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莊稼漢老夏
-
2 # 老農講三農
一是適時澆水。小麥從抽穗到成熟是整個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保持適宜的土壤水份,對小麥子粒形成、提高粒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根據小麥生長需要和田間墒情,適時澆水,保證小麥生長的水份供應。特別是要把握好時間,適時早澆灌漿水,不僅可滿足小麥生長需要,而且對平抑地溫、調節田間小氣候、防禦乾熱風危害均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及時防治小麥病蟲害。當前是全省麥田多種病蟲害混合發生、為害不斷加重的時期,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據植保部門預測,今年全省小麥中後期病蟲害總體將呈偏重發生趨勢,以條鏽病、紋枯病、白粉病、葉鏽病、穗蚜、紅蜘蛛、吸漿蟲等“四病三蟲”為主。因此,應加強病蟲測報,及早查情病情、蟲情,選準對路農藥,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防治。特別是對小麥條鏽病,要加大普查力度,及時封鎖控制。
三是搞好葉面噴肥。在小麥生長後期進行葉面噴肥,可改善小麥脫肥症狀,補充子粒灌漿期間的營養,是提高小麥粒重和品質的有效措施。同時還可增強根系活力,起到預防倒伏、預防乾熱風的作用。因此,在小麥孕穗至灌漿期,應搞好葉面噴肥,可結合防治病蟲害開展“一噴三防”。
-
3 # 佰秀農業
因為似乎有些焦渴的小麥,迫切地需要一場雨水的滋潤。
目前正值小麥拔節期,正是長個兒的時間,過段時間就要懷孕了,更是需要雨水的滋潤。
只要有了充足的水分,就能確保其養分的正常輸入和吸收。
所以,近日我們看到很多小麥田出現一片片發黃的現象,不能說這是小麥乾旱導致的,但這和春節前後雨雪過多,加上播種較深,而導致的根系不發達,從而出現根腐病等現象。
進而又引發出紋枯病等苗期病害,但有很多田塊,既沒有根腐病也沒有紋枯病,但小麥依然發黃。
對於這種情況,眾專家也是眾說紛紜,各執己見。但有一點那是共同的,那就是小麥根系不發達。
所以我們在用藥的時候就要假如促進根系發達的營養元素。
在我們當地,針對苗期這種發黃現象,比較理想的防治方案就是:噻呋醯胺+甲基硫菌靈+蕓薹素內酯+腐殖酸葉面肥
或者噻呋醯胺+枯草芽孢桿菌+蕓薹素內酯+高氮葉面肥
-
4 # 大地79846828
小麥的春季管理:
小麥到立春季節就開始起身春分開始拔節進入生殖生長期了。在這個時期小麥的穗粒數穗的大小也行成了。為讓小麥穗大粒數達到28-34粒或更多要噴二遍德默爾天葉液肥加磷酸二氫鉀加三唑醇或殺菌清加殺蟲劑間隔五到七天。
-
5 # 稻麥巴巴
有些心裡話告訴農民朋友:
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由於氣候的原因小麥生長階段是不一樣的。
拔節期
有些地區,如河南:小麥基本處於孕穗期。江蘇:大都還在處於小麥拔節期。
所以不同地區的小麥管理措施時不同的。
我現已小麥處於:孕穗、拔節這兩個生長階段來簡單講解小麥的的管理相關措施。
孕穗期
一、清明節將至,小麥正處於孕穗期,有哪些相關管理措施?清明節還有一個星期就到了,正處於孕穗期的小麥,由於時間相差不遠,管理措施和現在的管理差不多。
現在的管理重點是促進小麥成大穗。
孕穗期,小麥在管理上需要注意的有哪幾點?
