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昇6398

    這正是我經常琢磨的一個疚心話題,己思考了許久,計劃寫一篇短文來和大家交流分享,為你們盡一份微簿之力,苦於沒有想好。所以,就一直沒有動筆。但我終於還是透過從我個人的長期生活體驗,以及對社會現象的觀察、探索和對個別家長老師的瞭解中掌握了一些線索,在閒遐之餘簡結成了不成熟之淺見,寫成短文回答了今天的這個提問,供大家交流探討,不妥之處儘管批評指正。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創新,人們的思想在過去基礎上增添了許多新東西,這些新東西的介入需要調整認識的角度,但是,有一些人是一下子轉換不過的,他們往往顧及了這個卻忽略了那個,連自已都是思想漠糊的,怎樣還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來教育孩子呢?,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長無形給家長,老師和社會增添了負擔。那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己成了當今大家共同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下面,我就按幾種型別分開談談吧?

    一、影響孩子的幾大制約因素

    (一)價值觀念的個性化澎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對孩子影響較大,人們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發展經濟當中去,使一些家長放棄了培養和管教孩子的時間,孩子的教養依託在家庭老人和保姆身上。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缺少了嚴字,增添了任性,導致了孩子的不良習慣產生。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雖然有人管,但久而久之孩子缺失了父母的親情感,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孩子還處在未成年階段,正是在校接受教育的大好時節,而父母慫恿孩子打工賺錢,叫孩子從小學做生意。還有鋪天蓋地的補習班給孩子增添了過重負擔,導致了孩子的厭學。一是校外到處辦的補習班給孩子增添了無形負擔,學生壓力過重,本來有點空閒時間或雙休日尤其是中小學生想休息一下,調整一下大腦和心態,但這樣一來孩子除了吃飯時間而外就沒有一點玩耍的空了,使寓教於樂成了寓教於苦,扭曲了教育原則。有的學校老師也辦補習班,把學生的作業不在學校輔導,故意弄成了家庭作業,學生回家後要求家長輔導作業,還要簽字,弄不好就在家長會上家長和孩子一同挨批。把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留下來在補習班上解決,自己乘機賺錢,魅良心錢。試問?這樣的教師能教好學嗎?這樣的教育能好嗎?

    (二)、校園周邊環境管理的疏漏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主要是校園門口買垃圾食品吃壞了學生的肚子,城管和食監婁禁不絕。還有校園附近的網咖導致學生上網,逃學煩學,學習成績下降。

    (三)、意識形態教育的放鬆減少了正能量,滋生了孩子的雜念空間。

    一是父母品行不正,給孩子染上了不良習慣,這種不良習慣是學校老師一下子難以改變的,有的會影響孩子一輩子。二是道德倫理教育的缺失、雷鋒精神等正能量思想傳播存在空白、燈下黑現象。一些地方只重視文化課教育而忽視了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信念教育,使學生盲目學習,被動學習,沒有學習的方向,目的意義。

    (四)、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繁榮,發展和進步,但是管理必須跟上,否則,就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一是電子網咖、遊戲機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導致孩子逃學,學習成債下降。二是電腦、手機的影響導致孩子分心不安心學習、眼睛近視,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素質。

    二、以上不良現象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如下:

    (一)、產生了輕學思想。認為不學習,不讀書照樣可以吃飯。

    (二)、產生了依賴思想。認為老子給他打下了江山,自已不幹也行,由此導致了只要素取,不要奉獻,只想佔便宜,不想吃虧的懶漢思想和不勞而獲的思想出現。

    (三)、產生了攀比思想。有的學生溓家長給的錢少,沒有別人孩子的多,穿的吃的沒有別人家孩子的好;有的孩子花錢不考慮家庭狀況。有個小女孩才五歲,母親送她到幼兒園上學,看到她的同伴坐小嬌車,她說:“媽媽,我們該搭迪不該坐破公交,多沒面子啊!”。

    (四)、校園周邊環境的亂象。導致了學生過早抽菸、喝酒、談戀愛、不聽話等叛逆性現象的發生,造成了學生和家長老師之間產生對抗情緒。在校老師不敢管,管了不是逃學就是勾結社會的壞渣子到學校鬧事,在家父母不敢管,管了之後不是離家出走就是提出無理的要求。

