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小麥旺長危害大,可你知道小麥旺長有哪些危害嗎?──小麥旺長會提前抽穗、容易發生倒伏和加重病蟲的危害。詳情請看下文。

    小麥出現旺長是不利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小麥出現旺長?小麥出現旺長有什麼危害?應該怎樣控制小麥旺長呢?

    小麥出現旺長的原因是什麼?

    小麥出現旺長的原因主要是播種過早、冬季氣溫過高和施肥過多。

    一、播種過早:冬小麥適宜的播種溫度是16~18℃,如果過早播種,氣溫高,小麥植株生長量大,容易出現旺長。

    在筆者當地,小麥播種的季節是農曆的“霜降”節前後(即國曆10月23日前後),在“立冬”前結束。

    二、冬季氣溫高:如果冬季氣溫高,也就是常說的“暖冬”氣候,小麥吸收肥水和轉化陽光的能力強,植株生長量大,容易出現旺長。

    三、施肥過多:小麥在播種時,如果施肥過多,植株容易出現旺長。尤其是在土壤肥沃的狀況下,加上施肥過量,小麥植株的長勢則更加旺盛。

    小麥出現旺長有什麼危害?小麥出現旺長的危害主要有提前抽穗、容易發生倒伏和加重病蟲的危害。一、提前抽穗:冬小麥越冬前出現旺長,會提前進入拔節期。在開春後,該撥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抽穗了。由於剛開春氣溫過低,花粉的發育不良造成授粉困難,容易使麥穗出現秕粒,甚至空粒的現象。二、容易發生倒伏:小麥生長過旺,植株抗逆效能減弱,容易發生倒伏。三、加重病蟲的危害:由於小麥植株生長過旺,葉片肥大,造成植株擁擠,通風透光弱,容易引起病蟲的危害。怎麼控制小麥旺長呢?

    控制小麥旺長主要是適時播種、噴施控旺劑和合理施肥。

    一、適時播種:適時播種是防止冬小麥出現旺長的有力措施。在冬小麥播種時,氣溫要下降到16~18℃方可進行。全國各地的氣候差異較大,各地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掌握適宜的播種時期。

    二、噴施控旺劑:在冬季氣溫過高的“暖冬”氣候下,小麥容易出現旺長,除了控制施用肥水外,還要噴施控旺劑抑制其旺長。控旺劑可選用“多效唑”或“比久(B9)”或“矮壯素”等。

    三、合理施肥:在小麥播種時,對於土壤肥力中等的土地,如果有農家有機肥,每畝可用500~1000公斤有機肥,再加三元素複合肥30公斤作底肥。如果沒有有機肥,每畝可施入三元素複合肥50公斤作底肥。

  • 2 # 努力就好

    在小麥的高產栽培中,我們需要做到"三優二促一控一穩",三優就是選優良品種,優勢分櫱的合理利用,最佳化群體結構和質量。二促就是促冬前壯苗,打好豐產基礎,促穗多,粒多,粒重。一控就是控苗旺長。一穩就是保證植株穩長。在這幾項措施中,重點就是控旺長,因為小麥旺長危害大。麥無二旺,冬旺春不旺

    小麥這種作物生長期很長,它的生長髮育期主要分為冬季和春季兩個階段,"冬季長根麥發棵,春季長稈穗粒多"。小麥冬季主要是髮根,分櫱。春季以起身拔節,抽穗成熟為主。

    小麥秋季和冬季麥苗生長過旺,一進入低溫寒冷的冬季,風雪和冰霜對幼苗的傷害很大。如大雪壓傷莖稈遭受損失,霜凍凍傷遭受損失等。旺長還會導致後期發生倒伏等。因此有"冬季防止旺又高,冷凍雪霜傷麥苗"之說。

    凡是栽培管理不當造成小麥冬前旺長的麥田,春季返青後麥苗生長遲緩,旺而不發,導致後期穗數,粒數及粒重大減,嚴重影響產量的提升。

    如何防止出現麥苗旺長的問題呢?

