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泊者7909
-
2 # 陳相因631
最能表達黛玉心中之愛的詩是:《題帕詩》。
寶玉被賈政“大承笞撻”之後,命晴雯給黛玉送去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黛玉體貼出手帕子意思,不覺神魂馳蕩:“寶玉這番苦心,能領會我這番苦意,不知將來如何?如此左思右想,一時五內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餘意綿纏,便何案上研墨蘸筆,便向那兩塊舊帕子上走筆寫下《題帕詩》。
寶玉大膽表贈私物,使黛玉百感交集:令我可喜、可悲、可笑、可懼、可愧。黛玉體會到寶玉剖白心跡純真愛情的表達方法。渴望的愛情終於來臨,使她神魂馳蕩,不顧嫌疑灑淚題詩.。
黛玉不單要求寶玉脫俗,而自己也是對愛情要求境界較高的人她表達的方式是文明、含蓄,但又有些矜持。
-
3 # 石徑斜
我覺得螃蟹宴後,林黛玉所做的三首菊花詩《詠菊》、《問菊》、《菊夢》最能表達她心中的純潔之愛。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這倆句表面上寫的是菊花,我感覺實際就是黛玉自己內心感情的傾訴。黛玉對寶玉的感情無人,無處,也無法訴說,只能傾訴在自己隻言片語的詩篇裡。可是自己寫的這一篇篇,一行行文字,又有誰能真正讀得懂呢?這首詩透過詠菊,抒發了黛玉自己的心聲,也表達了黛玉高潔的情懷和對寶玉真摯純潔的感情。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黛玉在此問菊,實等於在問自己,將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自己孤標傲世,誰能理解自己的內心?誰能陪伴自己一生?表達了黛玉對寶玉深深地期望。其它的花早已開放,而菊花遲遲不開,是在等待什麼呢?等到青霜滿院時,其他的花兒都早已經凋謝,菊花才獨自盛開,難道就不感到寂寞麼?表達了自己無人訴說的寂莫情懷。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這一句黛玉卻又像是在安慰自己,不要說沒有理解自己的人,真正相互訴說相互理解何須很長時間呢?這首充分表現了黛玉的孤冷寂寞,卻又對自己和寶玉的純潔感情充滿了信心。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首詩描寫自己在菊花面前的夢境,可這種美妙的夢境,卻被窗外的陣陣蛩鳴聲打斷。最後一句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夢境是美好的,可醒來後依舊是孤身一人,滿腹的哀愁向誰傾訴,只有把那無限的情思寄託於衰草寒煙了。還是表達了黛玉對自己孤苦無依的命運的感嘆。
透過這三首菊花詩,黛玉不但寫出了自己高潔不願同世俗同流合汙的精神,更多得是表達了自己對寶玉深沉純潔的愛慕之情。在那個社會,黛玉只能將這份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夜深人靜時或者無人時訴諸筆端;或者偶爾在寶玉面前耍耍小性子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對於這份感情,寶玉是深深地懂得的,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最終每次都能讓黛玉回心轉意。可惜,寶玉的終身大事他自己做不得主,必須顧及到各方的利益,平衡各方的關係。最終,寶玉黛玉一個淚盡而亡,一個看破紅塵,曲終人散後,各人歸了各家門。
-
4 # 有雪片片57321
林黛玉不僅是一個貌若嬋娟的美人,更是一個詩書滿腹的才女,只因她的父親林如海到了五十歲上方才得了黛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膝下更無其他子嗣,所以對黛玉珍之重之,自小便延請老師上門教授,聊充養子之意。而黛玉也自是繼承了父母的好基因,聰穎伶俐,詩詞曲賦上天分極高,雖然年紀尚小,其詩作卻往往別出心裁風流超逸。
自從元妃省親後,恐怕大觀園被賈政嚴加看管,白白辜負了奇山異水,畫棟朱樓,總算她不俗氣,特下恩旨,允許寶黛釵一干姊妹搬進去居住,這些青年兄弟姊妹日間閒來無事,這才仿效外面的才子相公做些風流雅緻之事,大家合力起了個詩社名曰:海棠社,林黛玉這位風雅詩人便更加脫穎而出,綻放風采了。