    如:A、在一個靠近某學校的盲區,由於沒有設像頭,又沒有警察值班,所以,經常有學生在那裡打架鬥流,有一天中午放學後,一夥女生嘴裡叼著紙菸圍著一個女學生準備打架,正當下手之機,被一個過路老頭髮現了,老頭制止她們,她們還罵老頭“老不死的,多管閒事”,老頭一氣之下準備打110報警,她們才散夥了。B,有的學生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成了無業遊民,他們和社會上的壞人混在一起,偶爾到學校鬧事,敲詐勒索學生,罵老師,嚴重影響學校正常秩序,威脅校園安全。C有的中小學學生過早談戀愛,家長老師防不慎防,拿他(她)們沒招,某城區濱河公園,晚上九點左右,有男女中小學生混在一起,身旁還扔著喝過的啤酒瓶,有的學生在慶賀生日的那天,也聚會喝酒。這都是一種不良現象,如果不盡早制止就會留下禍根,毀了學生的一生。D,不良現象導致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缺少了親情感,敬畏感,腦子裡只是金錢感。

    三、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創新觀念,增強全民重教支教意識。孩子是未來祖國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因此,全社會應當關心教育、關心下一代的成長,給他們提供優越環境,為我們的社會負責。

    (二)、加強法制教育。剷除邪惡滋生土壤,淨化校園周邊環境。

    (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教師愛崗、敬業、誠信、友善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力度嚴查教師的挺向性補習班。

    (四)、加大教育投資,加強教育力度。一是要發展教育的均衡性,減輕集中教育負擔,擴大平衡教育覆蓋面,把集中城市重點中小學教育改變為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的教育。政府應當加大農村教育教學投資力度,改變農村教學環境,增加農村教學設施,增添農村優質教師,加大農村教師補貼,鼓勵優質教師進農村教學。平衡學生擇校分配,防止拔優生集中重點中小學,辦重點有致偏挺向,加重了城鄉兩極分化。

    (五)加強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基礎條件,建議把農村教育納入鄉村振興戰略。

    (六)加強農村教學器材建設。建立農村教育圖書室,器材室,科技閱覽室,體育運動健身場,最佳化農村教育基礎課堂。

    (七)加強農村優質教師隊伍建設。最佳化農村教育教學教師隊伍結構,返聘優質退休教師上崗,聘請農村無業大學生上崗,最佳化教師隊伍男女結構,加強農村教師能力培訓,強化農村素質教育,均衡城鄉優質教師隊伍結構。

    (八)加強健康教育,倡導“五講四美”、“三禁三熱愛”活動。即講文明,講道德,講法治,講學習,講衛生;心靈美,行為美,形象美,語言美;禁菸,禁酒,禁早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黨。培養崇尚英雄,崇尚正氣,崇尚科學,崇尚價值的健康向上思想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健康的心裡生理素質,老師和家長當好優質形象代言人,和學生增進感情,拉近距離,使學生對家長老師有敬佩感,親切感。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搭建優適的教學環境框架,解決好校園學生的飲水飽暖等問題,多措並舉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九)加強安全教育。明確雙重責任,強化雙重管理,打造安全,和諧,平穩的教育環境。在安全上常說安全重於泰山,但往往被麻痺大意,點點滴滴,顧此失彼所延誤,缺少憂患意識和應急預防知識,甚至被老師和家長的依奈思想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因此,要明確責任,建立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雙重管理制度機制,如:道路交通安全,水火安全,路途安全,詐諞安全,網路陷井等等。學校、老師要和家長建立雙向管理責任制,實行跟綜監管,明確責任界線。組織開展緊急避險防預演練,建立應急預案。

    (十)加強愛國強國意識教育。培養孩子的愛國強國思想,教育引導孩子從小懂得有國才有家,國強則家興,家興則民興的思想意識,激勵孩子的愛國報國熱情,倡導英雄,勞模,科學家的愛國,敬業,無私奉獻精神,反對只要索取不要奉獻,只要享樂不要約束,只要自由不要原則的腐朽思想和無政府思想意識。

    在教育上,教育的最大責任和目標就是要下決心提高整個國民素質,推動國家的繁榮和健康發展,把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因此,一定要把強國思想復興夢滲透到教育教學當中,堅定不移的沿著這個方向發展,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國家建設人才。

    夲回答,從屬個人寄教育之熱切希望,觀點措詞上可能有不擋之處,如有法定規範方面的錯誤請及時反饋或取消發表,以便急時糾正。如無錯誤請參考,有意者還可聯絡共同探討,望賜教!

