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穎星情感
-
2 # Mr馮二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這個詞,記不得在哪裡看的了,轉述給你。
格局兩個字分別解釋。
格:格物致知。想要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就需要充分接觸它,進一步去充分認知它。
局:一尺見方,理解為範圍。
把這兩個字聯絡起來,就描述了事物的兩個點:範圍、認知。
說的通俗一些,你的“局”即使大至整個世界,但是你對世界沒有深刻的理解,就是沒有足夠的“格”,那也就談不上你的格局有世界那麼大。
以你的認知所能達到的邊界為範圍,這範圍內的認識就是你的格局。你只是知道,但是沒有足夠認知的地方,就不在你的格局內。
-
3 # AI康養
格局,通常是人們對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的一種評價。
可以理解為超越認知的哲學,因為在有限的範圍和認知結構內,一切結果都有侷限性。但現實中人們所說的格局有大有小,所以應該是超越物理概念的描述。
既然是哲學的解讀,那就只能說智慧的程度了。多讀書的人通常都具備智,但用心讀書的人就會因悟生慧。
無論我們本土的道教,儒教,還是境外泊來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也好,智慧是最高層的境界。行教化之功,有化外之實。他們通常能非常宏觀地談到各種規律,所謂“大道”。超越現實,在星河宇宙中發現終極的秘密。雖然不能盡言,但是在科學探索中總有發現,總有所感,還會讓智慧的人有所悟到。
所以我說“格局”,格物於外,致知於內,行的是“內聖外王”之實。
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超越方外,內勝於己,因為心生的格局,所以才有無量的因果。
用心讀書,用心做事,內聖外王的格局,必然有滿意的結果。
-
4 # 節度使95
思維層次。“平等觀不止受限於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也是人生觀、心地的容納度,再通俗點,心胸。心量也是心胸”,知識的填充形成個人世界觀,世界觀決定格局。
決策思維在廣博穩,具體管理措施在新快準,喜歡扯格局的人是因為根本不懂格局的內涵和定義。比如那個啥花開號,戰略決策思維真行的人不存在退休的,思維能力強的人年齡越大經歷越多越強悍,能讓人退休只有一個理由。
做企業諮詢的人,不要信那些扯高大上名詞的人。我研究過了,這些動不動把虛詞掛嘴邊的人其實自己都搞不懂裡面的邏輯關係,天天說格局的人其實自己也不懂就是忽悠。
“觀,看、怎麼看。人生觀,怎麼看待人生,無非心裡的地多少給別人、多少給自己,所以人生觀就是心地、德。心地是本性天生,沒有自主提升思維要求的情況下,心性很難改變。所以三觀只能說同不同,不能說誰正確,因為心地本來就有區別、個人價值觀出入造就了個性區別。但外顯價值觀的語言和行為能調整,所以集合體價值觀能趨同,個人人生觀很難改變。
心裡的地要不要分給別人、怎麼分,是平等性及平等涉及面權重的問題。一般人的平等觀在一般情況下與資源多少有關,所以提升平等觀與資源配置均衡要同步。“要不要分”是心量,是平等性,是平等涉及面,是心裡能考慮到的人的數量。“怎麼分”是平等觀,是對這些人平等考量資源配置的權重也是心量:平等觀不止受限於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也是人生觀、心地的容納度,再通俗點,心胸。心量也是心胸。
為什麼人生觀是三觀的決定因素?本有的心胸決定本身的思維發展限度:心地寬宏、橫向換位思考維度多,拓展思維廣度;換位思考的縱深步驟是思維深度的拓展,深度是在一個點問一個為什麼之後、再向後推問兩步這樣的思考習慣形成的――思維深度和廣度會加權於個人對世界的認識理解程度即人生觀決定世界觀大小。只是本具心性之外還需用知識和觀察來填充思維,用理解別人行為後面的因果來發展三觀、尤其穩固自己的人生觀。心有平等性,要有平等觀才能達到提升思維的目的,即使命感、擔當和責任也能帶來心胸的擴張造成思維的發展提升。
接受教育之前,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本有的。天生“喜歡這樣”、“不喜歡那樣”就覺得那樣沒價值,是心裡不喜歡才不需要,是心裡喜歡才覺得重要、認為有價值、而且一定會用語言或者行為來表達佔有慾。價值觀是人性,價格可以是被製造利用的需求;金錢的追求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追求價值觀的實現,所以價值觀不能以金錢值為標準衡量。得到這個“有價值的東西”要不要分給別人,分多少是天生心地決定的。心裡喜歡,心為因,人生觀決定價值觀;分不分、分多少是平等觀,心為因,平等觀既是人生觀又屬於價值觀。相同價值取向的人,叫價值觀相同;相同資源分配取向的人叫人生觀相同;人生觀價值觀相同叫知音,三觀相同是靈魂知己。”
-
5 # 崑崙雲曦
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辭職信在網路上引發熱評,辭職的理由僅有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網友評價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與此對比,對於人生道路,長久以來人們心中的固定思維是這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上班工作,月底領薪水。每天面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長裡短,兒女情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退休。而這封辭職信作者的格局,讓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在沉悶的迴圈中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知道生活除了循規蹈距、按部就班以外,還有一種嶄新的活法。