    培育小麥壯苗,除精選良種,深施重施基肥外,再就是要提高整地質量,加深活土層,土壤要上松下實,促進麥苗根系的發育。堅持足墒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適期播種,播量要適宜。

    在肥料的施用上,苗期輕施氮肥,重施磷鉀肥等土雜肥,基肥深施,達到整個生育期不缺肥,且肥力又不過盛,麥苗才長得穩,產量才能理想。

    對於旺長的小麥,在入冬前10–15天,可以採取深中耕,切斷一部分根系,控制其生長。中耕後及時鎮壓,控制主莖和大櫱生長,以防凍害。

    早春可以在小麥起身期適當進行化學控旺,如矮壯素,烯效唑,加磷酸二氫鉀等,促其莖稈粗壯,有利於防止倒伏。拔節初期仍以控為主,春季肥水管理應適當推遲,以避免形成過大群體或植株偏高,而使穗粒的質量變劣。

    總之,小麥冬前旺長危害極大,一定要注意控旺,培育壯苗越冬。土壤疏鬆結構好,根系發達產量高。播種基肥要深施,麥苗後期長得穩。氮肥適量莫亂施,否則苗旺產量低。

  • 3 # 伴伴影音

    小麥旺長確實危害很大。造成小麥旺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是播種的時間早,在我們豫北平原小麥的播種時間是10月5日以後開始。在我們這裡也有句俗語是趁墒不趁時,也就說基本上到了小麥的播種時間,如果地裡的墒情好的話,就開始了播種。這時由於氣溫還偏高,小麥出苗快,現在的地裡化肥用量又大,這樣有溫度、有溼度、有肥力,小麥苗就會猛長,再遇到暖冬,造成旺長。前幾年我們附近的村莊有幾戶就是趁墒提前播種的,遇到了暖冬的情況,結果小麥在年前就拔節了,只有犁掉重新再種。造成經濟損失。

    其次是,雖然是按時播種,但是現在人們對小麥的播種量加大,化肥的用量也大,田地的墒情再好的話,小麥苗出得又整齊,近幾年來的冬天又氣溫偏高,小麥就會旺長。

    小麥冬前旺長,麥苗大量分櫱,密度加大,提前拔節,就會造成肥力的無用消耗,小麥苗不耐寒,造成麥苗的凍害乾枯等。我們這裡有句俗話:麥無二旺。也就是說小麥在生長期不會有兩次旺長。所以說,小麥苗的年前旺長就會造成來年開春以後,長勢弱,抗病力差,

    造成減產。

    如何控制小麥年前的旺長呢?1,適時播種,合理密植。2,寧晚勿早,根據實地情況,適當推遲幾天播種。3,合理施肥,控制化肥的用量,特別是有的農戶用尿素做底肥,這是小麥旺長的直接原因。

    總之,控制小麥冬前旺長,不是啥技術活,只要因地制宜,適當晚播,年前就不會出現旺長了。

  • 4 # 稻麥巴巴

    小麥旺長可以說是百害無一利。小麥旺長主要有2種情況:一是播種過早,小麥生育期提前,生長快,植株高。此類旺長危害較大,特別是冬小麥如果冬前就出現拔節,可能會造成50%以上的產量損失。 二是播種量過大造成的旺長。此類麥田旺長後,麥田會提前封壟,小麥植株生長嬌嫩,莖稈軟,易倒伏,而且群體大,不利於水分散失,易引發病蟲害發生。

  • 5 # 圖說農村事

    苗好不一定產量高。小麥有小麥的自然生長規律,何時種、怎樣種、怎樣管、何時收,只有順應其規律才能實現高產穩產,否則不達目的,反而造成損失。

    由於秋季播種過早,播種量過多,基肥、尤其是氮肥施用量過大,播後及冬季溫度偏高等因素導致小麥在冬前及早春即岀現麥苗旺長現象。

    這幾“過”因素偏離了常規、違反了小麥生長髮育規律,必然導致錯誤的結果,那就是減產或絕產。可你知道小麥旺長有哪些危害嗎?

