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倒翁
-
2 # 奕天讀歷史
民間廣為流傳的包青天,就是宋朝的包拯。
包拯,字希仁,現在的安徽合肥人,其為人有很多優秀的品格。
為人至孝
包拯考中進士後入士為官,因為父母年老,辭官歸家奉養父母,直到雙親去世,守孝結束,在鄉親勸說下,才赴官任。
善於斷案
包拯在做天長縣令時,有人來告狀說,他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告訴他,回去把牛殺了吃掉吧。當時,民間的耕牛是不得擅自屠殺的。
那個割人家牛舌的人,發現牛主人殺了牛,就去官府告發。包拯直接對他說,你割了人家的牛舌,怎麼又來告發人家殺牛。
包拯一開始就算準了是熟人貪便宜所為,此人為了領賞,會主動前來告發的。
秉公執法
包拯在任開封府尹時的作為,更是被民間廣為傳頌。
按照舊制,告狀者,是沒法直接面見長官的,都要給門吏送錢,讓門吏轉交訴狀,如果沒錢,那是告不了狀的。
包拯卻大開正門,讓告狀者可直接至公堂納狀,自陳冤屈,審案公正合理。這才有了後世的,“包青天倒坐南衙,三口鍘刀,上鍘皇親國戚,下鍘貪官汙吏,惡霸劣紳”。
一生清廉
包拯曾任端州知州,端硯是舉世聞名的名硯,但是包拯卸任時,沒有帶走一方端硯。
包拯在任監察御史時,也是嚴懲貪腐,絕不手軟,彈劾了很多貪官汙吏,不法大臣。
包拯非常節儉,平時穿戴用度飯食,都跟布衣時沒有什麼兩樣。
革除弊政
包拯作為朝廷大員,盡心盡職。
包拯在做三司戶部副使時,免除了向百姓徵收的船橋重稅,並讓百姓耕種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地,廢除了解州鹽法。
包拯還曾建議朝廷廢除苛刻制度,抑制投機官員,正刑法明禁令,減少勞役,禁止妄言邪說。
《宋史·包拯傳》對包拯給出了高度的評價,“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比較的貼切,無愧於“青天”之名。
-
3 # 歷史密探
歷史上的包拯,是一個忠孝兩全的人。但是事實上包拯並不是小說或者影視劇中的黑臉形象,他是一個身高一米六左右的白面書生。包拯之所以被描述成一個黑臉大漢,也是因為他的忠心耿耿,日月可鑑。
元朝以後,發明了臉譜,黑臉代表剛正不阿,白臉代表奸佞小人,包拯這種絕對正直的人肯定是黑臉plus,所以在傳統戲曲中,包拯的形象一定是黑臉,有多黑畫多黑,所以後來百姓記住了包拯的正直,也記住了包拯的黑臉形象。
在小說裡,包拯是由嫂子養大的,其實,歷史上的包拯並沒有嫂子,他的兩個兄長早亡。包拯中了進士的時候,本來有機會去當官。但是包拯拒絕了,理由是父母在,不遠遊。所以包拯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等到父母都過世,包拯為他們守孝之後,才在鄉親們的勸說下,出去當官。
在其位,謀其政。包拯的公正執法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因此被稱為“包青天”。為國家盡忠,為父母盡孝,這兩點包拯都做到了。包拯敢說敢做,仕途生涯也是一片順利,一生事蹟廣為流傳。
-
4 # 香茗史館
作為中國歷史上清正廉潔的代表,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包拯的形象就是面色如碳、額頭一枚月牙的鐵面無私形象,身居開封府尹,是剛正不阿、斷案如神的代名詞,被百姓尊稱為包青天,那麼歷史上的包拯果真如此嗎?事實上,包拯為官的確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但形象和經歷卻與我們印象中的包青天相差極大。
歷史上的包拯,因贍養父母入仕較晚包拯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授任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知縣(今江西永修),包拯因父母年邁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逐改任和州監稅(今安徽和縣)。但即使如此,父母仍不希望其遠離,於是包拯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