反思過去,我常常預設一個不可跨越的門檻兒,把自己侷限住了。以至於停止不前。
曾國藩認為,有四種人格局太小。
1、膽小怕事,缺乏冒險精神。格局小的人,做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不敢嘗試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2、內心脆弱,不能承受失敗。每一次成功的創業,背後都經歷過無數次失敗。而很多人卻等不到這一天,在經歷一次失敗之後,內心承受不住打擊,選擇放棄,永遠無緣成功。
3、目光短淺,斤斤計較。在與別人合作時,過分注重眼前的利益,這種人目光不夠長遠,無法取得更大的成就。
4、小富即安,容易滿足。格局小的人,取得一點點成就便開始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導致無法更進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那麼,如何突破舊有格局呢?
《格局》一書的作者何權峰,被稱為中國臺灣的“拿破崙”,是一位貼近人性的心靈勵志作家、醫師,1995年開始寫作,早期撰寫醫學專欄。隨後,因接觸心理神經免疫學,觸發了他對心靈層面的探究,開始寫一些心靈成長和勵志類作品,目前已出版四十多本心靈勵志書。他的筆觸細膩,平易中顯哲理,妙趣中見智慧;對問題有很深的洞悉,不單只是診斷問題,同時還提供視野將心靈提升至更高的層次。
何權峰認為:看一個人的結局,在格局。
看一個人能爬多高,要看他根基多深;看一個人能裝進多少,要看他空掉多少。
看一個人有沒有自信,要看他是否真的相信;看一個人能否度過難關,要看他的人生觀。
看一個人能否達成願望,要看他能否克服慾望;看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要看他是否注意小事。
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贏了多少人,要看他成就了多少人;看一個人的結局,要看他有多大格局。
二、思維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你讀過的書,遇見的人,經歷過的事,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格局。
在《格局》一書中,何權峰從你怎麼看自己、你所認識的人、你說的每句話、 你給人的感覺、你做事的態度、你的每個念頭、你的所作所為,一共八個方面,講述了思維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這一規律。
接下來,我將從三方面總結作者的觀點:自我格局、交往格局、處事格局。
三、自我格局
有一種說法是:一個人終其一生,大腦的90%都沒有開發過,很多蘊藏的潛能都被白白浪費掉了。格局決定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行為方式又導致相應結果。遇事先找自己的原因,首先從大格局上看,自己的目標規劃是否合理,是否正確。其次,在具體的行為方式上和行動步驟上也要看看是否嚴格執行。
我們要發現自己的“天才”,自我認知,首先是來自別人的看法,其次是自己內在的主觀認定,但這種認定往往也受別人的影響。經常是在那些不設防的時刻,某人出其不意的一句傷害或讚賞的話,被你接受,成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伊拉斯莫斯說過:“能享有快樂幸福的主要原因在於,承認和麵對“你就是你”這個事實。”
曾有一個叫奧托·瓦拉赫的人,中學時,父母為他選了文學之路,可一學期下來,老師給他的評語竟為:“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無奈,他又改學油畫,但這次得到的評語更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多數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覺得他做事一絲不苟,這是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誰料,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並最終成了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
這就是人們廣為傳頌的“瓦拉赫效應”:成功,要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
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沒用的,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天賦,選對舞臺,你也是可造之材。
天賦就像一張支票,除非把它兌現,否則毫無價值。
每個人在出生時都被賦予了一項禮物,一個特別的優勢和才能,而我們的任務便是去發現,培養及善用它。
