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
2 # 健康圈內人
高血壓對人體的影響不僅表現為血壓升高、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更讓人擔心的是長期血壓高會引起心腦血管及身體器官病變,如冠心病、腎臟疾病等,這些高血壓併發症對生命健康有著直接影響。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使血液中的糖分不能很好分解利用,從而處於持續高血糖狀態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經常如影隨形,不但使心、腦血管的損害雪上加霜,而且容易傷害腎、眼等器官。高血壓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除了堅持合理的藥物治療外,注意合理、科學的飲食同樣非常重要。
高血壓合併高脂血症:
高血壓病與高脂血症密切相關,血脂的增高往往使原有的高血壓症狀加重,因此人們有趣地稱其為一對“難兄難弟”。
高血壓合併肥胖症:
高血壓和肥胖可以說是形影不離,高血壓患者中有大約一半以上的人是胖子。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同時還容易併發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因此高血壓合併肥胖症患者要引起重視,及時減肥。
高血壓合併腎功能減退:
高血壓與腎臟的關係較為密切。腎臟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引起高血壓。反過來,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又可以引起腎臟損害。高血壓合併腎功能減退的飲食應以保護腎功能、預防腎功能減退為主,用合理的飲食來減輕腎臟的負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血壓合併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但不管是哪一種中風,都會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腦損傷,而後產生多種精神症狀,表現為身體某一部位或多個部位發生功能障礙。可以說腦卒中是高血壓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飲食上需要有區別於其他併發症的特殊要求。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
高血壓是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同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都與飲食密切相關,合理飲食在高血壓冠心病的防治中有重要意義,可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高血壓合併高尿酸血癥 :
高尿酸血癥俗稱“痛風”,高血壓患者是高尿酸血癥的高發人群。高血壓患者如果發現尿酸輕度升高,可以透過調整飲食來減少嘌呤的攝入量,使尿酸降低;尿酸中度升高者需要控制飲食和採取藥物治療。高血壓合併痛風的患者應注意自己的飲食。飲食科學、合理,可以幫助緩解症狀,防止復發;飲食不當,就會加重病情。
高血壓合併高膽固醇血癥 :
高血壓合併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要多在飲食上下功夫,控制高鹽、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補充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回覆列表
高血壓如果不進行規範有效的治療,過高的血壓以及可能伴隨的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作用於全身器官如心臟、腦、腎臟、外周血管等,引起相應的病變,稱之為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最終可以引起相應的臨床疾病以及臟器功能衰竭。
心臟: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高血壓可以引起心肌肥厚,肥厚的心肌使得心臟的舒張功能減退,左心房肥大,引起房性心律失常,可以有早搏、心房顫動(房顫)。血壓升高可以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壓急劇升高可以誘發心肌梗死。高血壓的病人心功能減退,心力衰竭的發生率比沒有高血壓的人要高6倍。
腦:腦動脈硬化,腦缺血,短暫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腦出血,高血壓腦病(現在歸於高血壓危象)等。
高血壓可以引起腦動脈硬化,腦動脈形成微動脈瘤而發生腦出血,腦梗死,短暫腦缺血發作。研究發現,基線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舒張壓每升高5 mmHg,腦卒中發生的危險分別增加49%、46%。而中國人群血壓升高對腦卒中的發病強度是西方人的1.5倍。
腎:腎小動脈硬化、狹窄,出現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腎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癥,終末期腎病(尿毒症)。
高血壓5~10年後可以出現腎臟的小動脈硬化,造成腎小動脈的狹窄、腎缺血而腎損害,出現微量白蛋白尿,血肌酐升高,高尿酸血癥等臨床表現,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尿毒症)。同時,腎臟損害使血壓進一步升高而更加難以控制。
外周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狹窄、瘤樣擴張,大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外周動脈硬化、狹窄、閉塞,相應供血區域的缺血性壞死如腦梗死、肢端壞疽、眼底出血等。
高血壓使血管內皮、血管壁損傷造成動脈硬化,大動脈病變如大動脈瘤(動脈壁變薄,膨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動脈內膜潰爛、撕裂,血液從破口中流入,使內膜和外膜之間形成夾層),也可引起外周血管病變,包括頸動脈、四肢動脈內中膜增厚、狹窄、斑塊形成,視網膜動脈硬化等。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斑塊脫落可以影響腦供血,引起腦梗死;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引起下肢缺血、疼痛,肢端壞死;眼底動脈硬化血管可以影響眼底供血破裂出血,影響視力,甚至致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