人一口。
今天的中國早已擺脫了任人欺凌的屈辱地位,國際地位、綜合國力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今天來紀念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不僅是為了懷念歷史,更多地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對於我們每個中國人來講,21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們希望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並不取決於單方面的良好願望,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臺灣局勢,都喚醒我們要時刻回顧歷史,居安思危,真正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