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有車大師

    中國人說到買車,即使嘴上不說,還是抹不開一個詞就是面子。對於面子話題,中國人可以說最有發言權了,這個隨著中國五千年文化發展傳承下來的東西影響著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買車,品牌是“面子效應”的主要體現,但事實上,一款汽車的各個方面都充斥著“面子效應”,為啥說國人買車90%都不適合自己?除去那些買車需顧忌家庭的群體,還有相當大部分的自用群體的買車需求其實是被面子抬高了,花多了錢然而多出來的並沒什麼卵用……即使我們意識到不能受“面子效應”影響去按需選擇,但面對周邊環境和人的影響,我們常常又會掉進這個坑裡。

    寧選合資不選國產

    寧可勒緊腰帶,多加幾萬上合資品牌,也不願選擇一款國產車,這是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中國汽車市場一直都存在一種攀比風,一般來說,身邊的圈子是什麼車,假如超出自己的購車預算,要麼不買,要麼咬咬牙頂上去,換來額外的車款和養車成本。而且,不少廠商也抓住了這種“寧買合資遠離國產”的心理,把本該“退役”下來的老款車型冠以“經典款”或者把新款換上“合資自主”的新名號並行銷售,助長了這種“買車只看品牌”的畸形消費觀。

    其實細想一下,舉例說十萬左右的預算,選擇自主品牌車型無疑比選同價位的合資車價效比高得多,空間更大、配置更高,而且車型級別也高至少一個等級,如今的奇瑞、吉利、長安等主流自主品牌的產品力其實都相當不錯的,無論是設計還是機械水平都處於往上提升的勢頭。

    至於可靠性,除了以相對保守技術換來可靠性的日系車之外,誰敢說合資車的可靠性比自主品牌高得多呢?而且一些合資車的售後費用還貴得離譜。

    配置選擇就要多,管它用不用得上

    現在的車型一般都會以配置來劃分價格,在同款車型中,不少人會因為只多出1、2萬元車價就多出了一堆配置,而去選擇價格更高的車型,但買回來之後卻發現,其實多出來的配置日常使用率並不高,不得不說,這筆錢就浪費了,勉強只能增加一些向親朋好友介紹自家車子時的虛榮感而已。比如說仿皮座椅、電動座椅、天窗、多碟DVD等等。而不同品牌的同級車也會有配置區別,有些人也會毫不猶疑選擇高配置的那一款。

    事實上,配置不應該成為首要選擇項,買車更多是考慮這款車的形象跟自己的符合度,機械水平自己是否滿意,在對比完這些方面後再從配置上考慮。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國人對“配置多”的偏好,有些廠商在保證成本下,增加表面的舒適性配置,但卻閹割了一些看不見的安全性配置如氣囊、兒童安全座椅、ESP等。

    機械規格往高走,但真的開出區別麼?

    雖說要著重產品機械水平上的選擇,但並不是越高規格就越好,也是得選適合自己的。比如說懸掛,選擇緊湊級家轎的消費者相當看重那些所謂獨立懸掛,認為半獨立、“筷子”都不好開、不可靠......但又有多少人真的開出區別呢?而且還是隻是上下班代步而已。其實操控真的不需要那麼複雜,感覺好開就足夠了,扯那麼多還不如去開一圈,即使只是4S店前短短几公里路,都比你紙上談兵瞭解得多。

    操控關乎結構和調校,特別是調校,你認為獨立後懸就一定好?被噴簡配的高爾夫換上了扭力梁半獨立後懸可是比很多獨立後懸車型好開得多,法系車也一樣。不要成為那種看看結構就斷定操控性質的“鍵盤車神”,包括上述對車型的觀點,那都是大師根據試過的車給出的定論,歡迎你去懷疑,建議你去親身試駕去驗證。

    而變速箱也是一樣,比如說4AT,這種法系家用車喜歡用的變速箱經常被消費者咎病,認為太low了,比同級的CVT、5AT低階,但問題是4AT的確會帶來成本上的優勢,讓你有更低的入手價錢,而且日常使用的話,4AT就差很多了麼?大家能開出區別嗎?油耗真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嗎?也不見得。

    能上SUV就必須上

    選擇SUV的人一般看中其透過性和高大形象,但對於那些只在市區走走,假期也很難到郊外野一野的車主來說,SUV真的沒什麼必要,為啥還要用一樣的錢,去買低一級平臺的SUV呢?(買緊湊級車的花費只能買到小型SUV,平臺是緊湊級車更高階)而且有個公認的結論,SUV的操控性一般都會比轎車要差。很多人認為SUV有四驅系統,所以操控比轎車要好。

    但事實上,SUV的操控是比較糟糕的,四驅系統的確能在動力分配上提高車輛行駛的動態穩定,但卻不足以彌補本質上操控性的缺失。重心太高是其一,造成車輛在變向時有更大的側傾。其二是空氣阻力大,比轎車迎風面更大的SUV在行駛時受到的風阻更大。

