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居生活志
    紅磚不僅天然恆溫,更具有耐磨和隔熱特性,這個建材已不是我們想象中老舊,下面這些設計的介紹為我們提供了空間中紅磚的不同用法。

    1.東倉建設,UR華師旗艦店—峽谷

    設計團隊搜尋了建造地區周圍60-80年代的遺留或廢棄材料,一種紅色粘土磚。並將其透過一個異性峽谷的三維曲面當代化。在早晨10點與下午四點至六點閒,陽光將透過原建築的傳統矩形窗洞投射進峽谷,彎曲的峽谷側壁對光線進行微妙的貫穿,而內側牆體的窗洞則使用更當代的分型與解構的方法進行切分,他們將引導光線進入店鋪內部。

    2.建築改造之臺灣現代風格住宅設計

    這個位於臺南市的785平方米的專案剛剛在2017年初完工,由HAO Design完成改造設計。住宅不同的功能區被分設兩座東西朝向、彼此分離的多層公寓樓內,業主希望這處住所在改造後,能連通、更有家的感覺。為了讓不同的空間更具整體感,在連線橋部分大量使用的木料也被運用到了室內空間的設計中,與木料的質樸感相呼應,書房的一側牆面專門用裸露的紅磚做了裝飾。

    3.叄舍,長城腳下的懷舊空間

    這是一個經過重建並從農民家庭廚房轉變為老北京火鍋餐廳的地方,它包含6類不同的空間功能,能容納各類活動。

    4.臺北緊湊型翁宅-Does More with Less

    設計師採用與業主記憶產生共鳴的元素並將它們結合在一起。首先,在重新進行室內設計時,磚牆不做任何處理,直接用作表面材料。

    5.安藤忠雄美國新作–清水模遇上紅磚老屋

    改建自一棟1920 年代的老舊公寓,佔地2800㎡,改造前幾乎只剩空殼。安藤忠雄保留當初僅剩的紅磚外牆和部分復古元素,在室內加入清水混凝土、玻璃與鋼等元素,以詩意灑入的光影打造優雅又兼具現代感的空間。

    6.在兩棟建築物的空隙之間用腳手架搭建一個美食空間

    餐廳看起來像一個輕質的填充結構,懸浮在剩餘的空間之間—與鄰近的現有的邊界磚牆形成鮮明對比。

    7.澳大利亞紅磚別墅現代風格設計

    這個位於澳洲布里斯本的的建築。建築師運用大量木材、紅磚和樑柱結構以凸顯自然魅力,整個別墅具有通透感又緊鄰大自然,第一眼就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8.紅磚白牆,茶包工廠改造辦公室設計

    新辦公室位於一個茶包工廠的建築裡,設計的靈感也大都源於此。因此,在保護紅磚的和修復牆壁的基礎上,所有的新物品和傢俱都是用白色和黑色來設計,以在視覺上突出紅磚。

    9.建築改造之老飯店變身清水紅磚波紋HIVE HOTEL精品旅館

    為了襯托羅東樸實溫暖的民情,避免太過搶眼或突兀的外觀,設計師在正面以傳統的紅磚排列出立體感強烈的波紋曲面,並保留兩側的原始建材、泥作雨遮,在造型圓潤復古的雨遮下如抹唇般刷上一抹磚紅,與正面顏色相互呼應,完成富含傳統表情的當代建築立面。

    10.墨爾本一家優雅的紅磚工業風咖啡廳設計

    設計工作室將紅磚,混凝土柱和塗有底漆的鋼質牆面與標誌性的thonet傢俱相結合,將舊陳列室改造成多層空間,再加上pop&pac的品牌標識,呈現完美的深紅色。

    11.西班牙工業風閣樓設計

    這間有型閣樓位於西班牙首都巴塞羅那,由當地建築設計事務所 FFWD Arquitectes 進行老廠房改造,他們使用大量原生態建材:水泥與磚牆作為主軸,光潔的混凝土地面刻意保留色彩不均的自然紋理,除了採用裸露紅磚外,還運用大塊未經切割石塊牆面作為呼應,創造空間層次感。

    12.原汁原味的loft風—臺灣69㎡單身公寓設計

    裸露紅磚牆不貼滿,帶有些微破壞力道,加上故意噴上的白色水泥漆,從客廳延伸至餐桌的牆面充滿工業風色彩,展露自由不羈生活態度並呼應不修飾壁面。

    13.溫潤而粗狂!巴西80平米挑高Loft單身男子公寓

    巴西設計公司treszerosete在設計了一間挑高工業風單身男子公寓。兩側大面積紅磚牆定義出整體溫暖印象,選用寬度較細的嶄新磚面,呈現平滑且利落的立面,和一般質感更粗獷的復古磚做出區隔。

    14.荷蘭藝術家的LOFT住宅

    設計師為了平衡房屋原本的結構特性以及居家所需的舒適度,他們稍微包覆天了花板,但讓梁裸露一半出來,配合一面未加工的紅磚牆,這棟屋子被修整得更符合現代生活,但歷史風貌同時也保留了下來。

