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07849199467

    反正按現在的房價和糧價相比大約這個樣,把全村幾千畝給我一個種一年把糧食賣掉估計差不多在城市買兩套房,還包括成本在裡面,這就是農民。

  • 2 # 黃河三農人

    現在糧食價格上漲不起來?如何走出低價糧的困局?魚鷹來說說看法?

    1,這是國際糧價低的大趨勢所壓制。外國六七毛 中國1元多,水往低處流。 這就是我們一直有一定配額進口糧食的原因。

    2,土地流轉不適合現階段我國的國情。我國有7億農民,你讓土地都交出去,老百姓幹啥 ,都去城裡打工 ,城裡有那麼多工作嗎。城裡的房子能一直蓋下去嗎?況且現在在農村種地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農民,有的甚至已經快八十歲了

    3,土地流轉的成功與風險交替出現 ,要重視這種情況。現在有些地方的土地流轉成功了。蔬菜大棚園區 ,高科技農業園區,成功的很多,但都是花卉 蔬菜,果品為主。糧食流轉成功的不多見。只要糧價低,種越多,賠越多。現在許多承包大戶壓力很大,有部分已經棄租跑路。下圖是成功的園區。

    下圖是棄租跑路的耕地現狀

    4,糧價低,老百姓慢慢自己就會少種。一家種一畝,不上化肥,不打藥 ,種出無公害糧食,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過兩年,糧價就會逐步回升,物以稀為貴嗎。

  • 3 # 龔家言

    糧食價格上漲不起來,如何走出低糧價的困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大力發展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生產,提高糧食生產率

    一家一戶、分散的、小農經營方式生產糧食,靠一畝三分地無論如何是走不出糧食生產困境的。

    要走出糧食生產困境,就要發展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生產,既能夠提高勞動效率,又可以提高糧食的產出率和規模效益。

    二、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我國現在國庫中庫存、積壓的糧食,足夠全國人民吃一年,一方面說明國庫充盈,另一方面也說明產品不適銷對路。

    現在,我國糧食結構性過剩,就過剩在糧食質量不優上。我國的優質小麥即使每年進口幾百萬噸,但是,仍然有400多萬噸的缺口;泰國香米、日本越光米等,在我國之所以暢銷,有的一市斤售價高達上百元,仍然有人趨之若鶩,就是因為我國的優質稻米遠遠不夠國人消費。因此,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不僅可以滿足國人的需求,而且還能夠賣出好價錢。

    三、大力開展“訂單生產”

    訂單生產是農業發展的未來趨勢。透過訂單生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產品適銷對路。既滿足市場需求,又可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收入。

    四、加大補貼,鼓勵糧食生產

    發達國家促進農業生產的重要經驗,就是加大生產補貼。

    目前,我國的支農政策力度還很弱,農業補貼僅佔農業產值的15%,而美國則佔40%。

    因此,我國要充分借鑑發達國家經驗,在主要糧食的生產上,加大補貼力度,增加種糧收入,調動農民越來越濃厚的發展糧食生產的興趣。

  • 4 # 每日糧油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這幾天關注糧油行業的朋友也都注意到了,針對美國向WTO訴訟中國糧食補貼超出入市承諾,WTO已經初步判定,認為中國對稻穀、小麥和玉米生產所提供的補貼超過了當初中國對WTO的承諾。有關部門也表示將會在明年4月底之前,完成對水稻、小麥補貼政策的改革,以適應WTO相關規則。

    所以,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糧價下行的壓力依舊存在。

    針對目前低糧價的趨勢,有關部門也是採取措施積極應對,主要包括這兩年一直在推行土地流轉,就是希望透過規模化種植實現規模效益,但是,畢竟中國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規模化種植所帶來的勞動力轉移也是一項極為艱鉅和長期的任務。

    因此, 除了土地流轉外,從去年開始各地開始積極湊建農民賣糧售後服務中心,從生產端給農戶提供服務支援,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年推行的優質糧工程。

    這個情況其實在去年的小麥收購市場就能明顯看到,國家透過對小麥收購質檢標準的提高,引導農戶種植優質小麥,提高售糧價格。

  • 5 # 雲105781906

    控制國家大規模物資進口,發展本國經濟,間接使農民積極勞動,創造本國自身財富,消除或杜絕利益不大,汙染不小的企業,減少非農化就業,增加農村勞動力,達到建設振興美麗鄉村的真實目標

