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趣讓生活更多彩一些
-
2 # 黃zhi1988
華為手機2015年成為首個銷售1億部手機的中國品牌, 2016年完成1.4億部的銷量目標,2017年華為手機的銷售目標為1.7億部,預計最早將於2018年超越蘋果,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手機品牌。
-
3 # 酷酷的奔跑
目前世界500強前10排名如下,第十名營收為2443千億美金,營收前十8名都是能源科技公司,一家超市一家汽車公司,沒有一家科技公司,包括我們所瞭解的,如日中天的(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等),華為預計2018年營收為1000億美金
1、從收入結構來講,能源科技公司有天然的壟斷性,因此能夠較容易取得非常好的營收,而科技公司並不能年年引領潮流,也面對非常大的競爭,並且很多都不是生存生產所必須,因此,科技公司目前來講超過這些能源公司還比較困難
2、華為目前也面臨較大壓力5G網路雖然具有非常好的競爭力,但是美國為首的西方主流市場對華為正在進行封殺,華為能夠獲取的訂單面臨非常大的競爭壓力,因此這方面的營收應該不會有大的增長
3、手機行業基本已經過了快速普及及換機的時代,後續手機市場總體面臨較明顯萎縮,雖然華為手機在科技產出已經超越同業,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加上最大的美國市場禁售,華為手機營收增長也面臨較大挑戰
4、華為目前也在開發物聯網和車聯網產品,這兩類產品是未來市場需求量非常巨大,而且會產生巨大營收的品類,為華為最大營收增長點
綜上所述,未來10年,華為平均營收增長應在5~15%之間,按照最低5%計算,預計2027年可以,按照最高15%計算,預計2027年可以進入世界500強前10
-
4 # 錦繡中源
我們以《財富》釋出的世界五百強企排名為標準,2018年《財富》公佈的世界五百強前一百名的企業如下,其中沃爾瑪以5003.4億美元的營收位列榜首,排名第十的是美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其營收也高達2421.4億美元。而我們的華為以893.1億美元的營收位列五百強企業第72名,與第十名的公司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由此看來,華為想要進入世界前十強還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總體趨勢是,華為不會止步在目前的排名,還有提升的空間。近年來,華為在世界五百強排名也是逐年的提升,但是一家企業的規模越大,想要繼續保持較高增長也是比較困難的,從這幾年華為的營收增長情況看,雖然增速依然保持兩位數以上,但是速度逐年放緩,所以華為是否能夠擠進世界五百強前十強,還有待觀察,畢竟目前其893億美元的營收還不到排名第十的公司的2/5。
今年12月初,華為輪值董事長徐值軍表示,今年華為的營收額將會突破1000億美元,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那麼華為將會是中國第一家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民營企業。相信未來華為的發展得越來越好!
-
5 # 洪鐘財經
不知道你所說的世界前十強,指的是世界500強,還是華為所處領域的前10強?如果是世界500強,那確實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如果是行業十強,那他早已經是了。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華為以89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72位,較上一年度提升11個位次。
在2018年,全球十強的門檻很高,營業收入必須達到2400多億美元。該年的世界500強第10位是股神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2421.37億美元。
2017年,華為營收還只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37%,差距很大很大。即使未來若干年,華為保持年均15%的增速,也得七八年的功夫才能達到今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營業規模。但那個時候,10強的門檻就不在是2400多億美元了,而是3000億美元,甚至更高。
還有一個點,就是華為還能保持多長時間的快速增長?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未來增速下滑,營收出現了“天花板”,則城市全球十強是遙遙無期的。
不管華為能否成為全球10強企業,它已經創造了歷史,成為了一家偉大的企業。1987年創立至今,不過短短31年時間,卻讓國際老牌同行感到顫慄。不論是在通訊裝置領域,還是在智慧手機領域,華為都讓行業競爭對手倍感壓力。
2017年華為擊敗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電信裝置供應商,全球市場份額達到28%。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手機銷量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慧手機供應商。
根據華為輪值CEO徐直軍的透露,2018年全年,華為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華為將是中國第一家營業規模達到千億美元的民營企業。
-
6 # 大魚理財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世界前十強並不一定是最強的,但他一定是最大的,規模必須很大,從這一點來看,華為的規模還是不夠大。華為何時能進世界前十強?這個問題很簡單,看看他與世界前十強的差距就知道。