    下面簡要介紹小麥旺長的危害,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1、抗凍能力減弱

    小麥生長髮育需要一段低溫過程,才能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也就是小麥的“春化階段”。旺長麥田,因麥苗生長幼嫩,莖數多,植株細弱,生育程序加快,提前結束春化階段,提前拔節,小麥抗凍性降低,越冬和早春如遇低溫寒潮,主莖和大分櫱容易凍死。

    2、返青慢,旺苗轉為弱苗

    冬前由於小麥葉片和葉鞘旺盛生長,消耗大量養分,導致小麥早春生長遲、返青慢,返青期一般推遲10天左右,早春生長量明顯不足,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轉化為弱苗。

    3、抗逆性降低,植株易倒伏

    麥苗旺長,植株不健壯,群體大,田間鬱蔽,小麥株內行間通風不暢,光照不足,基部節間伸長過量,長度較長,莖稈軟弱,個體生長差,抗風災能力顯著下降,後期極易發生倒伏。 降低抗旱和抵禦病蟲害能力。

    4、根系弱、病蟲害重,後期早衰

    旺長小麥由於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平衡失調,地上部總莖數偏多,群體內通風透光不良,中、下部溼度高,春季紋枯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等常發性病蟲害較重。地下根系生長較弱,入土淺,活力差,具體表現為春季新根生髮晚、條數少,旺長嚴重的基本無春生新櫱,直接導致分櫱成穗率低,造成不孕穗,畝穗數減少。灌漿後期吸水功能衰減速度快,抗乾熱風能力顯著下降,早衰現象明顯,使小麥減產或絕收。

    總之,小麥冬前旺長不利小麥豐產豐收,必須及時採取綜合措施控制小麥旺長。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

  • 6 # 植保小貼士

    農民在種植小麥時一定要進行控旺,因為不控旺在各個時期都可能會引起小麥嚴重減產。

    旺長有哪些危害

    第一種情況,在冬季,由於小麥播種時間早,或者冬季氣溫較高,土壤墒情較好。小麥旺長,如果不及時防控,就會遭受凍害,這個時期遭受凍害,會造成葉片發黃,影響後期生長。

    第二種情況,春季返青以後,小麥表現出明顯的旺長,這個時期建議農戶儘量不要過早進行追肥,因為在冬季容易遭受倒春寒的危害。到時候還能危害分兩種,一種是對葉片以及生長點產生凍害,造成葉片損傷和分櫱減少。另一種是孕穗期凍害,會出現空穗現象。

    第三種情況,如果在前期沒有控好旺,就會引起小麥的倒伏。小麥植株過高,會非常容易的,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倒伏!小麥一旦倒服就會對產量造成影響。

    第四種情況,旺長的小麥,自身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弱,容易發生白粉病,赤黴病的等!

    如何進行控旺

    針對冬季小麥如果旺長,可以進行鎮壓抑制生長。同時噴施10%多效.甲哌鎓40g!對於年後旺長的小麥,應當在返青期至拔節期之前,進行適當的控旺,推薦40%的多效唑40-60g每畝或者10%多效.甲哌鎓40g每畝!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議,請參考。

  • 7 # 海棠小醉

    小麥旺長問題並不是很普遍,主要因素是雖然小麥種植比較普遍,可是每個地區結合自身條件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小麥種植經驗和模式,例如什麼時間進行小麥播種,小麥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土壤地塊兒處理、小麥播種的底肥種類和用量,甚至小麥播種時間早晚和播種量多少都形成了豐富完整的經驗,總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很少出現小麥旺長。

    我們先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小麥旺長的原因有哪些?

    小麥旺長的因素很多,但是和小麥播種之間過早有直接關係。小麥種植雖然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耕作模式,但是對於一些小麥種植戶來說,也是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來搞小麥種植,例如感覺早種植和晚種植沒有多大區別,抽空種植完小麥好做其他事情,導致小麥播種比較早,小麥早播種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到越冬前生長的時間長,為小麥越冬前旺長提供了時間基礎,分櫱之後就有可能進入了拔節期出現旺長。

    小麥旺長和自然條件下的溫度、降水有關係。小麥播種一般是在寒露前後,受氣溫影響每個地區的小麥播種時間略有不同,但是如果小麥播種之後氣溫不是逐漸變低而是有一段時間恆定高溫或者溫度降低緩慢,再出現區域性範圍的降水,就是小麥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溫度和水肥,小麥獲取一定積溫、水肥充足就容易出現旺長因素。

    小麥種植需要一定量的底肥和土壤墒情,用來滿足小麥越冬前的出芽齊苗甚至分櫱的生長過程,有些種植戶片面的增加底肥用量特別是速效氮肥例如尿素用量,在外界溫度適宜、土壤墒情適宜、播種器提前的情況下,就容易造成小麥分櫱之後繼續拔節生長出現旺長,所以小麥越冬前旺長一般是受溫度、水肥、播種器提前影響很大。

    小麥返青期旺長同樣也是受到水肥、溫度回升速度兩個重要條件限制,水肥充足小麥返青就快而且氮肥充足拔節就快,溫度回暖快就容易獲取到積溫,特別是春季時候氣溫一天高似一天,小麥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旺長。

    小麥旺長對小麥生長有哪些影響!