  • 6 # 三農一姐

    對於現在糧食價格的確上漲不起來,主要原因糧食作為人類生存賴以發展的最基礎的戰略物資資源,一旦糧食價格出現大漲的行情,將會影響到國計民生,特別影響到上層的階層的基本的消費利益,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性,畢竟糧食價格出現大漲,人們的消費支出就會增加。對於糧食價格走出低價的困局,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提高糧食價格,或者是調整糧食的種植的結構。對於提高糧食價格主要是由於糧食的產能決定的,根據市場的發展規律和市場的價格規律來看,影響糧食價格的最主要的關係就是供求關係決定的。一旦糧食出現了供不應求,價格就會出現上漲;糧食出現了供過於求,價格就會出現下跌。但是糧食安全才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所以糧食的總產量必須保持基本穩定,也就是種植面積必須保持穩定性。但近些年來由於農業科技的發達,農藥、化肥的效力的保障,使得糧食的產量逐步的增加,而且庫存的糧食越來越多,加上消費者的膳食結構的改善,也使得糧食的庫存量不斷的上升。對於糧食的價格走出低谷區,最主要的一個方式那就是減少中國糧食的進口量,這就相應的提高了糧食的價格,首先中國是糧食消費量是非常龐大的,畢竟有13.7億人口。也許有人說進口的糧食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可中國進口的大豆一年在1億噸左右,如果不靠進口大豆可以尋找其他的大豆替代品,這樣相應的拉伸了中國其他方面的糧食的價格的上漲。比如說今年禁止進口含有危險生物的加拿大的糧油作物,這使得今年中國的花生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平均每斤上漲了1~2元錢,這就是減少進口量影響的後果。當然還有提高糧價的另一個方面,那就是減少糧食的種植面積,對糧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就是改種其他的農作物。或者說種植優質的糧食品種,這也是提高糧食價格的另一個原因,比如現在有機水稻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7元左右每斤,優質的小麥價格目前價也在1.46元左右每斤的行情。優質優價這就是市場的規律,也是價格規律。總之,對於糧食價格上漲不起來,加大對糧食的種植補貼的方面使得糧食價格上漲快速是不可能的,當然政策方面也能夠拉昇糧食價格的上漲,減少糧食的進口的數量,或者是減少糧食的替代品的農產品的進口量,相應的會極大地刺激了糧食價格的上漲,畢竟中國是糧食的消費大國。對糧食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減少糧食的種植面積,增加其他農產品的種植,提高種植的收入,也是提高糧價的主要方法。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敬請留言交流。

  • 7 # 糧油市場報

    並不是筆者故意打擊各位農民朋友的種植積極性,低糧價這種情況在中國短期內不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未來幾年,中國的很多糧食價格也還是很難漲起來,不管是小麥稻穀這樣的口糧作物,還是玉米,大豆這樣的主要糧食或者油料作物都是如此。更令人沮喪的還在後面。

    真正讓農民感覺到困擾的不是糧價太低,而是種植規模太小,糧食種植效益太低。以中國目前人均耕地面積1.3畝,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3,農村地區人口平均面積不足三畝,遠遠低於美國,巴西等農業大國,所以就實際情況來看,即便是把中國的糧食價格整體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在人均耕地面積如此稀少且種植成本無法透過提高生產規模來降低的背景下,農民的糧食畝產收益依舊會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最終,中國現在遭遇的這種農業效益太差,種糧收入不高的境遇還是會繼續重演。

    簡單而言,就是未來幾年中國的糧食價格不但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反而會受到進口糧食以及國際糧價波動的衝擊而出現再度走低,所以在此要跟各位農民朋友提一個醒。不要對今後幾年小麥,稻穀或者玉米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抱有太多的期望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Д゚)。

    個人以為中國目前糧食價格處於較低狀態,並不是困擾著大多數農民的最主要問題,種植收益太低,無法取得足夠高的生產效益才是令很多農民種地沒有積極性,以及種地不賺錢的根本性因素。

    歸根結底,中國的糧食價格遲遲上漲不起來,並不是由於中國農民不夠勤奮,或者是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不夠先進,也不是中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處於落後狀態,而是中國農業先天劣勢和短板的最終體現。所以中國的農業種植現狀決定了根本無法透過簡單粗暴的提高糧食價格來讓農民的收入得到明顯的提升,並最終改善所有農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生存現狀。不管是今後還是未來,農民要想過上好日子,

