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選立太子一事上,如果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那麼用什麼方式才能選擇中意的太子而不至於手足相殘。
4
回覆列表
  • 1 # 方圓論壇

    古代的皇權繼承歷來都離不開腥風血雨的爭鬥。正所謂“皇權動人心”。畢竟那獨一無二的至尊寶座只有一個。歷朝歷代但凡是認為自己有機會的皇子皇孫們,哪個不是拼了命的去爭奪皇位繼承權。為了皇位他們可以拋棄一切。什麼兄弟姐妹手足親情。在皇位面前一文不值。甚至瘋狂一些的人,為了皇位都不惜弒父。所以說,古代皇朝的傳承,除了是皇帝獨子的情況下,那樣沒有了權利的爭鬥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兄弟手足相殘。否則的話,任何方式都避免不了流血犧牲。這是數千年皇朝的實踐獲得的結果。

    最早時期國家的傳承製度是“兄始弟及”和“父子傳承”共存的。比如周朝以前也就是殷商時期,當時就是傳弟和傳子的並存的。所以才導致了後來的“九世之亂”。殷代從康丁以後,歷經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明顯地廢除了傳弟制而確立了傳子制。直到周朝周公旦才徹底的確立了傳子制度。並且因為有嫡庶出之分的關係,周公旦制定了傳子制度的“立長不立幼”的規矩。而此規定一直延續了幾乎整個封建社會時期。

    但立長不立幼的規矩雖然存在了。但依舊改變不了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問題。從周王朝之後,中國歷史歷經了數個歷史時期。但關於皇位繼承權的爭鬥依舊屢禁不絕。明爭暗鬥,流血犧牲從來不少。比如唐朝時期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皇權爭奪最激烈的一個朝代了。也或許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開了一個壞頭。李唐王朝的傳承從來不缺少陰謀詭計和血雨腥風。而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造反奪權的受益者。你讓他的後代又怎麼可能不有樣學樣。

    再說明朝時期,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什麼時候停止過?第一代君王朱元璋的孩子就不說了。朱標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其他皇子根本沒有競爭的機會和能力。朱標死後朱元璋還沒等其他皇子爭奪皇位,就火速的新立了朱允炆為太子。所以這也避免了一些流血犧牲。而到了朱棣時期,朱高熾被立為太子,而朱棣其他兒子從來沒少和朱高熾明爭暗鬥。比如朱高煦。無限詆譭無所不用其極。朱高熾活著和朱高熾鬥。朱高熾死了和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鬥。朱高煦的一生都在為爭奪皇權而努力。可見皇位有多麼誘人。

    清朝時期倒是沒有遵從什麼立長不立幼,而是選擇任人舉賢。但清朝缺少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嗎?並沒有!康熙時期不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嘛。可見即使不用“立長不立幼”而選擇任人唯賢也是不可能避免爭鬥的。畢竟人性本貪婪。皇權的誘惑還真沒幾個人能扛的住。即使用現代人的角度去分析。那也依舊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 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立儲與皇子爭儲是一個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在那個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講究多子多福的時代,大多數皇帝子嗣眾多是必然的,不少皇帝的嫡子往往也不止一個。但是,皇位卻只有一個,這就註定了絕大多數皇子都是要“出局”的!一但“出局”,不僅意味著與無上權力徹底告別,而且還淪為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境地,一切生死富貴都憑皇帝兄弟的心情。觸怒了皇帝兄弟,歷朝歷代不得好死的皇子不在少數!

    為了避免兄弟鬩牆、骨肉相殘,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一直在尋求一種最大限度“減少傷亡”的方式。只可惜,皇位的誘惑力太大,加之其唯一性和排他性,順得哥情則必失嫂意,很難做到“十全十美”,直到清朝滅亡,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除非像明孝宗朱祐樘那樣,只有一個兒子活著,別無選擇、也沒有任何競爭者,否則諸子爭儲的情況很難絕對避免。

    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大多數王朝的首選,這一制度最大的優點就是“以出身論成敗”。唯一的準則就是出身和齒序,即所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嫡長子生來就註定了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正所謂名分早定,除了少量野心勃勃的皇子,大多數皇子也只能選擇“望而卻步”……

    這一制度最大的優點就是早早將儲位落了實錘,讓大多數皇子不得不放棄,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禍起蕭牆、骨肉相殘。但這一制度也同樣有缺陷,首先皇太子並不是萬古不變的,只要皇帝願意,廢嫡立庶、廢長立幼依然是可以的。這就使得這一制度無法完全杜絕諸子爭儲,最著名的莫過於清康熙年間的所謂“九子奪嫡”了。皇太子胤礽樹大招風,在位期間就已經被一眾兄弟所環伺、甚至攻擊。胤礽被廢之後,清聖祖庶出的兒子們更是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僅沒能避免休息爭儲,最後反而愈演愈烈,成了反面典型。

    與此同時,因為是“以出身論成敗”,必然地造成了皇太子資質的無從選擇。最著名的莫過於“何不食肉糜”的那位了,就因為是事實嫡長子,司馬衷智商不高居然也成了皇太子!當然,這畢竟是特例,大多數人的智商還是差不多了,只要不是司馬衷那樣的皇太子,還是可以透過教育後天彌補缺陷的。可問題是,名分早定、皇太子“老子天下第二”,誰敢管他?久而久之,皇太子們不僅容易養成“天下除了我爹我最大”的性格,而且還容易形成“熬死老爹就是勝利”的想法,使得庸君乃至昏君頻出。

    為才是舉

    既然嫡長子繼承製有那麼多弊端,那麼為才是舉就是嘍,選擇最有才能的皇子繼承皇位。乍一看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細想想,根本行不通!何為有才?無法進行具體量化,是群臣說有才才算有才,還是皇帝老爹說有才才算有才?無法具體量化、操作!加之皇權的排他性,最後只能說皇帝老爹認為誰有才,誰就有才!

    皇帝也是人,也有好惡和“兩樣心”。更何況,有才、有德是可以裝出來的。隋文帝楊堅因為對皇太子楊勇不滿,選擇了看似能力更強、德才兼備的隋煬帝楊廣,可結局又如何呢?能力、才幹倒真是不差,可好大喜功、濫用民力,隋煬帝最終還是葬送了隋王朝。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所謂唯才是舉從根子上跳出了出身的限制,使得大量庶出的皇子擁有了與嫡出皇子同樣的競爭機會。如此一來,非但沒能避免禍起蕭牆、骨肉相殘,反而使得諸子爭儲進一步擴大化、激烈化,得不償失。清康熙年間的所謂“九子奪嫡”為何如此白熱化?不正是因為庶出的兒子都擁有了競爭機會嗎?因此,所謂唯才是舉看似有理,卻缺乏可行性,而且後患無窮!