說起企業排名,目前全世界最為知名的就是由《財富》(Fortune Magazine)雜誌釋出的全球500強排行榜,查閱7月19日釋出的2018年全球500強排行榜發現,前十強依次是沃爾瑪、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殼牌石油、豐田汽車、大眾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伯克希爾-哈撒韋,另外大名鼎鼎的蘋果排名11,微軟排名71,Alphabet(谷歌母公司)52,亞馬遜18。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華為排名72,比2017年的83上升了11位。
全球500強排行榜的排名依據其實很簡單,就是全年營收,前十強的營收依次為沃爾瑪500343、國家電網348903、中石化326953、中石油326007、殼牌石油311870、豐田汽車365172、大眾公司360028、英國石油公司244582、埃克森美孚244363、伯克希爾-哈撒韋242137,而華為89311(備註:未保留小數點,所有單位均為百萬美元),透過對比可以發現,華為的營收比第10名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少了152826,不得不說這個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想進入前十強,華為的道路還是比較遙遠的。
是不是500強排行榜排名越高的公司實力就一定越強?其實不是,咱們來看看500強排行榜上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國內的網際網路三巨頭BAT,還有京東,相比之下阿里和騰訊的實力肯定是遠在京東之上的,這一點大家應該不會有啥疑問吧?但是在500強排行榜上,京東的排名卻遠在阿里,騰訊之前,京東181,阿里300,騰訊331,你說怪不怪?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京東的業務模式比阿里和騰訊都重,京東屬於重資產,再看看全球前十強,除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之外,其餘9家是石油,汽車和零售,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屬於重資產行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的資產還是不夠重。
要想成為全球十強,利潤可以沒有,但規模必須得足夠大,華為要想進全球十強除非是把全球5G市場全都拿下,這明顯是不可能的,而且鑑於目前華為所處的國際市場環境,華為接下來的路肯定佈滿荊棘,5G之路比任何時候都要艱難。華為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的位置,他一貫堅持的技術之路引起了歐美國家的恐慌,其實所謂的安全隱患也只是幌子而已,根本原因就是它們被不知所謂的優越感矇蔽了雙眼,不願意相信被華為所超越,更不願意相信未來的電信市場要被華為所主導,因為害怕所以瘋狂,對華為來說,現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熬過這一關,全球榜單72名絕對不是他的上限。
-
7 # 沈啟群337
華為何時能躋身《財富》5OO強前十?一些網友的意見比較客觀,即《財富》排名的5OO強並不說明“強”,只稱之“大”,若按行業排位,華為已是首位。小編出此題,也可以從“大”的層面來看看華為未來可能的世界排名,能不能繼續加速發展,這可以討論。
看看《財富》去年的排名,在前2O位中,與華為電信行業有相關性的企業只有二家,即三星和蘋果,年銷量在15OO億左右(美元),排位11,12位,再往前看,基本都是金融,能源類企業,差距很大,沒法比。今年華為的銷售可能過千億,排名應該往上躋十名左右;那麼,再預測一下,華為能不能超過三星和蘋果,大約要化多少年?
這裡可以推測一下,按華為現在的成長速度及他的後續技術儲備,大約可以在未來8年左右趕上三星和蘋果,排位應在5OO強10名邊緣。為什麼這樣預測,主要基於三個理由:
一是行業的未來成長性,華為是通訊行業,但已延伸到了IT,AI前沿科技領域,這一塊的未來發展不可估量,特別是即將開啟的5G時代,以及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華為幾乎都有涉足,並已取得了一定的後發優勢;
二是行業的發展是否直接聯絡或服務於廣大消費者這一市場終端客戶,從華為產品看,他的手機己是終端客戶,他未來研發上市的智慧產品,也必然涉及終端客戶。話說回來,若今天的華為產品僅僅是大型通訊類裝備,那麼他的市場潛能會很有限;
三是產品的受眾面是否廣泛,不言而喻,手機以及相關智慧產品,既不是很小眾的產品,更不是奢侈品,受眾面已可比華人的飲食,幾乎一天都離不開,華為更有一個先天優勢,只要產品做得足夠好,十四億華人就是華為家門口的市場。
今天的華為已令華人自豪,我們更期待明天的華越走越強。
-
8 # 帆辰科技
華為何時可以進入世界前十強?我先給大家說一下這個前十強所代表的含義,如果是華為所以在通訊領域,那麼華為現在已經是前三強了。
如果說的是全球企業前十強的話,以華為目前的排名,確實還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的。在18年全球500強的企業裡華為以893.11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72位,相對於上一年的排名提升11未。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全球前十強得門檻是多少,我們查詢得知在18年排名第十的企業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公司,其營業額為2421.37億美元。 所以說華為目前的營業額還不到巴菲特公司的三分之一,這裡面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在短時間內,很難追的上來,可以說,排名前十的企業都是巨無霸般的企業。
最後,華為公司想要達到世界前十的企業,還是任重而道遠的,但是華為肯定不會止步於現在的程度,其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這點我們應該要相信。其次,在國際企業中,每提升一個排名都是相當困難的,我們應該給華為以時間。相信華為終將會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
-
9 # 愛斯基摩魚魚
商業模式不同,收入會差別很大,看利潤吧,其他的都沒用,很簡單的花了2000億美金買了南極洲,轉手2100億美金出手,營收是2100億美金,那這家公司是不是比華為,騰訊,阿里加起來還厲害?
