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鍵是個大胖子
-
2 # 年輕黨員
航母是大國重器,就拿我們的遼寧號來說,屬於柴油動力,您可曾知道,遼寧號向發動機輸油的油管(簡單的說就是連線郵箱和發動機的管子)成年人可以在裡面直立行走!可想航母的耗油量有多大!
我認為,核動力和常規航母,主要有兩個區別,一是上面說的耗油量,核動力成本應該會大大降低。第二,就是續航,核動力補充一次核燃料,可以用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
3 # 兵器世界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主要是美國,美國現在服役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都是核動力的。除此之外法國現在服役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也是核動力的,不過其核動力用的是潛艇的核反應堆,動力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經常出問題,而且法國的核動力技術還是買自美國,所以核動力航母,美國可謂是一家獨大。
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存在哪些區別?
一.機動性更強
在最高航速上,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難分伯仲,但在連續高速航行能力上,核動力航母卻獨佔鰲頭,可以持續高速駛往世界任何海域。因而在地區性危機和衝突中,核動力航母可以迅速奔赴現場,起到不可替代的威懾和實戰雙重效能。
二,大大減少了對基地和後勤支援的依賴
核動力航母一般不需要煙囪,所以艦島比較小,核動力航母可以利用自己的無線電技術發電,淡化海水,達到飲用標準,還可以提供強大的蒸汽動力,有利於艦載機蒸汽彈射起飛。核動力航母不需要裝載自身所需的大量燃料,例如航空重油,從而增加艦載航彈數量或者艦載機燃料。核動力航母一般在不補給的情況下,可以航行2-3年!想一下在南海叫囂南海航行自由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如果不是核動力它要帶多少補給艦才能滿足需求。
常規動力航母,需要攜帶自身所需的燃料重油,動輒數以萬噸計,從而減少了艦載機燃料數量和航彈數量,由於其動力方面不足,一般沒有10萬噸以上的鉅艦,航行時需要巨大的補給艦,以遼寧號為例,自身噸位只有6萬噸,而補給艦就有5萬多噸!航行週期較短,不適合遠洋作戰。(附遼寧號和901綜合補給艦航行圖)
三,節省出大量空間和載重噸位
上文提到了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相比可以節省出大量的空間,一方面可以裝載更多的航空燃油,另一方面大大改善了艦員的居住和工作條件。
什麼都是要一步步來的,美國早在二戰期間就掌握了大量的航母技術,中國現在才剛剛起步不久,隨著第二艘航母的下水,第三艘航母的開建,我覺得中國距離擁有核動力航母已經不遠了。(HB)
-
4 # 聯合防務
核動力航母與常規動力航母最大的區別當然就是動力系統,核動力採用核反應堆驅動蒸汽輪機,常規動力採用燃油的蒸汽輪機或燃氣輪機,核動力航母的核燃料加一次可以連續航行50萬海里,差不多20年不用考慮自身燃料的事情,而常規動力航母加滿油也就跑個不到1萬海里,給自己補給加油是常規動作。
常規動力航母要帶航母自用燃料,可想而知,這大油箱就佔了航母多大空間。這就擠佔了作戰飛機的燃料空間,甚至武器空間和機庫,常規動力航母還必須有個大煙囪,整合到艦島上,這艦島也就格外佔地方;核動力航母則沒有這些,空出的地方留個了作戰飛機,艦島因為沒有煙囪而小很多,本來核動力就更強勁,所以核動力航母可以做得更大(法國那半吊子核航母除外,法國那核反應堆根本就不是為航母而開發的)。
常規航母帶煙囪不但導致艦島大,紅外輻射明顯,而且熱煙也會干擾艦載機降落,對於大國來說,既然發展航母就必須追求核動力,常規航母過渡可以,但缺點無法容忍,有雄心的海洋大國必然會追求核動力航母。(N)
回覆列表
通常情況下,常規動力航母主要採用蒸汽動力裝置,其具有單機功率大,工作可靠,壽命長,轉速調節方便等優點。產生的蒸汽也可以用於向彈射型裝備提供蒸汽。但是主要缺點是重量大,佔用內部空間多。
美國其實核動力航母起步很早。早在1946年海軍方面認為傳動動力模式有可能會影響飛機的起降安全。只是當時核技術的發展剛剛起步,受限於當時核材料的生產能力和設計技術,同時在二戰結束後初期,美國核資源比較緊缺,同時軍費也在削減,核動力航母方案被取消。
後期美國國力不斷提升,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核武器數量開始井噴,核動力航母也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展。並且先後建成11艘大型核動力航母,主要分為“企業”級,“尼米茲”級和最新一代的“福特”級。
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2001年開始服役,但是其動力方面存在較大缺陷,最高航速只能達到25節,和美國在核動力航母上具有極大的技術差距。