    秘密立儲

    在經歷了康熙年間的所謂“九子奪嫡”之後,清世宗終於想出了一套新的方案,說白了就是將嫡長子繼承製和唯才是舉進行了中和。既立皇太子卻不公開,而且不拘泥於出身,儘量做到唯才是舉。如此一來,即便被密立為了皇太子,自己也不知道。不僅避免了“老子天下第二”“熬死老爹就是勝利”的魔咒,而且也使得皇太子不再是眾矢之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到底誰才是皇太子!

    如此一來,皇帝可以有充足時間考察、選擇一位相對德才兼備的儲君。可問題又來了,這同樣是皇帝的意願,皇帝認為有才的兒子就一定有才嗎?恐怕未必。換言之,這一制度同樣是有缺陷的,如果所有皇子都不行麼?充其量也只能是矮子裡選高個兒。此外,雖說是秘密立儲,但皇帝對兒子的態度、好惡多少還是能夠反映出一些苗頭的,所謂秘密立儲其實也沒有那麼秘密。

    其實,秘密並不是賣點,這套制度最大的賣點是皇帝可以隨時更換儲君人選,又不會因為易儲引發政治風波。如此一來,某位即便被密立為了儲君,也可能隨時被更換掉。皇子之間想要相互攻擊,無從下手,說不定你費盡心機搞掉了哪位兄弟,到頭來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皇子們只能是使盡渾身解數、博取皇帝老爹的青睞而不是相互攻擊、骨肉相殘。如此一來,最大程度避免了禍起蕭牆、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發生,這恐怕才是秘密立儲最大的功能。對於選擇賢能的儲君、帝王,這套制度並沒有太多先進之處,甚至更加“落後”。因為它完全成為了皇帝一人的決定,他人連參與、參謀的機會都沒有!

    綜上所述,無論以上哪種制度,都無法絕對避免諸子爭儲、骨肉相殘,也無法選出真正才德兼備的儲君,有一利則必有一弊。清朝中期開始實行的秘密立儲制度也只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諸子爭儲、骨肉相殘,同樣未能做到杜絕,更無法做到真正唯才是舉。晚清接連三代皇帝絕嗣、清文宗也只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自道光之後,秘密立儲制度也徹底淪為了擺設……隨著清朝的滅亡,皇帝退出了歷史舞臺,立儲之事也正式壽終正寢!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大一統皇帝”袁世凱連正式立儲還沒來得及就因為尿毒症一命嗚呼了……

  • 3 # 成武暢通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帝王,常常為了選太子傷透腦筋,他們對自己的兒子挑三揀四,總覺得不合心意。那麼,歷代帝王對太子人選有著怎樣的期望?中國古代帝王如何選擇接班人的?

    立嗣中的計較:1.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奪取天下好比摘人參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於是大家都想方設法捷足先登,爭取優先權。

    得了天下,做了皇上,就好比人參果到口。可是這果子不僅可口、長壽,而且今生今世吃也吃不完,它可供子嗣世代享受,以至無窮。如此說來,人生易

    老而人參果不老,打天下的帝王君主不可能長命不衰,那麼這使帝王享用不盡的王位就得傳給後代兒孫。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兒孫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個,到底傳給誰,這一點不同帝王各有標準,但最要緊的,一是要傳給自己最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傳給有能力保住這位子的人。為此,帝王們為這傳位問題同樣需要運籌算計。

    人世間有各色人等,而各色人等又各有各的才幹。才能分為多種,或有文韜,或有武略,然而作為政治家,特別是作為皇位繼承人,那選擇的標準恐怕主要是政才。

    比如魏武帝曹操,起初最愛小兒子曹衝。這曹衝也確實聰穎早慧,他7歲用船稱象,語驚四座。9歲時巧用計謀,救了御馬官一條性命,也史上留名。可惜神童早逝,這使父親曹操大傷其心。曹衝死後,魏武帝曾一度把立嗣之心轉移到文才頗盛的曹植身上。可這曹植終因缺乏“深自砥礪”的工夫和“矯情自飾”的韜略,眼瞅著這太子寶座被哥哥曹丕不費吹灰之力給搶走了。想來以曹操的聰明和機詐,不會識不破曹丕在自己面前玩弄的小小把戲,但曹操心裡十分清楚,曹植雖然文才過人,可他的桀驁不馴和瀟灑倜儻絕對守不住那眾人覬覦的王位。曹操從自己一生的政治經驗中得出一個結論,要想穩坐天下,必不可少的就是喬裝打扮自己,要比別人做事更隱蔽,更多幾個心眼,這是曹操對兒子的政才要求。而曹丕就具備這樣的條件。後世許多文人墨客常對曹操不立曹植大發感慨,殊不知曹操掌握的是政治家標準,在這個問題上他不需要文人的理解。

    與曹操立嗣選擇的堅定明確相比,漢高祖劉邦實在有點相形見絀。嫡長子劉盈的軟弱儒文,劉邦比誰看得都清楚,作為一個創業皇帝,他本也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接班人,所以他打心裡喜歡與他性格相同的趙王如意,而不喜歡曾一度打算廢掉的太子劉盈。但由於他的態度不如曹操明確,手段也不如曹操強硬,再加上呂后竭盡全力阻撓,致使劉邦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這一問題處理中出現的偏差和失誤,常常使後人不禁扼腕嘆息。試設想,如果當初劉邦當機立斷改立趙王如意,疏遠外戚呂氏,那後來呂后的肆意專權和呂氏的篡權作亂還會發生嗎?可是歷史沒辦法假設,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這中間呂太后聽從張良的主意請來“商山四皓”,為阻止劉邦改立太子起了最後的決定性作用。故事頗有意思,一併敘述於此。呂后對劉邦改立太子的想法既清楚又擔心,但卻不知怎麼辦才好。左右為難之際,有人向呂后建議,說:“張良很有謀略,皇上又很信任他,不如求他想想辦法。”張良是很瞭解劉邦的人,他知道此事已在劉邦心中醞釀了很久,僅靠口舌爭辯是不可能使劉邦改變主意的,因此他就建議呂后去請“商山四皓”。因為此時天下已經平定,於安邦治國有用的人才大都被劉邦起用,只有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由於劉邦對人輕慢無禮,一氣之下逃入商山,發誓終身不做漢臣。此時如果能請他們四位出山,明確站在太子劉盈一邊,那麼劉邦就一定會取消改立太子的念頭。呂后聽了張良的話,就派人厚禮卑辭去請四皓。漢十二年,劉邦打敗英布回到京城,病情一天天加重,而改立太子的念頭也越發堅定。一次宴會上,太子劉盈陪侍劉邦,四皓也隨太子進了皇宮。4個人年齡都在80歲以上,個個鬚髮盡白,衣冠嚴整。劉邦看到這四個陌生面孔問道:“你們四個人是幹什麼的?”四皓一一上前報上姓名。劉邦聽後大吃一驚,說:“我尋找你們多年,你們棄我而去,現在為何要和我兒子在一起?”四皓說:“陛下輕慢士子,隨便罵人,我們不願受辱,所以就隱居了。現在聽說太子為人仁愛孝敬,恭謹知禮,天下人沒有不願意為太子效力的,所以我們也就輔佐太子來了。”劉邦聽四皓這麼一講,只好徹底打消改立太子的念頭。但事實上,商山四皓這次可真是幫了個大倒忙。毫無疑問,沒有劉盈的上臺,也就不會發展到後來呂后及呂氏集團的為非作歹。

