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繪本講師妖媽

    不用帶三歲的孩子出遠門。

    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看,旅行對0-4歲的孩子,意義不大, 因為絕大部分孩子不會記得去過哪裡玩。

    1、負責掌管記憶的海馬尚未成熟

    弗洛伊德把3歲前稱做“童年的失憶症”,大多數孩童不記得3歲前發生了什麼。因為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通常在孩子4歲半、5歲左右才成熟 。

    儘管我們的記憶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多種,但任何一種記憶、或者體驗,若能用語言“登陸描述”,才會在大腦中留下較深印記。

    0-3歲幼兒隨家長出遊,除非是強烈的情緒體驗,比如走失、或者被打,否則他們根本不會記得看到了什麼,玩了什麼,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準備好記憶。

    2、新奇的體驗對孩子有利 長途旅行是種折磨

    經歷、經驗會促使幼兒大腦神經連線,連線得越緊密,大腦發育的越好,但對於還沒有“記憶”的嬰幼兒來說,長途旅行真沒必要。

    哪怕每天只能去小區公園,只要有新奇的體驗,給孩子充分的、安全的探索自由,對孩子就非常有利了。

    出門在外的長途旅行,飲食、睡眠、環境都有了改變,孩子能否適應先不說,孩子累了肯定會哭鬧,大人累了情緒也會不好,大人孩子都辛苦。其次,旅途的勞累還會降底孩子的免疫力,增加生病的機率。

    3、嬰幼兒旅行長不了見識也開不了視野

    三歲前的旅行開闊不了眼界,拋開沒有“事件記憶”的特點不說,在旅行中,通常要先知道要看什麼,才能在途中“看見”,若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即使身在美景中,也會無感。

    比如去庫車旅遊,如果你有文化儲備,會明白當地人為何鍾愛藍色,從而會留意、觀察這種色彩在當地生活中的特點。如果沒有知識背景,旅行極有可能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馬觀花式的旅遊絕對起不到“長見識開視野”的目的,不如帶孩子在家門口觀察一隻小鳥、聞一朵花香、打一塊美麗的石頭……

  • 2 # 語serena

    如果不太累可以去啊,我記得心理學家說過,帶孩子體驗有趣的快樂的時光還是好的,小時候可能不記得,但是這種愉悅的感受一輩子都記得。

  • 3 # 小紅帽戴口罩

    孩子都三歲了,還沒出過遠門,遺憾啊,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記不住,出去玩,無形之中會對她的成長有益。說說我的經歷吧,孩子16年6月出生,11個月大的時候(2017年5月),我們一家三口自駕天津,第一次住酒店,孩子也覺得很有新鮮感,第二天中午返京。2017年6月我們坐火車去北戴河,玩了4天,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沙灘,2017年8月,我們自駕遼寧省葫蘆島市,這次玩了6天,2018年5月底,我們自駕江蘇連雲港,這次玩了8天,2018面8月,我們自駕河北省張家口,這次玩了4天,2018年9月,我們坐火車去大連,玩了5天,2018年11月,我們坐飛機去廣州,這是帶孩子第一次坐飛機,這次玩了5天,2019年4月,我們坐飛機去昆明,這次玩了14天2019年6月,我們坐火車去青島,這次玩了2天,2019年6月,我們坐飛機去廈門,這次玩了5天2019年8月,我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參團,去韓國濟州島,玩了5天2019年10月,我們自駕北戴河,這次玩了4天2020年就不用說了,由於疫情,哪都去不了了,透過這些次的旅行,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獲得了成長,在旅途中,也經歷過不少困難,汽車爆胎,航班取消,滯留酒店,甚至孩子發燒,每經歷一次磨難,也是自身的一次成長。旅途中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影片,等孩子長大了,看看這些照片,影片,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美好的回憶,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 4 # 美麗小狐精

    我家四歲生日過了的半年內陸續去了北京,西安和本溪桓仁,孩子坐了飛機,高鐵和大客車,跟大人同吃同睡同遊,真的挺鍛鍊人的。上學前建議多出去玩玩。

  • 5 # 任性小掌櫃布魯布魯

    我認為三歲的孩子應該去旅遊長見識。

    我這裡說的旅遊並非一定是長途旅行,周邊遊兩三天或者週末短途玩耍都可以。

    首先,從孩子的成長環境來看,陽光、空氣非常重要,如果總是侷限於固有的生活環境,可能對於氣候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長見識不僅僅是對社會環境的感知,也應該提升對自然環境的感知度。

    其次,增長見識同時提升孩子自己的能力。無論長途還是短途,只要是旅行,孩子都會從中有所收穫:知識的收穫、能力的收穫。也許可能一時半會兒看不出孩子的變化,但是,可能在某個不經意間孩子的一兩句話或者行為舉止你會發現是有收穫的。比如,不愛社交的小朋友,出去旅遊增長見識後明顯膽量會大一些,也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你也會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

