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浪子小浩愛唱歌
-
2 # 曉星夢遐影
小時候娛活動樂、美味東西較少,小孩特別盼過年:有好吃、有好穿、有好歇、能拿壓歲錢——幾個硬幣,一二角錢,甚至普普通通的一粒糖就樂得不要不要的……所以,我們這裡形容一個過得逍遙自在、生活條件好,常說他“象過年一樣”。
而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那麼期盼了,甚至有時還有一點害怕。
年味已沒有那麼濃了,家人雖也團聚,但坐一起基本上就打牌或打麻將、玩手機、看電視,不會象以前過年那樣圍坐在一起(天冷就燒一個火盆),嘮嘮嗑、拉拉家常,剝花生嗑瓜子,暢談收穫與打算,老人、小孩都喜氣洋洋……感覺特溫馨。
以前走親戚也是走路去,至多騎個腳踏車,而現在多數開小車,匆去匆回,親情漸少。
以前幾斤肉、幾條魚、一點糖果、些許土特產,就能過個歡樂祥和年,多數東西都自己動手,既好吃又有趣,其樂又融融。
而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購買能力大大提高,穿新衣、吃美食根本不是事,故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感覺沒有年味了——反害怕長膘,老了一歲。
另一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差距增大,互相攀比的情形嚴重。一些自我感覺混得不怎麼樣的人更害怕回家過年,害怕與別人相見,恐怕會丟面子——單身大齡青年尤甚。
在外謀生計,競爭大,壓力大,沒日沒夜打拼:忙忙碌碌回家過年,匆匆忙忙返回上班,談論較多的往往是搶火車票,內心真沒有過年的感覺,一切貌似在走程式。
-
3 # 一剪梅149570456
小時候孩子們所以的心願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實現,所以盼呀!現在只要孩子想什麼立馬就能得到,根本不需要盼,過年對他們來說跟平常沒有什麼不同,那年的味道就淡了。
-
4 # 中午的太陽177
怕過年,倒不至於,只不過對過年的熱衷程度是下降了許多,基本上失去了孩童時期的那股激情。
小時候,每到新年來臨,特別是一進臘月,幾乎每天早晨睡覺一醒來就著急的問父母明天是不是要過年,確實是天天在盼。那時候,條件差,吃得不好,平常主要是吃地瓜和玉米麵餅子,白麵一般是見不到的,但過年例外,只有過年的時候,人們才捨得用白麵做點麵食,那時吃起來的那種感覺,確實是香極了,美極了。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就逐漸地告別了玉米麵餅子和地瓜。我現在有三十多年再也沒吃過地瓜了。那時天天吃地瓜,吃得胃口都壞了,經常胃裡往上返酸水,感覺特別不好。玉米麵餅子常吃也是一樣,感覺特別不舒服。當年玉米麵餅子配上小乾魚倒是一道美味,人們都非常喜歡。可惜條件有限,這種美味簡直幾乎是一種奢求。這幾年,我曾多次嘗試著用玉米麵餅子配小乾魚,卻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味道和感覺了。那時過年,男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每到過了臘月初八,就逐漸地聽到了鞭炮的聲響了,越近年關,鞭炮的響聲就會越多,當然到了過年這天就會更多。那時,成群結隊的穿著帶著補丁的衣服的孩子們滿大街到處都是,追逐著,打鬧著,嘻嘻著,經常這裡放一鞭,那裡放一炮,鬧聲,笑聲,鞭炮聲,聲聲入耳,此起彼伏。有時,下了大雪,孩子們還會到雪地裡打雪仗,小手都會凍得紅紫,卻也不肯罷休,甚至會忘記回家吃飯,待到父母來找,還是戀戀不捨,不願回家。
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們再也不用穿帶著補丁的衣服了,吃的用的,都特別的好,根本就不用盼著過新年吃好飯穿新衣了。家用電器的發展和普及,更加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和娛樂生活。所以,現在過年,跟平常幾乎看不出有什麼太兩樣,人們對年的感覺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甚至有人說年味淡了。
-
5 # 時空空去
應該也不是單純的窮吧,過年以為著很多有的無得的事情,自己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有老婆那邊的七大姑八大姨,反正要應付很多事情,接受很多詢問或者說是盤問:如今年乾的怎麼樣?掙了多少錢?什麼時候生二胎?什麼時候換個大房子……各種各樣的話題問答吧!而且對於有些並不擅長交際的人來說更是各種渾身不自在,怎麼說呢, 知道的人太有共鳴了
-
6 # 我叫連小花
一個小孩子當然喜歡過年了,不管是多少年前還是現在。不用上學,不用寫作業,可以睡懶覺,穿新衣吃最好吃的,還有壓歲錢拿,擱誰誰喜歡。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不管有錢沒錢的,過年都是一次他人與自我的考核和審視。考核你的錢包,美醜,人際,前途……。審視生命的縮短與未完各業的焦灼。不是把別人羨慕嫉妒恨,就是被別人羨慕嫉妒恨。總之,沒有一箇中年人的年是心懷平靜的。
-
7 # 勤兒28
我覺得在我們那個60年代生人,是因為窮,小時候由於物質生活貧乏,好多東西要憑票購買,什麼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等,這些我們都見識過,還有過中秋節買月餅也要憑票才能買到,只能在過年的時候生話才豐富一些,才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多東西,才能穿上新衣服,所以就盼望著過年。那有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時只要想買吃的,用的穿的都能買的著。
-
8 # 小袋鼠寶媽
不是因為窮,這個主要是受大人的影響,有的大人一到過年的時候就問小孩學習成績呀,在學校的表現呀,有沒有拿到獎啊?小孩聽多了,煩了,所以就不太喜歡過年,還有些大人各種攀比。
-
9 # 閔小萍
小時候希望自己長大,可以賺錢,可是長大了進入社會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樣,揹負太多東西,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負擔,娃兒教育,物價飛漲,房子壓力,太累了
-
10 # 心時代274656443
現在這些孩子怕過年是因為過年人多,都是獨生子不喜歡。我們那個時候盼著過年,是家家孩子一大堆,是吃好吃的,穿新衣服。
-
11 # 海風89230716
小時候跟現在的條件不一樣,我小時候家裡很少改曬生活,都盼望著過年過節,現在平時吃的跟以前過年一樣,以前百事塊錢過個年,現在一兩萬不知道這個年能過去不能,我現在都是害怕過年!