數年後,包拯父母相繼去世,包拯直至守喪期滿也不願離去,後在同鄉父老的勸慰勉勵之下,這才於景祐四年(1037年)赴京聽選,授任天長知縣(今屬安徽),這時的包拯已經年近四十。入仕初期,包拯常年在地方為官,並於慶曆元年(1041年)調任端州知府。
直到慶曆三年(1043年),44歲的包拯這才入京為官,任職殿中丞,後經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於同年十一月擔任監察御史裡行,改任監察御史。
此後,包拯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路轉運使、尚書工部員外郎、陝西轉運使、河北路轉運使、三司戶部副使等職。因曾任龍圖閣直學士,因而包拯又有包龍圖之稱。
擔任開封府尹時間較短,但長期處於權力中心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因推薦的官員失誤獲罪,牽連之下包拯被貶為兵部員外郎、知池州(今安徽池州)。
直到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包拯這才復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同年十二月,再次入京為官,開始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
事實上,包拯任職開封府時間較短,僅有一年半時間,在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便被升任了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
三年後的嘉佑六年(1061年)三月,包拯再度升任給事中,擔任三司使。數日後,又拜樞密副使。不久,再度被調任禮部侍郎,但被其推辭。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歷史上的包拯與我們印象中的包拯形象差距較大其實歷史上的包拯和我們印象中的包拯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其中差距最大的地方有三點:
1、外在形象差距極大。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包拯外在形象最大的兩個特點就是面色漆黑和月牙形的疤痕,而歷史上的包拯實際上是個典型的白面書生,面色一點也不黑,而且額頭也沒有那個月牙形的痕跡。
2、權知開封府時間較短。我們一提到包拯,總能和開封府尹這個官職聯絡在一起,實際上開封府尹這個職位在宋朝極為特殊,官員更換極為頻繁。包拯在開封府任職時間自然也較短,從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至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僅僅任職一年半時間。
3、並非傳說中的斷案如神。從包拯的仕途來看,他並沒有擔任過負責辦案的官職,而且古時候的知府負責的事項極多,需要負責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職能,如無特殊需求,根本無需也沒有時間去親自審案。而開封府作為當時的首都,極度繁華,開封府尹統攬京城汴梁一應行政、司法、民生要務,每天忙忙碌碌,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斷案。
雖然歷史上的包拯與我們印象中的有差距,但在性格特點方面,則是趨於一致的。
1、歷史上的包拯同樣清正廉潔。包拯雖然長期擔任高官,但生活極為節儉,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與普通百姓無二。我們包拯在慶曆元年(1041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任職端州知府這段時間為例,端州當時的硯臺極為出名,其前任知府通常都趁著進貢大都而斂取各種明硯。而包拯任職期間,卻命令製造的硯臺僅僅滿足進貢數量,他自己則更是一方硯臺也沒有拿回家。