    看來,帝王選擇接班人,其標準只能是政才。沒有政才,其他才能都派不上用場。中國歷史上出過不少有名的才子皇帝,像南朝梁氏諸帝,唐明皇,特別是那以寫詩填詞而著稱的南唐二主,都是因為其文才、詩才而妨害了其政績。本來是個不錯的文人、藝術家,卻偏偏強人所難讓他去做皇帝,這豈不既害了國家社稷,又害了他本人。如此想來,我們還是認為曹操做得對。他本人是個多面手,既是詩人,又是學者,但歸根結底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選擇接班人的眼光和標準更顯示出他超出常人的智慧。

    立嗣中的計較:2.棋看兩步

    稍懂弈道的人都明白,下棋時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兩步以上。同理,有遠見的帝王為皇室的長治久安考慮,在立嗣問題上常常想得很多,他們不僅慮及子輩,而且對孫輩也常常打定算盤,晉武帝司馬炎就是如此。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是個白痴,智商極低,在皇帝位子上鬧出不少笑話,歷史上最有名的是,臣下向他報告說某地因遭荒年百姓多被餓死,他卻反問百姓“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皇帝一遇政事便束手無策,那是可想而知的。但這白痴父親卻有個聰明過人的兒子,叫司馬遹。一次宮中失火,晉武帝司馬炎登高觀望,年僅5歲的司馬遹硬拉著皇帝爺爺躲入房中,說:“救火時倉猝之間,秩序混亂,皇上不可輕易暴露,要防備不測之事發生。”這話出自一個5歲小兒之口,可真是天生的皇帝坯子。司馬炎就是考慮到傻兒子繼位之後便是這個聰明的孫子繼位,所以,為長遠計,就決定由司馬衷做皇位繼承人。但是,司馬炎死後,司馬衷的妻子賈氏心狠手辣,由於司馬遹非賈氏所生,所以賈氏先下手為強,捏造罪名,陷害司馬遹致死。此後諸侯討伐賈后,致使晉朝釀成連續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西晉傾覆,晉武帝司馬炎的計劃未能實現。賈后干政,葬送西晉,這是晉武帝始料不及的。但他越過子輩,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更遠的孫子身上,也不能不說是用心良苦了。

    明太祖朱元璋與晉武帝司馬炎出於同樣的想法,只是他把希望寄託在孫輩的想法直截了當地予以實施了。朱元璋把帝位越過包括燕王朱棣在內的眾多兒輩,直接傳給了孫子朱允炆,很明顯這一舉動不是因為一時愛憎,而是為長遠打算和考慮的。儘管朱允炆僅在位4年就被燕王推翻,沒能用事實證明太祖與常人立嗣方法不同的正確性,但我們仍不得不正視古代帝王為永保江山,由司馬炎、朱元璋們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思路的成敗由多種因素構成,而思路本身卻是一個永在的事實。

    立嗣中的計較:3.品行第一

    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隋文帝楊堅對立嗣問題的考慮更加周到,顧忌也更多。首先,楊堅自覺地不與宮妃們生兒育女,只是有計劃地和獨孤皇后生有五子。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前世天子,溺於嬖倖,嫡庶分爭,遂有廢立,或至亡國;朕旁無姬妾,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有此憂邪!”之後,五子雖出同母,但楊堅堅持長幼有序的規矩,先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後來見楊勇個人生活上不像自己那麼檢點,後宮多女寵,就果斷改立“不近女色”、生活儉樸的次子楊廣為太子。當然,隋文帝楊堅的不近女色是有他個人苦衷的。據載,楊堅稱帝后曾愛上後宮中一位佳麗。楊堅召幸過幾次,後來這訊息傳到獨孤皇后耳朵裡。一次獨孤皇后趁楊堅不在時派人殺掉了這位薄命女。文帝事後得知,他悲不自勝,單騎馳出宮門,徑向荒郊野外跑去。後經尾隨而來的大臣高幹、楊素等人苦苦相勸,楊堅才在“我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的喟

    嘆聲中重返皇宮。物極必反,有為有志者常能做出一生中最不願做的事情,日後楊堅的輕戀情、重社稷就是這樣一個情結。經過這次情感磨鍊,楊堅在日後統一天下的很長時間裡,始終保持著克己儉樸的個人生活準則。自然,選立太子他也堅持以此為重要尺度,廢楊勇改立楊廣時,他就是這麼考慮的。隋煬帝楊廣身後為萬人唾罵,是家喻戶曉的荒淫無道的壞皇帝典型,但在他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楊廣不僅不近女色,厚以待人,生活節儉,而且天賦甚高,文筆極好,統兵將將無所不能。他不滿20歲時就做了行軍元帥,指揮由六合一方面的軍隊,節制其他各方面軍事長官,連宿將楊素都受他管轄。人是受各方面條件制約和影響的,隋煬帝也不例外。文帝楊堅選立楊廣為繼承人,無疑是經過反覆考慮的。隋煬帝后來斷送隋王朝,並不能因此就斷定隋文帝楊堅擇非其人,隋文帝在立嗣問題上仍然顯示出他不同於常人的心術。

    立嗣問題上,古代帝王們常常把品行放在第一位,這在我們這個道德冠天下的國度裡實在是不爭的事實。此種事實完全應該當做一般現象對待,所以例子便不用多舉了。

    立嗣中的計較:4.排除宗室之外的威脅

    皇帝選立太子,對入選物件有種種要求,因為這關係到千秋萬代的基業問題。但立嗣也往往受各種條件制約,有心計的老皇帝不僅注意太子本人的自身條件,而且對太子身邊的顧命大臣也要選配得當。一個好漢三個幫,將來太子要掌管天下,身邊的忠臣良將智多星雖不能少,但對有可能對幼主造成威脅的也必預先除之而後快。像唐太宗李世民,起初把長子李承乾立為太子,誰知這李承乾繼承孃舅突厥氏的粗魯野蠻的種性,剽悍不馴,他在幾乎所有場合都穿突厥服,行突厥禮,說突厥語,行為放蕩不羈。後來竟發展到勾結叔叔元昌等人密謀造反,事發後被貶為庶人,徙往邊地黔州。除李承乾外,唐太宗喜歡的另一個兒子是李泰。貞觀二年,唐太宗封李泰為越王,揚州大都督,十一年加封為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之後,唐太宗又給過李泰許多榮譽。照常理髮展,在李承乾被廢后,李泰的立嗣當不成問題。可是半路上又殺出程咬金,李泰雖然聰明英武,但耐心差了點兒,沒等到帝位到手,就犯罪被貶為東萊郡王。兩次立嗣失敗,對唐太宗打擊頗大,於是由剛強轉柔弱,這次他改立的是以寬仁著稱的九子李治。