    另外,SUV的自重、懸掛行程長等都是影響操控的因素。所以儘管SUV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但要認清的是,它們的操控性一般都不如轎車。當然,現在有很多轎跑化的SUV,低重心、緊湊車身但維持高底盤,但實用性又跟普通轎車沒差多少,還貴出不少。

    寧為鳳尾,不當雞頭

    “寧為鳳尾,不當雞頭”的情況我們經常會遇到,例如選合資A級還是選自主B級的問題。也有一種就是同為合資,究竟是選A級高配,還是選B級低配呢?其實大部分人的預算可能就是18萬落地,但被鼓吹了一下要不直接上B級車,畢竟現在的B級車價格很多都下探到20萬以下,於是你懷著“不如一步到位”的想法,咬咬牙加個幾萬頂了上去。但多花的錢換來的或許只有更大的空間和麵子而已,但如果買的是高配A級車,用起來自然更加舒服方便。

    車子畢竟是買來用的,而不僅僅是搞流動展覽的。就算想用車子向旁人顯示自己的不凡實力,有效期也就是一兩年,車子一不新鮮,展示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一旦新款車上市,你依然開著老款車,會讓人覺得你這幾年白混了,看不出有什麼進步。用車子展示自己,廣告費是相當昂貴的,大家還是想開點,把車子的實用性放在重要位置考慮問題比較合理。

    所以,買車時,別光衝著車殼子使勁兒,更要考慮一下這車的實用性,想明白自己買輛車到底是幹什麼用。想平時代步的,就買臺小車;想兼顧出遠門兒旅行的,可以考慮旅行車或是MPV;經常要走爛路的,就選臺SUV……總之,買車時別被面子問題一葉障目,畢竟車子不是金鍊子,除了顯擺,更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什麼時候中國街頭實用型的車子多起來了,那就說明大家的消費心態比較成熟平和了。

  • 2 # 重聽已是曲中人

    不僅是為了面子,更是為了方便……我買了一輛菲亞特菲翔,十三萬,首付八萬,供五萬兩年,每月工資也就五千塊,車特別少開。我堂哥買了一輛卡羅拉,十四萬,也是一名打工者,兩夫妻一個月合在一起差不多一萬吧,有兩個孩子正讀小學,全身家的錢十四萬全部拿去買卡羅拉了,還借了三萬

  • 3 # LABCDE

    我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因想經常在假期外出旅遊,就買了適合自己的MPV車,同樣的價格也可買BBA。但我覺得用同樣的價買BBA,空間等不如其它品牌的MPV,雖然面子有了,但保養及維修費用也比非BBA的高很多,因此選擇了非BBA品牌的MPV。為什麼沒有選擇SUV,因為覺得同等價位下SUV第三排的空間遠遠不如MPV的,其次所在地是廣東,道路還是較好的,很少遇到爛路,同時隨社會的進步全國的道路會修得越來越好,一般旅遊區的道路也不會差,完全夠MPV行駛。若要真正越野,SUV也沒有用處,但底盤較高,對一般爛路比MPV及轎車好,隨著發展,旅遊區的爛路是越來越少的,一年難用上一兩次。

  • 4 # 嘻_少

    主要是上班用,之前上班地點近,電動車10分鐘,非常方便,後來上班遠,在郊區,只能開車。如果是在市區,還是電動車方便,不怕堵,就是颳風下雨麻煩。

    現在買輛代步車,還是挺舒服的,養車廢錢,其他還好。共享汽車要是普及了,便宜點,還是共享的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只用車,不養車。

  • 5 # 汽車智慧樹

    買個車管那麼多幹嘛?不買車也沒見到存錢,買車了最起碼還能還個車貸,所以說,不覺中,兩年下來你居然還完了車貸,要是沒買車,你也發現錢也用完了,現在的車都是代步,為了讓自己和小孩老婆生活質量高點,為何不可,是,我借錢了,是,我月供的。我借你錢了,所以說,你管我是面子還是需要!

  • 6 # DesireDans

    買車都是為了面子。畢竟作為大宗消費品,代表一個家庭的狀態。純粹為了面子買車是不值得的,但確實很多人的選擇,甚至是需要。但是隻要條件允許,家庭買一臺夠分量的車是可以的,畢竟,人活一世,總有一些東西是需要在乎的吧。

  • 7 # We1冷

    現在年輕人結婚必須得買車,沒車沒房姑娘是免談的,最基本的都不具備,換我是姑娘也免談,這不是勢力眼是務實,如果買的是超出預算的車這應該是為了面子的一種。經商撐面子買的豪車也是為了面子的一種,生活中就有一些人拿車來衡量你的實力。至於上班族貸款買的超出實際預算很多的也是為了面子的一種啦。

  • 8 # 放逐2011

    買車初始都會考慮面子,也不排除純為了面子買的車,但是買了後終將回歸認識,也就是交通工具,提供方便而已,當然也有買好幾輛或家裡有豪車的另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有什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