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問問朋友或親近的人。如果你不確定,可以回想一下在過去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樂在其中?想想看你曾經做什麼事情做到渾然忘我,甚至在眾人都不為所動時,你仍然陶醉其中?不然就想想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最擅長的是什麼?是運動、唱歌,善於交際,還是工作能力很強,不管你擅長的是什麼,這就是你的天賦是上天給你的禮物。
四、交往格局
碰過花的手會有香味兒,碰過魚的手會有腥味兒。朋友之間的影響力也是如此,你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久了,就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千萬要注意你交往的物件。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同行,你不會消沉;和有遠大理想的人在一起,你不會輕言放棄;與高人為伍,你能高人一等。你的命運決定於你交往的物件,在於你選擇的朋友。所以每當有人給予我評論,我會先了解他的話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建設性的批評是有用的。破壞性的批評,則會讓人覺得自己沒用。前者可以幫我看清自己,後者讓我看清對方是怎樣的人。
我們與認識的每個人之間都有一個戶頭,這些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學、事業夥伴兒,甚至是大樓管理員、隔壁的鄰居等等。在這個賬戶裡,通常都是你欠我、我欠你的。如果一方欠得多,關係就會有危機。反之,裡面的存款越多,關係就越穩固,即使偶爾發生狀況而支領,也不至於因此透支。
這戶頭就是情感賬戶,如同銀行戶頭一樣,他可以存款與提款,每次我們與人互動。如果不是在儲蓄,就是在領取。
小到對親人的問候,或是一個善意的微笑,就能為你存款。還有就是你當你幫了別人的忙或原諒某人的錯,也等於儲蓄一筆存款。如果你不張揚,不求回報,有一天當你犯錯和需要別人幫忙時,你的賬戶就會有許多餘額可用。
我們應該用總賬的概念來看待人際關係。比如說你朋友可能會遲到,做事粗心等缺點,可是他幫過你,平常跟他相處也很愉快,就不要讓一件事影響整體的看法。
你的父母或男女朋友可能說話不算話,或做了某事傷了你的心,可是他一直很關心你,照顧你,也原諒過你犯的錯,那你就應該寬恕和包容。我們對每個人都要用總賬的概念來看待,只要對方存款比提款多,就該給人提領的機會,甚至額外多給點利息,這樣你的情感賬戶才會財源滾滾。
亞伯特.馬博蘭比指出:旁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說話的內容,30%在於你說話時的語氣、手勢等肢體語言,卻有55%來自你外表給別人的感受。
我們說話所用的字眼兒,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情緒。
比如有人觸怒了你,你可以用困擾或遺憾這些字眼兒,而不使用氣憤或憤怒。
當你不高興時,你可以用我不喜歡來取代我討厭或我痛恨。
如果你開始注意自己的措辭,你將會立即看到極大的改變。
幫我們用幽默的字眼兒描述生活,生活就充滿歡樂。當我們用樂觀的字眼兒描述世界,我們就變成了樂觀的人。
但你想說“你應該”,你可以用“你或許可以”代替。
不要說“我無法忍受你這麼做。”改為“如果你這麼做,我會比較高興。”
五、處事格局
老子說過:“江海之所以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聖人慾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
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更寬闊的了,因為他把自己放低,讓無數河流的水不斷湧入。人也一樣,懂得虛懷若谷才能不斷成長,一旦志得意滿,就難有進步。就像一個瓶子,當瓶蓋被擰緊的時候,無論試著倒多少水,倒多少次,都無法為瓶子添滿水,水永遠裝不進去。
現實生活中,因自大自傲,懈怠而導致一敗塗地的故事不勝列舉,有很多人不自覺就犯了自傲的毛病,一旦有點兒小成就就趾高氣揚。
處理事情,除了謙虛謹慎,還要胸有成竹,注重細節。很多事,往往只差一點,卻是天壤之別。
宋代京城有一位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有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這時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面畫上馬身。那個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回答道:“馬馬虎虎”。那個人不要這幅畫,他就將畫掛在自己的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裡是什麼,他說是虎。二兒子問他,他卻說是馬。
不久以後,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上去騎,結果被老虎咬死了。
老子說過:“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
一個孩童走進正在焊接大型鐵橋的三位工人。孩童問第一位焊接工說:“你在做什麼呢?”焊接工一臉疲倦,很不耐煩地回答:“看不出來嗎?我在討生活呀。”
孩童接著對第二個焊接工問了同樣的問題。雖然第二個工人語氣比較好,但表情還是很不耐煩:“你看不出我在焊鐵塊兒嗎?”