    小麥旺長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小麥秸稈細嫩無力、莖葉沒有韌勁兒、節間距變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秸稈比較高但是不抗倒伏,特別是小麥莖葉舒展之後遮壟遮行,行壟間不透風降低了通透性,進而增加倒伏的機率,從而會影響到小麥後期的豐產豐收。

    越冬前小麥旺長同樣會出現遮壟遮行問題,莖葉濃密,但是受到越冬低溫影響生長的秸稈回被凍傷凍死,主要是超多一定的葉片數和高度會降低小麥的抗性特別是抵抗低溫的能力,導致小麥在冬季如果沒有積雪保護容易出現凍傷、乾旱弱苗、死苗問題。

    特別是越冬前的小麥因為旺長,會消耗掉底肥中的有效成分,不利於冬季小麥根系儲存養分安全過冬,同時會導致小麥返青後澆水追肥不及時出現養分斷檔導致返青期苗黃苗弱問題的發生,會直接影響到小麥返青期的長勢,即便後期追肥澆水也會有一定影響,旺長也會導致根系不能正常的生長,影響根系功能完善。

    小麥如果返青期出現旺長,會導致小麥秸稈密度增大,降低了小麥苗株將的通透性進而容易引發後期的小麥遇風雨倒伏問題,小麥苗株根基淺、秸稈弱、密度大,只要遇到颳風下雨天氣就有可能倒伏,小麥倒伏對產量的危害比較大,容易造成減產。

    當然了,小麥返青期旺長導致小麥苗株的密度增大,自然會加大小麥病蟲害的爆發機率例如小麥吸漿蟲、鏽病等病蟲害,特別是陰雨天氣下會導致小麥苗株莖葉腐爛,也會誘發小麥苗株的病蟲害發生。敲個黑板:小麥無論是越冬前旺長還是返青期旺長,對小麥生長特別是最後的產量都會有一定的影響,為了避免小麥旺長除了做好常規的小麥播種時間的選擇,還需要及時作出越冬前旺長的舉措例如做好碌碡碾壓管理,特別是小麥澆過返青水追施返青肥之後一定要及時噴施控旺藥劑例如縮節胺、多效唑等控旺類藥劑,縮短小麥莖節之間的距離,同時注意小麥播種的畝種子數量,避免因為播種量過大引發小麥種植密度增大,引發的變相旺長問題。

  • 8 # 農村王小霞

    小麥是中國種植面積非常廣的一種糧食作物,特別是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很多農民大部分都是以種植小麥為主。並且中國北方人口也比較多以食用小麥製品為主,比如饅頭,麵條等食品。

    小麥的生長週期較長,一般要140天左右,通常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種植,然後在次年的7月份左右收穫。所以小麥的生長中通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小麥旺長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

    抗寒變差

    首先,小麥旺長最大的危害就是抗寒能力變差。因為小麥的生長中要越過漫長的冬季,小麥旺長後就會使其極易受到凍害,會嚴重影響到來年小麥的長勢,從而影響小麥的最終產量。

    影響小麥返青

    再者,如果小麥旺長比較嚴重的話,就會影響到次年春季小麥的返青,會造成小麥的分櫱不足,從而減少小麥的穗數,最終影響到小麥的產量。

    根部變差

    最後,如果小麥的旺長比較嚴重,就會造成小麥的根部能力較弱,會造成小麥的早衰。如果在小麥後期出現大風天氣,也會導致小麥出現倒伏的現象,從而影響到小麥的產量。

  • 9 # 農村小小李

    冬小麥種植之後,對於冬季管理出現的最大一個弊端就是小麥長勢過旺盛,或許對於一些局外人來看,小麥不是長勢越旺盛越容易生長髮育,更能高產啊,其實不然,作為一個農民來講,如果冬季小麥出現旺長的勢頭,一定要及時採取鎮壓和化學藥物管控來施加控制,不然小麥勢必會因為冬季旺長帶來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已經多種病變和生長隱患。