2、歷史上的包拯同樣剛正不阿。包拯長期混跡官場,卻從不巧言令色,也很少與他人私下交往,對待貪官汙吏和官場汙濁風氣更是極為厭惡,曾多次彈劾當朝權貴。當時,張貴妃(溫成皇后)的父親張堯佐被任命為淮康軍(治今河南汝南)節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靈宮使,包拯認為如此不妥,在他奏請下,張堯佐最終辭去了宣徽使、景靈宮使之職。又如轉運使王逵雖然大肆盤剝百姓,但卻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密切,且極受宋仁宗青睞,但包拯卻連續七次上書彈劾,甚至直接職責宋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在包拯的堅持下,朝廷最終罷免了王逵。
可以說,歷史上的包拯在性格上與傳說中的其實極為相似,至於外貌上的差距,則主要是由百姓的美好期望導致的,面色漆黑代表了鐵面無私,額頭月牙則代表了保證可以日審陽間、夜審陰間。
-
5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歷史上有三大神探,唐朝狄仁傑,北宋包拯,南宋宋慈。
實際上,也就是宋慈靠譜,狄仁傑是在大理寺任職之時判過數千樁案件,但是那個就是他的主要職責,後來狄仁傑深入朝堂後,基本也就沒時間東跑西跑去斷案了,包拯也基本差不多。
歷史上包拯於仁宋天聖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這也就是包拯在民間斷案如神傳聞的源流。後來出任知縣。
但是民間流傳也基本符合包拯的性格,他是大孝子,好不容易考上了進士,當了官,但是因為父母不捨其遠走,他放棄了好多機會,辭官回鄉一心一意陪在父母身邊,父母死後,他又結廬守孝三年。
古語云“忠孝兩難全。”包拯為了“孝”放棄了忠,現在守孝期滿,是時候補全“忠”了。當時他38歲。距考中進士的日子,已經過了十年了。
為了孝道,他放棄了為官最寶貴的十年,現在他不得不從頭開始。
公元1037年,包拯赴京待職,不久補天長知縣缺額。
是金子,無論何時何地都會發光的,包拯憑藉其才能,升遷迅速,沒多久就被調到了京城。開始了自己輝煌,精彩的一生。
要在歷史中找一個和包拯相似的人物,那一定是魏徵了。
當時王逵仗著自己在朝中有關係,受皇帝待見,任各地轉運使期間巧立名目,盤剝老百姓,致使民怨沸騰,老百姓被逼反抗,他又調兵血腥鎮壓,導致人民極度不滿,包拯多次向仁宗提出這個問題,但是由於王逵頗得仁宗歡心,且在朝中和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很好。包拯數次彈劾都沒什麼下文,包拯一怒之下。直接出言指責宋仁宗,就差直接罵宋仁宗是個昏君了。
宋仁宗也知道輕重,只能罷免王逵。
包拯在為官期間,只要知道有官員為非作歹,直接一紙奏章就告上去了。從宰相到地方官,再到皇親國戚,沒有一個能逃得過包拯的彈劾,而且包拯之彈劾,一次不成就兩次,直到皇帝把這件事處理了才作罷。日子久了,包拯遂有“包彈”的美名,流傳天下。
包拯也非常有遠見,他認為,現行的文武官制度日後很可能要出大亂子,他上奏皇帝,主張廢棄開國以來就用到現在的重武輕文的政策,認為為官不應該分文武,在考校官員時,文官也要考他的軍事水平,武官也得會詩詞文章,最終目的要消除文武之別,使眾臣皆為出將入相之國之棟樑!
包拯愛民如子,任地方官時,關心生民疾苦,鼓勵生產,他曾自作主張廢除一部分貧困冶鐵戶的賦稅,並且讓鼓勵他們多多開爐冶鐵,發展生產。
包拯疏浚惠民河,惠民河從開封直通淮河,是京城重要的水路交通,但是惠民河經常發生水災,每每損失慘重。包拯任開封府尹的時候,多次就這個問題展開調查,後來發現是權貴們為了修自己的花園,宅邸私自侵佔惠民河的河道。包拯下令立即拆毀建築,恢復河道。那些權貴們拿著偽造的地契找包拯理論,這下正中包彈下懷,他派人丈量土地,發現有假者立即上奏彈劾。仁宗也很無奈,你們惹誰不好,非得招惹包彈!
在民間,越缺什麼,什麼流傳的就越廣,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為民牟利。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愛戴,老百姓們都盼著有包拯這樣的人來救他們,於是包拯的事蹟就廣為流傳,經過千餘年的流傳,再加上藝術家的創造加工,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鐵面無私,斷案如神,愛民如子,不畏權貴,不懼鬼神的包龍圖!包青天!
-
6 # 中孚鑑
包青天,在民間傳說是一個剛正不阿、奉公受法之人,他不畏權貴,只要觸犯刑法,不管其身份如何,都要以法辦理。同時在民間傳說、文學作品中,開封府尹包拯包青天不僅能在陽世斷案,而且還能判陰,他是文曲星下凡,又是星主。
那歷史上真實的包青天為人如何呢?
