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建莉博士談自閉症

    對自閉症的常見誤解有下幾點:

    一、誤認為自閉症患者成年以後是終身殘疾

    由於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對自閉症預後並不瞭解,所以當得知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極其痛苦,誤認為自閉症成年後會終身殘疾。

    自閉症的預後可分為四類:

    第1類,如果我們沒有透過非常專業方式的進行干預,自閉症孩子成年以後確實有可能會生活不能自理。

    第2類,自閉症孩子成年後生活能自理,但社交障礙依然明顯。

    第3類,社交障礙得到了改善,但存在學習障礙。這類孩子成年以後,可以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工作。

    第4類,社交障礙得到了改善,也不存在學習障礙。這類孩子成年後能獨立生活、學習和獨立工作。

    近年來,世界上對自閉症的普查非常重視,早期發現,早期干預的例子越來越多,診斷過程中被診斷出輕度自閉症和中度自閉症孩子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恢復比較好的孩子比例也越來越高。

    所以一些誤認為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成年後會終身殘疾,而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的家長,需調整好心態,透過專業的干預模式,幫助孩子早日達到能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才是目前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二、誤認為自閉症人群中天才比較多

    有人講像梵高、愛因斯坦等這些人可能都是自閉症,因為他們好像都伴隨著社交缺陷。其實在自閉症人群中,真正在某一個領域富有天賦的人很少。但是也不是某些媒體報道的70%自閉症都伴有智力障礙,沒有這麼高的比例。雖然其中有部分自閉症孩子智力可能會受影響,但比例遠遠不到70%。所以認為自閉症人群中天才很多,是很大的誤解,大概比例可能不到10%;智力很低的,所佔比例也達不到70%。

    三、誤認為在中國ABA是最好的干預模式

    美國在60年代開始將ABA運用於自閉症領域,但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發現ABA在自閉症干預方面還是存在比較多的缺陷,所以後來不斷有新的模式開發出來。家長在選擇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選擇,在解決社交,解決語言問題方面,新的模式比ABA效果更好一點。

    四、誤認為ABA完全不能用

    ABA在自閉症領域有一定的貢獻。後面有些新模式是在ABA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而且ABA在解決行為問題和生活自理方面是強項,所以我們對ABA的認識應保持客觀態度,主要看我們的孩子目前處於哪種情況。在解決自閉症孩子行為問題和生活自理問題方面,我們不能一味地反對用ABA。

    五、對生物醫療干預在自閉症治療中間的作用的誤解

    在國內有兩個極端誤解:第一個極端,誤認為生物醫療干預非常好,能解決自閉症所有問題。另一個極端誤認為生物醫療干預是騙子,不可能解決自閉症孩子的語言和認知問題。

    對於自閉症的治療,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需要教育干預,但是有些孩子伴有自閉症共病,比如便秘、腹瀉、過敏、睡眠障礙及其多動、癲癇等這些共病需要生物醫療進行干預。生物醫療干預解決的是自閉症伴有的共病(生理上的問題),並不能完全替代教育干預。

    教孩子如何說話,自閉症孩子行為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日常生活自理等,這些問題是生物醫療干預無法解決的,所以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需要教育干預。

  • 2 # 特科
    1、認為自閉症患者都不會說話

      自閉患者說話是“一字千金”,雖然他們普遍缺乏語言溝通能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說話。其實,大部分自閉症患兒最終還是學會了語言,只是掌握語言的時間晚於正常兒童。當然,這並不排除有少數患兒在成年也無法說話的情況發生。

    2.認為自閉症會隨著孩子長大而消失

      當小孩3、4歲還不會說話時,家長的肯定會非常著急,此時,許多旁人都會以“長大就會好”的說法來安慰父母。其實,這種話如果是出於安慰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專業角度來說,卻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至今為止,自閉症沒有自愈的病例,家長們最好及時帶患兒進行專業治療輔導,因為消極等待只會耽誤孩子寶貴的治療干預時間。

