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月無聲98
-
2 # 滬上新醫學腫瘤專家
直腸癌術後輔助治療期間遠處轉移完全是可能的。取決於一下因素:
1.術後分期,一般來說,分期越晚,越易轉移。
2.分化程度,程度越低,越易轉移。
3.是否攜帶某些基因,有些攜帶易轉移基因。
4.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
5.個體免疫力
6`背景疾病等等。
-
3 # 路易鵬骨科主任線上
早期的癌症一般轉移的可能性比較小。如果有轉移,一般都是晚期了。直腸癌的治療需要以外科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建議您手術後注意營養,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情緒,配合其他治療方式。及時綜合治療。
如何防止癌細胞復發轉移?讓癌症病人生存期更久?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癌症病人結合禾-存-硒,硒被稱為抗癌之王,可以阻斷癌細胞的能量供應,誘導癌細胞凋亡,是癌細胞強有力的抑制劑,2003年9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認可硒是抑癌劑,這是美國政府對硒能抑癌的正式醫學宣告。
透過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每日補充禾-存-硒硒能夠使癌症死亡率可下降50%,防止癌細胞的復發轉移率和進一步的擴散。
德國學者發現,癌症病人體內硒含量都是低於正常人,硒含量越低,復發轉移復發的風險就越大,禾-存-硒是適合癌症病人服用的補硒的製劑,對於病人生存期延長有很大幫助。
-
4 # 劉永毅醫生
蒲公英的小花瓣飄起來很美,像一朵朵降落傘,落地生根發芽。癌症也會發生轉移,但不美!直腸癌發源於腸腔粘膜上皮層,當癌細胞浸潤到粘膜下層的時候,遇見豐富的毛細血管、淋巴管,如同上了高速公路,就有可能向其它臟器、組織擴散!
癌細胞雖然進入高速通道,但它不一定能活下來,免疫系統不是吃閒飯的,戰爭就是雙方力量對比!當癌細胞數量多到超過免疫系統的剿殺能力,它就可能在別處安營紮寨、生長壯大!因此,要“適時”地幫助人體免疫系統去同癌細胞戰鬥,轉化成臨床,就是以分期選擇輔助治療!
TNM分期Ⅰ期的直腸癌術前、術後一般不需要輔助治療,但是Ⅱ期、Ⅲ期(侷限進展期)直腸癌標準治療方案是術前新輔助放化療、再手術、再輔助化療,一些Ⅳ期可手術的直腸癌也要考慮這種治療方案。
術前治療稱新輔助治療,術後再治療為輔助治療。
富蘭克林有句名言: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稅收無法逃避,其它任何事情不能絕對肯定。癌症輔助治療期間也不能完全避免不復發、不轉移!
癌細胞對化療藥物不敏感,這種情況大有可能,治療也就沒有作用了。新輔助化療的意義之一就有檢驗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也是新輔助化療的風險所在,腫瘤沒控制住而手術時間又推遲了。
腫瘤太惡!比如分期較晚的直腸癌,手術只是切除了局灶,而散在其它部位的癌細胞數量還很大,而化療藥物又不能無限量給予,結果癌細胞不減反增,到了能檢查出來的程度,也就是復發了!還有一些印戒細胞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它們天生凶神惡煞。
回覆列表
直腸癌術前輔助治療期間也會轉移,我的一個病友直腸癌,術前為了保肛,放化療,結果造成了肝轉移,直接成了晚期,太可惜了,所以術前輔助治療如果無效的話是真耽誤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