歷史的包青天包拯,他舉賢任能、為官清正廉潔、為民請命,他為官的時候,政績還是不錯的,所以包拯在歷史上也是一命清官。提到包拯,也就會讓人想起清官、廉潔。
而包拯的性格嚴厲剛正,在辦事的時候,本著忠誠厚道去做,在朝廷中,他也不刻意的巴結和奉承別人。雖然他做的官不小,但他生活的卻很簡樸,可見他剛正廉潔之風。同樣因為包拯為民請命,性格剛正,不畏權貴,所以也有不少人對包拯頗為忌憚。
包拯因為他的作風和他的政績,所以他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愛戴。
包拯曾中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縣,但因為他父母年邁,他不願離父母太遠,所以就請求在家長附近為官,朝廷因為包拯的孝心,於是准許了包拯的請求,改任命為和州監稅。不過後來包拯還是辭官回家去照顧他的父母了。
直到後來他的父母離開人世,喪期滿後,包拯被任命為天長知縣,因為包拯政績不錯,又被任命為端州知府,後來包拯的官位屢有升遷。
曾做過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樞密副使。
後來包拯在他六十四歲時,因病去世,包拯去世的時候,宋仁宗親臨弔唁,並且為他輟朝一日。贈包拯為禮部尚書,諡號為孝肅。
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包拯包青天,他不僅是一個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清官,而且他的面色是黑的,他額頭上還有個月牙,同時他亦能審信陽。包青天的故事也被廣為流傳。
-
7 # 聚泉鋪
東晉時期,北方處在少數民族政權十六國混戰時期,自然不能滅掉東晉。南宋時,金國確實強大,但南方的漢人同仇敵還,金國不適應在南方的作戰,加之南宋幾個以岳飛為代表的將軍抵抗,所以滅不了南宋。南明不同了,北方漢人地主階級是支援滿清的,南明內鬥嚴重,又確實作戰實力的大將,自然抵抗不了滿清,要不是農民軍李定國等的幫助,恐怕堅持不了17年。
-
8 # 文人提筆安天下
相信大家都看過關於《包青天》的影視劇,那麼關於歷史上真正的包拯是怎樣的呢,你瞭解嗎,今天我來為大家說說。
包拯,字希仁,北宋仁宗時期的名臣,廬州合肥人,進士出身。他秉公執法、一身正氣,深受宋仁宗的信任,包拯在任期間,清正廉潔,不畏權貴,明察秋毫,破案無數,懲惡揚善,被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並沒有影視劇中所演的那樣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
歷史上的包拯,出身名門望族,官宦之家,父母雙全。包拯的祖父包士通是耕讀為家的平民百姓,父親包令儀是宋太宗時期的進士,曾任職刑部侍郎。包拯從小被父母寵愛備至,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
在歷史上,宋仁宗並沒有賜給包拯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三把鍘刀,包拯也並沒有用這三把鍘刀斬殺許多皇親國戚,比如陳世美等,這些都是小說演義對包拯的宣揚。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確實比較正直,遇到不平之事,就會給皇帝一直上奏摺,皇帝不同意,就一直上奏摺到皇帝同意為止。這一點和唐朝的魏徵有點像,都是諍臣,作為皇帝、統治者,正是看出這一點,才任用他們,打出自己政治開明招牌。可以說是有宋仁宗這樣的伯樂,才能成就包拯。
包拯仕途:
包拯,二十八歲考中進士,三十六歲出任天長縣知縣。 後來因為包拯斷案比較出名,四十歲時被調任為端州知府,後來又屢次升遷,先後任職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開封府尹、樞密副使等官職。
-
9 # 默雷
包拯,廬州合肥人。宋真宗鹹平二年生,字希仁。重進士後,授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知縣。因為父母年紀都大了,辭掉不去。幾年後,雙親相繼去世。包拯守完喪孝,在鄉里的勸勉下,才出來為官。