    3.自閉症到底是天才還是笨

      我的回答就是:笨(絕大多數),我為兒童腦部疾病工作已經 8 年多,見過並治療過的孩子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了,但是世俗意義上的天才我一個都沒有見過。但是透過長期的治療後,完全可以逐漸讓孩子回覆和正常孩子一樣,想了解的家長可以私信我,或是在評論下方提。因此治療和干預一定要及早,錯過黃金干預期就後悔莫及。

    總結以上三個誤解是比較重要的,這會直接影響家長對患兒病情的關注度。

  • 3 # 五月午後陽光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主要的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隘和行為方式刻板。大部分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但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情況下,某方面具有很好的能力。

    這些症狀導致很多人對自閉症產生誤解。

    一,語言障礙。

    父親朋友的孫女,最初是懷疑語言障礙就醫。她的症狀是兩週歲了,不會說話,對父母親人的召喚也無任何迴應。

    從濟南查到北京,最後重金請的國外專家確診為自閉症。

    二,社會交往障礙。

    孩子在幼時就不能與人正常交流,建立正常人機關係和相對親密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幼時,他不知道養育他的人是親人,也不會對辛苦照顧他的父母產生依戀。學齡期,跟同學之間難以建立夥伴關係,同學們興致勃勃做遊戲時,他連觀看的興趣都沒有。長大了,更不明白什麼是朋友同事,他只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閉症兒童有一個稱呼:來自星星的孩子。

    三,興趣範圍狹隘和行為模式刻板。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閉症兒童對正常兒童所熱衷的遊戲,玩具都不感興趣,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物品。比如觀察一片樹葉,抬頭看天空,可以持續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沒有厭倦感。

    並且他會固執的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秩序不變,吃飯的碗筷,睡覺的時間,蓋的被子,物品的擺放……這些他認定的一旦發生改變或是被人制止,會表現出焦慮不愉快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而且這種反抗,會隨著年齡增加升級。

    四,智慧障礙。

    這點不平均。少量孩子智力正常,甚至某方面超常,大部分智力缺陷。

    以前經濟落後時期,很多自閉症患者會被誤認為:傻子,聾子,啞巴,少根筋,精神病。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整體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精神疾病,從而系統就醫。

  • 4 # 千古鳴

    誤解一、人們認為自閉症比較罕見的,導致大量自閉症孩子被當作發育遲緩、智障、精神問題、教養問題……埋沒在社會中得不到治療。

    誤解二、人們自閉症是一種精神病,自閉症其實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在過去醫療水平還不發達的年代人們還不曾認知自閉症把它當做精神分裂症患者,直到後來研究證明自閉症是一種軀體性的、與父母撫育方式無任何關聯的發育障礙。孤獨症的病因在臨床症狀的識別和臨床診斷方面將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徹底分開,逐步認識到自閉症是一種在一定遺傳因素作用下,受多種環境因子刺激導致的瀰漫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

    誤解三、我最近感覺很自閉可能得了自閉症。自閉症是先天性的疾病,人們不可能因為心情不好而罹患自閉症。自閉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引起自閉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尚未報道過後天形成自閉症的案例。

  • 5 # 自閉症康復訓練許老師

    關於自閉症的常見誤解,你們要看一下具體什麼情況,因為站在的角度不同,對自閉症的誤解也是不同的。主要這就在於兩個方面的認識不同:一個是站在自閉症家長的角度,而另外一個是站在社會人大多數人的角度。角度的不同,那麼誤解也是不一樣的。以下我就對下面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一下各自會出現的誤解。

    站在社會大多數人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對自閉症很少了解或者他們很少沒有接觸過自閉症,所以他們一般根據自己的認識去了解自閉症。他們可能出現的誤解有:

    1他們認為自閉症是指一個人比較孤僻,不太喜歡說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不願意跟別人相處。