    15.臺北55㎡手作設計師的工業風老屋

    客廳後方背牆以及工作室牆壁,利用部分拆除規劃,巧妙裸露原始紅磚,再搭配老傢俱、舊工廠吊燈、日式建築木材回收(用於門片、床頭、玄關地板),比起常見文化石拼貼,更有歷史故事氛圍。

  • 2 # 85後房產大咖

    別墅除了營造居家氛圍外,大家首先注意到的還是外觀,這個位於澳洲布里斯本的特殊立面採光的建築由Kieron Gait Architects設計。

    建築師運用大量木材、紅磚和樑柱結構以凸顯自然魅力,整個別墅具有通透感又緊鄰大自然,加上二樓仿若鳥籠獨特造型,第一眼就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外表個性十足外,室內空間也不容小覷,客廳可作為小孩遊戲區,同時也是悠閒閱讀場所,並與草地相接以擴大視覺空間。

    二樓臥房採黑色穩重調性,利用綠色植栽注入活潑生機,露臺如同樹屋般場域,間隔中帶來光影線條創造迷人居家風情,想象好天氣時在這來場下午茶、翻閱雜誌和享受陽光,這才是生活的真諦吧。

  • 3 # 輕喜家居

    廣東90後用紅磚建370㎡別墅,鄰居: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牆壁!

    在房價日益漸高的今天,很多人都選擇了回老家建房子,農村一般都有宅基地,或者買上一塊地,就可以拿來建造別墅或者自己喜歡的房子。

    輕喜到家曾經有個客戶,他家的房子設計真的很特別,這棟別墅的主人是個90後。

    他就選擇了回老家建造別墅,本身就是設計專業的他,在接受了幾年國外建築的理念之後,選擇給自己建的別墅也特別的有意思。

    整套房子是以紅磚搭建而成的,並沒有進行外牆粉刷或者裝修,所以看起來遠遠的就像是一塊大紅色的箱子堆積而成。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套別墅吧!

    整套房子佔地三百多個平方米,位於鄉下馬路邊,所以在房子周圍做了小院子,用黑色的鐵網圍起來。

    房子大概有三層,整體戶型比較特別,底層是方形的,而上面兩層則是由多個不規則的房型組成。

    房子內部還有一處院落,院子旁邊種了一棵小樹,這塊院子是露天的,院子的地面鋪的也是紅磚,而院子正中間則是做了水泥花圃,周邊是可以休息的地方,在院子裡放置幾張桌椅,就是很好的一個休息場所。

    院子與外界是相通的,做了拱形門設計,這個設在鄉下農村很少見,有點借鑑西方的拱形門設計,不規則的大小讓整個院子多了些趣味性。

    而從院子向上看去的時候,正中間的則是二樓的小觀景臺,這處小的觀景臺設計正是為了這處院子設計的,更好的展現了院子的美景風光。

    房子的側面有一處陽臺,在上面是簡單的做了圍欄,種上了一些花草綠植,這一塊適合乘涼,因為戶型朝向的問題,有時候缺少光照,但也正好有了可以庇廕的場所。

    客廳處的設計偏向於工業風,美式工業風搭配紅磚,是最完美不過了。

    二樓上去,則是有一塊轉折點,這一塊是臥室與臥室之間的連線點,每個臥室的大門都是拱形的設計,玻璃門的設計給了房間更多的通光性。

    二樓臥室的設計就真的是普通人無法理解了,整面牆壁都是以紅磚搭建出來的,但紅磚與紅磚之間的建出來的洞特別大,也特別多,所以就導致整個牆面基本是空心的,而這樣的牆面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也是極好的。

    格型的牆洞將光線分成一塊一塊的灑在臥室之中。

    當然,為了不太漏風,在牆壁也臥室中間,還設計了一層推拉玻璃門,防止大風雨天氣淋溼臥室。

    而臥室的天花板也不是簡單的平層,是斜面的,有點閣樓的感覺,在與牆壁介面處,還開了天窗,讓整個臥室的光線更均勻。

    臥室的軟裝非常簡單,一張實木大床,搭配實木桌子,簡簡單單,但富有情調。

    很多人說整體二樓的格局有點看不懂,其實從側面看的話非常簡單,就是在二樓有兩棟小房子而已,只不過多了些個性設計。

    在整套房子中,用的最多的元素設計是弧形拱門,據統計,大概整套房子有三四十個拱門的設計點。

    而整套房子對於玻璃門的應用也很多,除了大門之外,基本上都是以玻璃門為主。

    其實整體的設計,看的出來設計師也是比較任性的,房子不按規則來,臥室和佈局也是不按規則走,這樣的設計,擺脫了傳統的束縛,具有獨特的味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蒙古人編有《遼史》《金史》和《宋史》,為何唯獨沒有《西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