    以太宗的為人,他所喜歡的應是“英果類我”者,而李治的懦弱在立嗣之後不久就被太宗發現了。但經李治的舅父、老臣長孫無忌的勸說,李治最終還是做穩了太子。太宗不再易儲,又要穩保帝業,所以他就不能不在輔佐大臣身上下工夫。想來想去,覺得寵臣李世工於心計又忠於朝廷,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這李世績原來並非唐室舊部,他原本也不姓李。《隋唐演義》裡的徐茂公,就是後來的李世績。徐茂公原名徐世績,曾是瓦崗軍首領翟讓的部下,翟讓被殺後轉隸於李密。後來李密投降大唐,而徐世績看出大唐乃天命所歸,就再次躋身做了唐室的順臣。他之所以被唐太宗看作是輔佐李治的最佳人選,這與他本人善察時變大有關係。比如他能洞察李氏父子的為人特點,並且很好地處理自己與新舊主人的各種關係。李密降唐不久,“其舊境東至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都是李世績的轄區。李世績這時派人到關中去見李密,將這一大片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口記錄一同帶去,請李密獻給李淵以示歸附。李淵聽說這原來是李世績“不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盛讚李世績“感恩推功,實屬忠臣”。這是李世績進身李氏父子後的第一次見面禮。

    第二次是李密因反伏誅後,李世績依然奏請收葬,並且“與舊僚吏將士葬密於黎山之南,墳高七仞,釋服而散”。李世績在歸唐之後敢於斗膽表示對背叛新主的舊主致哀悼思懷之情,卻贏得朝野一片讚譽和李氏父子的稱許,這是李世績事前希望得到的。果然,李氏父子對他不但不疑,反賜姓李,倍加重用。李世民更多次表示對李世績的寵信。一次,李世績生病,為給李世績治病,太宗李世民竟剪去自己蓄留多年的大鬍子以作藥引子。由此顯示出來的君臣之恩,真應該說是無以復加了。李世民厚待李世績,當然也有他自己的算計。他知道太子李治於李世績無任何恩義,況且李治生性怯懦,沒有鐵鞭馭馬的氣派和膽識。而歷史上舊主謝世權臣謀反的先例有的是,像蜀魏延反劉禪,東魏高歡死而侯景投梁。唐太宗李世民也生怕自己歸天后,軟弱的李治駕馭不了功高望重的李世績。所以,李世民去世前就先自把李世績貶斥放逐了。按照李世民的想法,這是為太子做穩江山而必須掃清的一個障礙。

    立嗣中的計較:5.愛屋及烏

    皇帝選儲立嗣時,皇后與皇帝的關係因素也十分重要。像東漢光武帝劉秀,易儲前先易皇后,易皇后成為下一步易儲的一個明確訊號。原來,光武帝劉秀在起兵反莽的第二年,就娶了家鄉有名的美女陰麗華。之後,劉秀被綠林軍首領劉玄派往河北安撫收編地方武裝,遭到自稱是皇室後裔王朗的通緝,逃到信都(今河北冀縣)。當時天下百姓對新莽政權不滿,懷念漢室。劉秀為敗王朗,前往爭取佔據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真定王劉揚,這劉揚乃是漢景帝的七世孫,且擁兵10萬。但劉揚向劉秀提出條件,就是劉秀與其甥女郭聖通成婚,他才肯出兵。為大業著想,劉秀只好娶了郭聖通。這郭聖通也真爭氣,第一胎就給劉秀生了個兒子。母以子貴,再加上劉揚的勢力強大,劉秀稱王后,於建武元年六月,正式冊封郭聖通為皇后,立郭所生兒子劉疆為太子。而陰麗華只能屈居為貴人。

    之後,這陰麗華也為劉秀生了兒子,取名劉陽。這一下就使劉秀心中的天平不得不發生傾斜,因為他本來就喜歡陰麗華。後來劉揚謀反被誅,劉秀沒有馬上波及郭聖通。可是劉秀愛陰麗華是很明顯的,他幾次御駕親征,身邊帶的都是陰麗華。再加上劉陽明顯比劉疆有才幹,劉秀漸漸滋生了易儲的念頭。

    皇帝的舉手投足,周圍人看得十分清楚。劉疆本人也意識到了面臨的危機,他整日憂心忡忡,難以自安,而郭皇后更是想不明白。她認為要不是舅舅劉揚,你劉秀能做上皇帝?心裡想的難免不表現出來,這時劉秀就趁機以“懷勢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為由,廢除了郭聖通,改立陰麗華為後。

    很明顯,劉秀醉翁之意不在酒,手下大臣自然明白。皇家教習郅惲對劉秀的意思心領神會,他先提議加封郭聖通次子劉輔為中山王,增加中山王的封地,淡化一下“廢后”的實際意圖。之後又苦口婆心地勸諫劉疆,說劉疆“久處疑位,上違孝道,下近危殆”。“《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太子宜因左右諸皇子引愆退身,奉養母氏,以明聖教,不背所生”。劉疆聽了郅惲的分析,只好接二連三主動向父皇申請讓位,並託請他人勸說皇上。劉秀在表演了一番推讓不允之後,就表示接受請求,於建武十九年改封劉疆為東海王,立劉陽為皇太子。

    由寵其母而立其子,愛屋及烏,這是許多帝王的慣常做法。像唐高宗李治先後四次立嗣,立的都是則天武后所生的兒子,這不能不說與他寵愛武則天有關。但是情況也有特殊者,那就是因為愛其母,所以立其子,又因為欲立其子,必先殺其母。這是立嗣的兩刃劍,也是古代帝王的立嗣辯證法。漢武帝劉徹就是這麼幹的。太始三年,漢武帝寵愛的鉤弋夫人生下一子,武帝欣喜異常。儘管在此之前他已有五個兒子,皇位繼承人也早有人選,但這皇帝老兒老來得子,此子不僅為寵妃所生,且又在鉤弋夫人肚子裡異乎尋常地呆了整整24個月。漢武帝其人極富創造性和想像力,他想起上古聖人帝堯也是其母懷胎14個月方才降生的,於是一高興,就把鉤弋夫人產房的門命名為“堯母門”。由此可見,漢武帝是如何喜歡這位小兒子了。