    有時大人會說帶孩子出去玩他什麼也看不懂,大人還很辛苦。辛苦是必然,但大人不是孩子,你知道他所思所想嗎?你知道他的收穫嗎?我們和孩子的想法與關注點壓根兒不在一起,我們看到的或者想讓他們瞭解的,他們不一定會順從我們心意,但要知道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要讓我們的思維凌駕於孩子思維之上。

    另外,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旅行很辛苦,他們身體受不了。也許這是我們的過分擔憂,只要行程安排合理,小朋友自己會自我調節,偶爾施點小壓力也未嘗不可,要相信小朋友自己的體力與能力,我認為真正要教會他們的是適應社會的能力,沒有必要把“我覺得他累”“我覺得旅途辛苦而不讓他見識世界”總掛嘴邊。

    孩子旅行收穫在我們看來也許微乎其微,但在孩子眼中,也許就是白紙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6 # 小葵寶寶成長記

    我家孩子也三歲了,之前都是短途一日遊,現在大了,我們也計劃著出出遠門,讓孩子長長見識。

    我還是比較認同旅行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這樣的觀點。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總覺得看更多的風景,遇到更多的人,思考的更多,內心更有底氣。

    況且三歲多的孩子,大小便都可以自理,飲食上也可以和大人一樣,出行變得方便很多。

    說說旅行對孩子的好處吧!

    一 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旅行時會遇到不同的風景,見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語言,看到不同的習俗,這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的,會觸發孩子思考各種問題。那些認為孩子根本記不住旅行,白花錢的人,是看不到這一點的。其實有些孩子侃侃而談,胸有成竹,都是因為見識豐富,有底氣。

    二 增進親子感情。

    旅行的這一路上,一邊欣賞美妙的風景,一邊給孩子講講各種風土人情,回答孩子各種有趣的問題,增加和孩子的互動,這就是實打實的高質量陪伴,比在家裡帶著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強太多了。

    三 提高孩子的各種實戰能力。

    旅行中難免有一些突發的小狀況,吃喝拉撒都不像在家裡那麼方便,需要孩子更多的耐挫力。遇到困難的時候,引導孩子參與進來,提出解決方案,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新增自信。

    當然了,孩子還小,旅行也要量力而行。提前做好攻略,選擇小孩子會喜歡的一些景點,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不要讓孩子太累。

  • 7 # 楊先森Ambition

    我是一7歲女娃的寶爸,應該說孩子的世界裡能出去玩都是開心的,但是孩子玩的是什麼,是什麼讓他開心,我們每個家長不一定那麼瞭解,是詩和遠方?是同齡人一起玩的嘻哈童真?抑或只是家長放下身段一起嬉笑玩鬧的陪伴?

    其實孩子在3歲前,在他的概念裡對風景、對美是缺少感知的,帶他到景區玩一天可能還不如帶他到遊樂場玩一下午的樂趣!

    有時候我們覺得帶他出去長見識、開闊眼界,包括筆者也是,但走一圈下來,孩子根本注意力沒在這,或者壓根沒有半點興趣,而且年齡偏小的孩子出門,特別是出遠門還是有諸多不便,有如: ① 孩子太小,時時需要大人們盯護,動不動要抱要鬧,大人太累!② 體質偏弱,容易因為旅途引起各種身體不適。③ 你想看的想玩的,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喜歡的,你認為的美或大陣仗,孩子甚至懵懂無知或不以為然!

    我認為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看待這問題。

    Ⅰ.我們初心想讓孩子多見識多歷練,這顯然是很應該也很正確的啊!筆者認為孩子五六歲前還是不宜出遠門,因為孩子自控力差,自我保管能力差,對一些事感知認知還存在缺陷,這時候我們的初心得不到提現,我們可以帶他就近玩玩看看,只要大人的陪伴,孩子很容易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幸福感!

    Ⅱ. 等到孩子到了五六歲,已經接觸過學前教育,懂得規矩,吃喝拉撒睡都能自理,初步懂得一些美好一些他自己的見地,這時候帶他們出去玩、出去見識顯然事半功倍!而且旅途上還有和小屁孩跟小大人似的時時跟你拌嘴,甚至教你這個那個,因為他自認為他學了很多、會了很多,這樣的旅途大人們很輕鬆,很愜意,更是快樂幸福而不會窘迫!!

    現在孩子還是以獨生子女為主,他們相比我們那個年代來說大多太缺少同齡的玩伴,即使有時大人放下身段一起嬉笑打鬧,但總感覺大人都很累了,小孩還意猶未盡,顯然孩紙的世界,玩的功夫我們不如他們!女兒讀大班,有一個很好的童鞋、玩伴,三年了未到到家裡來一起玩過,上週末童鞋的媽媽特地帶她來跟女兒玩,那一天孩紙簡直玩瘋了,各種的玩、各種的樂,到了夜晚還說這是她一年裡最開心的一天!孩子的快樂天真也只有孩子最懂得!

