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冷毅
-
2 # 蘭臺
如果只從中國自身來看,太平天國起義對中國造成了很大損失:人口減少了至少一億,中國傳統經濟體系破產,中國的精華部分遭受了重創。
但是如果稍微具有一點國際視野,就能明白義和團對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對中國的影響之大遠遠超過20世紀任何一件事情。太平天國運動和它一比,簡直不值一提。
簡單說,在英國建立霸權之前,世界上是不存在國際秩序這個詞的;最多隻有類似中國為首的東亞秩序、奧斯曼為首的阿拉伯秩序而已;世界秩序是英國人建立的。
客觀的說,中國(清朝)一開始在這個世界秩序裡的位置大約是遠東大國,處於一個二三流的位置;太平天國運清朝雖然損失大,但是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動的融入了世界體系。而這個體系給清朝帶來了很多好處,至少讓清朝享受到了近代金融體系,避免了崇禎結局。
類似阿古柏叛亂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法國銀行借給清朝4000萬白銀,清朝只能學明朝徵收三餉,那麼只會加快清朝皇帝上煤山的速度。
就算甲午戰爭清朝失利,嚴格來講,也無非是英國決定讓日本人擔任遠東區總經理,清朝依然是國際體系裡的一個正常國家,還保留著戰勝日本的希望,就像普法戰爭戰敗後的法國。
但是義和團運動之後就不一樣了,清朝一下從正常國家變成被監管的國家了。參加八國聯軍對日本來說不是一次普通的行動,本身軍事意義不大,但是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認可,就是說以前日本只是一個見習生,雖然擠破頭想擠進歐洲國際體系,但是還不是一個真正的國際俱樂部成員,現在它加入八國聯軍,意思就是說,從此以後它就是一個夠格的國際俱樂部成員了。
日本變成國際俱樂部的一個正式成員,而大清沉淪為一個受到監視的犯罪分子,在國際秩序中受到鉗制。這就是20世紀剛剛開始的時候遠東國際體系的現狀。
而這種從東方王者淪落到監視居住人員的落差,在中國精英階層產生了無法接受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在後來發酵,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後果,可以說從1900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重大事件都是在反抗、在推翻這種鉗制。
-
3 # 異國的風采
太平天國 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侷限,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必須需要符合歷史潮流的革命思想以及理論指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在反封建的同時,還要反資本主義列強,只有反封建,反對資本主義列強,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才能完成救國救民的任務。太平天國運動以及以後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後來的革命運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義和團 義和團運動的領導階級是農民階級,基本群眾是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最初,他們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屢遭清政府的鎮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義和團把鬥爭的矛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為了躲開義和團運動打擊鋒芒,被迫採取假宣戰,真投降的欺騙手法,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鎮壓義和團運動,使義和團處於內外夾攻的境地。 在國內外敵人的夾擊下遭到了失敗。
-
4 # 九歌風雲
上面那些明顯抄百度抄教科書的所謂答案是認真的嗎?還是說字數多就等同於認真?沒有思想,沒有見解的答案都不是認真的。
-
5 # 書劍漂零
當時中國已經十分清楚,但是中國向西方學習,改革圖強,排外是沒有出路的。義和團運動是逆勢而動,失敗則不可避免。但是,其責任不在義和團民,而在於清政府,在於皇權專制。
1、義和團運動愚昧落後,其落後根源於教育,皇權專制,為了統治者的統治穩定,採取愚民政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清政府同列強或戰或和或交流,都已多年,對西方列強實力早應有正確認識,甲午一敗,更是一個驚天的警鐘,然而即便如此,改革維新也是舉步維艱。
2、多年來對外戰爭失敗,形成了中國官員怕洋人的心理,洋教在中國,為了快速發展,也利用這種心理,使用一些不法之徒趨機加入洋教,以求保護傘,這些人加入洋教之後,為非作歹,而教會也予以縱容。從而讓普通民眾加劇了恨洋人的心理。
3、部分清政府官員或愚昧無知,或陰險毒辣,縱容鼓勵義和團發展,導致禍事一發不可收拾。
試想,如果清政府能夠順應潮流,學習西方,改革變法,形成向西方學習的氛圍,而清朝官員能夠總結掌握與洋人打交道技巧,義和團運動還會發生嗎?