林黛玉是一個心思純淨,生活得藝術又自然的女孩,所以她的詩作也多是歌頌自然之韻美,然而她多愁善感,人以為喜時她則多以為悲,常常感時傷世,嘆美好之不久存矣!所以她的詩又總是充滿了惆悵與哀傷。比如黛玉與寶釵冰釋前嫌之後恰好是秋雨之夜,承蒙寶釵送燕窩的一片熱忱與寶玉日日掛懷的一片虔誠,黛玉且悲且喜,喜的是自己孤苦伶仃寄人籬下,尚且有寶釵寶玉這樣知己與姐妹,悲的是自己身世坎坷,前有父母離世之苦,後有將來終身之煩惱,一腔苦悶無處排遣,所以才作下了這淒涼無助任憑風雨的《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
這首詩正好用來比擬黛玉的身世之苦與目前所面臨的種種表面風光無限,內裡暗潮洶湧,岌岌可危的生活現狀。但是若要表達黛玉心中純潔的愛,當屬寶玉與黛玉私傳錦帕互訂終身的那一晚,黛玉入夜而作的題帕三絕:
這三首情詩似乎都只有一個字:淚。黛玉的愛只有一片淚水,不愧是絳珠仙草,大概是她入得榮國府以來第一次真真正正地知道了瞭解了寶玉對她的心意,所以感動得只有落淚;亦或者是她知道自己與寶玉的這片私情未必會得到賈家長輩的允可,將來的路會是如何不可預知,前途一片渺茫,她一個投奔而來的孤苦弱女,大概除了眼淚也做不出任何舉動了。所以這題帕三絕中無盡的淚水就代表了黛玉純潔的愛意,也只有愛意。
-
5 # 山西強子
林黛玉寫的《西施》
一代傾城逐浪花,
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
頭白溪邊尚涴紗。
這首詩是林黛玉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想法和寫照,她可能預測到了自己的命運,有感而發!
-
6 # 轉身的繪畫與生活
在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性格中充滿著詩性的芳馨。《題帕三首》深沉、微妙地向賈寶玉傳遞了愛情的資訊;《葬花吟》中有“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哀嘆,也有“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的抗爭;《桃花行》中有“花之顏色人之淚”的感慨。透過一首首詩歌,將一個充滿智慧,富於靈氣,內心深處充滿著對愛情的追求,對自由的渴望的少女形象深刻生動的展現出來。
-
7 # 寰宇同此涼熱
“白鶴的影兒從寒氣氤氳的池塘上面倔強地飛過,那高掛在天空的圓月透出清冷的光,如精靈般陪伴著永遠像花兒那樣美麗的詩意靈魂。”
我們的女詩人並沒有男歡女愛,卻贏得了男一號用盡一生一世去守護她的一切。
假若有三生三世,他也絕不辜負她的精神和理想,繼續守望下去。
我們女詩人的純潔和高貴的精神世界並沒有隨著花兒被埋葬而在這個世界消失,就在精靈般的月光下,她的靈魂永遠與守望者“莫失莫忘,不離不棄”。
就是這首啦,我推薦給你這句:
最為純淨和愛的絕句。
-
8 # 穎姐說說VLOG
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譯文:
看花人從房內望去,啊,白海棠,你高潔白淨,該是碾冰為土以玉為盆來栽培你。
你偷來梨花花蕊的三分潔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縷香魂。你像月官中仙女縫製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閨中哀怨的少女在擦試淚痕。嬌羞怯怯默默無言衷腸無處訴,我倦倦倚在西風窗下不覺日已昏。賞析
“碾冰為土玉為盆”:表現白海棠的清雅,種花之人的高潔。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寫出白海棠潔白、堅貞、孤傲,也寫出林黛玉的高潔、孤傲。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寫出白海棠的寂寞、幽怨,也寫出林黛玉寄人籬下的寂寞、孤獨、哀怨的思想性格。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透過寫白海棠無處訴說的深情,寫出林黛玉的多情以及鮮有知音的孤寂、無奈、傷感。
黛玉此詩的特點是以花寫人,新穎別緻。詩中的種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擬花之“秋閨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寫照。白海棠表現出的高潔、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詩人透過白海棠含蓄地表現了林黛玉清高超拔、空靈飄逸的品性。
-
9 # 會改衣服會寫詩的蓮子