孩童又走向第三個焊接工。聽到孩童的問題,工人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微笑地看著孩童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大橋。”
這三人都是焊接工,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拿同樣的薪水工作。格局迥然不同,他們誰最有可能成功?
格局並不是決定於你在做什麼,而是決定於你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你所做的事情。工作領薪水是一回事。但因為工作而服務人群、帶給人幸福,則是另一回事。
《沁園春·雪》裡面寫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祝願每個人都成為有格局的人,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
6 # 文韻思想評論
“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對於這個突然丟擲的問題,習近平主席說,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鉅。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這是最近習近平主席迴應義大利眾議院眾議長菲科的這一段話,這段話之所以令人深受感動和震撼,就在於其所涵養的“無我”情懷,所追求的“無我”境界,所體現的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忠誠。這其實就是一種格局。
曾經,有哲人做了一個比喻:往瓶子裡裝東西,先裝石頭,裝滿了還可以裝細沙;先裝滿細沙,就不能再往裡面裝石頭了。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人生旅途中,也是要先裝大的東西,如人格、觀念、理想、境界、方向等,然後再去裝小東西,如習慣、技能、步驟、方法、措施等。沉思感慨之餘,作為一個黨員幹部一定要紮根於心、紮根於行、知明行篤、一往無前,以無窮的追求和無盡的力量去描繪“我將無我”的壯闊圖景和輝煌篇章。
-
7 # 自由行走w
我對“格局一詞是怎樣理解的?”
人的格局指人在不同規模、空間、時間緯度下,站位高低,視覺遠近。
格局是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的綜合提現,心胸開闊,氣度不凡,好的壞的都能聽進去,並接受所有讚揚和批評,容忍他人的氣量。容納得多,借鑑的朋友就越多,這需要極好的個人素質修養和承受能力。氣度決定格局!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
8 # 蘭心慧語
關於格局,有個形象的比喻:人生好比是一個池子,而你的格局決定了這個池子有多深有多大。倘若你的池子只是方寸大小,那麼不管你往裡面倒多少水,池子很快就滿了。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們本質上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格局是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下層沒法看清上層的世界。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妝飾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餘秋雨
格局大的人,看待事情猶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能著眼於大局,不糾結他人的過錯。
格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我們人生會有怎樣的走向。
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懷。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從來不重細節,兩個都幹好,那叫太有才!--馬雲
視野受限,境界就受限,境界受限,格局就受限,格局受限,人生就受限。
一個境界低的人,講不出高遠的話;一個沒有使命感的人,講不出有責任感的話;一個格局小的人,講不出大氣的話。
做人智商不高沒關係,情商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已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做人有多大氣,就會有多成功。因為胸懷,才是成功者的標誌。
一個人的氣場由三部分組成:勢,恰當的時機,展現自己的野心或目標;格局:謀篇佈局的能力和嚴謹的計劃;人氣:感染力,領導力,人脈。
一個人的內心和格局是慢慢修煉成的,歷經了挫折、傷害、不堪,如打鐵的淬火,一切變得無比強硬,一切又變得如此柔軟。
你身處什麼樣的圈子,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你結交了那些朋友,你脾性也會慢慢接近這樣的人;你處在什麼位置,站在什麼高度,決定了你是怎麼樣的視野;內心多大的格局,你就可以看到多大的天空。你沒有碰到你期望的人,是因為你還沒有準備好你自己。
生活中沒有幾件事值得我搭上禮貌,教養,人品和格局的。
眼界,註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運。眼界有多寬,心就會有多寬。一個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所見識;少見多怪者,常是煩惱的製造者。見得多,問題看得透,心結打得開,遇事善體諒,情緒能釋放。
人生就像在爬高,你要看得遠,你必須格局高;你要看到更美的風景,你就需要佔上有利的位置。
我見過的所有成大事定大格局的人,最後靠的都不是聰明,靠的都是歷練和悟性。聰明人很快做成小格局的事,比人先賺快錢,啥錢都要賺,吃虧比人少不容易反思;有歷練睿智者,要不笨鳥先飛還折羽,要不吃虧上當多如牛毛,不斷修正方向戰略,追求內外合作共贏。靠自己重塑的氣場和打磨頑強的心性,終成正果。
當一個人放大自己的格局,當他所做的事情對更多人有價值的時候,他自身一定會有巨大的價值。
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決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
當我們說某個人格局很大時,通俗化的解釋是他的認知層次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每提高一層,就能看到多得多的風景。
一個人的內心會隨著自身能力的提高,眼界的開闊,格局的提升而變得越來越強大。
胸襟的寬窄,決定命運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胸襟的寬窄,決定命運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擁有多少。
一個人年輕時候的容量比什麼都重要,這決定了一個人生命的寬度,決定了你將來能夠建立的格局。“灼灼其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說的其實就是現在你的涉獵越廣,就越能給你的未來無限可能性。
格局的理解可以是動賓關係,“格”是認識,“局”是全盤的關係,二者做連線就是真正認識的全盤的關係之後,做出一個接近客觀事實的決定,你就是一個有格局(這個則是一個形容詞)的人了。這個理解可能有些生澀,我們可以再進行更深入的解釋:
1、首先要在很多事情忍要認識全盤的關係,你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知識以及閱歷,更重要的還要有運用這樣知識和閱歷的能力。
2、具備了能力之後,還能不偏私不帶個人情緒做出接近客觀事情的決定,說明這個人有胸懷。
3、所以格局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能力+胸懷!