  • 2 # 君笑堂

    (1)嚐到甜頭。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會有進步。比如,當孩子的語文好而數學差,在做功課時,就先讓他做語文作業,然後再做數學作業,如果程式相反,不僅數學作業做不好,而且連語文也不會有所進步。

    (2)欲速不達。

    常言道:“欲速不達”、“水到渠成”。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要避免急躁情緒,不能操之過急,不能強迫孩子學習。如果逼得太緊的話,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耐煩,潛意識地產生反抗情緒,因而是變得善忘,會一下了把剛學的東西全部遺忘掉。

    (3)要多鼓勵。

    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讚美之詞。因為稱讚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對於孩子的錯處,不要過於批評,因為過多地批評,會令他情緒低落,而犯更多的錯誤。表揚為主的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4)防止反抗。

    防止孩子產生反抗心理,尤其是防止產生逆反心理,是父母教導孩子學習必須嚴加註意的問題。如果孩子產生了反抗心理,連進取心都沒有了,哪裡還談得上有學習興趣。

    (5)控制時間。

    由於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7歲的孩子在家一次連續做功課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8-11歲的孩子不要超過50分鐘。如果做功課的時間較長,中間一定要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讓孩子舒展筋骨。如果孩子功課做得了的話,應該給他小小的獎勵。

    (6)做好榜樣。

    要使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慾很強,並且不斷地學習,等等。

  • 3 # 胖嘟嘟小曦曦

    昨晚上我坐在那陪孩子寫作業,不停的說說,孩子突然停下來,很認真的和我說:媽媽你這樣是打擾我,我考試的時候你能陪著我嗎?我無言了!孩子說的對!我起來關上門灰溜溜的走了!在沒有我的參與下,孩子很快寫完作業了!自己也檢查了!我看了一眼,錯誤是有的!也是他不會的,那就讓老師來幫他吧!這樣印象可能會更深刻!

    其實我們有些時候真的該放手了!可能剛放手時會有一點磕磕絆絆!就像孩子說的那樣,他們要長大,終有一天會離開媽媽!

    相信他們!

  • 4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孩子對於學習和生活會感到枯燥無味,也就是不感興趣。剛開始孩子有去學校的慾望,真正上學去的時候又不願去學校,這個情況就是現存的事實。從這個情況就可以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什麼事情都會感興趣的,如果知道了也就不願去做了,這就說明孩子的心理考慮問題是比較直而不會拐彎,“童話可信”也就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道理。所以在孩子成生這種心理也是正常現象,這就需要父母進行引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就說明了一切。在孩子學習或者生活都會感到沒有興趣,也就不會主動去學習,這時就需要父母進行教育,讓孩子從被動變為主動,雖說這也是不好改變的過程,但是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使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這樣才能改變孩子的心理,才能達到所具備的條件,對於父母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5 # 慧愛怡心工作室

    對於孩子不要總是用物質去獎勵好的表現,這樣容易使孩子學習和做事變得被動,會用外界的態度去決定自己是否要把事情做好。要激勵孩子學習動機,內化為內在機制。一點點,循序漸進,家長不要焦慮,要一點點引導,給孩子時間,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顯家長權威。

  • 6 # 寒石冷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往往取決於父母的心態,還有溝通的時機,以及把握好一個度字。如果你總是想試圖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變孩子,往往不會有好結果,就拿題主為例,你就屬於這樣的家長,你總是在不該說時嘮叨幾句,總是在看孩子做事時插上幾句,結果很容易事得其反。那麼該如何把握好親子溝通這個度,才能讓孩子自覺呢?

    第一,把話放在孩子沒事時去說,這樣很容易把溝通變為很正式。

    1、事前與孩子聊天,引導孩子找到要做事的目標。

    請家長朋友們注意,在孩子進入做事或學習之前,帶著輕鬆的心情,與孩子有說有笑,這時孩子也會心情很放鬆。而這時引導孩子去關注他要做事的目標,或者學習這一目標,很容易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這個目標上面。如問孩子:“還有幾分鐘,媽媽去做飯,你該做什麼呢?”孩子會去想,一般來說,孩子會告訴你:“那我就去寫作業。”“我看動畫片。”“我看課外書。”等等。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目標時,家長就需要馬上鼓勵孩子,如說:“你真是有心人,媽媽就喜歡這樣隨時找到目標的好孩子,那你一會認真把目標落實好,我把飯認真做好。”瞧,是不是很輕鬆?