    2他們認為自閉症就是心理問題,只要心理調整好了沒有問題了,而且自閉症透過心理醫生就可以解決了。

    站在自閉症家長的角度上來說,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後,他們對自閉症瞭解也是剛剛起步,認識也不足夠全面。他們出現的誤解有:

    1自閉症就是發育遲緩,只要幫助孩子發育正常一點就沒問題了。所以,他們認為發育遲緩只是小問題,而發育遲緩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2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自閉症,所以自閉症的家長早期的時候,他們都會去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去確定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

  • 6 # 你好children

    認為自閉症就是不愛說話,不溝通。

    這應該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看法,其實他們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知道怎麼說”,是孩子語言障礙的問題,正常的孩子,從嬰兒期就可以本能的知道用眼神去和父母交流溝通,雖然還沒有語言,但是自閉症的孩子不會,他們沒有意識的去學習這樣的溝通技能,也意識不到可以和人溝通,簡而言之,是語言方面的障礙,也是社交障礙。

    自閉症孩子都是傻子/天才。

    少數的自閉症患者在正常範圍,多數的自閉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有大約50%左右的自閉症兒童有著中度智力障礙(智商50以下)。有25%的自閉症兒童有著輕度智力障礙(50-69)。有少數的才是高功能自閉症,《雨人》的電影裡面的男主人就是一個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對數字的記憶力超乎常人,有的人在繪畫、數學、藝術等方面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天分。

    自閉症孩子不能夠上正常學校。

    在經過了一定的敢於和訓練之後,如果孩子的認知、語言、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能力達到了標準之後,還是可以進入學校融合教育的。

  • 7 # 精神科藥師小池

    您好!自閉症概述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症狀通常在3歲前就已出現,並會對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自閉症的幼兒經常進行反覆行為和刻板運動,抵抗環境的變化和日常生活規律的變化,以及對感知覺經驗作出異常反應。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障礙,而不是種生理疾病。發展性障礙則要透過生涯教育和心理矯治,症狀可能好轉,也可能加重,不能完全治癒,只能慢慢地、部分地克服。

    自閉症的病因

    (1)遺傳因素

    部分患兒的自閉症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因素對自閉症的作用已趨於明確,患病的幼兒同胞中有2%-6%患本病,單卵雙生子同病率高達36%。

    (2)腦器質性損害

    如產傷、宮內窒息、中毒、感染等,15%-50%的患兒伴癲瘺發作、腦電圖異常腦CT、磁共振有非特異性改變。

    (3)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

    幼兒行為與神經遞質密切相關。有研究資料認為,中樞神經系統5一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下降,伴有下丘腦功能障礙則可產生自閉症。

    自閉症的治療

    對於幼兒自閉症的治療,目前醫學界通用的有藥物療法、飲食療法和教育訓練法。教育和訓練是治療自閉症的主要方法,目的是促進患兒的語言發展,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

  • 8 # 醫患家

    (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自閉症,目前是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一種多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表現為與外界交流、言語及智力障礙,由於大多數患者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需要終生看護,對家庭來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現實和沉重負擔。由於之前對自閉症的宣傳很少,所以可能存在對自閉症的一些誤解。

    第一,早期最常見的誤解是自閉症兒童是由於父母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和關愛造成的。孩子的沉默寡言是早期比較顯著的表現,不願與人交流,這往往使人感覺這是孩子缺乏關愛的表現,其實現在對自閉症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和後期的感染、產傷、疫苗接種都是重要原因之一,並且大多數父母對孩子傾注了更多的關愛。

    第二,自閉症不是一種病,是性格缺陷的表現。這也是很多人的看法,認為自閉症就是性格不好,不是疾病,是可以透過教育和心理輔導治癒的。自閉症是多種病因導致的一種複雜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單純透過心理輔導是無法治癒的,目前也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很好的治療自閉症,更多的是透過行為治療使患者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家庭的負擔。