試想,如果義和團運動如果僥倖成功,必然使清政府認為洋人也就這一回事,還會有改革維新的動力嗎,這一仗失利之後,無數生靈塗炭,數億兩白銀賠款,清政府在祖宗成法再也找不到與西方列強對抗的辦法,不得不開始進行艱難的改革,但這個老大帝國的改革越改越回去,越改皇權越大,民眾失望,改良已經沒有希望,只有革命了。
-
6 # 洞察舊機
如果要弄清楚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是危害大,還是貢獻多這個問題?
要說清這個問題,那就要從印度說起。
奇了怪了,說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為什麼要扯到印度呢?
因為印度的“身份”和我們一樣,但是結果卻和我們不一樣。
中國是四大古文明之一;
印度也是四大古文明之一。
中國是個大國,領土面積約為1270萬平方公里(清朝);
印度也是個大國,領土面積約為327平方公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伯爾、孟加拉、斯里蘭卡...)。
在近代,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印度則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英倫三島才多大?
約25萬平方公里。
面積還不到印度的十分之一,卻實際統治了印度300年,在印度進行殖民統治190年。
再看看中國,就清朝那個慫樣,和西方列強打一仗敗一仗,又被八國聯軍(其實是十一國聯軍)攻佔了北京,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統治、殖民中國,甚至十一個國家聯起手來也不敢瓜分中國。
須知,僅沙俄的領土面積就約是1316萬平方公里,就已經比清朝大了,這還不算另外十個國家。
那問題來了,一個小小英國能夠統治領土面積是他十倍的印度,那十一個國家為什麼不敢瓜分中國呢?
被統治的印度現在雖然還是南亞次大陸第一大國,但是,早已今非昔比了,古印度的文化已經斷裂,領土也被分裂成好多個國家。中國雖然越丟失了一部分領土,但是沒有分裂,中國依舊是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也沒有斷裂,反而薪火相傳,蒸蒸日上。
這是為什麼?
這就回到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上面來了。
西方列強從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中看到了中國人民得力量,看到了中國人民的組織力和反抗侵略的力量。
這十一個國家也都撒了泡尿照了照自己,誰有能力統治這四億無畏強暴,善於反抗,敢於反抗的人民?
於是,他們就只能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而不敢直接統治中國。
反之,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運動,沒有義和團運動,中國人民都和印度人一樣,都像綿羊一樣的任人宰割,任人魚肉,西方列強會毫不猶豫的將中國瓜分,最後,中國的下場就和印度一樣,被分裂成八個到十一個國家。
雖然這兩場運動的領導者都缺乏智慧,雖然這兩場運動都禍及到了一定的無辜者,但是這兩場運動卻保證了中國不被西方列強瓜分,不被西方列強分裂。
從這一點上看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貢獻遠遠大於危害。
從這一點上更能看清楚,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要汙衊、要詆譭這兩場運動。
汙衊和詆譭了這兩場運動才能為西方列強今後侵略、分裂中國鋪路,做思想和輿論上的鋪墊。
人民自發的反抗侵略被汙衊、詆譭成愚昧、無知和暴民,那今後誰還願意來反抗侵略呢?誰還願意出來打擊侵略者呢?
當然,汙衊和詆譭太平天國運動的人也分兩種,一種人是被西方列強收買,自甘墮落,充當鷹犬。
另一種人則是被人洗腦,愚昧無知,人云亦云,從來不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回覆列表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農民運動,首先說太平天國運動,他是中國古代農民運動的最高峰,運動規模特別罕見,幾乎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其釋出的兩個檔案《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雖然沒有付諸實踐,但是確實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人民的思想,另外還衝擊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義和團運動雖然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但是無疑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炮製出了預備立憲,這樣的鬧劇,讓革命黨人徹底失望,因此才有了後面的辛亥革命。因此應該是貢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