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
2 # 權媽線上
我不贊成打孩子,即使孩子很調皮!
為什麼這麼說呢?換個角度想想,你覺得孩子調皮該打的時候,孩子什麼想法?媽媽或者爸爸好煩,他打擾到我了,他阻礙到我了,能怎麼辦呢?可以打爸爸媽媽嗎?先別說什麼不孝順之類的道德倫理,光從身高體重上就可以看出來,根本行不通,因為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打不過只能認慫!那麼,我們作為必然的勝利者,這場不公平的戰爭是不是有點過分呢?
另外,打能解決什麼問題呢?家長勝利了,孩子屈服了,是不是真心的?能保持長久嗎?與其腳疼醫腳,頭疼醫頭,不如耐下心去看看事情的本源,到底孩子為什麼調皮?
我們總想用我們的判斷標準來要求孩子,卻忘記了我們早已經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我建議家長們靜下心來想想,多去理解孩子,用曾經的自己去跟孩子對話,別忘了,咱們也曾經年輕過,可孩子還沒長大!
只要我們能順應孩子的心理,孩子自然能回饋我們一個合作!
-
3 # 認真生活的人最美麗
4月30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以前沒有孩子根本不關注這個,自從有了孩子才知道居然有這個節日,我是即使孩子再調皮也不會打她的。
至今我依然能清晰的記得自己最初知道孩子到來時候的喜悅,那紅色的兩條槓讓我激動的語無倫次,然後便是甜蜜的孕期,那是我和她最美的時光,到後來有了胎動,我們之間的互動非常有趣,我摸肚皮她便踢我,再到剖腹產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小小的,軟軟的,太可愛了。
我的寶寶洗現在2歲半了,也正是調皮的時候,記得我看過一本書,我在天上選媽媽,說的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她們在天上挑選媽媽,她們覺得你很好,她們就會來到你的肚子裡面,有時候她們早就選擇你了,可是你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條件讓她們來到你這裡,那麼她們會一直等,一直等,我特別願意相信我寶寶就是這樣,因為我結婚晚,所以讓寶貝一直等,一直等我做媽媽,感謝寶貝選擇了我,既然她選擇了我,那麼我必定會傾盡全力護她周全,所以即使她在淘氣在調皮,我也會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不打,不打。
我有一次帶寶寶出去玩兒,到了吃飯的時間,我們進了一家餐廳,然後做我們旁邊的一個家長一直在訓她的孩子,聲色俱厲,我聽了個大概是因為孩子把一杯飲料給灑了,說什麼你什麼也幹不好,飲料也不會喝,灑了你就爬地上給我喝去,一邊推一邊罵,大家看到這兒一定會說,你又不是當事人,你不明白她們的辛酸,是,我不明白,可是她這樣對孩子真的不應該,我看不下去了,然後把我們的飲料給了那個孩子,孩子怯生生的說謝謝,大概是看見我的舉動,那個家長才不罵了。
最後,希望大家都不要打孩子,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回覆列表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黑龍江4歲女童被打事件,足以讓我們重新審視、思考這個節日的內涵。
編輯搜圖一個4歲的孩子可以受到什麼樣的傷害?幾乎全身到處都是傷。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對體罰的認知,完全不是教育為目的的體罰範疇,這是虐待,這是犯罪,!
一個4歲的孩子,認知尚且懵懂,語言發育尚未完全,就成為失敗婚姻的出氣筒,成為繼母發洩的物件,命運何其不公,人生中最至親的人,卻成為傷害她最深的人。
打孩子如果為了發洩,請走法律路線。打孩子如果為了教育,也請三思而行!
體罰不是小事兒,但可能是常事兒據統計,全球四分之一成年人都有兒時捱打過的經歷。另一項調研顯示,70%的人在小學階段受過體罰。
在過去的年代裡,打孩子是有種非常普遍的家庭管教方式,馬未都在一個節目上曾經描述過,他那個年代的人,小時候家家打孩子,關起門來打,鄰居勸的時候,都說“老王,打一會得啦,別把孩子打壞了”。
這個勸解的潛臺詞很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孩子不聽話該打,打孩子要有分寸,我知道你想要臺階馬上就送來了。
打到什麼時候停也很關鍵,尤其是特愛面子的父母,遇到犟驢一樣的孩子,真打壞了也心疼,這個時候就得找臺階,勸架的人也很關鍵,關係比較鐵的鄰居,最適合承擔調解人的角色,很多鄰居就是因為互相勸架,護著孩子,鄰里之間的關係才顯得越來越好,甚至有時候,孩子被打跑了,鄰居家就是避難所。
有哪些方式呢?打手心,打耳光,掐胳膊,擰耳朵,罰站,罰跪,我覺得最疼的可能是擀麵杖,親測有效,痛徹心骨!小時候在農村,我聽說過的最搞笑的一次體罰,是鄰居家的二大爺喝多了,讓兒子自己踢自己屁股,很久我都沒想明白,人怎麼能自己踢到自己的屁股呢,直到有一天我聽到郭德綱的相聲裡,說吃糖餅燙後腦勺,才恍然大悟。
打孩子有用嗎?有人說體罰是父母最偷懶的管教方式,但也是最管用的方式,關鍵在於使用者是聰明人還是傻瓜。
在特別的時機、合適的範圍之內,如果你有把握讓孩子透過體罰認識到錯誤,且有改正的願望,併發自內心地接受這種懲戒方式,那麼可以適度體罰。
犯了本質性、原則性的大錯誤就是特別的時機。單獨面對孩子沒有外人就是合適的範圍,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了錯誤的嚴重性,主動承認不撒謊,那麼這種情況下適度體罰,孩子不但接受,而且不會產生仇恨心理的。
比如我小時候,有一次把家裡買化肥的錢,偷拿去遊戲廳玩了一天,捱打了我都不敢哭。
錯誤的體罰會帶來什麼感受?孩子一犯錯,有的父母脾氣差,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先打過再講道理,甚至打過之後不講道理,這種方式就是極其錯誤的體罰方式,不講道理的體罰,失去了本應有的警示意義,那麼孩子就算白捱打了,而且這種錯誤的體罰,會給孩子帶來很難癒合心理陰影,特別連打帶罵,當著外人刺激孩子,會讓孩子滋生負面人格,產生仇恨心理。
不同的體罰,帶來的結果截然不同,因罪獲刑的青少年會說“父母從小知道打我罵我,我打心裡就恨所有人”。而安全度過青春期的孩子會說“幸虧小時候爸媽管得嚴,打過之後,我再也沒敢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