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3都坐端

    驕兵必敗!而且那時候劉邦和眾將都覺得項羽不可能一夜之間出現在56萬士兵面前,誰曾想到,古今第一猛將只領了三萬多人就長途輕騎奔襲,來了!那時天下唯一的戰神項羽(韓信應該屬於兵仙)無人敢擋,史記有載:作鳥獸散!不是打不過,而是將找不著兵,兵尋不見將,可以說是真的慌了神,如果早有準備,那結局真不一定!高祖劉邦誰都不怕,就怕項羽,一聽說項羽來了穿上衣服(估計褲衩都穿反了)就跑了!一路上把孩子往車下推,還是夏侯嬰一次次又把孩子抱上車,那時候劉邦真的是無奈也無計可施!最後安頓好孩子跑到韓信兵營去重新部署去了,當時韓信和曹參正在睡覺,劉邦夏侯嬰詐稱是漢王使者,進去就收了兵符,這才叫醒韓信他們,韓信出了一身冷汗!

    還有,鉅鹿之戰,項羽打章邯也是以少勝多幾萬人打敗了章邯40多萬大軍,章邯投降後,降兵20多萬,被項羽活埋!也許是報應吧!秦嬴稷手下武安君白起活埋趙兵20多萬(有說40多萬的,反正不少),秦人坑殺趙人,楚人又坑殺秦人!

    再者說,項羽只有將才,沒有帥才,殺義帝成了天下諸侯討伐他最大的藉口,實則是天下諸侯都覺得他楚霸王分封不公,才會天下共討之!這一點他比他叔叔項梁差遠了!而且項羽治兵有點像吳起,流著眼淚給士兵上藥、送飯,可是項羽給手下人放權的時候卻捨不得,一個印章拿在手裡,方的磨成圓的都捨不得給!手下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他都用不好,結果呢?失了天下、失了美人、丟了姓名,留下千古遺憾!總的來說,還是曹劌論戰裡說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項羽在平了天下後確實在管理和協調上捉襟見肘,導致他的政權分崩離析!實為歷代帝王所不齒!

    "生當作人傑,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文人墨客都在讚美這個古今天下第一大英雄,是因為他也有一定的雄才偉略,而且兒女情長"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虞姬虞姬可奈何?"就項羽自己說的這幾句話,以及上面李清照寫的那首詩,很好的詮釋了項羽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至於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卻見氣勢以及高度上強過項羽百倍!一個志在萬里江山,一個卻怕"錦衣夜行"!或許不是項燕臨死時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魔咒般的讖語,項羽會不會是另一個"英布"呢?還是他會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秦朝順民?還是依舊揮舞他那威武無比的霸王槍橫掃千軍,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再當楚霸王?

  • 2 # 歷史笑春風

    彭城之戰是楚漢戰爭的一場著名戰役,在這一次戰役中,項羽率領3萬騎兵,打敗了劉邦的56萬大軍,一舉扭轉了戰爭的形勢。這是劉邦和項羽的第一次對決,顯示了項羽高超的戰術素養,也奠定了項羽當時最強將領的地位。在此戰後的長時間裡,劉邦的軍隊對項羽產生了畏懼感,不敢和項羽對戰。項羽得以壓制劉邦於滎陽、成皋之間,長時間不能東進。那麼,項羽是怎樣發起的這場戰役,在雙方的數量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的呢?

    一、 戰役的過程。

    在秦末戰爭期間,楚懷王派兵攻打關中,並許諾說,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率領部下,採取迂迴穿插的戰術,首先突破了秦軍的防線,進入關中,接受了秦王子嬰的投降。而這個時候,項羽則北上救趙,在鉅鹿之戰中打敗了秦軍的主力,收編了所有的諸侯軍,實力大增。項羽率領大軍入關,擊破了劉邦的守關軍隊,來到關中。

    在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劉邦只得向項羽委曲求全,在鴻門宴上對項羽俯首求情。項羽放過了劉邦,以天下霸主的身份分封諸侯。他將劉邦封到秦國流放犯人的漢中,而將自己封到以彭城為都城的楚地。

    劉邦心裡當然不甘心。於是,他趁項羽平定齊國的動亂之機,拜韓信為大將,出兵佔領了關中。劉邦為了麻痺項羽,給項羽去信,解釋說自己只是為了奪取楚懷王答應的關中之地,沒有東進的意圖。項羽相信了劉邦的話,將主力投入北方的齊國。

    可劉邦並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他採納了董公的建議,為義帝發喪,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糾合了五個諸侯國的兵力,共達五十六萬大軍討伐項羽。由於項羽的主力正在北伐齊國,後方空虛,也沒有防備,致使劉邦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項羽的都城彭城。

    項羽在齊國得知自己的都城被劉邦佔領,星夜從齊國率軍南下。項羽以三萬騎兵,經過兩次戰鬥,大敗劉邦的軍隊,殺傷劉邦數十萬人。劉邦在楚軍的追擊下狼狽逃命,險些做了項羽的俘虜。幸虧劉邦留在關中的軍隊在韓信的率領下趕來,打敗了楚國的追兵,才將戰線穩定在了滎陽、成皋一線,結束了這場戰役。