回覆列表
人和人的差距,有的時候從一出生開始就已經決定。
生在富裕的家庭,意味著你不用很努力就可以過不錯的生活。
生在貧窮的家庭,意味著你要很努力才能夠過著不錯的生活。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以此來達到我們想要的生活。
如果起點相同,努力會顯得很重要。
但你可能在多年後發現,你那麼的拼命,你那麼的努力,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這是為何的呢?
其實,有的時候,單單靠努力是不夠的。
努力,可以讓你有更好的生活,至少可以很好的生存。
光靠努力,是很難實現人生逆襲的。
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闆夢,都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都夢想有一天成為金字塔頂端的人。
在小的時候,我們就被輸入這樣一個觀念: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真正工作幾年後,才發現,單單靠努力,可能只能勉強活著。
無論如何的努力,最終還是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有些人為了讓生活過得好一點,甚至同時做兩份工作,可依然感覺生活很艱難。
努力的人那麼多,但真正混到金字塔頂端的人卻是沒有幾個。
你這麼努力,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最重要的原因是你的格局不夠大。
什麼是格局?就是一個人的眼界和遠見。
人的眼界是不斷的變化的,可如果我們的圈子一直沒有變化,眼界也就那樣了,思維模式也就定型了。
馬雲如果當年沒有出過國,也許就不會有阿里巴巴了。
他在國外雖然沒有具體學過什麼,但他看到的東西已經拓展了他的眼界,他的格局已經無形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現在的網際網路大佬們,大都是出過國,他們的格局在到國外的那一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網際網路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而國外網際網路已經在高速發展。
他們在接觸網際網路的那一刻起,對網際網路的認識已經超過國內一般人幾十年。
格局這東西,並不單單是眼界,更重要的是遠見。
去國外的人那麼多,接觸網際網路的人那麼多,但能夠回來就大幹一場,並且能夠成功的卻沒幾個。
有些人眼界是擴大了,但卻沒有足夠的遠見。
就像打象棋一樣,有些人是走一步看一步,但真正的高手是走一步看十步。
遠見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具備的,這需要具備強大的知識儲備、敏感的直覺、強大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一個人的眼界,可以透過不斷接觸新的東西來改變。
但想提高自己的眼見,就頗為的困難了。
如何培養自己的眼見?
最好能夠週期性的抽出一點時間來審視自己的未來。
給自己提出問題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1、在未來,你的硬趨勢和軟趨勢是什麼?
2、明天、下個星期、下個月、明年,你最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3、你自己、妻子、兒女以及家庭成員、同事、客戶等等可能會遇到怎麼樣的問題需要到你?
4、你是否幫潛在客戶看到了未來的問題?如何尋找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把他們變成了你真正的客戶?
不斷的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且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是一種思維訓練能力,也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不斷的訓練自己,你的預見能力就會越來越強,看到的也越來越遠,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去思考未來,並且去積極的尋找解決方案。
如果你只是想未來的可能,卻不積極的想方案,那就會淪為對未來存在恐懼,一天比一天憂愁,變成了杞人憂天,那就真的成為了生活的失敗者。
我們很多人會一事無成,是因為格局不夠,眼界不夠,遠見也沒有。
只知道每天拼命忙活,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忙這些對未來有什麼用處,甚至都只是瞎忙。
一天下來,感覺很累,可總結起來,又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在原地轉了一天,汗流浹背,很忙很累,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實質性進步,幾乎都只是白忙活,這樣的拼命法,就不能怪自己一事無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