先後任天長縣知縣,知端州,殿中丞,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判官,京東轉運使,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知瀛州。
因兒子包繶去世,包拯請求在離家鄉近的地方為官。於是知揚州、廬州,後遷升為刑部郎中,兵部員外郎,知池州,知開封府,右司郎中,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因歐陽修進言,包拯執法過重,又久佔三司使的職位,於是包拯辭官回家避嫌。
後來朝廷又升遷他為三司使,拜樞密副使,遷禮部侍郎。包拯都推辭不受。沒多久因病去世。時為宋仁宗嘉佑七年,卒年六十四。朝廷贈禮部尚書,諡曰“孝肅”。留有著作《包公奏議》十五卷。
包拯去世後,樞密副使、給事中、參知政事吳奎,給他寫的墓誌銘,全稱是“宋故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東海郡開國候、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諡孝肅包公墓誌銘”。從墓誌銘中得知,包拯安葬在合肥縣公城鄉公城裡。
南宋寧宗慶元五年,由於之前遭受金兵戰亂,包公墓破敗了。當時的淮南西路幹辦公事、校書郎林至,曾將包公墓整修了一次,並寫文記錄。
1973年,合肥市對包公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包公墓被盜過,破壞嚴重。今天合肥市的包公墓是1987年新修的。
另外,宋英宗時,在包公家鄉興化寺,騰出了一間西屋,為包公立祠立像,稱之為“孝肅包公祠堂”,當時的翰林侍讀學士、左諫議大夫張環,還寫了一篇文章記下此事。今天的包公祠是明弘治元年間廬州知府宋鑑修建的包公書院。
包拯為官的故事很多。
1.包拯在知天長縣時,有盜賊將人家牛的舌頭割掉了,牛的主人前來告狀。包拯說:“你只管回家,把牛殺掉賣了吧。”不久又有人來告狀,說有人私殺耕牛,包拯道:“你為什麼割了人家的牛舌還要來告別人呢?”這個盜賊聽罷又是吃驚又是佩服。
2.包拯在知端州時,端州出好硯,端硯是朝廷貢品。前任知州假借進貢的名義,總是多徵幾十倍的硯臺來送給權貴們。包拯則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貢朝廷的數目製造。一年過去,他沒有私拿過一塊硯臺。
3.包拯曾向朝廷進言,國家每年都向契丹進貢,非御戎之策,應練兵選將,務實邊備。後來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官吏沒事找事,問他:“雄州新開了個小城門,是不是想誘導我們的人叛逃,來刺探邊疆情報?”包拯說:“涿州也曾開過便門。再者說,刺探邊疆情況,用得著開個便門嗎?”那人無以對。
4. 張堯佐,永安人,字希元。舉進士,通吏治,曉法律。因他的侄女入宮為妃,有寵於宋仁宗,便日益驕縱。仁宗皇帝曾一天之內授與他淮康軍節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靈宮使,四個重要職位。當時包拯是監察御史,與陳昇之、吳奎、張擇行、唐介等人輪番進諫,才免掉張堯佐宣徽南院使、景靈宮使兩個職位。由此,張堯佐在包公小說裡被醜化成了龐太師,不是龐籍。
5.包拯知開封府時,為人剛毅不阿,貴戚宦官為之收斂。聽說過包拯的人都怕他。人們說,看到包拯的笑跟看到黃河水變清一樣難。兒童婦女也知道他的大名,稱他為“包待制”。京城流傳諺語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沒辦法疏通關節走後門了,因為有閻王爺包老在。以前的規矩是,凡是告狀之人,不得直接到官署大堂前。包拯則開啟正門,讓告狀之人能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案情,使下面的官吏不敢欺騙長官。有官員和豪族私建園林樓榭,侵佔河灘,致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便將那些違章建築全部拆掉。一些有背景的人拿著地契虛報自己的田畝,包拯都嚴格地檢驗,並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6.包拯在升為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後,向宋仁宗諫言說:“東宮虛位日久,天下人以為憂心。陛下持久不決,為何?”
宋仁宗說:“你建議立誰為太子呢?”