    但是,皇太子此前早已立定,是衛皇后所生的劉據。這劉據與漢武帝性格截然不同。武帝嚴刑峻法,太子寬厚仁慈;被武帝治罪的人,太子常常為之平反。武帝的嚴刑,有配套的告密機關及執法大臣相佐,這些人也常擔心一旦劉據嗣位,會對自己不利。而漢武帝既然把鉤弋夫人比作“堯母”,堯繼帝位就是順理成章的。他還讓畫工畫“周公輔成王”的圖畫,易儲的意思更加明顯。再加上漢武帝相信神仙,總想長生不老,所以對巫蠱之術非常在意。所謂“蠱”就是把幾隻毒蟲放入一器皿之中,讓它們互相爭咬,最後只剩下一個,這一個就是怪物,也就是“蠱”。徵和二年,漢武帝生病,水衡都尉兼直指繡衣使者江充趁機離間武帝與太子的關係,說有巫蠱禍害皇帝,此事牽連到衛皇后與太子。漢武帝在別宮養病,衛皇后和太子想請安問候,但受到阻攔。太子劉據憤怒之餘抓住江充就殺了頭,於是有人造謠說太子要謀反,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都傳遍了。形勢所迫,逼得太子真的起兵。保皇黨與保皇**在長安城中大戰五日,“死者數萬”,太子劉據兵敗自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身死。事後漢武帝醒悟,建“思子宮”悔過。但改立太子的工作卻水到渠成了。所以四年以後,鉤弋夫人生的劉弗陵在8歲時被立為太子,是為漢昭帝。

    劉弗陵本來是出身“堯母門”的漢武帝的掌上明珠,漢武帝要為這幼子創造各種條件,預先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他不僅為劉弗陵選定朝中重臣霍光朝夕輔佐小太子,而且一立劉弗陵為太子,就殺掉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前者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而後者就連當時的許多大臣也迷惑不解。當有人問漢武帝為何立其子而殺其母時,漢武帝解釋說:以往國家之所以發生混亂,多是由於皇帝小而他的母親卻正值年輕力壯。這樣女主驕矜自持、淫亂恣意,就沒有人能管束得了。你們難道沒聽說過呂太后專政的故事嗎?這就是漢武帝之所以立其子而殺其母的理由。在選擇接班人問題上採取這種出人意料的極端手段,這怕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古人打仗常提倡出奇制勝,而漢武帝在立嗣問題上也堪稱出奇制勝了,他的這一舉動不可謂不殘酷,但確也真的堵住了母后干政亂政這個隨時都可能出現的漏洞。

  • 4 # 葉飄刀

    幾乎不可能

    說不可能的關鍵,就是你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

    在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的情況下,那麼必然是採取選擇皇子當中,相對賢明的一個為太子。

    這就造成了兩大麻煩:

    麻煩1:如何體現皇子的賢明,必然要給皇子做事的機會,對於皇家來說,並非是你寫得好文章,做得好詩就算是賢明瞭。而如果讓皇子做事,那麼皇子必然要接觸大臣,就可能培植自己的勢力,而當皇子都有自己的勢力了,要想和平解決,就不容易了。

    麻煩2:年齡差別,不是嫡長子繼承製,那麼也就是說,所有皇子在理論上都有繼承權,但皇子與皇子之間,年齡差別是巨大的,差距幾十年都是有的。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過早的立下太子,但以後出現更出色的,埋下隱患;一個就是一直尋找更出色的,但皇帝萬一突然出事,由於沒有立下太子,而爆發爭奪。

    在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的情況下,除非你一開始就決定誰是太子,然後把其他的皇子,都送到地方,類似明朝如同養豬一樣,不給任何權力的養起來。

    但皇子有先有後,差別可能幾十年,不立長,一開始確立太子的標準是什麼,這麼可能避免皇子相殘,但後宮估計會鬧得更厲害。

  • 5 # 太極小書蟲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是在揣度人性。人性是最難琢磨的。我們只能嘗試著來分析。

    首先,什麼情況下兄弟會為奪權而自相殘殺?有兩種情況。一是皇位繼承權歸屬不確定,以至於讓皇子都覺得自己有資格獲得。二是皇位繼承權雖以確定,但皇帝表示出對繼承人的不信任,以至於讓其他皇子有了非分之想。

    所以,基於第一種情況,儒家士大夫階層或者文官階層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堅決捍衛者。所謂“嫡長子”就是有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就立嫡子,無嫡子就立長子,如果嫡子有好幾個,那就立嫡子中年歲大的。這樣的好處就是繼承人是確定的。不需要官員們選邊站隊賭大小。對於文官來說,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反正都是打工的,工資照發待遇不變就行。但是一旦繼承人不確定,對於文官來說就不得不要賭未來老闆是誰,得提前“買大小”,就算你不提前買,也會有人逼著你買,逼著你選邊站隊,逼著你表態。你說你可以不表態,不表態就是表態,你就不怕未來老闆記恨呢?將來給穿小鞋?所謂“擁立之功”雖然回報大,但是選錯邊的風險也太大了。所以對大多數文官來說,繼承人最好是確定的,不需要咱們提著腦袋去猜。

    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家業傳承的有效性高於繼承製度的穩定性。堅持嫡長子繼承確實有利於政局穩定,但所傳非人怎麼辦?所以皇帝出了嫡長子選擇外,還想選自己順眼的。正統性和有效性之間的矛盾就造成了在皇位繼承上的爾虞我詐和腥風血雨。所以吸取了歷代王朝帝位傳承上的教訓,清朝雍正皇帝就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就是皇帝生前並不宣佈立哪個兒子為皇位繼承人,但其在生前就已經立下遺詔放於“正大光明”匾之後,等皇帝駕崩就會有相關官員取出遺詔並宣讀。這樣的話,誰也不知道誰會被立為繼承人,文官也就沒有了需要選邊站隊的苦惱。

    總的來說,“秘密立儲制”是在總結前人得失的基礎上創立了,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兄弟之爭還能兼顧優選。

  • 6 # 錦衣乞丐

    其實太子選誰不重要,只要這個皇帝完全掌握這個帝國,認定這個太子了,對他很滿意,他就不會留下讓其他皇子奪權的機會。歷史上很多為奪嫡而自相殘殺的例子大多都是皇帝也不確定立哪一個為儲君,所以看自己兒子的表現來決定,這種行為給了其他皇子希望,而皇帝也希望他們爭奪,如同養蠱一般,最後勝出的就是最優秀的。

    就像歷史上很出名的奪嫡案例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淵退位。而在李淵稱帝之後,他已經得到關隴貴族的支援,可以說天下唾手可得,如果他已經確定繼承人的話,就應該讓李建成領兵出征,透過戰爭提高在軍中的威望,讓太子開府建衙,建立屬於自己的班底,並且削弱其他兒子的權利,不許領軍,不許結黨。在李世民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有碩大的軍功在身,有了搶奪皇位的資本之後,還無動於衷沒有采取任何措施,所以才造就了這樣的苦果。

    兒子很多但權利交接和平過渡的案例

    明太祖朱元璋在長子朱標在出生後便對他有很高的期望,在稱王之後便立為世子,請名師教導,從小訓練他成為一個好皇帝。稱帝之後,讓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楨、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範顯祖兼太子賓客,不再與東宮外另設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就這種待遇,如果不是早死,朱棣也不會也不敢起兵造反,可惜事與願違,時也命也。