    二、 項羽取得勝利的原因。

    項羽率領的兵力只有三萬騎兵,那麼究竟有哪些因素,使得項羽打敗了五十六萬的敵軍呢?項羽取得勝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劉邦的軍隊號令不一,如同一群烏合之眾。我們看史書記載,劉邦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去攻打項羽,用的是一個“劫”字。這說明,這支軍隊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聽從劉邦的指揮,只是被劉邦採取強制的手段,硬被綁上劉邦的戰車的。

    這樣的軍隊,各懷鬼胎,自然沒有多少戰鬥力。而且人數越多,指揮越困難。在戰鬥中,除了劉邦的嫡系部隊,其他軍隊一觸即潰。這樣,即便劉邦自己的軍隊想堅持戰鬥,也會被敗兵打亂陣勢,跟著一敗塗地。

    第二個原因是劉邦對項羽的反攻沒有準備。劉邦在佔領項羽的都城彭城之後,認為天下形勢已定。他的手下忙著搶掠項羽的財富,而劉邦和那些諸侯王及將領們天天置酒高會,根本就不以項羽為意。

    劉邦由於在思想上對項羽的反攻沒有準備,就更談不上在行動上有所準備了。他的軍隊散亂的佈置在寬廣的正面上,沒有嚴密的佈置。這些軍隊雖然人數眾多,可在項羽的眼中,如同砧板上的肉一樣,任人宰割。

    第三個原因是項羽採取的奇襲手段。項羽在得到劉邦佔領自己都城的情報後,馬上當機立斷,率領手下的三萬精銳騎兵南下,攻打劉邦。項羽的這三萬精銳騎兵,是在鉅鹿之戰中收編的秦軍的騎兵,裡面有很多樓煩騎士,戰鬥力極強。項羽充分發揮了他們機動力強的優勢,給予了劉邦出其不意的打擊。

    在戰役中,項羽也採取了機動作戰的方式,選擇劉邦軍隊最薄弱的部位進行突擊。項羽率領騎兵,經過大迂迴動作,到達劉邦軍隊的西南方向,發動進攻。劉邦的軍隊主要的防禦正面是面對北方的,根本沒有想到項羽的軍隊會在他們的側後方向發動攻擊。

    而且,為了讓奇襲達到極致,項羽選擇的攻擊時間是早晨。這樣,在意想不到的地點,意想不到的時間,劉邦的軍隊遭到了項羽騎兵的奇襲,自然是一觸即潰。

    第四個原因是項羽巧妙的利用了地利。項羽和敵人的數量相差太大,即便是能夠打敗敵人,也很難給予敵人殲滅性的打擊。但是,項羽巧妙的利用的地利,讓敵人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項羽先在彭城打敗漢軍,將他們趕入穀、泗水之中,消滅了漢軍十幾萬。然後在靈璧東追上漢軍,再次擊敗漢軍,將他們趕入睢水,再次消滅了漢軍十幾萬。這兩次戰鬥,項羽利用河流障礙,將漢軍趕進河中,讓敵人被殺死、淹死十幾萬,用河流彌補了自己兵力的不足。

    最後一個原因是劉邦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強,韓信不在軍中。在當時,彭城的軍隊由劉邦親自率領指揮,可是,劉邦的軍事指揮能力與項羽相比,是相差甚遠的。韓信對劉邦的指揮能力評價是,劉邦只能指揮十萬人馬。

    可是,在當時,劉邦的大將韓信卻不在軍中。這是因為韓信滯留在關中,正在對付章邯。章邯雖然在漢軍兵出關中時戰敗,可是他堅守自己的都城廢丘,絕不投降。劉邦的部下沒有人是章邯的對手,為了以防萬一,劉邦只得留下韓信來對付章邯。

    由於劉邦沒有能力指揮五十六萬這樣巨大數量的軍隊,而他手下能夠指揮的大將韓信又不在軍中,失敗也就難以避免了。雖然彭城之戰失敗後,韓信處理好廢丘的事務,趕來擊敗了楚軍的追兵,穩定了局勢,可是已經為時已晚了。

    結語:

    項羽在彭城之戰中擊敗劉邦,取得令世人震驚的大勝,不是偶然的。這是與項羽優秀的軍事才能和統帥的優秀部下有關的。項羽擁有當時最精銳的騎兵,在戰鬥中,項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對劉邦進行了奇襲。同時他也發揮自己騎兵部隊的機動力和衝擊力,給予劉邦的軍隊以沉重的打擊。

    反觀劉邦,他的軍隊來自多個諸侯國,良莠不齊,各懷心思。這樣的軍隊數量越多,越不好指揮。再加上劉邦的指揮能力有限,所以在項羽發動奇襲的時候,軍隊指揮不靈,很快就陷入了崩潰。在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下,數量巨大的優勢反倒變成了劣勢,最終演變成了慘敗。這一切,造就了項羽以三萬騎兵打敗五十六萬敵軍的輝煌戰例,並被記入了戰爭史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拳皇迄今為止有哪些版本?