-
10 # 再見理想之愛國青年
普及一下,世界500強的叫法一直是錯的,只有世界500大企業,這裡的大是指營業額,比如沃爾瑪有5000多億的營業額,所以排在第一。考核企業的強弱得按行業來分,比如華為,它是屬於通訊行業,我認為它已經是第一了
-
11 # 以夢為馬220948151
我計算了一下現在華為的營業額是1000億美元 如果以年均增長20% 要五年進前十名 30%的話四年 40%三年
-
12 # 向上學院通訊領域華為已經世界第一
2018年全球七大裝置製造商依次為: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中興、Ciena和三星。這七家公司合計佔全球服務提供商裝置市場收入的80%左右,華為市場份額在2018年持續上升,市場份額近30%,可以說是稱霸全球。
智慧手機領域已經全球第二,馬上全球第一!2019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慧手機華為出貨量為5670萬部,僅此於三星,市場份額為15.8%,位居全球第二!預計到年底發貨量為2.7億部,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
5G技術全球領先根據公開資訊,華為目前已經獲得了全球50個以上5G商用合同,全球發貨超過了15萬基站。拿下全球一半5G合同。
2019年最新世界500強,華為排名61最新世界500強排名,華為從2018年的72位升至61,營業收入1090億美金,第10名豐田的營收是2726億美金。
結論華為已經在通訊裝置領域、5G領域等很多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智慧手機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二,未來相信在世界500強前10的名單中能看到華為的名字。
回覆列表
華為何時能進入世界10強?如果沒有美國的打壓,華為可能永遠都進入不了世界10強。美國的打壓將促使華為在10年之內進入世界十強。下面從以下5點來說明。
1 華為的歷史說明華為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華為從2009年成為了世界500強。2016年成為了世界百強。華為甚至還制定了2,000億美金的營收目標,華為消費者事業部就單獨喊出來了,三年1,000億美金的計劃。但2018年,實際上華為已經處於極度膨脹時期。猶如一輛高速奔跑而無法停止的列車。所有內內外部人員的期待或者是狂熱都會導致這個企業在執行中戰略變形。不能夠深度的評價自身的能力。需要再次遇到挫折或者是問題後,才能夠真正的崛起到世界十強。沒有浴火重生就沒有登頂的可能性。即使登頂後也容易出現大問題。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2點 從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十強來說。畢竟對整個世界做出有價值貢獻的公司。才能獲得整個世界的認同。蘋果開啟了智慧時代,微軟開啟了計算機時代。谷歌開啟了網際網路時代。亞馬遜開啟了電商時代!特斯拉開啟了電動車的時代。所有的這些公司都經歷了重大的發展過程中的曲折階段。蘋果發明了電腦,而又錯過了PC時代。微軟統治了PC時代,而是錯過了移動時代。谷歌統治了網際網路,而又錯過了雲時代。而亞馬遜卻完美的切入到了雲時代。真正牛逼的公司一定是引領了整個時代的前進,經歷重大挫折後,再次引領整個時代。華為還沒有開創屬於自己的新時代。
第三 美國政府的打壓華為,給華為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逼迫著華為,全面地思考自己的產業競爭力,產業發展方向和產業能力的再塑造。再次激勵了這全部的華為人,協同,協作,奮進,拼搏。再次凝聚了華為人的精神和國人的精神。逼迫著華為向資訊產業的最基礎端演進。逼迫著中國人對整個資訊產業進行再造。將會迸發出許多新型的業態,或者是說引領未來性的技術誕生。抗過去了就是真正的世界10強了。而這也恰恰超越了原有的世界十強。因為原有的任何世界十強都只是享受了美國政府給予的紅利,而沒有接受過美國政府的全面打壓。
第四 美國政府在2019年開始全面的打壓華為。華為亮出了出來了其10年積累的備胎計劃。美國的打壓,對華為手機的登頂起到了一定的壓制,但也促進了華為生態和華為鴻蒙系統的誕生。並且整個華為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年美國政府加大了打擊的力度。更促使整個華為人對形勢做出了最嚴峻的判斷。做出了更積極的應對和調整。透過剝離榮耀,華為甚至做出了斷臂求生的安排。國家的積極支援,也必將使華為建立起全面的產業鏈條。大機率,預估2021年。將是最危險和最困難的一年,如果在這一年之中,華為具有了晶片製造能力,或者更底層的晶片,設計技術,以及更強大的生態體系能力。那麼到2022年,美國將再也無法壓制華為的成長。大機率到2025年。華為必將重新登頂世界10強。成為載入史冊的偉大的公司之一。
第五 偉大來源於苦難。卓越來源於對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經受各種各樣的內外部挑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世界百年之未有大變局。是中國每個企業和每個行業甚至是每個人都必須所需要的。而作為中國最領先的企業之一的華為也經受住這場民族復興之中最嚴峻的挑戰,承受最直面的攻擊,最直接的壓力。今天的中國,錢不是問題,透過榮耀剝離,國資為整個華為注資2000個億。確保了華為的2021年和2022年,未來兩年的現金流健康。華為可以透過日以繼夜的奮鬥,在未來的兩年裡頭完善整個自己的產業鏈條。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中華有為,復興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