    第三,自閉症很多是天才。在新聞媒體上,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自閉症天才的報道,大多數表現為超常的記憶力上,如美國的基姆·皮克,他精通從文學到歷史在內的15個不同領域,能一字不漏地背誦至少9000本書的內容。英國被譽為“再世莫扎特”的德雷克·帕拉維奇尼,先天失明,不會自己穿衣吃飯。但他是一個無師自通的鋼琴奇才,四歲起就對所有樂章過耳不忘。而事實是,大部分自閉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

    讓更多人來關愛自閉症患者,為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提供幫助!

  • 9 # 孤獨行者Noodle

    在下先謝過這位朋友的信任了,發來幾個關於自閉症的問題,我必將全力作答。

    這個問題,恰恰是可以為自閉症譜系正名的題目,我得考慮周全。

    無論是媒體宣傳,還是通常對自閉症有所瞭解的人們,甚至不瞭解他們的人們,都把孤獨症孩子稱之為“星星的孩子”。

    我姑且把這當做一種美化吧,其實如此宣傳,第一次聽說的人們的確會種下很美的印象,覺得沒啥大不了,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不就是很美麼?再稍微詳細地瞭解一下的話,就是原來他們不是地球人,而算是難以理解的外星人啊。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其一自閉症譜系人士的確很美,他們最美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一輩子的純粹,不會為任何世事所浸染。但人們並不會如此去理解,只是從字面上覺得浪漫美麗,他們並不浪漫。

    其二,他們又並不像夜空里美麗的星星,而像星星的本質,像最最炙熱的恆星,能把人烤焦,不理解他們能把人所有的耐心毅力與希望蒸發,所以又不是那麼美好。

    其三比較符合實際,他們的確是很難被人理解,可以比喻為外星人。

    他們並不是心甘情願如此的,他們先天的因素決定了他們特別在嬰幼兒以及兒童開始發病這段時期,他們的感知覺,聽覺,視覺等等都可能同時完全異於我們普通人,所以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再加上他們的核心問題社交障礙,他們就有如電影《逃出絕命鎮》裡靈魂被禁錮在軀殼裡的人,眼睜睜看著外界,聲嘶力竭地吶喊外界也聽不到,他們想說話說不出,他們想收斂收斂不住,他們想交朋友卻不知怎麼辦,他們想被理解卻不會被理解,他們所有所有的訴求只有憋在心底,憋不住就化作哭鬧,甚至自殘!我特麼的寫到這都淚流滿面了!光自己想想就淚流滿面了!更何況這些無助的孩子!!!

    打住,我是來為譜系正名的,不是來煽情的!透過以上的解釋就可以對那些妖魔化譜系的說法以抨擊了吧?

    他們之所以如此,在公共場合行為失控,在別人面前行為匪夷所思,甚至被很多普通人排斥認為他們具有攻擊性,你們這些普通人如果處於同樣的處境會怎樣!?所以他們的這些先天因素是他們被妖魔化誤解的一大原因。

    但,我必須要強調這個但!目前因為很多大齡譜系孩子不只是在公共場合可能如此,在家裡在家長面前也是和惡魔一般,陰鬱自殘毫無生氣毫不快樂,分明就是大眾通常理解的活脫脫的表現。其實這真的不是他們的本來面目,他們的本來面目應該如我家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間車爆胎的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全方位無死角的自閉症譜系女王一樣!

    是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遇的待遇,大人對待他們的態度,生硬刻板違揹他們自身發展規律的教育,是這個世界把他們變成了可怕的惡魔的樣子!與他們本身無關!!而揹負這些苟延殘喘地過一生的是他們自己!自閉症譜系孩子,無論高功還是低能,他們完全都可以有自我意識的!卻在我們那些坑孩子為主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治療”中,在我們現在這個教育方向中被扼殺,特別是重度孩子,讓他們長大變成一個只保留著吃飯本能的行屍走肉!