我覺得是那首《問菊》,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蟄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這首詩表達了黛玉輕俗傲世,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她也許用菊花暗喻自己,然後暗示寶玉,就只有你才可以和我聊得來。
-
10 # 佛陀的愚子
葬花吟
看西廂有感而發,為情而動,愛恨交織,由此心見與寶玉的愛情,這時林妹妹雖冰雪聰明,卻對此是沒有信心的。見落花滿地,便哭其潔,痛其消逝,以喻己心。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抔淨土掩風流~
我最喜歡的確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
-
11 # 嶽麓書蟲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
12 # 陝北文化
我覺得是那首《問菊》,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蟄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這首詩表達了黛玉輕俗傲世,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她也許用菊花暗喻自己,然後暗示寶玉,就只有你才可以和我聊得來。
-
13 # 雲之物語
我認為黛玉的《詠白海棠》詩,最能表達她心中純潔之愛。
《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別人都交卷了,黛玉還沒作。李紈催她,她一揮而就。而這首詩,被社長李紈稱為“風流別致”。
詩的首聯沒有直接寫花,寫了賞花人。“半卷”、“半掩”——賞花人嬌媚含羞,與花相映襯;“湘簾”——湘妃竹子做的簾子,暗合黛玉“瀟湘妃子”的身份。“冰玉”表達素淡高潔,黛玉則以育花的土和盆做鋪墊,表達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品格。
頷聯以梨花的花蕊比喻白海棠的皎潔;以梅花比喻白海棠的芳香孤傲。這裡用“偷來”“三分白”、“借得”“一縷魂”,構思巧妙別緻,令人叫絕。
頸聯上句寫白海棠的花像月中仙人縫製的白衣;下句寫白海棠又像秋天閨房裡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淚痕。其實寫的是黛玉自己的心境。
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薄命早夭;“拭啼痕”則說明黛玉這一世是來以淚還債的。
尾聯寫白海棠含羞帶怯地獨立深夜西風之中,象徵黛玉滿腹憂傷無處傾訴,只得聽任西風摧殘的淒涼心情。
在《詠白海棠》中,林黛玉又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道出了自己的身世。黛玉亦如一朵白海棠,具梨蕊之嬌潔,又有梅花芳香孤傲之品性。
整首詩,以冰,玉,梨蕊,梅魂表明海棠是多麼高潔,而黛玉又多麼喜愛海棠。要知道白海棠是賈芸孝敬寶玉的。“嬌羞默默同誰訴”,不正暗合黛玉心心念唸的是寶玉嗎?
所以我認為《詠白海棠》這首詩最能表達黛玉心中的純潔之愛。
-
14 # 晴空莽莽
林黛玉《五美吟》關於《西施》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西施本是一代傾城絕色,在溪邊浣紗,同姊姊妹妹說說笑笑,追逐水花,生活是何等的開心快樂!一朝被范蠡選中,送往吳王夫差的身旁,從此一路宮門深似海。雖然每日裡錦衣玉食,卻時時刻刻揹負著家國復興的重擔,當時浣紗的同伴,不能常伴身側,她過得並不開心。
林黛玉期盼的愛情,反而是東施的平安喜樂,雖然長得不美,卻能享受平凡的生活,小小的愛情,一生一世一雙人,才是黛玉心之所願。
《五美吟》出自:《紅樓夢》中第六十四回 林黛玉悲嘆古人 浪蕩子要娶二房
-
15 # 麗麗99616526
題帕三絕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寶玉捱打,怕黛玉擔心,故以讓晴雯送兩塊舊帕為藉口,讓黛玉放心。黛玉由此大受感動,一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舊帕上題了這三首詩。
從全書來看,這三首詩應是黛玉第一次比較直接的表達了自己對寶玉的感情和對未來的憂心,也是他們感情明朗化的一個開端。仔細閱讀,將會發現,之後,他們幾乎沒再有象之前那樣的爭吵過。也算是定情信物!