要說核動力航母的優點: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極強,並且可以長時間維持在高航速,故而其可以迅速被派到世界上的任何海域。
核動力航母一次裝載燃料可以連續執行十幾年,即使在高航速下其續航能力也是無限的。省去了常規動力航母頻繁海上燃油補給的不便。
核動力航母不需要排煙,極大減少了對艦載機甲板作業的干擾。
核動力航母節省了大量裝載自身所需燃油補給的空間,從而可以裝載更多的戰鬥機用航空燃油,武器和彈藥。
核動力裝置沒有吸氣和排煙噪聲,不排出任何有毒氣體。
遠洋作戰中,核動力航母對於補給保障依賴性很低。
但是其同樣存在比較大的問題,主要在於成本和安全的問題,大型航母從建造、服役到維護,退役一系列環節,在其壽期內投入的費用極高。而核動力航母由於其存在放射性洩露和汙染的風險,反應堆一回路完全只能採取遙控和自動化措施,提升了裝置的造價。同時由於核安全的特殊性,目前採取需要採取多重措施來保證核安全。
核動力航母的核心主要就是反應堆。其實從工程原理上來看,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所採用的反應堆相差不大。
美國新一代“福特”級航母採用的A1B型反應堆和現役“尼米茲”級航母所採用的的A4W/A1G型反應堆都是在核潛艇S5W型反應堆的基礎上加以放大和改造衍生出來的堆型。
核動力航母的核反應堆佈置方式主要有分散佈置和一體化佈置。其中分散佈置反應堆佔據了較大的比例,達到了91%,一體化佈置方式只有9%。
一、分散佈置核反應堆分散佈置反應堆是指將反應堆,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和主泵等裝置分散的佈置在反應堆艙。這種方式佔用空間大,自身重量也很大,一般需要採用緊湊式分散佈置的堆型。
美國在所有的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上都採用緊湊式分散佈置的堆型。而另外一種一體化佈置方式的堆型目前只有在法國“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上。
二、一體化佈置反應堆一體化反應堆是將堆芯,蒸汽發生器,冷卻泵和增壓器等系統裝置都組裝進了壓水殼中。所以這種佈置方式完全取消了冷卻劑流動系統中所有管道連線,降低了冷卻劑的流動阻力,減小沿程壓降和區域性壓降,能夠提高反應堆的自然迴圈能力。
一體化佈置反應堆具有自然迴圈能力高的優勢,同時採用低富集度鈾核燃料,並且結構緊湊,體積和重量都大大減小。
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裝備2座K15型反應堆,熱功率共300MW,但是其表現並不如人意。
因為K15型反應堆是裝備與“凱旋”級核潛艇上的核動力裝置。當時進行核動力專案研發的時候,法國受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將“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和“凱旋”級核潛艇的核動力設施是合併在一個專案裡進行研究的,這樣可以節約研究費用。核潛艇上裝備一座,核動力航母上裝備多座。
“戴高樂”航母其總軸功率僅有61MW,這一資料甚至低於法國上一代常規動力航母“克萊蒙梭”級航母的93MW。“戴高樂”核動力航母航速過慢,最大航速只能達到28kn,這也不如上一代“克萊蒙梭”的32kn,不僅對航母戰技效能有較大影響,對與海軍艦艇編隊協同作戰也有害無益。
至於中國,摘抄一段軍事專家、海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院侯建軍的採訪回答:
“我國目前尚無建造核動力航母的經驗,但是否發展、何時建造核動力航母是國家軍事戰略決定的。核動力航母與常規動力航母相比,技術複雜、建造費用高。近些年,我國在裝備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許多關鍵技術正在或已經突破。
侯建軍指出,“航母的核動力系統確實不是核潛艇的核動力系統的簡單疊加,二者有相似之處,但技術難度遠遠不同,技術突破確實需要時間”。他告訴記者,“一般而言,航母的核動力系統要比核潛艇複雜,因艦艇噸位不同,對反應堆的功率要求不一樣,而且在機動靈活性、操縱性、艦機適配性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僅靠簡單複製或增加反應堆數量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美國‘企業’號航母裝備8 座反應堆,不僅佔用大量空間,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所以美國海軍在後來建造的尼米茲級航母上裝備了2座A4W 反應堆”。侯建軍最後特別指出:“外國媒體經常出於不同目的,一會兒鼓吹‘中國威脅論’,一會兒又丟擲‘中國落後論’,我們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