    我家女王三歲診斷時也是重度,各個方面的發育年齡在十一個月左右,大家現在可以看到一個光芒萬丈充滿朝氣任性刁蠻有很多自己想法的女王啊!她才只有不到六週歲!這才是一個譜系孩子的本來面目啊!是因為我理解她的同時給她最大限度的自由快樂,她的靈魂奇蹟般地走出了那個被禁錮著的軀殼!

    我這篇回答必須寫的再長一些,我這麼描述並不是美化他們,而是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譜系!而媒體總是宣傳的那些所謂天才論,說他們即便不是天才也總會有某些方面特長,特別聰明……天才肯定是鳳毛麟角,至於特長也肯定有,但有幾個可以被髮掘?甚至被髮掘出來的也是我們大人的一廂情願,並不是基於孩子的本意,只是我們想當然!那些真正被髮掘出潛能的更是鳳毛麟角!

    好了,這篇我寫回答史上最長的回答就寫到這吧。總結一下,星星孩子的本意應該是純粹天真爛漫;自閉與孤獨並不是他們心甘情願,天下沒有一個人喜歡如此;妖魔化不是他們的本來面目,他們都應該是我家女王的樣子;同樣過度美化的天才形象也與事實不符,他們就是“人”,比我們慢很多發展歷程無限延長的人!他們也都是接地氣的凡人!

    請諸位高高在上或者在一旁事不關己的吃瓜群眾們,請那些自認為身處水深火熱的譜系家長們,請所有的專家醫生特教老師專業人士們,聽聽我這個自閉症譜系女孩父親微弱又渺小的聲音吧!在下感激不盡!!

  • 10 # 愛豆育兒

    寶寶剛開始咿咿學語,

    總是不按規則出牌,

    讓他叫“媽媽”,他偏偏叫“爸爸”,

    讓他叫“汪汪”,他偏偏叫“喵喵”,

    貌似有點“小叛逆”,專門與成人“作對”。

    有時候又會被寶寶記憶折服,

    奶奶剛說“小白兔,白又白”

    寶寶馬上接著說“兩隻耳朵豎起耐(來)!”

    偶爾還能蹦出幾個自己組合的新詞,

    像媽媽寶寶、爸爸寶寶、奶奶寶寶之類的。

    有一次,寶寶看見奶奶和爸爸談話,跑過去插話,

    我說,大人說話寶寶不能插嘴哦,

    寶寶懵懂地說,我每次吃飯後都“擦嘴”的~

    寶寶學說話,真是歡樂無窮多。

    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口齒伶俐,能說會道,自信的表達自己。

    語言與智力發展密切相關哦,愛因斯坦認為,一個人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

    但有的寶寶就是遲遲不開口,這可怎麼辦?

    01

    媽媽彆著急,分清什麼才是說話“遲”?

    千萬別相信什麼貴人話語“遲”。

    寶寶說話遲,有可能是聽力障礙,也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或孤獨症等,當然,也可能什麼事都沒有。

    但首先要分清,什麼才是“遲”,你總不可能要求1歲的娃和你對答如流吧?

    不同月齡寶寶發育情況可以參照以下標準。

    02、寶寶不說話,首先應考慮……

    如果寶寶到了該說話的月齡就是遲遲不開口,媽媽首先應該考慮,寶寶聽力有沒有問題?

    寶寶聽不聽得到,聽不聽得清?

    爸爸媽媽往往能觀察到寶寶聽不聽得到,但寶寶是否聽得清嗎?這需要專業檢查才能確定。

    如果寶寶患有聽力障礙,媽媽發現後,可以幫助寶寶及時佩戴助聽器。

    否則媽媽說再多話寶寶也聽不到或聽不清,會延誤寶寶說話的時機,並因為聽不懂引起相應的行為問題。

    03

    寶寶能理解嗎?