    小麥旺長危害大,可你知道小麥旺長有哪些危害嗎

    第一,旺長的小麥會導致小麥凍害的發生,不利於小麥安全過冬

    首先來說旺長的小麥大都是華而不實,雖然從外觀看起來植株高大清脆長勢喜人,其實不然,冬季旺盛的小麥其植株本身所積累的營養物質並不多,尤其是小麥根莖葉,所含有的含糖量是非常低的,所以會導致小麥對於低溫非常敏感,禁不起寒冬,當遇到氣溫多變驟降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凍害死亡,本身處在生長前期的小麥植株脆弱,在漫長的冬季,長時間的處於零度氣溫下,發生麥苗死亡的現象非常常見,並且沒有多少有效的挽救方式。

    小麥植株因凍害長勢不良或者死亡,原有的種植密度株數遭到破壞,減產是必然的。

    長勢過旺盛的小麥在過年前就會出現拔節生長,而拔節之後的小麥對於長時間的低溫是完全沒有抵禦能力的。

    第二,小麥旺長會比較大機率導致小麥出現倒伏

    秋冬旺長的小麥一般植株都是非常脆弱的,其往往重心不穩,而小麥有因為冬季旺長而植株延伸過長,繼而就會變得彈性變差,禁不起風吹雨打,大家都知道北方的春天通常都是南風比價多並且大,所以會導致小麥在返青拔節過後,遇見大風天氣造成倒伏,尤其是在小麥收穫後期,正處於春夏積極交替,北方進入雨季也是雷雨大風的高發時期,這個時候的小麥本身自重就頭重腳輕,在加上臺風所帶來的惡劣天氣必然會導致小麥出現大面積的倒伏減產。

    第三,旺長的小麥會滋生病蟲害的多發

    小麥旺長導致苗弱,並且會影響到整個麥地的通風和透光能力變差,導致麥地不能實現正常的空氣流通和光合作用,就會造成其本身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就會大大減弱,自身的免疫抗病害能力不足,非常容易導致小麥白粉病和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並且對於這類小麥疾病並沒有多少可以立竿見影的治療藥品。

    導致小麥旺長的原因解讀

    其一,小麥播種時間過早,每畝播種的小麥種子數量過多,再加上現在暖冬氣候的來臨,氣溫即便是處於秋末冬初階段,溫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就會導致小麥非常容易出現旺長,一般來說大家可以在每年的10月份中旬到11初這個期間階段的基礎上,適當的晚種。

    其二,越冬水的盲目灌溉,小麥並不是一定必須要灌溉越冬水,灌溉越冬水的前提是,小麥整體長勢比較弱,並且麥田墒情不足,所以才會進行越冬水的澆灌,如果小麥長勢良好正常,並且土地墒情適宜,麥田水分含量充足,那麼務必要推遲延後或者是放棄越冬水的灌溉。

    關於防止小麥旺長,以及面對已經旺長的小麥田地,父老鄉親必然要做好機器鎮壓和化學藥物管控的方式來應對,小麥鎮壓能夠防止小麥出現旺長,並且確保小麥順利過冬,促使幫助小麥長勢有旺苗到壯苗的生長變化,另外在小麥拔節之前,噴灑多效唑、烯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有效的改善應對小麥旺長。

    綜上所述只有從小麥播種開始,再到越冬期的精耕細作的管理,才能完整的杜絕小麥旺長的出現,父老鄉親們務必要重視小麥秋冬季節旺長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剛剛進入農村生活的新農民對於這個問題更應該多加重視,別讓小麥旺長毀了一年的辛苦耕耘。

  • 10 # 農學博士教種植

    最近幾年,小麥冬前旺長情況經常出現,造成葉片葉鞘超長,嚴重年份和地塊冬前出現拔節。小麥冬前一旦旺長,不僅會過多消耗土壤養分水分,更重要的是容易發生凍害,造成小麥減產。