7.包拯的長子包繶,娶崔氏為妻。出任潭州通判時去世了,很年輕。崔氏堅持守節,不改嫁。包拯和待妾又生了一子叫包綖,年齡太小,崔氏就擔起了撫養照顧包綖的責任。後來民間演義,把這件事移植在包拯身上,說包拯是由嫂娘撫養大的。其實包拯是獨生子。
包拯曾留有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包拯被稱為“包青天”,不是他斷案入神,破了多少案,而是他不畏權貴,直諫敢言,秉公執法。關於包公斷案的故事,主要來自小說《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全名為《京本通俗演義包龍圖百家公案全傳》,又稱《龍圖神斷公案》。是明代安遇時所編。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清官情懷。
-
10 # 遊史無終
我們知道的“包青天”,實指北宋名臣--包拯。
《宋史.包拯傳》還原了歷史上真實的包拯:
一、“閻羅包老”
包拯在朝,剛毅果敢,那些貴戚宦官聽到他名字都心生畏懼,不敢膽大妄為。比如:當時宦官權勢豪門貴族爭相築造庭園臺榭,侵佔惠民河岸,致使河道堵塞,碰上京城發大水,包拯下令把河岸上的建築物通通拆掉,還把違反搭建法令的官員通通告上朝廷。又比如:按照舊制,凡是訴訟的人是不可以直接上公堂的,包拯則大開正門,讓那些有委屈的人到正堂訴說是非曲直。老百姓對包拯評價極高,還編成順口溜“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廣為傳頌。二、“包拯峭直”
包拯性格嚴峻正直,他厭惡官吏做事嚴刻,為政務求敦厚。比如:他雖然痛恨壞人,但也倡導用寬恕的眼光看他們。他不會輕易附和別人,不會用偽裝的甜言笑臉討人歡喜。平常無私人信件,絕無私交、結黨之事。
三、“笑比黃河清”
包拯一生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他雖地位顯貴,衣服、器用、飲食卻同百姓一樣。在端州當官的時候,端州盛產硯臺,過往太守經常借進貢之機敲詐端硯數量,包拯下令只造足夠進貢數目的端硯。任期一年滿後,他沒拿過端州一方硯臺。他還經常囑咐家人“我的後代子孫當官,如果有貪汙犯罪,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也不許葬在祖紋中。”
-
11 # 能上天的小潘奇
歷史的包青天包拯,他舉賢任能、為官清正廉潔、為民請命,他為官的時候,政績還是不錯的,所以包拯在歷史上也是一命清官。提到包拯,也就會讓人想起清官、廉潔。
而包拯的性格嚴厲剛正,在辦事的時候,本著忠誠厚道去做,在朝廷中,他也不刻意的巴結和奉承別人。雖然他做的官不小,但他生活的卻很簡樸,可見他剛正廉潔之風。同樣因為包拯為民請命,性格剛正,不畏權貴,所以也有不少人對包拯頗為忌憚。
包拯因為他的作風和他的政績,所以他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愛戴。
包拯曾中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縣,但因為他父母年邁,他不願離父母太遠,所以就請求在家長附近為官,朝廷因為包拯的孝心,於是准許了包拯的請求,改任命為和州監稅。不過後來包拯還是辭官回家去照顧他的父母了。
直到後來他的父母離開人世,喪期滿後,包拯被任命為天長知縣,因為包拯政績不錯,又被任命為端州知府,後來包拯的官位屢有升遷。
曾做過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樞密副使。
後來包拯在他六十四歲時,因病去世,包拯去世的時候,宋仁宗親臨弔唁,並且為他輟朝一日。贈包拯為禮部尚書,諡號為孝肅。
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包拯包青天,他不僅是一個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清官,而且他的面色是黑的,他額頭上還有個月牙,同時他亦能審信陽。
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在《三俠五義》中也看到過,小說和歷史大致相同。端州硯臺在北宋時期是貢品,非常的有名,很多前任知州上貢端州硯臺之前,都會留下一些,一方面拿來賄賂上級,一方面留給自己。可以包拯當上端州知州之後,一改陋習,絕不私藏硯臺,全部上貢給朝廷,後來百姓偷偷的給包拯留下了一塊硯臺,也被包拯斷然拒絕。
三彈國丈爺
仁宗皇帝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張美人,張美人有一個伯父叫做張堯佐,算得上是大宋朝的國丈爺了。張堯佐這個人不學無術,沒有什麼本領,但是憑藉著自己的國丈爺身份,卻混到了三司使的官位。包拯對這件事情極其的不滿,於是接二連三的向仁宗皇帝彈劾張堯佐,最後仁宗皇帝終於受不了,把張堯佐給撤了下來。
參奏張方平