  • 8 # 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可以帶孩子出遠門,原因如下:

    對於三歲大的小孩,父母最重要的養育任務有以下幾點:

    1.建立與父母(特別是媽媽)的親密和信賴關係

    帶孩子外出旅遊(在確保安全的提前下,不是去探險、野外求生那種),父母與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較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話題較多,也有比較多的與孩子肌膚親近的機會(例如:拉拉小手、走不動了抱抱,與孩子一起拍照互動等等),有利於增進親子間的親密與信賴關係。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孩子的身心需求,父母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予關注和滿足,例如:

    孩子肚子餓了、鬧情緒了、有疑問了等,父母應該及時滿足孩子的身心需要,因此,如果要帶三歲孩子旅遊,最好是全家人同去,至少有一人得全程全身心陪伴孩子。

    2.引導發開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探索能力

    三歲的孩子,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父母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充分滿足以及引導開發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功課,對旅遊路線的歷史知識,人文典故做到心中有數,時不時可以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視覺大宴中,也能享受有營養有內涵的知識大宴;

    研究表明,孩子參與的感官越多(眼看、耳聽、手摸、口嘗),知識吸取的效果就越好,這就比在房間裡給孩子講“埃及金字塔”的故事,有趣也有效的多,這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3.培養孩子語言、記憶、影象思維等能力。

    三歲的孩子是語言、記憶力、影象思維等智力發展的高峰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孩子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是開發孩子智力有效的途徑之一,所謂見多識廣就是這個道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帶孩子出遠門,這個“遠門”也是相對的概念,如果路程時間跨度確實很長,比如一年半載的,父母就需要在這趟“遠門”之前,安排幾趟時間跨度較小(例如一週、兩週)的“近門”旅遊旅遊計劃,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

    如果適應良好,就可以吧時間跨度繼續拉長,讓孩子循序漸進的看世界,這樣父母也可以對孩子的需求有更深的瞭解,並且可以積累與孩子相處的經驗,旅途才更順利。

    4.培養對孩子進行吃苦耐勞的早期教育

    當然,如果孩子基本上能夠適應,只是偶爾會吵鬧(肚子餓、耍性子、吃不得苦等),父母完全可以藉此機會,透過延遲滿足來訓練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最後必須說明一點,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以及環境適應力都不太相同,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新鮮環境的極度抗拒,父母就不能強行帶孩子出遠門了。

  • 9 # 蘭韻漫語

    我的建議是5歲前不要去遠距離旅遊。

    旅遊是當下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做的事情,每年都有很多人出門旅遊,在節假日經常有新聞說哪些路段堵車,哪些景點人擠人,出門看不了風景,看的是人及人品。

    遠距離旅遊會長時間坐飛機或汽車火車,5歲以前的小孩個小體弱不宜長時間坐車,而且看過的景點也是走馬觀花也不會有太深的記憶。

    長見識看世面也並非要去遠距離才可以的,我建議你在近距離找適合小朋友遊玩的地方。比如鄉村遊、親子游、動物園、植物園,實地看看農作物、花卉、小動物;也可以去參加需要動手的活動,比如去現場看畫沙畫,做陶瓷等活動,激發小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帶小朋友去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城建館多看看當地的人文科技;還可以多去看看現場團體賽事,比如龍舟賽、划船比賽、籃球比賽等團體活動的比賽,增強小朋友的團體合作意識。

  • 10 # 福州旅遊指南

    如果有這個條件我是很支援孩子走出去的。但是不要去太遠的地方,舟車勞頓坐船換飛機的,大人都承受不住更別說3歲的小孩。比如我同事家的寶寶3歲時,請了年假和老公帶著寶寶一起飛向泰國。一路可謂艱辛,先坐幾個小時的車去機場然坐飛機,孩子不舒服路上又吵又鬧。好不容易到了,孩子水土不服腸又拉又吐,出去玩老是要大人抱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的原因,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反正這一趟夫妻累得夠嗆,小孩也好不到哪裡去。陌生環境小孩不習慣、飛機起降令耳朵不舒服以致常常哭鬧。夫妻心煩意亂還吵起來了,還不如不去。

    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給孩子增長見識當時很好。有人說孩子那麼小他懂什麼,看過就忘了。其實這是一種潛移默化和薰陶吧。雖然不記得但是在那一刻他是興奮的,對刺激孩子大腦是很有幫助的。

    建議:帶孩子去離家近的地方玩、比如郊區、動物園、海洋世界、公園、遊樂園等同樣能讓孩子長見識。一般車程控制在2小時內,太遠了對大家來說都很累玩得也不盡興。等孩子長大些,身體比較結實強壯、自我意識更加強烈時候出遠門會有更大的收穫。

  • 11 # 建造師2020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開闊孩子眼界是沒錯的,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求知慾、好奇心比較重的時候,可以考慮帶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 12 # 老瓜生活

    孩子還小,多去接近大自然,沒必要只去景點,花草樹木,魚蟲鳥獸,微觀一點景都可以,看個螞蟻搬家,動物世界,水族館,卡通王國之類,規模太大,太宏觀的景,缺乏安全感的景色,孩子阻抗,視野受限感受不強烈也沒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華山旅遊,有哪些攻略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