    如果寶寶能聽到,能聽清,那麼寶寶能理解嗎?

    例如,1歲的寶寶,這時候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了。

    這時候寶寶最愛乾的就是“扔垃圾”。

    媽媽遞給寶寶一塊瓜皮,讓寶寶扔到垃圾桶,寶寶就乖乖走過去扔在垃圾桶裡。

    媽媽開啟平時給寶寶看的卡片書,問寶寶,哪個是“汪汪”?哪個是“喵喵”?

    寶寶就會指著狗,然後再指著貓的圖片,有的寶寶還會發出“汪汪”或“喵喵”的聲音,也會做出一定的手勢表示,這就能確定寶寶的確是理解了。

    寶寶聽得到,聽得清,但不能理解,有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症(可參考相關文章:警惕以下現象,寶寶可能是孤獨症 !3歲前,是最好的干預時機!)。媽媽需及時帶寶寶問診。

    04

    聽得清、智力沒問題,就是不說話!

    a、首先觀察寶寶與大人的交流方式。

    如果寶寶一個眼神,大人就心領神會的幫助完成了,寶寶自然就沒有說話的慾望,這叫做好心辦了“壞事”。

    b、如果寶寶的詞彙儲備量不夠,他也不會開口說話。

    寶寶需要開口說話,有一個前提,他必須儲備50個詞彙(可以多讀繪本增加寶寶詞彙量)。

    大部分寶寶在2歲時都可以掌握至少50個口語詞彙,而且可以將兩個字放在一起組成短句子。

    但是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很大,有的寶寶可能等到2歲後才會講這麼多東西。

    而且,男寶寶的語言發育速度往往比女寶寶要慢。

    c、如果爸爸媽媽在家本來也不愛說話,那寶寶也沒有什麼學習語言的機會。

    聽力、智力都沒有問題的寶寶,還不開口說話,我們可以耐心等待。

    05

    0~3歲,必須給寶寶更多語言刺激

    0~3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後天環境對大腦發育有重要的影響,認知發展神經學家黛布拉米爾斯認為,早期經驗塑造嬰兒終身學習的大腦結構,所以為了寶寶的明天,媽媽必須多給寶寶語言刺激:

    1、每天給寶寶提供不同種類的聲音刺激,播放音樂、與寶寶交談每日的事情。

    2、在冰箱門、電視機、門上貼字,每天和他一起閱讀。

    3、常常帶寶寶去超市,有意識引導寶寶認識更多的物品,豐富他的經驗。

    4、給寶寶讀繪本故事。

    5、常常串門、經常與寶寶做遊戲等。

    寶寶語言能力好壞與智力水平高低有密切的關係,爸爸媽媽應該創造機會,讓寶寶真正的能說會道哦~

  • 11 # 優加學院姜老師

    這個問題說明自閉症的知識普及仍不完善。

    人們對於自閉症認識的誤區有以下

    (1)自閉症就是不說話;

    (2)自閉症是不愛跟別人一塊玩;

    (3)自閉症都是天才;

    (4)自閉症是因為家庭教育引起的。

    不說話和不社交其實他們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知道怎麼說,自閉症的孩子很多都有言語功能問題,這才是他們不講話的“元兇”;一般孩子從嬰兒期雖然還沒有語言但可以用眼神去和父母交流溝通,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很少與人有眼神交流。這其實是自閉症中的言語障礙和社交障礙

    自閉症都是天才,這是完全不對的,根據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於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於70),智力正常的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症。所以自閉症都是天才這個認識是絕對錯誤的。

    自閉症是因為家庭教育引起的,這一認識一般都是覺得是因為家庭教育過於冷漠造成了孩子的自閉症,這也是不對的。因為自閉症是先天性的發育障礙和家庭教育是沒有本質性的關係,但好的家庭關係和氛圍更利於能力的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草根明星”阿寶,現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