-
12 # lby23
小時候盼過年,一是因為那時候條件差,平時吃、穿都不好,只有過年才能吃好的,穿新衣服。二是那時過年,年味十足,喜氣洋洋,一片祥和。如今孩子們怕過年,因為平時吃、穿和過年一樣,也就不盼過年了。再一個就是過年年味淡了,走親訪友不是那麼祥和了。人人都在看手機,幾乎不說話,所以孩子們覺得過年也沒有什麼意思,不盼過年了。
-
13 # 秋葉如花1951
我們小的時候,國家正處於困難時期,百廢待興,物資匱乏,許多的生活必須品,都要用票證限量供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些平時吃不到的東西、才能穿身新衣服,雖然距離過年還有很長時間,就是天天盼著,覺得日子過的好慢。
現在不同了,首先是國家富強了,百姓生活質量提高了,每天都比以前過年的時候更豐富多彩,逐步的對過年的期盼沒有那麼強烈了,反之感覺現在過年,就是一個不想過也要過的一個傳統形式,同時繁瑣的儀式還會給現代的人帶來各種負擔,不過開心的地方就是,那些拼搏在職場和工作崗位的人們,可以放7天假,來滿足放鬆自己,可以出去走走,睡個自然醒,做點美食也不錯,還可以和親朋好友溝通一下感情。總之,不管盼不盼過年,都還是要過的,畢竟過年是我們老祖宗多年流傳下來的傳統。
-
14 # 餘生多love自己
物質匱乏的年代,盼著過年,能吃好穿好,平時得不到的過年都能滿足。而今除了發自內心的快樂,什麼都不缺了。年越過越沒意思了,親情越來越淡了。過年聚在一起,上學的小朋友,成績不好怕親戚過問;無論成績好壞都有那麼多作業要寫,年又那麼短。未成家的小夥子姑娘怕親戚過問婚事尷尬。成年人上班還要抽空辦年貨,要洗要煮要大掃除,過年時間短促,忙裡忙外的,總之,感覺過年太累,還不能不過。
-
15 # 小天鵝美髮廣場135
小孩子貪吃是正常,以前不過節誰家買肉,只有過年的時候,走親戚,穿新衣服,平時誰家不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現在的孩子你一個月不讓她吃肉試試,
-
16 # 深漂寶媽胖胖
是呀,老公不爭氣,前幾年存了點錢不買房不買車!辭工玩了一年!深圳這邊一年十幾萬就沒了!後來沒錢了又上班我又生了老二!一個月要六七千!家裡老人還要用錢!別說過年,過個節我都怕
-
17 # 梨落的日常生活
只想有規律的生活,過年太吵鬧,只想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清淨的空間,做我們喜歡做的。過年回老家,教孩子學習,老家人都說這說那。年過完了,孩子的心老是收不回來。成績受很大影響!
-
18 # 使用者71689647377
小時候盼過年,因為那時窮,過年有大魚大肉吃,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餐餐有魚有肉,不盼過年了。五十二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現在怕過年,一來也是因為窮,過年那裡都用錢,沒錢簡直寸步難行;二來呢過了年又老多一歲了,所以現在好怕過年。
回覆列表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不再是一種憧憬,而成為了一種形式。 以往過年,缺的是年貨,不缺年味;現在過年,不缺年貨,缺的是年味!過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來了!難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種激情,不變的是日出日落一年四季,變了的是我們蒼老的容顏!難以找到原來的模樣。歲月,更是無情的雕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歲月如煙,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