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實創新包容
-
2 # 雁過無痕2020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則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比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還孩子自由,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每天看到這麼多人在網上各種訴苦、抱怨、求救,各種各樣的自殺、崩潰、痛苦,自娛自樂,對於忠告視而不見,真是讓人可悲又可嘆。世上哪有救世主,這樣有用嗎? 有人說我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真可笑,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資深心理疾病患者,又有什麼可歧視的? 有人說我說話太難聽。可是,說好聽的話有用嗎?心理諮詢師的話好聽,能解決問題嗎?忠言逆耳啊,只是大家都不愛聽。溺愛是愛嗎?有的人怎麼打都打不醒,說好聽的能行嗎? 還有的人一副大義凜然的嘴臉,打著衛道士的旗號,說我在給大家洗腦。其實,自己的腦子都已經被洗成啥了而不自知。告訴你,我就是在向傳統心理學害人理論宣戰。我就是要讓那些所謂的心理學專家、醫生失業。我就是希望所有痛苦的人快樂。這些人就不願意了,立馬跳出來,開始口誅筆伐,深怕有所謂心理疾病的人能看到希望,深怕心理疾病的人少了一個。打著保護心理疾病患者的旗號絞殺他們的希望。自己被人騙了不自知還幫著騙子數錢,虔誠地維護騙子的利益。 要想解除痛苦,唯有放下一條路,別再迷信那些高大上的害人理論和道貌岸然的騙子。也不要寄託於藥物。心理問題是思維模式和三觀的問題,想透過吃藥解決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明明是自己的問題,卻歸功於一些所謂的困難、挫折、環境、家庭。這種思路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大家覺得收益,請高抬貴手,多多轉發,挽救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幫助別人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很痛苦,就是因為索取而得不到。要想得到必須透過奉獻,這是宇宙法則,所謂愛出者愛返,但不是溺愛。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逆天而行,只會帶來痛苦。
-
3 # 盧溝曉玥
不是的,這是憂鬱症的初期表現,知道自己得憂鬱症了,想從這個病裡面走出來,但是不知道怎麼治癒,越著急越想不出來辦法,想剋制自己又剋制不住,慢慢的睡眠質量就會下降,憂鬱症會越來越厲害,還是多找朋友聊聊天吧,多說話是治療憂鬱症的最好方法。
-
4 # 一粒小納豆
抑鬱症的前提是心理焦慮,各種不安不確定性一直圍繞自己,中期就開始自我否定,自暴自棄,晚期就情緒失常陰晴不定
-
5 # sun829
中醫+睡眠+佛經道德經+運動+轉移注意力+改變自己錯誤的思維和生活習慣+深呼吸+放鬆+舒緩的音樂+歡笑+曬太陽(最好去海邊穿泳衣曬太陽,趴在沙灘上曬)
-
6 # 湘雅手工
意識到自己有抑鬱,並不代表就沒有抑鬱症。需要調整心態,尋找原因,讓自己從困境中走出來。
抑鬱症最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的心裡出現問題,還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經常會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壓抑、沉默寡言、冷漠、煩躁、焦慮不安、失眠等症狀,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影響身體健康,發引發疾病。最終導致嚴重的抑鬱症,有的甚至會危害自身與他人的生命。
我們知道抑鬱症對人體百害無一益,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狀態。即使無人理解你,你應該理解自己,每天早上起來給自己一個微笑,每天抽一點時間來鍛鍊身體,每天看一會兒書,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遇到值得信賴的朋友或親人,向他們傾訴內心想說的話。如同一個垃圾桶裝滿需要把它倒掉,才可以重新裝垃圾。
其生活就如同下面的圖片,既使一顆小草也有它獨特的魅力!相信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所有的困境只是暫時的,努力向上,朝著有Sunny的方向奔跑,那你的生活也會變得Sunny起來,綻放自己絢麗的人生。
-
7 # 陳建心理諮詢
到底是不是抑鬱?首先必須認識什麼才是抑鬱!
我注意到不少關於抑鬱症的文章,概念不清,只籠統談抑鬱症狀,也不嚴謹區分不同的抑鬱症類別,似乎所有人談論的都是同一種抑鬱症。 患者也是概念不清,比如來找我諮詢的來訪者說:“我好像得抑鬱症了,你幫我看看”。其實有的根本就不是。這一現象可能是心理學普及的過程中,一些本該嚴謹對待的專業術語,為了追求普及效果,忽略了其嚴謹性;有的是網路上文章互相抄襲,根本就沒有仔細考證,以訛傳訛。所以才會有人只要心情不好,就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如果不清楚什麼才是“抑鬱症”,又如何能正確的應對呢?這個錯誤一定要避免!
為了澄清這些問題,在我的最新專欄《鬱郁症的全部要點都在這10堂課裡》,我將從一般情緒低落到抑鬱症分為四種類型,各個型別也是明顯區別於其他型別的,這樣就不會誤用概念導致的不良後果。
比如說情緒低落。情緒低落和抑鬱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和性質。情緒低落,一般是指因為某一具體現實事件的影響和刺激,產生的焦慮、壓抑、自我否定、心情差,自卑自責,怨天尤人,有的敏感度高的人可能會伴隨淺度的失眠,頭疼,食慾減退等身體不適感,但這並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和社會功能。對於一般情緒低落,可以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體驗到。這既不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問題。同時這裡要注意一個區分嚴重程度的關鍵時間點:2周。
-
8 # 行為心理院
樓主提出這個問題,只是想給內心的答案尋求支援,進而說服自己吧。
抑鬱症≠心情不好
抑鬱的情緒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的。
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需要到正規醫院診斷哦。
如果有這方面的擔心,可以及早診斷,早期的治療總是會容易很多。
我一直堅信,與其擔心受怕,不如主動出擊。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9 # 誰明浪子心
抑鬱症機率沒這麼高,不要自認為,要去國內頂尖的精神病醫院經過專業醫生診斷才知道結果!