管理上主要注意這幾點:
1、麥田不能缺水。
缺水就會導致肥料利於率低,進而影響小麥抽穗,造成小麥穗粒數減少。
2、注意進行生長調節。
孕穗就像人懷孕,不但養分、水分要適宜,還有注意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引導生長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從而保證小麥大穗。
生長調節劑建議選用:蕓薹素。
3、病蟲害預防。
目前正處於孕穗期的麥田主要預防的是鏽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
如果此時墒情較好,吸漿蟲發生嚴重的還要注意吸漿蟲的預防。
有什麼簡單方法來判斷麥田裡缺不缺水?小麥輕度缺墒,植株會表現出下部葉片黃化、乾枯、葉色淡化。
溫馨提示:
孕穗期需要的肥量也大,很容易出現脫肥現象,這樣就要追施氮肥。
若近期雨水多,還要特別注意預防小麥倒伏。
二、清明節將至,小麥正處於拔節期,有哪些相關的管理措施?小麥拔節期,是小麥兩級分化的開始,就是說能成穗的會迅速長起來,不能成穗的就開始死亡了。
因此拔節期管理的重點是讓小麥多成穗。
當溫度穩定在18℃時,就是小麥拔節的開始。
具體管理措施:
1、追肥。主要是追速效肥。
就像女人要懷孕了,要先補充營養一樣。
2、注意控旺。
群體大的麥田容易倒伏,拔節期初期是打控旺藥劑的最後時期了。
3、注意防治病蟲害。
拔節期注意預防的病害是:
鏽病、白粉病、同時也是減輕紋枯病危害的最後時期。
拔節後,小麥會長高,田間就封壟了,以後再打藥控制紋枯病,效果就非常差。
預防的蟲害:蚜蟲、紅蜘蛛
在病蟲方面和孕穗期差不多,不過拔節期預防病蟲害效果要比孕穗期好
溫馨提示:在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由於氣候的原因小麥生長階段是不一樣的。
-
6 # 學無止境147484680
是管理不是菅理,這麼有學問有文化這犯如此低階錯誤,叫俺可發一樂。描述得太多沒有用,就簡單的說一下吧1,返青水是必須要澆的。2,結合澆水施肥,每畝尿素25一35公斤。3,澆水之前麥田除苗也是非常必要的。苯磺隆加世瑪可以殺滅大部分雜草。4,病害的防治:白粉病,粉鏽寧多菌靈噴灑。
-
7 # 農資神科技
對於整地播種質量較高, 越冬期葉齡為5葉1心,返青期畝群體在60-80萬左右的一類麥田,以及已灌凍水的麥田,返青期不要急於澆水,要以鋤劃增溫保墒為主,提高冬前分櫱質量,控制春季分櫱,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杆大穗.這類麥田如果過早澆水,不僅不能增產,反而會極易造成麥田鬱閉,加重白紛病等病害發生程度,還會導致基部節間過長,增加後期倒伏的風險. 應在拔節初期進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 全部追肥可以一次追施,約為每畝15~18公斤尿素。
2 二類麥田
對於播期較晚,越冬期葉齡4葉1心,返青期畝群體在50-60萬左右的二類麥田,返青期管理的重點是鋤劃增溫保墒, 促進根系發育, 管理的目標是透過提高分櫱成穗率來保障充足的穗數。這類麥田返青期一般不需過早澆水,澆水時間推掌握在起身中期, 一般地塊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5-20公斤。
3 三類麥田:
三類麥田多是由於晚播、遭羊啃的麥田.對於由於晚播形成苗齡小(3葉1心或4片葉),次生根少,苗體弱,群體不足,畝莖數45萬以下的三類麥田,返青期加強鋤劃、促進小麥發育。返青後期-起身初期澆水, 結合澆水畝追尿素7.5公斤,澆水後噴施葉面肥。拔節中期澆第2水,畝追尿素12.5公斤。
4 旺苗管理
對於播期偏早,播量大,越冬期葉齡為6葉1心,返青期畝群體在90-100萬左右的旺苗,春季以控為主。起身初期噴施烯效唑控制株高,首次水肥管理時間推遲到拔節中期(春5葉伸出)時澆水追肥。
化學除草及病蟲害綜合防治:
當平均氣溫穩定回升到10度以上(最高氣溫18度左右)時,要注意抓好起身期“一噴綜防”。
具體方法:
(1)田間沒有禾本科雜草(野麥子)的地塊畝用:20%乳油40毫升+10%可溼性粉劑10克+40%水分散粒劑4克(或72%2,4-滴丁酯50毫升),兌水30公斤,全田均勻噴霧。
(2),雀麥發生重的地塊:在上述藥劑的基礎上,增加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3克;節節麥發生重的地塊,春季只能人工拔除,不能再噴施化學除草劑
回覆列表
小麥上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紋枯病、赤黴病和鏽病。白粉病田間病莖率達到20%時,每畝用20%粉鏽寧乳油40~60毫升或25%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赤黴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揚花時是預防和防治的關鍵期,畝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75克對水60公斤噴霧。紋枯病病株率達到15%時,畝用5%井崗黴素200~300克對水30~50公斤噴麥株基部。條鏽病發現發病中心後及時畝用12.5%烯唑醇20~30克或15%三唑酮粉100克對水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