  • 7 # 歐洲軍武通訊

    一、透過嫡長制甄選太子

    清朝以前,歷代王朝在皇位繼承上都實行嫡長制,嫡指的是皇上的正妻也就是皇后,長也就是長子,是由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繼承皇位。

    透過嫡長制甄選太子在中國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商代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然後才能確定誰才有繼承權力的義務,當時的嫡長子,享有法定的優先繼承權,到西周時期,已經成為了立太子的禮法,歷代歷朝都沿襲了嫡長制。從漢朝以後,嫡長制在皇位繼承方面發揮到了極致。

    舉例說明:

    漢高祖劉邦就是利用嫡長制立劉盈為太子,唐朝的李淵也是利用嫡長制立李建成為太子,不過後來被次子李世民兵變奪權。唐代還制定了一套周密的嫡長制繼承皇位的順序:首先由皇后的長子繼承,如果長子有罪疾,那麼則由嫡長孫繼承;無嫡長孫,依次由嫡長子的同母之弟繼承,無母弟,則由庶子繼承;無庶子,由嫡長孫的同母之弟繼承;無母弟,再由庶孫繼承,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是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的,但是由於朱標病故,朱元璋於是按照順序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長孫,繼承自己的皇位,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但是嫡長制有一個最致命的弱點:嫡長子未必是眾多皇子中最優秀的人。所以,有些人格猥瑣或者昏庸無能的人也可以借嫡長制的庇護,登上皇帝的寶座,這也是封建皇帝對禍害百姓最大的隱患。

    二、根據德才兼備標準甄選太子

    從嫡長制發展到根據德才兼備標準甄選太子,是古代繼承皇位的一大進步。皇帝會出各種題目來測試哪一位皇子聰明並且品性好,還會讓其擔負一定的職位,這樣就會充分鍛鍊他們,將來就會順利地繼承王位並統治文武群臣。

    舉例說明:

    清朝康熙其實最喜歡的是十四子允禵,並想把皇位傳與他,於是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並帶兵進西藏,平滅準噶爾,就是為了讓他建功立業,然後在朝廷樹立威信。不成想卻被四皇子胤禛奪去了皇位(即雍正)。

    由於皇子們都有可能被立為太子,所以他們會在父皇面前盡力表現,有時候他們會競爭到骨肉相殘的地步,作為皇帝也是很無奈,但是隻有這樣才能選出德才兼備的皇子,這樣皇帝的江山才會代代傳承下去。

    三、秘密立儲制度,防止骨肉相殘

    清朝入關以前,根本沒有立太子的制度,如果皇帝去世了,也不採用嫡長制或根據德才兼備標準甄選太子,而是由王族貴族推選皇帝,選擇一位德高眾望的人繼承皇位。清朝入關以後,清皇帝對明朝及漢朝政權預立太子的制度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順治和康熙採用臨終遺言的做法。到了雍正的時候,他透過對先朝預立太子的各種經驗教訓的研究,於是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骨肉相殘的爭儲慘劇發生。

  • 8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太子乃國之儲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繼承人,能夠讓國朝興盛,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玄燁、明仁宗朱高熾;差的繼承人,有可能直接斷送了國運,比如隋煬帝楊廣、秦二世胡亥、晉惠帝司馬衷。

    況且,古代儲位之爭,向來是朝堂中的一大危機。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清朝的九龍奪嫡、明朝的國本之爭,都是因儲位之事引起來的。

    九龍奪嫡讓康熙精疲力竭,但論起血腥程度,其實不如玄武門之變,至少清朝皇子們沒有親手殺過兄弟。明朝的國本之爭看似沒死人,很平和,但拖了十多年,對國朝的影響比玄武門之變和九龍奪嫡還要大。

    在皇帝多子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繼承人、而又不引起皇子們自相殘殺是一大難題。

    古人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雖然看似很死板,拘於禮法,但相較而言,這已經是最合適的辦法了。其它任何方式,都不會比這個更好,因為它最公平。

    理論上來說,應該選擇皇子中最聰明、最有才幹者為太子,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立賢”。可這涉及到一些很實際的問題,什麼是“賢”?真“賢”還是假“賢”?以什麼作為標準來衡量?

    (楊廣劇照)

    南宋的皇帝們,個個都很有文學天份,能說他們不聰明嗎?但是,他們是合格的皇帝嗎?未必。

    楊廣沒有登基前,朝臣、百姓交口稱讚他的賢明,促使楊堅最終廢了楊勇,立楊廣為太子,導致了隋朝的滅亡。這就是立賢的後果。

    曹操當初考較曹丕和曹植的才幹,以此來選繼承人,是很科學的作法吧?還有個楊修幫著曹植作弊多次,後來才被發現。

    況且,什麼才是當皇帝所需要的賢?仁愛、智慧、好學、勤勉……每位大臣都能說出一堆不同的看法,每位有意皇位的皇子也都能表現出美好品德。

    所以“賢”這東西太過虛無縹緲,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你說大皇子寬厚仁慈,我說二皇子勇武有為,他說三皇子孝順體貼。各說各有理,皇帝還有個心愛的小兒子呢。標準一多就亂了。

    (清朝諸皇子)

    康熙早立胤礽為太子,其實是非常睿智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朝堂都沒有因為儲位而起什麼波浪,大家也都認可了胤礽。只是到了晚年,做為皇帝的本能戰勝了父子本性,猜疑胤礽,才會引得諸皇子群起而攻之,亂成一團。

    總之,嫡、長簡單明瞭,標準統一,是最為公平的立儲方式。雖然也出了個傻皇帝司馬衷,那畢竟是特例。如果再從嫡長中排除身有殘疾者,那這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能讓朝臣和皇子們心服口服,不起紛爭。

  • 9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很可惜的是,古代皇帝選太子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會出現手足相殘的情況。因為皇位就只有一個,而皇帝本人卻生了一堆皇子。

    這些皇子誰不想要爭奪這個皇位呢?很少有願意做一個閒散王爺的,就算是有些人願意做,可人家也未必答應。

    當年秦始皇暴斃以後,趙高扶持胡亥登基,胡亥還不是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給賜死了麼!就算是他當上了皇帝,也會擔心兄弟們去搶。所以留給皇子們的路似乎只有一條,要麼就去爭奪皇位,要麼就只能坐等成為別人案板上的肉。

    01為了平息爭奪皇位之苦,劉邦朱元璋選擇給每個兒子分一塊土地。

    看到秦國皇族如此悲慘的下場,劉邦深知皇位的可怕。但是皇位必須要傳承下去,而且只能傳給一個人。

    不過劉邦卻有8個兒子,為了化解這個問題,劉邦帶兵出征把那些異姓諸侯王全部剿滅,打下來的地盤,則交給自己的兒子來打理。

    比如說當時還是代王的漢文帝劉恆,就是因為劉邦打下了代地,所以才分給劉恆的。此外梁王彭越被劉邦滅了以後,劉邦也把這塊地盤給了自己兒子劉恢。

    所以說劉邦認為這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讓每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封地,這麼一來的話,就能夠完美地解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初,張信之至燕也,與昺等同受密旨,憂懼不知所出。以告母,母大驚曰:“吾聞燕都有王氣,王當為天子。汝慎勿妄舉,取赤族禍也。”至是又密敕信,使執王,信見事急,三造燕邸,辭不見,乃乘婦人車徑至門,固請之。王召入,信拜床下,密以情輸王。王猶佯為風疾,不能言,信曰:“殿下毋爾也。臣今奉詔禽王,王果無意,當就執,如有意,幸勿誨臣。”王察其誠,下拜曰:“生我一家者子也!”於是召僧道衍謀舉兵。---《明通鑑》

    可惜劉邦這麼做,為後世留下了隱患,因為每一任皇帝都有親兒子,這些兒子若是都分封到諸侯國去,天下哪有這麼大的地方給他們分呢?