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不容小覷,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功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重度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會選擇自殺就是因為喪失了以上這些功能,覺得自己什麼事都無法完成,也無法學習任何知識!
本人重度抑鬱症,重度和中度抑鬱症的唯一區別就在於,重度抑鬱有自殺傾向。不多說了,來分享一下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和臨床症狀,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抑鬱症,而不是自認為。
09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睡眠不足,每天頭痛。漸漸的記憶力開始下降、健忘,脾氣變得暴躁,和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經常走神,別人總是在問我: 你在想什麼?_? 我很無奈,我很想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但始終都無法做到,很簡單的的事我都記不住,就連思維能力都下降了,覺得自己變得好笨,沒辦法繼續工作了。情緒變的很低落,喜歡聽悲傷的音樂,覺得音樂能讓我忘記痛苦,我心裡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家當和尚,也許只有遠離喧鬧的城市我才能靜下心來,六根清淨、無牽無掛那該多好。
2010年,我去了當地最好的醫院——協和,診斷結果出來了,中度抑鬱症。吃了很多藥,感覺副作用很大,難以承受,我直接停藥,就這樣又過了一年,新的症狀出現了,我經常無故的早醒,一旦醒來就無法入眠,我很羨慕身邊的人,能睡個好覺,能正常的工作。我覺得自己變了,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也沒有那麼熱衷了,不想再去上班,覺得自己經常犯錯,無法完成工作,病情越來越嚴重了,我經常出現徹夜難眠的現象,去了好多醫院,都沒有療效,父母和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正常,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從那以後,我經常和家裡人吵架。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使我變得頹廢、沮喪、一蹶不振,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
我萬念俱灰,把自己關在家裡靜靜的回憶過往,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好想解脫痛苦,活著已經毫無意義了,我什麼事都做不了,連自己的夢想都無法堅持下去了,腦袋大不如從前了,記憶力還不如50歲的人,思維邏輯總是那麼混亂,想著想著,我開始流淚了……
2012年的臘月,那一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已經想好怎麼去自殺了,終於要解脫痛苦了。於是,我服下半瓶安眠藥,心裡在想: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醒來,也許永遠不會再醒來,那該多好啊! 第二天,我睜開眼睛看到的竟然是六個點滴瓶,我母親對我說,你總算醒了……
我沒想到我被救了,算是自殺未遂吧!事後我想通了,老天爺既然讓我活著,那我就好好的活著吧!
就這樣,我又渾渾噩噩的過了這幾年,我現在對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我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抑鬱症給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想問天問大地這是為何?
以下兩張圖片是我寫的日記,大家可以看一下,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中度、重度抑鬱症,抑鬱症也是精神病的一種,屬於精神病的範疇。
-
10 # 我說精神
我是醫生,我來告訴你抑鬱症患者完全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抑鬱。所以你的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說一說抑鬱症患者的主觀感受。我們先來說一說抑鬱情緒,抑鬱情緒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出現的一種主觀體驗,一般是有明確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下,產生的情緒低落的主觀感受。所以抑鬱情緒是完全能被人感受到的,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學生會覺得吃飯都沒味;比如失戀的人就想一個人關在家裡,彷彿生無可戀的樣子;比如至親去世的時候,人們常常潸然淚下,了無生趣。這些都是抑鬱情緒,是我們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真情實感。
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但如果長時間存在的抑鬱情緒(起碼超過一個月),是完全有可能發展為抑鬱症的。所以很多抑鬱症患者其實是從抑鬱情緒開始發展的,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低落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有一些抑鬱症的患者確實感受的不是很明顯,以至於情感的低落表現被自己都忽略了,整個人處於一種放空狀態,什麼都不想做,覺得什麼都沒有了原本的意義,整日就是一個人發呆,這樣的患者也是抑鬱症,但的的確確缺乏典型的抑鬱體驗。
所以說醫學疾病是複雜的,不是某一個人的主觀判斷,是有著自己的診斷標準的。比如抑鬱症,患者是完全可以存在自知力的,只是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很多普通民眾是缺失的。
抑鬱症患者應該做的事情抑鬱症是醫學疾病,而且可以說是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有病一定看醫生,在正規的醫院,最好是精神專科醫院,專業的一般都是最適合的。不管是抗抑鬱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都是醫院的醫生常用的治療手段,對於抑鬱症患者都有不錯的療效。
當然,作為抑鬱症的患者,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
千萬不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正確認識自己的現狀,正視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擔任一大堆職務,不要對很多事情大包大攬
可以將一件大的繁雜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據事情輕重緩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嘗試多與人們接觸和交往,不要自己獨來獨往
儘量多參加一些活動:嘗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講演、參觀、訪問等社會活動
患者在沒有同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
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然後分析、認識它,哪些是消極的,屬於抑鬱症的表現,然後想辦法擺脫它
如果還是不行,及時求助你的醫生。
-
11 # 瀏言飛語
初級抑鬱,自己知道自己抑鬱;中級抑鬱,已經很抑鬱,但內心不承認自己抑鬱;高階抑鬱,已經不會在乎自己到底是不是抑鬱。
回覆列表
我是2019年初換上了抑鬱焦慮症,期間吃過藥,做過電療,自己也想了很多辦法,持續了半年時間,沒有好轉,又去老家調養了半個月還是沒有好,最後自己把自己送到了醫院,堅持了一個月,期間的艱苦,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出院以後,自己調理,兩個月後就慢慢康復科,現在已經好了,同時也帶出來4個抑鬱的朋友,她們現在都很好,如果我們有緣,我願意幫助你,儘快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