    2、事後與孩子聊天,引導孩子回顧這次做事的感受。

    我為什麼沒有針對孩子正做事或寫作業過程深入分析呢?是因為在做事過程中,家長一般不要輕易打擾孩子,只為避免孩子專注力被破壞了。就拿孩子寫完作業後來說,媽媽可以問孩子:“寶貝,你寫作業感覺累不累?”孩子可能會說累,也可能會說不累。媽媽接著問:“只要認真寫作業,肯定會寫完後,感覺有點累,那馬上休息放鬆玩兒一會兒,媽媽現在檢查你作業完成情況,一會找你好嗎?”當孩子聽到你關心他(她)的話時,會很開心,心裡會充滿著感激。良好的親子關係,就必須要感動孩子為前提。

    3、家長檢查完孩子的做事,或者作業後,再與孩子交流。

    就拿檢查孩子作業這件事來說吧,儘管孩子並不在身邊,你卻可以透過孩子寫作本身去發現孩子寫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如透過書寫情況,可以看出孩子這次寫作業是否很認真。如透過孩子個別錯題,發現孩子是否把課堂新學知識都掌握了。如透過錯誤去發現孩子是否養成認真讀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當你把問題都歸納清楚時,再把孩子叫到身邊和他(她)交流,孩子自然就願意和你交流了。如媽媽對孩子說:“寶貝,請暫停一下,來媽媽身邊,我有事需要問你。”瞧,這樣的話,指令清晰,又不嘮叨,還顯得很禮貌吧?孩子來後,再把問題逐一指出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就願意聽了。

    第二,不要總用責備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多用溫和與肯定語氣溝通。

    1、家長髮現孩子做事有問題時,用溫和的語氣和孩子對話。

    有不少家長性子特別急,就見不得孩子做錯事,或者看不慣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如孩子隨手亂放東西的不良習慣,如果你總是責怪孩子,保證孩子聽不進去,照樣還是亂扔。正確的做法,不妨這樣與孩子說:“兒子,你說家裡東西隨手亂放好呢?還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好呢?”孩子當然會說:“當然是擺放整齊好啊。”媽媽馬上就要誇獎孩子:“你真聰明,看來你也喜歡家裡東西不亂放,那怎樣才能保持這個好習慣呢?”孩子可能此時馬上就明白你話背後的意思了,立刻去把亂放的東西歸位。

    2、肯定孩子做事自覺的一面,經常去表揚或激勵孩子繼續加油。

    對孩子們來說,最喜歡聽到的話,是爸爸或媽媽肯定自己,或者做完一件事後獲得他們的表揚。如果你真這麼做了,會讓孩子小有成就感,孩子會認為你們很在乎他(她),也認真觀察他(她)努力做事或學習的過程。如這樣爸爸說的話:“女兒,今天你吃完飯自覺幫著媽媽收拾餐桌,還幫著擦桌子洗碗,爸爸看在眼裡,就特別欣喜,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知道幫助媽媽做事了,如果每天都這樣堅持做好,爸爸會非常為你自豪。”這樣的話,你品味一下,是不是孩子特別喜歡聽?反之,如果你批評孩子懶惰不堪,你再看孩子會不會生氣,甚至想幹也不願意幹呢?

    3、批評要講究方法,不要頻率太高,在批評與責備中成長的孩子心態特別頹廢。

    很多家長常愛幹費力不討好的事,就拿頻繁批評孩子來說,張嘴就是難聽的話,換位想想,如果你在單位總是被領導這樣對待,你作何心情?你肯定都煩透了這個領導。那你再想想孩子,是不是也一樣會特別煩你呢?很多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在努力做一件事,或者在認真學習了,你偏偏看不到人家的努力,而是隻挑毛病去批評,這樣很容易惹孩子生氣,時間長了孩子不管生活態度,還是學習態度都特別頹廢與沮喪。因此,即使想批評孩子時,也需要講究方法,如常用“假如……或許……你也這樣認為嗎?”來造一個句。假如你認真讀題三遍,或許你這道就可能不會錯,你也這樣認為嗎?這樣的話聽起來是不是更容易讓孩子聽進去?