    於是在漢景帝時期就爆發了七國之亂,全都是因為漢景帝要削藩,所以才起來暴動的。所以這不是根治皇子奪嫡的辦法。

    同樣,在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覺得天下是自己打下來的,所以必須要讓自己的所有兒子都享受皇帝級別的待遇,畢竟都是龍子龍孫嘛!

    於是朱元璋便將所有兒子分封到了地方上,讓他們鎮守一方,成為了一方諸侯。可伴隨著分封諸侯王的行動,皇權卻遭到了嚴重的削弱。

    因為諸侯王對自己的封地有絕對的自治權,不僅擁有財權,而且還擁有軍隊。所以這是對皇權的嚴重挑戰。這個時候小皇帝朱允炆就要削藩,結果被朱棣搶了皇位。

    由此可見分封諸侯王並不能徹底解決奪嫡的問題,這是歷史上的一次失敗的嘗試,劉邦犯了錯就算了,朱元璋隔了這麼久還犯錯,說明私心有多可怕。

    02李淵和康熙想要權衡皇子力量,結果基本都玩翻車了。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兩次奪嫡大案,一次就是唐高祖李淵時期和康熙皇帝時期。李淵登基以後,面臨著一個所有皇帝都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誰來做自己的接班人。

    按照道理,當然是嫡長子李建成來接班,李淵本身也是這麼想的。可問題是二小子李世民實在是太優秀了,李淵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這個時候他想了個辦法,為了保證自己皇權的至高無上,他就縱容兩個兒子互相爭鬥。一方面表示支援李建成這個太子做接班人,另一方面又拼了命地給李世民手裡軍權。

    兩虎相爭的結果倒不是李淵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反倒讓李淵徹底翻了船。兒子內部搞了一場血腥的鬥爭,倆兒子當場報效,李世民把李淵扶上了太上皇的位置,從此李淵徹底失去了權力。

    四日,太宗將左右九人至玄武門自衛。高祖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倫、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欲令窮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即回馬,將東歸宮府。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舊唐書》

    權謀是很多皇帝喜歡搞的東西,可是翻車的也真的不少,這要看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才行。康熙皇帝其實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在康熙年輕的時候,吳三桂宣佈造反,為了穩定國家民心,康熙就已經立了剛出生不久的二阿哥胤礽作為皇太子。

    可是康熙壽命長,皇太子做了四十多年,依舊還是皇太子。這些弟弟們一個個長大,全部都開始謀求太子的位置。

    為此甚至引發了著名的九龍奪嫡事件,康熙皇帝差一點就不得善終了。好在最終關頭,九門提督隆科多和陝甘總督年羹堯輔佐雍正皇帝登基,這才勉強解決了這件事。

    如果他晚年沒有處理好這件事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自己不得善終的下場。而且也會造成兒子們兄弟相殘的結局。

    03那麼康熙皇帝用了什麼辦法呢?我覺得挺正確。

    康熙活著的時候,皇子們互相爭鬥,不僅把太子給搞下臺了,他們自己也在互相攻訐,就差引發一場新的玄武門之變了。

    如果真的跟李淵那樣的話,那康熙這一生的威名,可就都化為烏有了。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康熙在晚年實行秘密立儲制度。

    也就是說儲君的名字他先寫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等到他去世以後,他們再去取下來,看看到底是立誰為皇帝。康熙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歲數大了,沒有那麼多精力。後來雍正仿造康熙的做法,廢除了公開立儲的行為,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

    這種指定繼承人的辦法,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好處非常明顯,那就是此前誰也不知道誰能夠登基稱帝。

    這麼一來,每個皇子就都有機會,但是機會是均等的,那就沒有一個共同的攻擊目標。立太子是最愚蠢的辦法,所以我們看清朝後期,沒有一個太子,基本都是秘密立儲的模式。

    這麼做雖然不能避免皇子們的爭鬥,卻可以削弱爭鬥的規模。至少沒有諸多皇子圍攻一個太子的情況出現。每個皇子都是對手的情況下,大家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等著皇帝選拔就好了。

    因為你不可能有精力去對付所有的皇子,像雍正這種只有幾個兒子的也就算了,萬一再有一個康熙這樣的皇帝,那豈不是得應付二十多個對手?

    總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競爭皇位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

    有時候你合法,別人會認為你不合法。比如說雍正皇帝登基,是康熙秘密立儲選中的,可直到現在還會有人說他不合法,認為他那是篡位。

    有時候你不合法,卻偏偏得裝成一副合法的樣子。比如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對天下說,他只是來清君側的,沒打算做皇帝。誰知道一不小心,朱允炆就不見了。又一個一不小心,他老媽成了馬皇后他成了朱元璋的嫡子。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啊!

    所以說皇帝想要皇子們不爭這個皇位,這本身就是有違常理的事情。因為任何職業都存在競爭,一旦你失去了競爭的精神,那隻能說明你甘願淘汰。

    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淘汰,那或許就是丟了性命,參考劉如意、李建成、朱允炆、胤禩等等,想要好好活著,不奮鬥怎麼行?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明通鑑》

  • 10 # 歷史飛凡觀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如同皇帝不知道選哪個兒子為太子一樣,比如秦始皇沒有立太子,結果長子扶蘇被胡亥矯詔幹掉了,所以立長與立賢一直是後世皇帝苦惱的事情,因為立長有矩可循,而賢明與否不好判斷,再說聰明人未必適合會當皇帝。

    雖然周朝時期就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並且規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是兒子不像大白菜能買,普遍的情況是要麼皇帝沒兒子或男丁稀薄,要麼就是兒子一大堆不知道選哪一個,實在是讓人為難。

    漢朝時期並沒有實行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漢武帝一開始的繼承順位並不高,後期漢朝幾次出現絕嗣和小皇帝,尤其是東漢末期,幾乎都是小皇帝上位。

