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蒿蓬人

    有過

    有過

    幾次生死兩茫茫

    當時

    不覺得怎樣

    只是過後想起來

    有些後怕

    現在

    畢竟活了下來

    活著

    就要好好活

    就要活得健康

    活著

    就要與時俱進

    活出個人樣

  • 2 # 成見發現

    謝邀請。個人感覺,面對年齡的不斷增大,面對養老的問題,有很多的未知情況,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生,但一想起來就感到很悲傷。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晚年是個什麼情景,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誰也不可能逃脫。雖然現在沒有發生,早晚這一天會來的,想想這些還是心存悲傷的。

  • 3 # 王剛柱724

    畢業時,因大意,弄錯題,一氣回家。

    讓我去支教,嫌掙工資低沒去,沒想到,

    支教還可繼續深造。

    所以常悔,壯志未酬。

  • 4 # 風口坡腳豬

    沒有“早戀”算麼?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被中國式教育扼住命運的咽喉。

    原本可以真真正正體驗一次純愛,

    不用考慮對方在哪個城市、

    不用糾結對方有沒有車子房子票子、

    不用擔憂是否和對方父母相處是否融洽.....

    一起學習,一起吐槽,一起去小賣部吃東西,

    在一起的原因就只因為彼此喜歡

  • 5 # H藍色心情

    古話說了,如果早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的事情發生,那可是人生最悲傷的三件事情,但願這樣的災難不要降臨到每個人頭上。

  • 6 # 水靜哥哥

    第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第二!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所以人生一定要學會知足,懂得欣賞和利用當下自己擁有的東西,

    然後才更有力氣去吃苦努力奮鬥,追求更好的。

    要有端正客觀的自我評價與生活態度。

  • 7 # 空巢歲月

    題主這個問題我還是用一個真實故事回答你吧!很多年前,我剛二十歲,那時國家在深圳實行改革開放試點工程,計劃把這這個小魚村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全國各類精英薈聚這裡投資房產,大興土木開發各種專案,很多人下海來到這裡經商。這個小漁村一下成了人們嚮往的地方,源源不斷的打工大軍相擁而來,拉開了人口流動的大幕。我是農村青年,也加入了這一股打工大潮離開家鄉,來到了深圳。

    這是我第一次告別父母外出打工,父母對我很是不捨,同時也很擔心我外出人生地不熟的,怕我吃虧或被人欺負,因此在我走時他千叮囑萬吩咐,要我每個星期給他們寫信報平安,我都點頭答應了。

    我當時跟老鄉是在一個建築工地幹活,包工頭是隔壁村的一個老徹房子的徹磚師傅,他見我有點文化,就沒有要我乾重活,而是讓我在工地臨時倉庫負責材料進出登記。他的意思我也明白,因為他有個女兒是我初中同學,他女兒對我很喜歡,我也喜歡他的女兒,而他也是心知肚明,願意接受我這個未來女婿,所以他讓我幹輕鬆活,也是故意安排關照我的。

    我在每週給父母寫信報平安時,也把包工頭對我的特殊照顧、以及他有個女兒的事告訴了父母。這下可把父母急壞了。原來父母早在我十歲時為我訂了一門親事,女孩是本村一位鄰居家的女孩,這鄰居是我父親的發小,後來又一起當了兵,倆個人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成了生死戰友。復原後都回村做了農民,倆個人經常在一起喝酒吃飯不論,他有一個女兒,我父母有我這個兒子,兩家訂了娃娃親,誰也不許變心。

    父母看到我的信.得知我喜歡包工頭的女兒,而且那女孩還是我初中同學,這還了得?父母急得團團轉,他們絕對不允許我有這種想法,絕不允許毀了“戰友情”,於是他別出心裁給我發了一封電報……。

    電報內容是說我母親上山砍柴,從山崖摔下,病危,要我速歸。收到電報後我痛苦失聲,悲傷不已,回想母親對我的疼愛,我淚如雨下。包工頭得知情況後,立即給了我一筆錢,要我馬上回家看望母親。

    我一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悲傷萬分,好象天也塌了。當我失魂落魄回到家時,父母卻安然無恙站在門口迎接我,屋裡還坐了很多親戚,父親那個鄰居戰友也來了,還有那個娃娃親女孩也來了。原來父母假髮“病危”電報,目的是騙我回家與娃娃親女孩成親……。

    父母啊!你們為什麼要無中生有,想出這一招沒有發生,但我一想起來就覺得悲傷的事情呢?難道你們寧肯對自己生命不吉利,而死要面子維護所謂的“戰友之情”嗎?

  • 8 # 回味人生183012133

    無非是自然災害。比喻說原來的地震、非典之內的發生,沒有降臨自己身上。想起那些已失去的同胞,眼淚

  • 9 # 知無邪

    小時候,家庭非常困難,記憶中總是處於半飢餓狀態。那時候父親正年富力強,是家裡的頂樑柱。但是,我總是擔心,怕父親會發生意外。要是他死了我們家怎麼辦。

    很多個晚上,躺在床上我都在想這樣一個問題。持續了差不多十來年。家境雖然改變不大,慶幸的是父親活的好好的。我擔心的事情總算沒有發生。

    多年以後,自己也人到中年,父親也光榮“退休”。家境漸好,吃飯總算不是問題了。有時候我會想,假如自己不在了,這個家會怎麼樣。

    也許,不管當年的擔心還是如今的憂慮,都是對中年危機的恐懼。

    中年人,有著不可閃失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債權人賴在債務人家裡睡覺,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