    小麥旺長的主要原因

    (1)播種偏早:在夏玉米收穫之後,土壤墒情較好,大多數農戶都採用搶墒播種,集中在10月上旬播種。由於播種後溫度相對較高,麥苗分櫱早、分櫱多,個體發育快,很容易造成葉片窄而細長,群體密集擁擠,形成田間鬱閉,植株越長越旺。

    (2)播種量大:一些農戶對小麥品種特性掌握不準確,未能根據品種特性和播種期來合理確定播種量,盲目加大播種量,經過小麥生長分櫱,很容易造成麥苗擁擠,出現旺長現象。

    (3)施肥過量:在水肥條件較好的麥田,過量施用尿素或者是碳酸氫銨等氮素化肥,很容易造成麥苗瘋長,冬旺現象嚴重。

    小麥旺長的主要危害

    (1)冬季和早春容易遭受凍害:由於旺長容易導致小麥生育程序加快,使麥苗生長細嫩,莖數多,分櫱節儲藏糖分不足。尤其是幼穗分化進入二稜期之後,抗凍能力明顯削弱,極容易遭受冬季凍害和倒春寒危害,輕者枯葉死櫱,重者凍死幼穗。

    (2)中後期容易造成倒伏:旺苗生長茂盛,莖櫱多,葉片大,群體通風透光不好,植株嫩弱,基部節間長,莖壁薄,幹物質積累少,會導致根系發育差,次生根條數減少,入土較淺。比如春季雨水較多或中後期遇暴風雨,根倒和莖倒將同時發生,損失十分慘重。

    (3)容易發生病害:在秋冬氣溫較高的條件下,病菌越冬基數大,再加上旺苗本身素質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適宜條件下極容易造成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小麥旺長的控制措施

    (1)疏苗:撒播麥可以採取抽苗留行法方法,就是在50釐米麥幅中,用鐵鍁或鋤,拉繩抽去20釐米成空行,留下30釐米麥幅,能夠使群體降低4成。

    (2)鎮壓:在晴天無露水情況下,推薦用石磙、木榔頭等工具或多人腳踏等方法連續鎮壓麥苗2-3次,每次間隔7-10d,適當造成小麥地上部分莖葉植傷,能夠有效抑制主莖和分櫱的快速生長,促進分櫱向兩極分化,促進根系下扎,縮短莖的基部節間距,增強麥苗的充實程度,同時能夠壓碎坷垃,彌合土縫,提溫保墒,有利於控旺促壯,防凍抗倒。

    (3)深鋤:在越冬至拔節前,可以結合田間除草進行深鋤斷根,以切斷部分根系,控制主莖和大分櫱旺長,抑制高位分櫱的發生,加快小分櫱死亡,促進側根發生,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鋤深一般為7-10釐米,頭次深鋤效果不大時,可再進行1次。

    (4)培土:可以結合中耕劃鋤,利用冬閒時間將土雜肥、河溝淤泥、清溝土,培壓在麥壟上,能夠抑制冬季分櫱的發生以及葉片的過度伸長,促進主莖和大分櫱粗壯生長,同時還能培壅麥根,保蓄水分、提高地溫,增強小麥的抗寒和抗倒能力。

    (5)化控:冬春噴施生長延緩劑,能夠顯著矮化壯櫱固稈,這是控制小麥旺長、預防凍害和倒伏的有效方法。目前多選用壯豐安或矮苗壯進行化控,2種藥劑的安全使用時期均可放寬到拔節前。疏苗法適用於播量大、基本苗多的旺苗,化控法適用於各種旺苗,其餘三法適合於大多數旺長麥田。

  • 11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有句話叫做“麥無二旺”,怎麼有這種說法呢?麥苗壯是好事!但是這裡所說的旺苗並不是壯苗,而是徒長苗。主要表現為麥苗群體密度過大,葉片生長過旺,就會大量消耗土壤水分和營養,並且生長過旺的麥苗抗寒性降低,這樣的話就會導致來年麥苗返青以後受其影響而長勢偏弱,抗逆性降低。

    旺長苗也要視情況而採取相應措施:

    其一,播種過早,播量又大,在水肥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冬前分櫱多,速度快,畝總莖數達到百萬級別。一般來說,小麥冬前總莖數不能超過70-80萬。

