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立小一
-
2 # 霖士心理
假性親密關係名詞可能過於專業,我們先簡單解釋一下,基本上就是在外人看來關係是親密的,但實際上呢,在兩人關係當中,彼此雙方不願意再精心去構建這樣的情緒關聯,就好比一個家庭,兩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願意耗費自己的精力去幫助孩子,去維繫家庭,於是兩個人的感情就漸行漸遠,但這兩個人在生活當中又默認了這樣的關係...
在預設之後就容易產生另外一種情況,彼此雙方對當下的情緒失控,已經不敢再投入了,而且一直在迴避對彼此情感的付出,其實這是一種情緒或情感上的防禦機制,這種機制是自動化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定情緒當中抵消掉一部分的恐懼和焦慮。
一直以來,很多研究學者也在找,為什麼會產生假性親密關係的現象?其實來源更多的還是原生家庭,因為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在孩子看來,家庭婚姻和愛就是這樣一種有點機械式的互動,或者對孩子而言,家庭所謂的溫暖就是這樣的。以至於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將這樣的親密關係複製給了所在的家庭,由於家庭成員對家庭關係中的觀念不認可,就變成了一方索取一方付出,或者雙方都在表演的狀況下產生的假性親密關係。
而現在隨著生活壓力變大,很多人可能都在潛移默化摸索情緒的模式,畢竟在壓力的情況之下,每個人都會產生一些情緒的變化,或者宣洩,如果在兩個人相處不良的家庭環境中,就會產生激化的矛盾,再加上兩人沒有情感識別意識,就會對另一半所表達的觀點誤解或者被誤導,引發更多情感問題的爆發。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還是應該兩人在情感維護上有一些預防意識,特別是某類尖銳問題,或者行為已經刺痛到你的內心,要麼話題太過深入,已經嚴重影響到家庭環境質量的時候,那麼就要直面矛盾問題產生的根源...
當然了,如果雙方沒有辦法合理的進行促膝長談,那就需要介入一位婚姻諮詢師或者心理治療師,從一些簡單的梳理到後續的引導或者階段性治療來彌補兩人之間的情緒過失。
-
3 # 孤影不行
兩個人,各自有不同世界。而資訊社會,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角落裡自得其樂。選擇太多,耐心太少。遇見的太多,停留的太少。
我們可以隨心得生活,選擇了不互相妥協,那就只能各自站在原地。
想要真正的親密,那是要卸下偽裝的,要互相讓步的
回覆列表
史秀雄在書中,歸納了我們可能遇到假性親密關係的原因,比如: 我們並不真正瞭解自己; 我們和伴侶沒有彼此瞭解; 情感障礙,也就是“愛無能”; 原生家庭對成長和性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