-
16 # 每天精彩電影
我認為《詠白海棠》最能表達其心中純潔之愛。
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發起的海棠詩會的作品。在探春、寶釵、寶玉都作完的時候,黛玉還沒動筆,到李紈來收的時候她才揮筆而就。
林黛玉這首《詠白海棠》與薛寶釵淡而不露的風格不同,此詩淡化了現實的外部環境,突出了詩人的主體形象,看到白海棠,得到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白海棠的高潔白淨,由此想象到,栽培它的該不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碾冰為土玉為盆”,從側面烘染白海棠的冰清玉潔,想象別緻。無怪乎此句一出,寶玉便先喝起彩來:“從何處想來!”
頷聯直寫白海棠,最難得的是它不是蒼白地寫白海棠的白淨,而是說它白淨如梨蕊,這就在白淨的顏色上突出了其高貴品格,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寫出其有梅的精魂與風韻。“偷來”、“借得”的說法,更增添了詩句的巧妙別緻。在林黛玉筆下,白海棠絕沒有世俗的汙濁,卻有梨蕊的高潔、梅花的傲骨。白海棠的這種精神品格,其實就是具有詩人氣質的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體現。眾人看了,感受到的當然是“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
頸聯則緊承上聯,以比喻筆法繼續寫白海棠的高潔白淨。以月宮仙女縫製的白色舞衣作比喻,形容它的素白,而且形象地描繪了它的美好形態。“秋閨怨女拭啼痕”,同是比喻,感情卻有變化。秋天蕭瑟,又是深閨怨女,並且在“拭啼痕”,雖仍寫海棠的高潔白淨,帶有愁戚傷感的感情色彩。這當然又是林黛玉的“別一樣心腸”,寫來只是“不脫落自己”(脂評),是林黛玉乖僻孤傲、多愁善感性格的流露。
尾聯,筆墨重又回到寫看花人,寫來情景交融,嬌羞默默。倦倚西風、欲訴衷腸的既可是花,也可是人,看花人與白海棠完全融為一體。不過重點應落在看花人身上。林黛玉是在託物抒情。從章法上說,“嬌羞默默”、“倦倚西風”,與首句的“半卷湘簾半掩門”相呼應,照應開頭,結束全篇,結構完整。從內容上看,它又是上兩句感情的必然發展。它從形神兩方面寫出看花人亦即林黛玉的內心世界,把她寄人籬下、無處傾吐衷腸的感傷情緒刻畫得極為深刻。由於林黛玉緊緊把握住了看花人與花的感情聯絡,詩中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意與景渾,白海棠的形象成了林黛玉自身的象徵。
林黛玉的這首詩不僅是風流別致的,亦是含蓄渾厚的,只不過白海棠形象的內涵是林黛玉鄙棄世俗、純潔堅貞、乖僻孤傲的性格。
-
17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我覺得林黛玉對寶玉的愛一直很微妙的藏著!並沒有哪首詩過多的表現出來。如果非要找應該只有《感秋聲撫琴悲往事》一回,林黛玉撫的四闕琴詞裡面的第三首。非常直白的表達了寶黛的愛情的無奈!
其辭為: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煩憂。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無尤。
這首問的意思慨嘆了寶玉生在王侯之家,舉止皆不能自由。線林黛玉遇到你徒增了多少煩惱。雖然你我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但是照比古人的自由戀愛的結果怎麼可能不增憂慮呢?
已經非常直白的表達林黛玉心中對寶玉純潔的愛了!
其次,便是寶玉捱打後,拜託晴雯給林黛玉送了一方舊帕子,林黛玉體味到賈寶玉的心思。在帕子上提的三首絕句: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我看別人對此有所解說也就不絮叨了!
回覆列表
我讀紅樓夢已過幾多個春秋了,關於林黛玉詩太多其它已記不得,只有兩首讓我預設在心!
一、夢中孤苦又無依,求助無門便被欺。
為死表明心意決,醒時枕畔淚滴滴。
二、痴心寫就兩情緣,情切嬌羞軟語綿。
舞盡瀟湘竹淚盡,紅綃帳暖渡雙鴛。
林黛玉的詩都因愛所生,都是因情所發,所以每首詩都能反應出林黛玉的內心世界和愛的純潔度,意中人在眼前因種種因素不能為之而哀婉終日,舊的時代約束,男女有別,不能直播心意那種複雜心態,以死來表愛的純真度!以詩詞留給後人的理解處,愛情是偉大的,也是悲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