    如果是此類麥田,要及時採取措施抑制麥苗長勢。一種方法是深中耕10釐米,這樣可斷掉麥苗部分根系,促其下扎。如果仍然偏旺,可進行第二次中耕。另一種方法是鎮壓。旺苗要重壓!一般選在晴天上午無露水、冰凍情況下進行。可連續鎮壓2-3次,間隔7天。

    其二,並非高水肥地塊,僅僅是因為播種量大而導致畝基本苗數過多所形成的假旺長苗。這種情況下,如果冬前沒有充分管理,在越冬返青後會逐漸衰退成弱苗,所以最好在冬前進行疏苗,並鎮壓,控制麥苗旺長,在澆防凍水時適當加入尿素等化肥。

    其三,播種期過早可能導致麥苗冬前分櫱過多而致群體密度變大:一般來說,冬性品種要在當地日均溫16-18度播種,冬前積溫要達到700-750度。弱冬性品種在14-16度播種。不過,也要根據土壤肥力、地形等綜合考慮適播期播種。在適播期內,精量播種一般為8-10公斤,普通12-15公斤。遲播的需要增加用種量,一般不宜超過20公斤。

    其四,春季返青以後,旺長苗要晚澆肥水。在拔節前噴施一次化控藥劑,以降低麥苗莖基部1-3節的長度,從而提高小麥抗倒性。一般選用3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劑25-35毫升,過旺可增至45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其五,群體密度過大的麥田,一般不要澆灌漿水,以防倒伏。

  • 12 # 戶外勞動人

    我知道冬天旺長會過苗,就是說來年春天麥苗會沒有力氣再生長,雨水大的時候雨天會在麥苗地裡撒些尿素,也就是氮肥來促進麥苗生長 拔高促進高產量!

  • 13 # 農業百曉生

    謝謝回答了,小麥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全球有35%的人口以小麥為主食,小麥在中國是第三大糧食作物,所以不管是國家還是農民,自身對於小麥的種植十分重視,國家不斷的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宣傳新的種植和管理技術,題主提出小麥旺長危害大,可你知道旺長有哪些危害嗎?

    我認為首先應該明確小麥旺長的原因。

    1,肥力旺苗,既由肥力好,施肥量大而形成的旺苗,該類麥長勢強,分櫱多,發育速度快,一般到11月下旬,每畝地的總櫱數,就可達到或超過指標要求,如任其發展,在冬前常可達到百萬以上,而且植株高,葉片大,如遇暖冬,年後繼續旺長,與冷冬則凍害嚴重,對這類麥田要及早採取措施,當發現長勢強分櫱過多時,就要設法控制其生長速度,控制的辦法是深中耕斷根,一般深鋤十釐米,該措施不僅有效,而且影響控制時間長,斷根後暫時減少水分養分的吸收,減緩生長速度,在恢復重發新根過程中,轉移了生長重心,控制了地上生長,而促進了地下生長,而且是根系向下生長,如深鋤後繼續旺長,可用滾子碾壓,按說明用量噴打多效唑。

    2,早播旺苗,在一定的地力基礎上,又施了基肥,並因基本苗偏多,播種偏早,而形成的旺苗,這種旺苗一般是假旺苗,如冬前不加強管理,到越冬前和越冬後就會逐漸衰弱,變成弱苗,可適碾壓深鋤,以控制租金和大櫱生長控旺轉壯。

    3,大播量旺苗,既在地力並不太肥,只是由於播種量過大,基本苗過多,而造成群體大苗子擠,任其期串高徒長,可用石磙碾壓,深鋤,噴施控旺劑。

    小麥旺長的危害

    1,影響通風透光,加重病蟲害的發生,白粉病及條鏽病的發生。

    2,由於頭昏頭昏不好,葉片的光合能力差,抗病抗逆能力差容易形成小穗小粒,千粒重下降品質差。

    3遇不良氣候容易形成大面積倒伏,無法機械收穫,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嚴重時減產50%,甚至絕收。

    解決的辦法

    1,多施有機肥,配方施肥,選用優良品種。

    2,適時播種,嚴格掌握播種量。

    3,加強冬前管理,做好防凍工作。

    4,加強拔節孕穗期的管理

    5,合理施肥澆水,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

    6,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 14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旺長是表現在冬前,發生旺長的原因播種過早溫度高、土壤肥沃水肥充盈。

    小麥旺長有哪些危害?