    鑑於袁紹與劉表的教訓,三國時期曹魏和蜀漢基本上是嫡長子繼承製,不過兩朝都沒多長國祚,蜀漢只玩了兩代人(先主與後主),曹魏真正掌權的皇帝也就兩代,曹氏在魏國敗退的比蜀漢滅國還早,最後兩個倒黴蛋抱在一起取曖也沒打過司馬家。

    司馬炎倒是堅定不移的支援“嫡長制繼承製”,結果他高估了自己那個白痴兒子的智商,“何不食肉糜”成為千古大笑話。

    隋唐兩朝開國時期都是早立太子,但是可惜太子都沒能守住位子,楊廣和李世民都逆襲上位,只是楊廣比他的便宜女婿李世民倒黴,自己將花花江山給玩丟了,還被李世民上了個“煬”的諡號,這個諡號本來是楊廣為陳叔寶發明的。

    唐朝的太子最難當,前幾任太子沒有一個善終的,不說繼承帝位,活到三十歲都難,還要等到唐肅宗以後,太子才能真正的繼承皇位。

    宋朝的繼承皇位千奇百怪,有弟弟接班的、侄子接班的、宗室接班的,除掉這些奇怪的,其他倒是多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指導思想的,不過也沒幾個皇帝就是了。

    明朝朱元璋定下的“嫡長子繼承製”,結果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早死,只能傳位皇太孫朱允炆,結果引來了兒子輩朱棣的覬覦大寶,最後朱允炆削藩不成,朱棣成功靖難,以小支入繼大統,後世萬曆皇帝時期就是否以長子繼承皇位還發生了長達十幾年的“國本之爭”。

    清朝入關以後,並未實行明朝施行的“嫡長子繼承製”,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等都不是嫡長子,後期的清末三帝皆無嗣,清朝唯有道光是正宗嫡長子入繼大統。

    而且自雍正以後,所有皇位繼承詔書都放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之後,隨後“秘密建儲”作為清朝的標準立嗣模式被保留了下來。

  • 11 # 巴州刺史

    中國古代立太子的制度,自周公制禮之後,基本上都遵循“嫡長子”制度。

    幾千年封建史,只有清代的立儲有特殊之處,雍正開始實行了“秘密建儲”制度,而且效果不錯。

    一、“嫡長子”制度的形成

    周朝取代殷商,採用分封制統治天下,而其中的核心又是所謂的宗法制。

    宗法制,講求嫡庶長幼、親疏遠近,選擇概括起來則是“尊尊親親賢賢”。

    在表現形式上,無論是天子之位,還是諸侯之位,都要按照“嫡長子”來進行繼承。

    按照王國維先生在《殷周制度論》中的論述,“所謂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者,乃傳子法之精髓”。

    用嫡長子制度的原因在於,“蓋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爭”,意思就是嫡長子制度是有規律可循的,按章執行就基本上,可以杜絕暗箱操作,確保權力平穩過渡,確保王朝政治穩定。

    但嫡長子也並非萬試萬靈,雖然儲君之位早有定論,但其他皇子也不會就此罷休,明裡暗裡也會透過各種方式,從政治上或肉體上消滅已有的儲君。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從而打破了嫡長子制度登上帝位。不遵守規則的後果,就是唐王朝後續的帝位傳承也不在規則之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動盪。

    二、清代的秘密立儲制度

    清代前期,在帝位繼承上,也很多波折。尤其是康熙朝,雖然早早立嫡長子為太子,可惜康熙本人的動搖,引得九子奪嫡,弄得老皇帝寒心、親兄弟反目、朝局動盪。

    而雍正繼位以後,鑑於康熙的教訓,決定實行“秘密建儲”。閒扯一句,本人以為這種制度可能只有雍正皇帝想得到,因為他最愛好發明各種秘密制度。

    而秘密建儲,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立儲之權,完全操在皇帝手中,任何人都沒有參與的機會,總體來說能保證公平。

    其次,既然所有皇子都有機會,那麼所有皇子就都會努力,皇子的能力肯定會有所提高。

    同時,公平競爭,至少可以在表面上避免過早的相互爭鬥,維持表面的皇家和諧。

    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位皇帝都是秘密建儲制度的獲益者,總體來看這幾位皇帝還算過得去,沒有太出格的。

    “秘密建儲”制度不失為“嫡長子”制度的補充,甚至是代替。只是由於清代過後,就沒有皇帝了,“秘密建儲”制度也沒有再次實踐的機會了!

  • 12 # 臨石觀海

    古代的皇帝由於其後宮眾多,基本都是多子多孫,而皇位的繼承權也一直是困擾古代帝王的難題。而通行的嫡長子繼承製也有利有弊,雖能防止皇子為奪權互相傷害,但由於嫡長子質量的不確定性,難保會有庸才上位的情況發生,這也是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弊端。

    那麼經過九子奪嫡洗禮的雍正皇帝給出了這個困擾皇家多年難題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秘密立儲制度。

    說起雍正的這個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九龍奪嫡。

    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康熙晚年,由於太子胤礽被廢,重新激發了各位皇子對皇位的渴望,而康熙也沒有明確下一位接班人的人選,於是各位皇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相互攻擊,相互算計。而由此也引得各路官員紛紛站隊,都希望自己擁護的主子能得到垂青,榮登大寶,自己也得以青雲直上。

    而最終雍正戰勝各路高手,在八阿哥與十四阿哥的圍剿中突圍而出,但其過程驚心動魄,且結果也導致多位皇子被圈禁致死,雍正雖然是勝利者,但想到自己的兒子可能也要經歷如此慘烈的爭鬥,不免心有餘悸。於是冥思苦想,終於計上心來,而秘密立儲制度也應運而生。

    何為秘密立儲制度

    那麼什麼叫做秘密立儲制度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將儲君的名字寫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等老皇帝駕崩後就從匣中取出宣讀,再以密旨藏在內府,可以相互印證。

    那麼這樣做有何好處呢?

    秘密立儲制度的好處

    其一,由於皇帝沒有明確誰當接班人,也可以理解成每個人都有希望,於是各皇子只能盡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埋頭苦幹,為國家效命,希望得到皇帝的垂青。

    其二,也由於不知道誰能接班,都有希望,防止了各個皇子相互攻擊的情況發生,不然會弄巧成拙,降低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避免了立太子成為眾矢之的情況發生。

    其三,而當皇子都安安穩穩過日子的時候,各路牛鬼蛇神也就沒有表現機會了,只能做好自己,不參與站隊,避免了黨爭的發生。

    而在雍正了秘密立儲之後,清朝後期大部分皇帝的傳承都採用了這一方法,而清朝後期也再也沒出現過奪嫡之爭。

    總結:綜上所述,由於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有著明顯的利弊,而雍正經歷了九子奪嫡的殘酷,因此他針對利弊發明了秘密立儲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聊一聊為什麼二里頭遺址沒發現夏朝文字,大家可以集思廣益,大膽設想,大家覺得二里頭能達到文明標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