    要麼擴大農業種植規模,以量取勝,向美國巴西學習,

    要麼進行種植結構最佳化調整,提高單產收益。

  • 8 # 北國飄雪

    現在糧食價格上漲不起來,應該如何走出低糧價的困局?這個問題不是農民能夠解決的!首先,農民沒有這樣的話語權,也沒有解決的辦法。中國的農民,是國家終身奉獻者,勤勞,質樸,吃苦耐勞是中國農民的光榮本色,糧價即使再降低,農民也毫無辦法可言!有人說農業要規模化,集約化,沒有價格作保障,入不敷出再什麼化也是徒勞!東北地區有的地區,土地規模化種植了,機械化程度很高,大型農機,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農業技術措施也很到位,如種水稻,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進口農機,插秧機,機械化,科技化,數字化,水利化都可以與世界先進國家農業技術相媲美!可是,自18年水稻降價,種水稻農民也是叫苦不迭,什麼都漲價,只有糧食價格不漲反降,種水稻農民只是在保本或不賠上下功夫呢! 中國農業發展有很長的路要走,南方地區人多地少,想象著規模化好,地以多取勝,可是沒有價格作保障,種的越多有時賠的越多!地多,投入的就多,機械,地裡的設施,農資,人工成本,銀行貸款的利息等等吧,支出的費用都是很大的,以多取勝固然挺美好,可是其中的滋味只有親歷者才有機會嚐到! 中國農業的發展,確實比幾十年前好多了,最起碼解決了溫飽問題!可是農業的發展任重道遠,農民收入很低,與時代發展不同步!本身收入就不高,再加上進口糧食數量連年增加,造成國內糧價下跌,農民收入造成直接影響!國家知道降低糧食價格,抑制國內糧食庫存壓力,而為什麼不抑制農資,化肥等農資肆意漲價呢?!所以說糧價下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國家做出最大的調整,確實解決好農民種地低收入的問題,確實解決好什麼都漲價只有糧食落價問題,從根本解決三農問題,確實保護農民利益,而不是一句空話!

  • 9 # 婁一LGS

    從2008年中央一號檔案開始,上至中央下至平民,幾億人討論研究了十幾年,想各種辦法償試了十幾年,實際靠務農收入不斷提高的有多少人?種大宗糧油棉作物在國家不斷提高補貼的情況下收入並沒增加。有人改種果、蔬、樹、茶`、藥材,搞養殖。前2年掙點錢於是蜂湧而入,狼煙四起,遍地雞毛!

    名義上及真實的9億農村人,望天祈禱多收個3、5鬥,求爺爺告奶奶求糧價再高點、農補再多點、農資優惠點,如此等等在當今社會有何大用?不錯這樣日子暫時會好過點,藉此就繼續死守那幾畝地、留著早已荒廢的宅基,從而阻礙土地集中規模經營,影響農業現代化程序。過幾年還是窮!還是怨天怨地!即然這樣,何不轉變思路,另闢蹊徑呢?

    再說說政府,大會講,小會議,動用大批官員,浩浩蕩蕩,懷揣著不多的幾張鈔票,面對幾億人的期盼,這撒點、那補點,忙的暈頭轉向。結果是標不治,本難及,作用有限!既然如此何不集中財力,抓住根本,以小博大,以求長治久安呢?

    這十幾年折騰與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農業何等相似?80年代初改革農村土地制度,便一下盤活了農業,使中國的農業快速發展了20年。如今為何不再次變革土地制度償試?

    1,改變宅基地、土地村集體所有為鄉鎮集體所有。改變種類繁雜的農業補貼辦法,以鄉鎮政府為單位,集中農補資金以適當低價收回自願放棄者農地宅地,集中農補資金以當地常規農業生產畝均純利2倍價格流轉自願流轉者土地。再由鄉鎮政府拍賣或低價發包,收入歸鄉鎮統管。這樣支農資金,拍賣資金,另發包資金都由鄉鎮統管統用,盤活農村農業資源,闢免因地理因素加劇貧富分化。就象城鎮集體土地適當價收歸國有(實際是所在地全民公有),再高價賣出,所得用於本地城鎮發展,造福本地國民。不同的是鄉鎮用支農資金以適當高價收回耕地,再以低價零價甚至倒帖價另行發包。再者隨城市化發展,許多村莊將消亡,消亡的村土地還怎樣村集體所有?還有人己入城,還怎麼監控遠在千里、收益極低的幾畝地?真是食之無味,扔之可惜!