    一時浪費地力及小麥自身能量的消耗,因為冬季大部分地表以上的麥苗會被凍死,春季再長出新葉;二是播種過早的麥苗,越冬前由於溫度高、可生長的時間長,易發生旺長甚至出現分櫱早的“竄梃”現象。

    小麥越冬前出現“躥梃”,會影響到小麥的產量!因為旺長的地表以上的麥苗及躥梃,冬前消耗了部分地力和麥子自身的部分能量。

    冬季地表以上的大部分都會凍死,春季雖然也有分櫱力,但冬前已旺長及分櫱的麥子,春季分櫱率會大大下降。即使是冬前未分櫱躥梃的小麥,春季分櫱率都不及冬前分櫱率高。

    為了保證小麥的有效分櫱,和彌補冬前小麥旺長消耗的地力和自身能量,保證小麥茁壯成長,春季返青時,必然要加大水肥投入。否則,小麥冬前旺長或“躥梃”的,產量必然不抵其他正常適時播種、冬前沒有旺長的小麥產量。

    要根據氣候特點適期播種冬小麥!

    因各地氣候溫差不同,要根據當地氣溫條件,適時播種。小麥冬前能長出5~6片葉,3~5個分櫱即可。通常掌握小麥越冬前,不發生旺長及躥梃為好,既保證了麥苗冬前的正常生長、分櫱率,又不浪費地力及麥子自身能量,為春季返青生長“養精蓄銳”!為豐收典定基礎。

    已發生旺長的麥田怎麼辦?

    對於播期早、地力肥沃、水肥充盈,麥苗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採取冬前控旺措施。不可放任不管,否則,將影響後期小麥產量。

    具體做法:

    可以透過鎮壓、鋤劃斷根及化學控旺等方法。

    化控方法是噴施100—15mg/Kg濃度的多效唑。

  • 15 # 肥仔農經

    天氣越來越冷,據瞭解,今年可能出現冷空氣,這對越冬作物又是一大考驗,其實不管有沒有冷空氣,冬前都要對小麥做好越冬管理,其中小麥控旺一定要注意。冬前麥苗旺長會使生育期提前,養分積累減少且抗凍抗寒能力下降,不利於小麥安全越冬,所以冬前一定要注意小麥控旺,小麥旺長都有哪些危害呢?

    小麥生長過旺會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水分與養分,從而導致水分養分供給不足,隨後逐漸出現葉片發黃現象。另外,冬前生長過旺的小麥,由於水分養分消耗過大,會嚴重影響來年返青和中後期的生長,俗話說“麥無二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般冬前單株分櫱在7個以上,所謂的分櫱太多、群體過大,即可判斷為旺長苗。

    而造成小麥旺長的原因也並不單一,我個人認為主要有這三點。1、播種量大:播種量偏大會造成冬前群體過大,很容易形成旺長苗。田間主要表現為生長擁擠、分櫱少。2、水肥過量:一般水肥條件較好的田塊容易出現旺長,尤其氮肥用量過多田塊,極易造成冬前旺長現象發生。其田間表現為分櫱多、葉片寬大。3、播種過早:由於過早播種造成冬前積溫過高,從而會形成小麥旺長。一般田間表現為葉片狹長、垂披,分櫱不足,這類旺長苗前期生長旺後期弱,很容易發生凍害。雖說都是旺長現象,我們可從田間表現症狀初步判斷出旺長原因。

    因此,如何防止旺長苗,要根據引起的具體原因決定。例如播種量大的麥田,首先要進行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再結合澆水並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水肥過量的麥苗,要注意深鋤斷根,這樣可控制養分吸收,減少分櫱,培育壯苗。對於過早播種引起的旺長苗,要注意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保護麥苗安全越冬(鎮壓要抓住時機,切勿盲目進行)

    講到這應該知道小麥旺長帶來的危害都有哪些了吧,所以說冬前一定要做好麥田管理措施,尤其旺長問題。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由於旺長由多種因素引起,所以在防止時,一定要“對症下藥”找準時機、掌握方法適時進行控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擇輕薄遊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