張方平是誰呢?是當時大宋朝廷的三司使,三司使是北宋時期最高的財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張方平這個人其實還是蠻有能力的,只是他假公濟私,損公肥私,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利,在短時間內貪斂了大量的錢財,給社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惡劣影響。包拯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向仁宗皇帝參奏張方平,他因此被罷官。
七次鬥王逵
這件事情,算得上是包拯在世之時,所有處理案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了。王逵這個人,用“狗官”來形容他是完全不為過的。他在當轉運使的時候,就巧取豪奪,欺壓百姓,弄得怨聲載道,民變四起,然後他又派官兵捉拿百姓,殘忍殺害,因為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然而,王逵這個人在官場混得開,和宰相關係好,又深得仁宗皇帝信任,所以多次屹立不倒。後來,包拯在與王逵鬥爭後,終於在第七次彈劾了他。
我的結語
包拯作為北宋名臣,他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執法公正的形象已經深入民心,成為了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信仰。從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出,老百姓是多麼的需要和尊敬一位執法如山的好官,多麼的渴求一位為國為民的英雄。
回覆列表
北宋名臣一鐵面無私的包拯
包拯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青官,長期來民間流傳著包拯的很多故事,再加上小說戲劇的宣染,包拯就成了傳奇人物,流傳甚廣。
包拯是合肥人,生於公元999年,二十八歲那年考中進仕,開始了官場生涯,最高官職任樞密副使,(樞密使是當時的最高軍事長官)。
包拯作官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包拯在京城做官,京城裡有很多皇親國戚,權貴大臣胡作非為無法無天。有個叫張堯佐的人,侄女是貴妃,憑這點關係,他竟擔任了三司使(主管全國財政賦稅的官員),和節度使等四個重要官職。包拯識為以張堯佐的徳才,不適合擔任這樣多的官職。於是向仁宗上疏彈劾這個既有權勢又有靠山的大人物。奏疏上去了,仁宗沒有理睬,包拯又連續上四次奏疏,有一次包拯當面和仁宗爭論起來,希望皇帝以天下為重,包拯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都濺到仁宗的臉上,宋仁宗雖然責怪包拯爭論失禮,但也不得不免去張堯佐的兩個官職。
還有個權勢很大官叫王逵,他擔任荊南路轉運使,殘暴兇狠,拼命剝削壓迫人民,當地百姓非常痛恨他,後來王逵又到江南西路轉運使,繼續為非作歹,殘害百姓,包拯聽說後非常氣憤,立即上了兩道奏疏彈劾,但是朝延並沒有罷王逵的官,包拯又接連上了四道疏彈劾王逵,他責問朝迋,難道能讓一個地方的老百姓聽任王逵去殘害嗎?包拯七次彈劾王逵,義正詞嚴鐵證如山,宋仁宗只好免去王逵的官職。
包拯對自己也是奉公守法不念私情。他在廬州做官時,他的親戚們以為有了靠山,乘機胡作非為。他的一個堂舅父貪贓枉法,被人告到了包拯那裡,包拯當堂嚴加訓斥,並當眾打了堂舅父的板子。他曾任職端州,當地出產名硯叫端硯,除了朝廷貢品外,包拯一硯不取。
對貪髒枉法包拯深惡痛絕,他在代理(權知)開封府時,告狀一般見不官,要先把狀子遞給門吏,門吏因此受了不少好處,包拯取消了門吏接狀的舊制,由告狀人直接把狀子送到大堂,避免了門吏的中間盤剝。
包拯的故事很多,把包拯搬到戲劇舞臺上要從元朝開始,元朝社會十分黑暗,很多知識分子都隱居山林不去作官,他們作詩填詞哼吟小曲,雜劇開始誕生,著名元代戲曲家關漢卿《陳州糶米》包拯開始進入戲劇舞臺,到了清代又有了七俠五義,包拯的戲劇傳說多了起來,把包拯神化了,他成了半神半人的偶像,人們愛聽包拯的戲和平書,是人民渴望公平正義,他們希望有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官清官,把自己忍受的冤屈不平寄希望於包公這樣的不畏權貴鐵面無私的好官,這是個美好願望,這樣的戲這樣的書使他們從中得到了慰籍。《水滸傳》梁山好漢勸人入夥時經常說的一句話,當今皇帝昏庸,奸臣當道。說明宋朝的社會很黑暗,吏治腐敗,包公的戲劇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老百姓還沒有認識到壓迫在他們身上的是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