    2,農戶想自種承包地只需變動一下地塊的繼續種植,鼓勵其經營林果蔬菜等不易機械化適合小規模的農產品,有能力的可以低地租甚至無地租多分包點地。但此類種植農戶不再補貼。

    3,己進城或準備進城的放棄農地,得點補償,有利於城裡生活,同時留在農村的人就相應擁有更多土地資源。

    4,立志農業者可透過鄉鎮政府快速低價低成本得到相當規模的土地。

    5,大規模低成本低價經營土地者必須按國家種植結構種植,主要從事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的大宗糧油作物,減少與小農戶競爭,可調整供給,利於供需平衡。

    6,享受政府地租補貼大規模經營者,必須按一定規模(比如50畝扶貧一戶)附帶扶貧幫困任務。

    附:振興農業歌

    農村窮,農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補貼多,糧價高,

    幾畝良田富不了。

    要脫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條路。

    忙耕種、閒外出,

    兩項難顧窮跑路。

    棄良田,背水戰,

    創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拋荒`,

    規模經營路寬廣。

    城域廣,農村荒,

    農家柴雞變鳳凰。

    農業興,農村旺,

    國家強盛民富康!

  • 10 # 使用者曦睿

    振興農村

    振興農村,一靠人,二靠政策,三靠科技,首要的是靠人。目前農村很多中青年人進城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殘,談何振興?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

    流。提高糧食和農副產品價格,種糧也能掙到在城裡打工那樣多的錢,農民自然囬歸,才能留住人才。

    空喊口號沒有有,落實政策才能見成效。

    中國14億人口,吃飯是天大的問題,是中國曆朝歷代沒有解決好的問題。中國的糧食必須自給自足,靠進口糧食吃飯,是極端短視行為,遲早會鬧糧荒,必須未雨綢繆。

  • 11 # 鍾情三農

    你說的沒錯,中國目前的糧食價格正處於較低的水平,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農民都會面臨著低糧價的困局,但卻遲遲無法走出。

    近幾年來,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價格接連縮水。

    2014年前後是中國玉米價格的歷史最高峰,當時的東北玉米動輒都可以賣到1.1元一斤以上,而華北地區的玉米最高價格達到1.2元一斤,也是很輕鬆的事情,而到了現在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已經有四年時間沒有觸碰過一元一斤的大關。

    而且,從2017年開始,中國開始對小麥這一口糧作物進行收儲制度的改革,連續兩年下調其最低收購價格標準,所以2009年中國很多小麥種植戶發現線,雖然今年的小麥豐收確實不假,但是回首卻發現自家的小麥卻賣不上一個比之前幾年更高的價格。

    我們得承認,最近五年以來,中國的糧食價格整體處於漲不起來的態勢,不但沒有延續此前那些年量價節節走高的狀態,甚至還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狀況,而且短期內這種狀況還不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和解決。

    實話實說,不僅僅是中國現在的糧價漲不起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中國幾乎所有的糧食品種的價格都處於令大家不滿意的狀況,不管是玉米,大豆這樣的作物,還是稻穀和小麥這樣的口糧作物都是如此。從東北的黑土地到華北大平原,在從西北塞上江南再到湖光糧倉基地,所有的農民都遭遇了這樣的情況,無一例外。

  • 12 # 使用者9248193698842

    我們這裡的農民是不靠地,也不棄地春天種上打上除草濟秋天收一下其餘的時間打工掙錢。農民有農民的活法同社會進行周尋守家站地沒什麼可帕。.

  • 13 # 十里八村眾鄉親

    一,國家為了社會穏定,有意識的在控制糧價。的確,一個國家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穏定的社會環境,而吃飯問題就是穏定的前提,穏定的基礎,只有讓大家都吃飽穿暖了,才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二,外部的因素。據報道,糧價低的現象並不僅僅是中國,許多國家的糧價比中國還低,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每年都大量進口糧食的原因。更何況,中國糧食產量並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在此情況下,進口糧食來補上缺口,是必須採取的措施,也是保證糧食安全的手段。這樣看來,國內糧價低也是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和衝擊。

    三,糧食處在市場飽和狀態。雖然總體上中國產糧食並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但是,在每年進口大量糧食的情況下,市場始終處於飽和狀態。俗話說,缺者為貴。任何東西,少了是寶,多了是草。糧食,作為人民生活的第一需求品,如今落到這般田地,在無限感慨的同時,應該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衣食無憂,今天終於成為現實了,多好啊。

    至於如何才能走出糧價低的困局,我的觀點始終是一致的,那就是既然為了穏定要控制糧價,那就得給種糧農民加大補貼,不能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因為他們也要生活,而且也要和其他人一樣,生活的更好。不論是為了穏定也好,為了發展也罷,都得國家來買單,不能再增加農民負擔了,幾十年來,他們為國家為社會作出的犧牲夠多了,應該讓他們分享一下社會發展的紅利了。

  • 14 # 紅塵流沙

    想糧食漲價的人,有多少是真正想著提高農民收入的?又有多少想把輿論炒起來趁機賺錢的?看看房子蔬菜水果肉就可以想象,如果糧食漲價受惠的也絕不可能是農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魅族x8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