    第三,家長平時要先教孩子做事方法和步驟,再鼓勵孩子完整做好,反覆強化好習慣。

    1、家長要有培養做事或學習的好習慣意識。

    不知道家長朋友們是否有平時認真教孩子做事步驟的習慣,凡是有經驗的家長都不會只動嘴說教孩子,而是結合一日生活細節,去有步驟教孩子去做。如先提出教做某一件事的目標,然後再在紙上或白板上列出步驟,然後一步一步給孩子做演示性教學。當你很認真施教時,孩子就會願意把你當成是生活老師,自己願意做學生。當孩子在你手把手演示教學中,學會了有步驟去做時,再以旁邊者的身份去觀察孩子獨立做的過程,適時給孩子一些讚美與肯定,會讓孩子特別有成就感。

    2、引導孩子在意外部積極評價,戰勝懶惰心理,不斷提高自覺性。

    人的懶惰性是一種本能,不光孩子有,大人也常能見到。當你知道孩子身上有這種本性之後,就可以平時沒事時與孩子進行這方面話題的交流,引導孩子知道戰勝懶惰的最好辦法,就是所必須要做的事當成最重要的事來對待。因為你開心做完和你應付糊弄做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就拿孩子課上聽講這事做例子,你可以這樣說:“女兒,你知道老師最喜歡怎樣聽講的學生嗎?”孩子可能會說出來,也可能說不出來,這時你就可以繼續說:“老師最喜歡認真聽講的好孩子,如你每節課都自覺做好,老師就會看到眼裡,喜在心裡。老師會心裡想,哇,瞧,我們班XX同學,上課聽講真認真,這才是老師最喜歡的好孩子。”經常進行類似的引導,孩子自覺做好事的意識就會增強。

    3、幫助孩子用加法來累積進步,用減法來消滅不良習慣。

    對孩子們來說,最在乎自己做的怎麼樣,如在家裡寫作業之前或之後,都希望爸爸媽媽誇誇自己,在學校裡也渴望老師能當著全班同學面表揚自己。其實這就是孩子上進心的表現啊,當你知道孩子的心理訴求時,不妨這樣引導孩子:“兒子,你知道怎樣才能經常得到被表揚的機會嗎?”孩子可能說不出來,你再引導:“其實,我們就是每一次認真去做,不斷克服缺點,把優點用加法累積起來,你是不是就慢慢變得很優秀了呢?”孩子肯定願意聽到這樣的話吧?那你再問孩子:“那缺點該用什麼法來消滅呢?”孩子馬上就能答出來:“用減少消滅啊。”別小瞧這些對比引導,很容易讓孩子記住,原來好習慣養成就是不斷消滅缺點的過程。

    結束語:孩子做事或學習自覺性,需要家長引導孩子找到目標,並手把手教給孩子做事的步驟,鼓勵孩子完整做好,同時還要關注做事時間,透過不斷鼓勵與讚美,讓孩子獲得自覺做事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才不能不斷強化孩子積極心態,不斷消滅做消極心態。如此說,家長就會清楚,原來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正能量家庭環境非常重要。

  • 7 # 我是杜佩玉

    學習的事情不要想著自覺,對於自覺的學習需要一個過程,而這一個過程是一個培養的過程。

    也就是說對於學習的習慣必定經過兩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強制性自覺。

    其實就是透過一種強制的手段培養孩子的一種自覺性,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需要培養孩子,這種行為其實也就是一種習慣,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他們回家之後並不喜歡寫字,也並不喜歡作業,因此家長必須刻意的培養孩子回家之後的第1件事情是完成作業,同時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培養孩子認真仔細保證學習質量。

    這個過程非常漫長,對於所有的孩子並不一定適用,有的孩子在小學二年級左右就已經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都沒有這樣一個好習慣,都一直需要家長的強制,甚至需要家長的監督,家長一個不留神,孩子自己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

    當孩子的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願的行為,雖然我們感覺到這種自覺自願的行為,有可能也是強迫自己完成的,但客觀上講孩子自己能夠意識到認真讀書認真學習的時候,也就是孩子自我學習的開始,也就是孩子自覺學習的開始。

    因此當孩子發展到這一階段,家長就會感覺到非常舒服,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講,表面上的自覺自願的學習,不一定能夠帶來高效的學習,還需要孩子養成一種積極的善於改變的自己的一個學習過程。

    總之所有的家長都應當意識到,孩子自覺的學習只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

  • 8 # 小學生作文選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大問題和孩子是挺難談的,所以首先要問問自己所謂的自覺是指什麼?是每天能按時完成作業?還是你希望他能自己洗衣服?和孩子談具體的事情就相對容易些。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希望通過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也不大現實。

  • 9 # 月亮的故事

    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思想感情。無論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問題,正確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要一味的數落孩子。

    父母正確的言傳身教,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長期堅持,天長日久,孩子就會自信自覺自願自立自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蜂蜜怎樣喝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